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规要求入境美国必须提交社交账户
美国联邦公报近日公布电子签证更新系统 (EVUS)新规定的征求意见稿,这一新规将影响到持10年签证的中国游客,规定他们入境时,需提交个人的社交媒体账号。这项提案预计会从当天开始至4月24日采集公众意见。
美国海关和边境执法局(CBP)在《联邦公报》网站发布了一则意见征询公示:让所有持中国护照入境美国的旅客提交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意见要求,持有10年期商务和访问签证(B-1和B-2签证)的中国旅客,来美前在”签证更新电子系统“网站更新个人资料时,增加一项“请输入您使用的网络平台及网名”。
此项提案于2月21日正式公示,然后进入收集意见当中,公示60天后进行正式审议。一旦通过,意味着美国海关有权审查入境美国旅客的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如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相关社交账号,在这些平台上发的内容将成为评估旅客是否可以出入境美国的标准之一。
二、美国海关有权力搜查你的手机吗?
首先要说明的是,美国国土安全部(DHS)明确规定,海关及边境保卫人员、移民海关执法局探员等被美国法律赋予边境搜查权力的工作人员,都有权对任何入境旅客的任何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任何内容进行检查。可以说,在国家安全和边境保护面前,个人没有什么隐私可言。美国国安部规定,出于反恐、打击违法犯罪等目的,被赋予边境搜查权力的工作人员不需要搜查令就可以对电子设备里的内容进行搜查。同时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也支持对边境电子设备进行搜查并不违反《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Ada出生在美国表示因为无论是美国公民还是外籍人士,在被盖上入关许可章之前都不受第四或第五修正案保护(第四修正案禁止无理搜查和扣押,第五修正案保护人民防止、政府权力滥用)。
其次,美国海关和边检进行这些检查并非只针对中国人或华人。关注美国边境旅客隐私权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获得的官方统计数据,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间,至少有6500名旅客,在没有做错任何事的情况下,被海关和边检人员察看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被查民众中,超过一半为美国公民。
三、你的个人隐私怎么办?
如果做了值得怀疑的事情被检查社交媒体无可厚非。然而,如果该新规通过并正式施行后,则意味着即使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也必须将自己的隐私信息主动上交给海关。美国海关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一共有4444部手机以及320部其他电子设备被搜查,占当年入境美国的人携带电子设备总量的0.0012%。而如果当被检查隐私成为常规时,我们还能否保护好自己个人隐私?
现如今几乎每个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都非常高,可以说通过手机就足以窥探一个人生活状态的方方面面,而在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每个人的人际关系网,通过手机通讯录和微信等社交软件,自己与家人、朋友、同事等交流的信息一览无余。所以说,被搜查手机,暴露的不只是你自己,还有与你有交集的所有人,这也是很多民权人士在争论的焦点。民权人士认为,海关在搜查这些隐私信息之前,必须要给出怀疑这个人有非法行为的非常合理且充分的理由。
四、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EVUS已在去年11月开始实施,要求持10年签证的游客更新个人资料,以便收集他们的最新讯息,游客来美前可上网填写,10年签证持有人都必须如实填写。提交社交媒体账号的新规定如果最终落实,将成为签证持有人在更新EVUS个人资料时,需要回答的问题之一。但联邦公报的新规征求意见稿表示,签证持有人在更新EVUS个人资料时,可选择不回答社交媒体账号的问题。
据此新规,有网友表示,这一举措根本没什么用,因为如果申请者真的具有危害国家安全的企图,他们可以干脆不填或填写一个不常使用的账号,也可临时把社交账号设为“隐身”。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入境前只留下手机里必需的信息和数据,比如紧急联络人的信息等。
此外,对于微信的聊天记录要特别小心,海关可能会挖出连你自己都不记得说过的话来作为指证你的证据。对于来美的中国公民,特别是在美国上学及工作的中国公民,不要抱着“海关人员语言不通”的侥幸心理就掉以轻心。此前曾有传一位爸爸带女儿去美国见妈妈,洛杉矶海关发现其和妻子的微信聊天对话中有在美国买房、女儿在美国上学等信息,于是被认为有移民倾向,当场遣返,而且父女俩五年内不得入境美国。
五、这些词千万不能乱用
2011年,美国国土安全部下发过社交媒体监管词汇黑名单。
黑名单分为国家安全、核武器、传染疾病、建筑交通安全、边境暴力、恐怖袭击、自然灾害这七部分。“袭击(attack)”、“恐怖主义 (terrorism)”、“枪击(shooting)”、“基地组织(Al Qaeda)”等词汇自然榜上有名,但没想到连“猪肉(pork)”、“云(cloud)”、“地铁(subway)”等词也无辜躺枪,看到最后发现“China”也是危险词???
大家出门在外,在使用社交网络时还是注意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