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中山装里的政治含义

news.xixik.com   2007/9/5 11:03:33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中山服又称中山装。根据孙中山先生曾穿着的款式命名。自公元1923年问世迄今已70多年了,它一直是中国男性喜爱的服装之一。主要特点是立领、前身四个明贴袋,款式造型朴实而干练。

国共重庆和谈时,着中山装的蒋介石与毛泽东

中国历史朝代表

图:中山装最初的设计图

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

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80年代以前,很多人常常在中山装上衣兜里插支钢笔,表示自己有文化。)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中山装的来历

中国的“中山装”入选影响世界的10套服装之列

2008年英国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服装展览,就是“名人套装样式展”,其中包括毛泽东、丘吉尔和查理·卓别林等人的特色着装。毛泽东所喜爱的中山装被列为“国际十大名人套装”之一。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标准课程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一课中,“孙中山与中山装”内容是这样介绍的:“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感到西装式样繁琐、穿着不便,而中国传统的衣衫等又不能充分表现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于是他就以当时日本流行的学生制服为基样,请裁缝设计制作了一套新式服装,把立领改成翻领,前面开四个口袋,每一个口袋上各加一个‘倒山行’闭架式的袋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中山装的基本样式。”那么,这个裁缝是谁呢?

中山装是上世纪初至今,中国男子的主要服装样式,可以说是“国服”。中山装的设计者是台山籍越南华侨革命家黄隆生。《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载说:中山装是“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设计、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

20世纪之初,虽然中国已步入了近代史的征途,但传统服装仍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服装仍沿用着传统的长袍、马褂、瓜皮帽等式样,但传统服式开始受到外国服式的一些影响,出现了一些改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中华民国成立,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当时革命党人服装繁杂,有的西装革履,有的长袍马褂,因而有人建议统一服装,但穿什么又意见不一。孙中山先生见难以定夺,便委托黄隆生设计制作新式服装,要求既要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点,又要适合世界潮流。

黄隆生1870年生于广东省台山市斗山镇,少年时代去越南河内,学习做鞋技艺,后来改学裁缝。由于技艺高超,成为河内有名的裁剪师,后来开设了隆生服装店,成为当地裁缝的佼佼者。黄隆生早年追随孙中山进行反清民主革命,参加了同盟会,积极带头宣传革命,发动侨胞捐款,购置枪械支持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流落河内。民国初期,黄隆生受孙中山之命,缝制出后来被称为中山装的新式服装。他以当时日本流行的学生制服为基样,设计制作了一套新式服装,即今天所见到的中山装的基本样式。孙中山赞扬“这种服装好看、实用、方便、省钱”,在他的倡导下,当时的革命党人以身着中山装为荣。

中山装造型大方朴实,结构严谨持重。孙中山把自己的政治抱负融于服装之中,给予中山装设计以特有含义。其前襟的4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其左上口袋倒写“山”字形留有插钢笔的位置,象征以“文”治国。对襟有5粒纽扣,象征“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以及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其衣袋上的4粒纽,象征人民有“选举、创制、罢免、复决”等四项民主权利。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中山装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不容分裂。

辛亥革命后,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时常穿用这套样式的服装出席各种场所,为世人所瞩目,故称中山装。民国18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对于中山装的来由,费孝通先生还特地做过一番解释。他的父亲费璞安曾在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费孝通说:“我们穿的这种衣服,叫干部服、中山装。大约80年前,当时我父亲不到30岁,去日本留学的时候穿这样的衣服,上边没有这一条领,是日本的学生装。日本的中学生到现在还穿这种衣服。这个衣服式样是孙中山先生传到中国来的,所以叫中山装。把日本的学生服变一变,加上这一条领子,后来花样多了,口袋多了。”

总之,各种传说有个共同点,就是:中山装是20世纪初年民国成立前后,在孙中山参与下(指导或主持设计),在日本式制服(学生校服或士官服)基础上,由上海市服装店的裁缝制作成功的。

不过也有争议

但是关于中山装的起源,没有第一手确切资料记载。多年以来,两家老牌服装店还一直在争夺“中山装”的首创权。这两家都是20世纪初年上海滩的所谓“奉帮裁缝”(浙江宁波奉化帮、又讹称为红帮)。一家是张氏“和昌号西服店”,是1896年宁波人在上海静安寺路407号开办的上海第一家西服店,创始人之一是从日本学艺回到上海的宁波鄞县裁缝张尚义;另一家是王氏“荣昌祥呢绒西服号”,1910年在南京路西藏路口开办的上海最大的男式西服店,创始人之一是宁波裁缝王才运。两位都是我国成衣界的著名人物。

 据说清末民初孙中山先生多次到上海市做服装。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日本士官服和学生制服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男士服装,由上海的服装店制作成功。又据说孙中山委托日本华侨张方诚设计了中山装的草图,然后到了上海,于1916年命“荣昌祥呢绒西服号”的著名宁波裁缝王才运依照图样制作。亦有一说是1919年孙中山将自己穿过的日本陆军服拿去上海的亨利服裝店改为便服,成为中山装的起源。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搜索 中山装 孙中山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