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关专家表示,作为消费者,务必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以防电视购物消费陷阱:理性对待商品广告宣传,不要盲目轻信广告中的绝对性宣传语言,保持清醒的头脑。
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实施《关于加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和居家购物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个月后,手机的电视购物广告也出现两极分化,一些山寨手机冒充卫星电话,上演最后的疯狂。
“打电话不要钱”是骗局
日前,全国多家省级卫视台相继播出了一则关于“OBEE卫星手机”的电视购物广告。广告中,两位主持人用夸张的语调告诉观众,这款手机采用美国最新的航天通讯科技,直接由天上的通信卫星传播信号,消费者只要花988元订购一部,就能终身享受免费通话。为了表明打电话真的不要钱,主持人还在广告中现场演示并展示余额。
不少消费者在订购该手机并收货后发现,买了手机却无法享受打电话不要钱的“待遇”。据媒体报道,有不少消费者试图联系生产厂家讨个说法,但查遍手机说明书与包装盒,也找不到公司名字以及发货地址。拨打订购电话询问,客服人员却一问三不知。互相推诿责任,让消费者心痛之后尽显无奈。
新规后山寨厂商出现两极分化
通信行业的技术专家对记者表示,“OBEE卫星手机”充其量只是一款山寨手机,GPS模块质量一般,根本没有卫星电话功能,都是采用网络软体支援的。“目前,全球大部分卫星手机都用于军用,民用仅限于海上航行及抗震救灾等特殊情况。市场最便宜的卫星电话也要万八块钱。”
据记者了解,手机是电视购物广告中的常客。如今,距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实施《关于加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和居家购物节目管理的通知》只有两个多月,手机的电视购物广告出现两极分化:部分手机厂商选择“蜕变”,通过其他方式传播品牌。近日,深圳市洪霆科技公司发布召回公告,300多部手机已被召回。据悉,这是国内山寨机厂家首度因质量问题召回手机;而另一些则不断上演“最后的疯狂”,赤裸裸地散播假信息,主演者就是山寨手机。
消费者切勿相信“免费午餐”
消费者经常被电视购物华丽的广告词“忽悠”而掉进“免费午餐”的陷阱。因此监管部门指出,电视购物监管难,维权也难。“电视购物商家实际营业地点不确定,有的公司甚至躲藏在民房里,日常交易及台账难以查询到,根本无法监管。” 一位工商人员告诉记者。
有关专家表示,作为消费者,务必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以防电视购物消费陷阱:理性对待商品广告宣传,不要盲目轻信广告中的绝对性宣传语言,保持清醒的头脑;多渠道、多方面了解商品信息,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有选择地购买商品;最好选择支持货到付款的商家进行购物,务必先验货后付款。
如何应对吸费陷阱?
1、拨打10086:“我要求关闭本机号码所有SP梦网、短信接入点播、订阅功能。”
2、拨打10086:“我要求本机号码不能点播、订阅任何SP梦网、短信业务”
3、拨打10086:“我的号码只保留打电话、发短信、GPRS上网功能,其它点播、订阅SP服务的功能全部关闭,以后需要什么业务,我自己会去营业厅办理”。
4、养成查话费好习惯 发现恶意扣费及时投诉。
5、使用正规品牌手机 谨慎购买山寨手机。
6、拒绝内置软件,向不明消费说不。
手机诈骗花样汇总
1、街边充值送话费
2、回复定制短信
3、电话回拨
4、收到某位亲人撞车短信
5、收到刷卡中奖短信
6、收到中六合彩短信
7、手机上不良网站
8、网上下载不良软件
9.登陆山寨手机中的游戏机关
10.接到不认识手机号发过来的短信
11.购买电视购物中的手机
行业术语解释
增值服务(业务):通过无线网络(GSM/WAP)接入提供的超出手机自身功能的服务。
SP:增值服务提供商。
WAP:通俗理解即为手机上网。
GPRS(EDG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手机上网的技术方式。
网络运营商:即移动和联通两家公司。
接入号:SP在运营商获得的增值服务号码。
手机吸费陷阱的途径和形式
三种途径:
语音:拨打声讯台,费用极其高昂;
短信:普通信息传送接入号,如电视上随处可见的鼓动你发送XXX到XXX;
梦网:手机上网登陆页面、彩信等
吸费形式:
一种是计时收费;一种是点播,即按条(次)收费;还有一种是订阅,即包月。
吸费陷阱与手机的关系
国外品牌的手机主要设置专用的上网键或上网菜单(有的也是运营商要求的),提供一些图铃、讯息、软件等,有些收费,有些免费,被吸费的现象并不严重。
国产品牌手机(信产部挂网的合法手机)和SP合作已经是很普遍的啦,大多加载有吸费软件、菜单,不同的只是多与少的问题。
最厉害的就是黑手机,由于黑手机(大多也打着国产品牌的旗号,包装、贴纸、保修卡等都有品牌信息,但是是假的)更加缺乏监管,所以问题也就更加严重。
谁是手机吸费陷阱的缔造者?
首先就是运营商。联通或(移动)公司被称为运营商。任何SP提供的增值服务都必须通过运营商的许可。没有运营商,SP根本没有可乘之机。这里,我们也就明确了,你被吸走的每一分钱,都是被中国移动拿去的。然后和SP分成。
再就是SP。SP的分工主要是设置吸费陷阱,同运营商签订协议和确定分层方案。SP服务商设计并向手机用户提供一些短信产品服务,比如“精彩新闻”、“天气预报“等。比如“55188”,那么就确认用户采用了它的服务,而运营商也承认了这个服务,那么移动和联通就代SP向手机用户收服务器,比如8元。
最后就是手机厂商(包括地下作坊)。由于现在成了SP眼中的摇钱树,有利可图,自然也就乐于加入这个“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