翻阅历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履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有的出生在中国,还参加过抗日游击队;
有的亲眼目睹过解放军攻占上海;
有的则作为中情局特工正式入境中国大陆;
有的则在上任前跟中国毫无交集;
无论是哪一种,实际上驻华大使的变化,就代表着两个国家之间的变化。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这十张照片,去看看美国驻华大使的“十宗最”:
伦纳德·伍德科克:首位在北京任上结婚的驻华大使
任期:1979年-1981年
伦纳德·伍德科克(Leonard F. Woodcock)是首任美国驻华大使,也是唯一工会领导人出身的驻华大使。
伍德科克是最早表明对华态度的工会领导人。
1977年,伍德科克被任命为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全程参与了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和美国驻华大使馆筹办事宜。
1978年1月31日,伍德科克在全美汽车工会代表大会公开抨击白宫:
“过去3年,美国对华政策都是以台湾为代表,这显然非常荒谬可笑。白宫必须具备勇气来恢复正常的美中关系,我相信这是必须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名美国大使在北京获得一份意外的姻缘。
当时他刚刚跟妻子离婚,在北京认识了护士姗伦,两人立即坠入爱河并决定结婚。
结果就在美国驻北京联络处附近的民政局办理了结婚手续。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驻华大使还专门通知中国外交部,邀请相关领导出席他的结婚宴会。
外交部第一次碰到外国大使结婚发请帖的事情,而且是美国大使,还专门开会研究。
最后,外交部长黄华等中国外交口领导纷纷出席宴会并赠送礼物。
2001年,伍德科克在密歇根家中病逝,享年89岁。
恒安石:唯一参加过中国抗日游击队的驻华大使
任期:1981年-1985年
作为第二任美国驻华大使,恒安石(Arthur Hummel) 在历任驻华大使中的经历绝无仅有。
恒安石出生在中国陕西汾阳,在那里呆到8岁才返回美国;恒安石是美国政坛著名的“中国通”,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熟悉中国文化。
抗战时期恒安石返回中国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收集资料,在北平辅仁大学附属中学教书。
没想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对美宣战。
在北平的恒安石被日军逮捕,并送到山东潍县集中营。
这个时候,恒安石居然策划了一次成功的越狱行动,被当地的游击队救出,跟随抗日游击队整整活动了三年。
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恒安石才坐美国军用运输机返回美国。
返回美国后不久,恒安石就进入美国国务院,开始长达30多年的职业外交官生涯。
由于恒安石的中国经历,对中国文化又非常了解。
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他成为负责中国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直接参与了中美建立联络处的谈判,曾随时任国务卿基辛格参加了与周恩来总理的外交会晤。
1981年唐纳德·里根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恒安石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会说中文的美国驻华大使。
温斯顿·洛德
任期:1985年-1989年
在1985年来到北京上任之前,洛德(Winston Lord)已经是美国国务院著名的“中国通”。
作为第三任美国驻中国大使,温斯顿·洛德至今保持了多个纪录:
他是至今唯一一位参加过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的美国驻华大使;
他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最早一批合法入境中国大陆的美国外交官;
他是上任前访华次数最多的美国外交官,长达11次。
他也是上任时年龄最小的驻华大使,当时只有48岁。
另外,洛德的夫人是著名华裔女作家包柏漪,著有《春月》一书。
李洁明:首位中情局特工出身的驻华大使
任期:1989年-1991年
李洁明的英文名是詹姆斯·R·利利,在他身上,有很多独特的纪录。
首位中情局特工出身的驻华大使,也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一名驻华大使。
李洁明是詹姆斯的中文名,他1928年出生在山东青岛,父亲是美国美孚石油公司驻华首席商业代表。
与前任恒安石不同,李洁明在中国一直呆到12岁才离开,却不会说中文。
他承认在中国自己家庭属于最顶端的特权阶层,基本上不会跟一般中国人互动,也不会说中文,“我们在中国过的是王侯贵族一般的生活,周边生活圈里很少有中国人的出现”。
李洁明跟中国发生的另一个交集则是1951年朝鲜战争。
23岁的他以美国中央情报局驻外情报员的身份,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
为了刺探新中国的情报,1958年,他以秘密身份潜入香港,租用一间小公寓,并在香港大学读书,后来李洁明成为中央情报局香港情报站站长。
李洁明真正回到中国大陆是在1973年,当时他已经离开整整33年。
作为刚刚设立的中美联络办事处情报官,李洁明从罗湖口岸进入广东。
由此他也创下一个纪录:第一名以合法身份进入新中国境内的中情局特工人员。
但是他的中情局身份很快被意外曝光:
1974年,《华盛顿邮报》专门写内幕的政治评论记者安德逊首次透露李洁明是中情局特工,结果导致他受到巨大压力。
一年之后,李洁明离开中国,从地下转为地上,成为中情局高级别情报分析员,并在1979年1月退休。
在90年代末,李洁明第三次回到中国大陆,此时他的身份是美国驻中国大使,也成为第一名中情局特工出身的美国驻华大使。
由于李洁明在台湾、香港长期从事的对华情报和间谍工作,也让他成为历史上最具争议的驻华大使。
2009年,李洁明在华盛顿寓所去世,享年81岁。
芮效俭:目睹过解放军攻占上海的驻华大使
任期:1991年-1995年
英文名为斯台普顿的芮效俭(J. Stapleton Roy),在华经历更为复杂:
他不但出生在中国,而且一直在中国生活,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二年,他才与全家返回美国。
1935年,芮效俭出生在南京,此后长期在成都生活。
1949年5月,解放军攻占上海,芮效俭此时就在上海读书,还经常出去看解放军进攻上海的场面。
一直到第二年6月,芮效俭从南京坐车到上海,再到广州,最后从罗湖口岸进入香港,在这里坐船返回美国。
70年代后期,美国国务院在系统内大规模搜索会说简单中文,熟悉中国文化的外交官,结果芮效俭被相中了。
时隔28年之后,芮效俭再次返回中国大陆,担任美国驻华联络处副主任,全程参与中美建交谈判。
1991年,58岁的芮效俭被任命为美国驻中国大使,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了4年,成为任职时间最长的驻华大使。
尚慕杰:首位没有任何中国背景的驻华大使
任期:1996年-1999年
尚慕杰(Jim Sasser)是首位在上任之前没有任何中国背景,也对中国基本不了解的驻华大使,也是首位国会议员出身的驻华大使。
他最深的资历是从1977年到1995年连续18年担任美国参议员,而且因为是资深律师,与克林顿总统和夫人希拉里有很深的交往。
正是这一点,他在1995年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
与他的前任们不一样:尚慕杰既没有出生在中国,不会中文,此前跟中国也没有太多交集。
唯一跟中国有关的是经常在国会支持针对中国的各种提案。
但正因为尚慕杰与中国没有交集,也让他在驻华大使任上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对中国没有太多成见,白纸一张。
当他在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之后,最热衷于推动两国领导人互访,并公开宣称美国政坛“对中国完全是缺乏起码的认知”。
面对美国一些知名记者对华的强硬质问,他曾公开说“不惜被你们打得鼻青脸肿,我也要支持中美之间多走动”。
当然,让尚慕杰尴尬的是,他也是第一位在任上美国驻华大使馆被包围的大使,因为1999年发生了美国飞机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的恶性事件,引发中国官方和民间的极大愤怒。
雷德:任职时间最长的驻华大使
任期:2001年-2009年
雷德(Clark T. Randt, Jr.)是有史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美国驻华大使:从2001年上任,到2009年卸任,他在北京整整呆了八年。
从履历上看,雷德与中国的交集相当复杂:
他在哈佛大学学习的是东亚历史和文化,后来通过快速学习中文,出任美国空军安全特勤局驻台北站情报军官。
1982年来到中国大陆,担任美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
后来又到香港经商,并在澳门考取法律证书。
直到2001年4月30日,小布什总统任命他为第八任美国驻中国大使,从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在华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雷德与小布什总统在耶鲁大学住在一个宿舍。
雷德任上体现了中美十年外交关系的变化。
雷德是在2001年7月上任,同年4月发生的中美撞机事件。
在雷德上任两个月之后,震惊全球的911事件爆发。
美国的全球外交政策开始转向反恐。
而在2009年离任时,熟悉中国文化的雷德专门朗诵了一首唐代诗人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并以中式作揖向大家告别。
洪博培:首位收养过中国孩子的驻华大使
任期:2009年-2011年
洪博培(Jon Meade Huntsman, Jr.)是典型的富二代,父亲是美国最大化学公司亨茨曼公司的创始人,但他自小对经商却毫无兴趣。
从80年代就进入美国政界,成为职业外交官。
尽管没有中国背景,但是洪博培在里根执政时期就到过北京,为里根总统访华做前期准备。
1999年12月,洪博培夫妇从江苏扬州社会福利院收养了一名刚刚出生7个月的小女孩,取名杨乐意(Gracie Mae)。
当时洪博培还是美国国务院的一名外交官,他开心地说:“我们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做美国驻中国大使。”
结果没想到十年之后,他自己成为第九任美国驻华大使。
2011年,洪博培辞职。
骆家辉:首位华裔移民出身的驻华大使
任期:2011年-2014年
首位华裔移民出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首位担任过州长的驻华大使
骆家辉(Gary Faye Locke)的父母都是广东台山人,很早就移民到美国。
1950年骆家辉出生在西雅图。尽管本人是华裔移民二代,但在2009年担任驻华大使之前,骆家辉的工作跟中国没有太多交集,甚至很少去过中国大陆。
骆家辉从华盛顿州众议员起家,连任11年,之后担任金县首位华裔县长,并在1996年当选华盛顿州第21任州长,是首位当选为美国州长的华裔移民。
在华盛顿州长任上,骆家辉才开始逐渐与中国接触,推动中国大陆与华盛顿州的贸易关系。
2009年,骆家辉出任美国商务部部长。
两年之后,骆家辉成为第十任美国驻华大使。
然而,骆家辉在美国驻华大使任上,闹出最多争论的不是他的政绩,而是诸多花边事件。
包括上任时的“经济舱”风波:带着全家坐经济舱到北京赴任,引发舆论关注。
有人说他是作秀,有人说他是务实。
尼古拉斯·伯恩斯:获得批准耗费时间最长的驻华大使
任期:2021年-
在美国外交系统效力长达27年的尼古拉斯·伯恩斯刚刚被任命为新任驻华大使。
之前美国驻中国大使这一职务已经空缺长达一年,非常罕见。
而更罕见的是,伯恩斯的任职批准在国会居然被长期拖延,至于美国国务院不得不临时安排副助理国务卿米德伟担任美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
对于伯恩斯来说,前所未有的长时间国会审批时间,已经预示着他担任第十三任美国驻华大使将面临的巨大挑战。
今天的故事从下面这张照片讲起。
照片上这个人叫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几个小时之前他刚刚被美国国会任命为美国新一任驻华大使。
从伯恩斯的履历上看,尽管作为最资深的美国职业外交官之一,但实际上跟中国交集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