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纳哥位于欧洲南部的摩纳哥,和北非的摩洛哥名字很像,但却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它位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南邻地中海,其它三面则和法国接壤,是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
这里既有中世纪风格的街道和皇宫,也有著名的蒙特卡洛大赌场及其周边的豪华酒店,还有热带植物园和海洋博物馆。风华绝代的格蕾丝·凯利王妃、在市中心举行的一级方程式汽车大赛以及奢华的生活方式都令这个小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地中海在此向内陆凹进,碧蓝的海水和湛蓝的天空相接,形成美丽的弧形港湾;街道上随处可见豪车豪墅,绵长的地中海海岸线,高高低低的游艇……美丽的地中海赐予了它四季如春的舒适气候,独特的富人经济和高端活动,让这个富豪与名流云集的小国充满了诱惑力。法国作家科来特曾说:“摩纳哥的疆界是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图:摩纳哥国徽
图:摩纳哥国旗
签证:摩纳哥无国际航空港,持有有效护照和申根区入境签证才能获准进入摩纳哥公国。 进入摩纳哥境内的签证申请必须提交给欧洲申根国家的大使馆。一旦获得申根签证,您无需任何其他手续即可进入摩纳哥公国境内。
气候:摩纳哥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凉爽,冬季潮湿温暖。年均气温为16℃,年均降水量为500-600毫米。
摩纳哥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语的方言有很多,有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两大分支,但在摩纳哥通行的是法国本土法语。另外不同方言的法语在交流上虽然有一定的障碍,但是传达简单的意思是没有问题的。 除去法语,摩纳哥的通用语言还包括意大利语和英语。 法语在世界上的通行度及广,许多国家把法语作为官方语言或者第二语言,因此去摩纳哥旅行,掌握简单的法语将会有很好的帮助。欧元是货币。
领略摩纳哥的“方寸之美”。
摩纳哥:悬崖上的传奇 幽静与繁华并存
悬崖上的传奇,幽静与繁华并存
与公国的大小相比,摩纳哥悠长而坎坷的经历以及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更像一段传奇。
其名字的由来也有段传说:宙斯的儿子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从西班牙归来,行至此地被迷人的风景所吸引,久久不肯离去,萌生了在此长期居住的想法。于是,赫拉克勒斯在宽350米,长700米,高出海平面60米的断崖上建造了名为“波图斯·赫拉克勒斯·摩纳基”的城市,取“幽静”之意,这便是日后摩纳哥公国的雏形。
据说,摩纳哥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的痕迹。峻峭的岩石和自然形成的海港,成为原始人的居住地和东方航海者的避难所。1215年,热那亚人开始在俯瞰地中海的悬崖上修筑城堡,这成为日后的摩纳哥王宫。
1297年,热那亚人格里马尔迪伪装成僧侣进入摩纳哥的城堡,夺取了城堡的控制权,其后裔逐渐成为摩纳哥的封建首领和王公贵族。此后至今700余年,格里马尔迪家族一直是这里的统治者。
宗教纷争、欧陆大国角力、大革命等,曾使摩纳哥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793年,摩纳哥一度曾被法国吞并,直到1814年,才脱离联盟自治。
1861年,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当时的摩纳哥亲王夏尔三世采纳了来自汉堡的破产赌场老板莫里斯·布朗的建议,在摩纳哥开设了赌场。1878年,曾设计过巴黎歌剧院的法国建筑师夏尔·加尼埃设计的蒙特卡洛大赌场落成。
赌场的开张给摩纳哥带来了持续繁荣,在最初的20年里,摩纳哥的人口因之猛增10倍。
摩纳哥的经济发展,便始于20世纪初的豪华旅游业和当时处于萌芽状态的工业。而周边国家的禁赌法律,蒙特卡洛大赌场和铁路的贯通,吸引欧洲大陆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
虽然赌场让摩纳哥几乎在一夜之间暴富起来,但摩纳哥的一些人仍执着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是否继续开设赌场始终持有异议,但大多数摩纳哥人还是主张保留“赌城”的特色。当拉斯维加斯还是一片荒漠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车水马龙的博彩重镇了。如今,蒙特卡洛与澳门、拉斯维加斯并称世界三大赌城。不过,摩纳哥法律严禁本国公民参与赌博,即使王公大臣也不例外。
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的蒙特卡洛馆。
蒙特卡洛赌场如今依然保留着百年前建成时的风貌,整座建筑奢华宛如王宫,中庭的地面用大理石铺就,四面环绕着玛瑙立柱,各个游戏厅遍布精美绝伦的雕像和画像,华丽的水晶灯照得整个大厅亮如白昼。
赌场还设有芭蕾剧场和歌剧院。一个世纪以来,在这个舞台上上演了世界各地的戏剧作品、音乐会和芭蕾舞剧。剧院内间间相通的“游戏厅”装饰有华丽的玻璃窗、雕塑和油画。
1922年,阿尔贝一世去世,唯一的儿子路易·格里马尔迪继承摩纳哥亲王位,称路易二世。路易二世在位期间,蒙特卡洛赌场有了飞速的发展。此外,还成立了摩纳哥足球俱乐部,F1摩纳哥站的前身摩纳哥GP也于1929年开始举办。
顺着赌场一路沿海行走,便能看到F1著名的发卡弯,摩纳哥站可谓是F1全年赛事中最惊险刺激的一站。
1929年2月14日13点30分,第一届摩纳哥国际汽车大奖赛的发令枪声响起。比赛开始前,摩纳哥亲王路易二世乘坐一辆沃新恩汽车,绕赛道一周。在那届比赛中,赛手威廉姆斯驾驶布加迪35B型赛车,以80.194公里的惊人时速绕赛道一百圈(总里程318公里),技压群雄,夺得冠军。
不久,摩纳哥便与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法国勒芒、德国纽布格林一样,成为全球赛车手挑战极限的赛场。
蒙特卡洛赛道由摩纳哥公国蒙特卡洛和拉康达明的市区街道组成,因为赛道大部分位于蒙特卡洛,所以通常被称作蒙特卡洛赛道。它全长3.340公里,是举办F1赛道中最短一条,却是F1比赛中最具危险和挑战的赛道。这里有最慢的弯角,也有时速260公里穿过的高速弯,是全世界事故最频生的赛道之一。
有人说:“开着F1赛车在蒙持卡洛赛道比赛,就好像在客厅开直升机一样困难,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有可能让赛车撞上护栏提前收工。”
不同于其他F1赛道,它与市区的街道结合为一体的,比赛时,赛车直接在街区之间高速穿行。探出窗户,也许就能看到F1赛车在窗下飞驰而过。
大部分赛段环绕着海岸,一面是郁郁葱葱的群山和童话般的海景别墅;一面是闪着银色光辉的蔚蓝大海。每到比赛日,雄伟的宫殿俯瞰着崎岖赛道上疾驰的赛车,整座城市洋溢着英雄主义浪漫情怀。
在摩纳哥巴黎大酒店 住进传奇的爱情故事里
1956年4月18日,格蕾丝·凯利和摩纳哥亲王雷尼尔三世的婚礼通过电视广播,吸引超过3000 万人观看了这场“世纪婚礼”。共有超过1500 名记者涌入这个当时人口只有23000 的国家。
26岁的好莱坞影后集美貌、才华与名气于一身,一下子让这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地中海公国成为了大家的焦点。
婚礼在王宫和大教堂举办,而婚宴的地点,则是“巴黎大酒店”。20年后,夫妻二人在酒店传奇的酒窖里,低调地庆祝了20周年结婚纪念日。
巴黎大酒店位于蒙特卡洛大赌场一侧,占据着海岸、F1赛道、赌场的绝佳风景。酒店于1863年开业,精心雕刻的大理石罗马柱、令维多利亚女王也惊叹的大堂穹顶、大量镀金装饰,无处不诉说着摩纳哥的王室风情。
格蕾丝·凯利身着耗费274米比利时复古蕾丝、137米丝绸、塔芙绢、薄纱和上万颗珍珠制成的婚纱,优雅地对着镜头微笑的画面成了令人难忘的历史瞬间。
格蕾丝·凯莉王妃是摩纳哥当之无愧最亮眼的名片,尽管已离世多年,其传奇人生仍为后世回味留念。短短6年的电影生涯,她拍了11部电影,25岁时,她便获得奥斯卡影后。
1955 年,格蕾丝凭借《乡下姑娘》荣登奥斯卡影后宝座,这一年,戛纳电影节邀请她出席首映礼。法国《巴黎竞赛》杂志的编辑们想到一个有趣的主意:安排格蕾丝与摩纳哥大公(国王)雷尼尔三世见面,拍摄“当好莱坞影后遇到现实的王子”的选题。两人在法国戛纳卡尔顿洲际酒店第一次见面,7个月后,雷尼尔三世向格蕾丝求婚。
26岁时,她嫁给了摩纳哥亲王雷尼尔三世。
1982年,52岁的王妃驾驶的汽车在一个急拐弯处冲出了悬崖,一代女神从此香消玉殒。雷尼尔三世在葬礼上悲痛不已,当妻子真的离开后,亲王的悲痛之情彻底爆发,他说:“作为妻子和母亲,她都做到了完美。”后来,雷尼尔三世没有再婚。
见证了这对夫妻的婚宴和结婚纪念日的巴黎大酒店,也是摩纳哥旅行不可不去的目的地。其建筑风格与蒙特卡洛大赌场、歌剧院一脉相承,都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美好年代”建筑风格的完美体现。酒店的大堂里,几根意大利大理石柱子向上托起层层拱券,拱券相连,最终撑起美丽的玻璃穹顶。
大堂里的雕像、枝形吊灯、彩色大理石和券廊都装饰得华丽无比,大堂里还开设了一些奢侈品专卖店。酒店最大的宴会厅——帝王厅可以容纳350人,是摩纳哥高级社交中心之一,以八十万片金叶子装饰的天花板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五扇观景窗正对着赌场广场。
酒店还拥有一个王妃名字命名的房间,为了纪念1982年去世的王妃,这间房间重新装修时得到了摩纳哥皇室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捐出了王妃私人收藏的艺术品、王妃生前最爱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以及大量的家庭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巴黎大饭店拥有世界酒店中最大的酒窖,藏有六十多万瓶名酒,专供摩纳哥的金融财团SBM 集团旗下的所有豪华酒店、餐厅、酒吧以及赌场顾客享用,在这些名酒中可以拿出来享受的最早的是1930年的红酒,而年代更早一些包括一些空瓶子,则只能作为观赏之用,这也成为酒店最为宝贵的财产。
2015年,凯利王妃的小外孙皮埃尔王子也正是在这家酒店和意大利豪门名媛、著名博罗梅奥家族最小的千金Beatrice Borromeo 举办了婚礼。
米其林餐厅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在摩纳哥,如果你有一份记录美食足迹的藏宝地图,那么这张地图上一定都是密密麻麻的标记点。
在这个国土面积只有2.02平方公里的方寸小国,隐藏着大大小小130多家餐厅,其中就有8家米其林星级餐厅。单从国土面积看,摩纳哥是世界上米其林餐厅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摩纳哥的美食自成一体,它混合了法国南部、意大利和地中海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尤其明显。
这里不仅汇聚了厨艺界的非凡人物,有些甚至是当今世界的明星大厨,他们都选择在摩纳哥展示其美食灵感,这足以吸引那些为顶级美食踏遍世界各个角落的食客。
米其林星级餐厅在摩纳哥就像高级手提包一样随处可见,其中包括法国国宝级厨师阿兰·杜卡斯入驻、盛名远播的路易十五餐厅(3 星),极精致的蓝湾餐厅(1 星)及艾尔莎餐厅(1 星),所有这些餐厅均座落在曼廷凯洛海滨度假集团(SBM)的豪华酒店内。
路易十五餐厅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餐厅之一,主厨阿兰·杜卡斯有“法国餐饮界教父”之称。
阿兰·杜卡斯这样介绍餐厅的美食:“如果必须赋予它一种颜色,那应当是地中海的蓝色;如果必须以一种味道来形容它,那应当是上好橄榄油沁人心脾的醇香;如果必须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则非‘精华’莫属。”
路易十五的餐单尊贵但不浮夸。普罗旺斯美味与独特的乡村风味完美融合于其中,配上杜卡斯家乡特产的蔬菜,芳香四溢,让人垂涎。
餐厅的装饰为典型的凡尔赛风格,犹如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高雅的壁画、奢华的水晶吊灯,每一处的细节设计都体现着奢华的生活体验。每一位客人要用掉50件餐具,每一位客人都能享受到40位工作人员的服务。
餐厅坚持选用北部大草原的利穆赞小牛肉,或者比利牛斯山的小羊羔,纯正的法国风味让许多顾客难以忘怀。阿兰•杜卡斯(Alain Ducasse)和多米尼克•洛里(Dominique Lory)以蔚蓝海岸作为美食灵感,为来宾打造独一无二的饕餮佳肴。
这里的菜肴虽然价格不菲,但一定物有所值。欧洲贵族、社交名流和法国影星都经常光顾这里,享受以蓝色海岸为灵感之源的舌尖美食。
位于曼廷凯洛秘境大酒店内部的米其林一星餐厅乐维斯塔玛(le Vistamar)则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餐厅在地中海的臂弯处有一个独立的露台空间,在这个摩纳哥最优美的露台上午餐或晚餐,不仅能够俯瞰人间,饱览海港和摩纳哥皇宫的美丽景致,同时能够享受美食盛宴。
干净纯粹的设计、轻快的色调、充满现代风情的装饰风格,缔造了le Vistamar高雅而私密的美妙环境。
主厨本努瓦·韦兹(Benoît Witz)钟爱蔚蓝海岸的当地美食,通过独一无二的美食理念,精心呈现健康均衡的百变风味。
在le Vistamar,会根据当日的捕获情况制定菜单,所以即使你天天来也不会吃重样。Benoît Witz根据四季的色彩巧妙变幻美食节奏,选取产自本地菜园的健康食材,独具匠心,用心打造精美的佳肴,将健康与美味合二为一。
每年3月30日起,蓝金酒吧(LE BLUE GIN)便开启夏季舒享、畅饮的时光。
这是一个将创意、创新及娱乐相结合的酒吧,三面环海,坐拥观海最为适宜的角度及地点,被誉为摩纳哥的“海滨酒吧”。在这里,蔚蓝色的地中海优美海景尽收眼底。
安静地坐在Blue Gin内,透过玻璃墙壁环绕的露台,仿佛此刻置身于一艘巨型豪华邮轮的甲板上,脚下流动的是湛蓝的海水,聆听的都是浪花有节奏的拍打律动,此刻心情已随浪花渐行渐远。
动人的美景,精心调配甄选的饮品,再加上星级名厨马赛尔.拉文(Marcel Ravin)打造的顶级美食盛宴,一切都是如此完美。
夜晚,从曼廷凯洛赌场奢华靓丽的环境里走出来,来到Café de Paris 餐厅,可以享受别样的贵宾级待遇。
Café de Paris 餐厅座落于曼廷凯洛赌场广场上,是摩纳哥中心地带供晚餐或休憩的理想场所。Café de Paris 拥有浓厚的历史氛围,1863年开业到现在,沉淀了150多年的气度,到处都是岁月雕琢的气味。
美好时代(“Belle Epoque”)时期的旧窗体装饰、明快的光线及传统的巴黎式露台,带你乘坐时光机,穿越到100多年前巴黎街头老酒馆的场景中。
去Café de Paris 享受一顿丰盛的早餐,或做一个夜幕里的妖娆可人,巴黎式露台是最理想的选择。
星级大厨Franck Lafon亲自操刀配置美味的菜肴,选取当季新鲜的海鲜,配上诱人的美酒,道道菜都会安抚你的味蕾,蛊惑你的味觉……
即使最挑剔的味蕾,在摩纳哥也能得到满足。
在摩纳哥,繁华显得平凡而自然,享受没有急功近利。人们怀念美好年代,也乐于创造更多的美好。七百多年来,地中海慵懒的微风仿佛一直呢喃着。在这里静静体会这扎根于现代人生活的极致享受,也许便能够体会到生活本来的意义吧!
这里是建在礁石上的摩纳哥,无处撒种,不能收获,但人们照样生活。
徒步领略摩纳哥 必去的景点有哪些?
第一天
DAY1 摩纳哥港——F1赛道——摩纳哥王宫及王宫广场——摩纳哥大教堂——摩纳哥海洋馆
摩纳哥港
摩纳哥港实际上由两个港口组成:赫库勒斯港(Hercules Port)和Fontvieille港。赫库勒斯港是这段海岸少有的深水港,曾经被希腊人和罗马人用作贸易港口。20世纪后期可以停泊大型油轮,后来又新建了码头和新的游艇俱乐部,赫库勒斯港的泊位数已经达到700个。
摩纳哥港作为当地最大的港口,停泊了大量的私人游艇、豪华游船还有大型豪华邮轮靠岸。
F1赛道
蒙特卡洛赛道由摩纳哥公国蒙特卡洛和拉康达明的市区街道组成,因为赛道大部分位于蒙特卡洛,所以通常被称作蒙特卡洛赛道。它全长3.340公里,是举办F1赛道中最短一条,却是F1比赛中最具危险和挑战的赛道。这里有最慢的弯角,也有时速260公里穿过的高速弯,是全世界事故最频生的赛道之一。
不同于其他F1赛道,它与市区的街道结合为一体的,比赛时,赛车直接在街区之间高速穿行。探出窗户,也许就能看到F1赛车在窗下飞驰而过。
大部分赛段环绕着海岸,一面是郁郁葱葱的群山和童话般的海景别墅;一面是闪着银色光辉的蔚蓝大海。每到比赛日,雄伟的宫殿俯瞰着崎岖赛道上疾驰的赛车,整座城市洋溢着英雄主义浪漫情怀。
摩纳哥王宫
摩纳哥王宫,又称摩纳哥亲王宫,参观区域包括皇家公寓(Grands Appartements),及拿破仑纪念馆和皇宫历史成就收藏馆(Le Musée des Souvenirs Napoléoniens et des Archives du Palais)。 王宫的地理位置独一无二,里面有精美绝伦的壁画,金碧辉煌。还有采用白色岩石修建的Sainte Marie 钟楼和采用大理石修建的荣誉堂和双向楼梯。
王宫广场周围陈列着路易十四时期铸的炮台,从广场东北侧放眼望去可看到蒙特卡洛港口风光。自公国成立以来,亲王宫殿的卫队就负责王宫的守卫,如今还保留着每天上午11:55执行的换岗仪式。
摩纳哥大教堂
摩纳哥大教堂又叫做圣尼古拉斯大教堂,是罗马天主教摩纳哥教区的教堂,许多格里马尔迪家族的人都埋葬在这个教堂,包括雷尼尔三世和王妃格蕾丝·凯利。
建于1875年,原址是建于1252年的摩纳哥第一座教区教堂。教堂在重大的国家节日里提供教皇服务,节日和宗教音乐会期间,人们可以聆听到1976年建成的四键风琴演奏出的绝美乐章。摩纳哥大教堂还是浪漫的婚礼场所,新人在这里牧师的见证下完成对彼此一生的承诺。
摩纳哥海洋馆
摩纳哥海洋博物馆坐落在临海断崖上,连同地下室共有五层,于1910年正式落成。从门面到室内装饰,整座博物馆的体现出浓郁的海洋气息。里面有水族馆、鲨鱼馆以及全景露台上的海龟岛。馆内也举办大型当代艺术展,海洋馆还设有全景露台餐厅(冬天关闭)及纪念品商店(冬天关闭)。
第二天
DAY2 蒙特卡洛赌场——格蕾丝王妃玫瑰园
蒙特卡洛赌场
蒙特卡洛赌场如今依然保留着百年前建成时的风貌,整座建筑奢华宛如王宫,中庭的地面用大理石铺就,四面环绕着玛瑙立柱,各个游戏厅遍布精美绝伦的雕像和画像,华丽的水晶灯照得整个大厅亮如白昼。
赌场还设有芭蕾剧场和歌剧院。一个世纪以来,在这个舞台上上演了世界各地的戏剧作品、音乐会和芭蕾舞剧。剧院内间间相通的“游戏厅”装饰有华丽的玻璃窗、雕塑和油画。
格蕾丝王妃玫瑰园
格蕾丝王妃玫瑰园位于摩纳哥西南部的芳特维耶区(Fontvieille),周围被高楼、别墅环绕,为纪念奥斯卡影后格蕾丝王妃而命名。园内种植了上千株玫瑰,每逢花季时竞相开放,游客们在陶醉于花香时,也许会联想到王妃的爱情故事。
摩纳哥被法国包围,为何却没被法国吞并?
摩纳哥与法国
作者: 陈相成 编辑:Thomas
目前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因面积狭小却经济发达,从而被冠以袖珍小国的称号;而谈到袖珍小国,尤其以欧洲大陆居多。他们之中包括梵蒂冈、圣马力诺以及列支敦士登等。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大多为内陆国。但其中也不乏例外,这个袖珍国便是摩纳哥。
▲摩纳哥区位图。一面临海,三面法国,摩纳哥在法国的“荫庇”下繁荣发展
面积0.44平方公里,总人口832,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六,梵蒂冈是大家较为熟悉的人少地狭代表国家;而摩纳哥,则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土面积2.02平方千米,人口也只有可怜的3万8千余人。两力作用之下,促使摩纳哥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摩纳哥的人口密度在欧洲无国可及,高居全球第二
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化的财富,摩纳哥在人均GDP上,拿出了傲视全球的成绩。
▲人均财富最多国家排行榜,摩纳哥名列前茅
大国环绕、小国寡民,摩纳哥在这样一种境况之中,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又是如何避开被法国吞并的危险? 法摩两国之间,唇齿相依的联系,又有着什么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夹缝而存,终“皈依”法国
在欧洲,因为封建制的历史原因,曾诞生过多个公国。这些国家都是亲王或女亲王的封国,具有独立主权的性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公国大都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中。
而摩纳哥,便是目前仅存不多的公国之一。该地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声名远扬的希腊文明。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的福基斯人便在此建立了殖民地。而摩纳哥的名称,也正是在这时候逐渐形成的。
当地人宁静安详的生活,在罗马帝国的铁蹄之下,被残忍地打破了。凯撒大帝在扩张的过程中,发现了摩纳哥这块圣地,并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行动。最终,这里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一直持续到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消亡。
▲罗马帝国利古里亚区域图。当时的摩纳哥,划割于此地区进行管辖
在之后的时间里,由于罗马帝国内部权力的割据,使得摩纳哥在多个统治集团下来回辗转。这样的情况,直到热那亚银行家族的出现,才开始看见稳定的契机。
公元约1100年,由于罗马帝国的衰亡,在今意大利的西北海岸地区,诞生了一个全新的城邦国家——热那亚共和国。1215年,摩纳哥被这个新晋独立的国家所殖民。
热那亚的格里马尔迪银行家族,很快就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1297年,他们通过乔装成方济会修道士的身份,成为了摩纳哥的实际统治者;并在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在热那亚的庇护下、具有独立主权的受保护国。
▲格里马尔迪家族徽章。目前他们仍是摩纳哥亲王的世袭家族
进入14世纪后期,热那亚共和国内部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整个国家濒临瓦解。 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格里马尔迪家族意识到,急需再寻求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自己的后盾。这一次,他们选择了西班牙和法国,作为自己的保护国。
当时的西班牙,通过航海活动,成为了欧洲为数不多的大国翘楚。在摩纳哥的求助下,他们为其提供了军队保护;除此之外,摩纳哥王子还接受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册封,成为其一个封王。两个大国的眷顾,为摩纳哥争取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环境。
而到了18世纪末,随着法国大革命范围的持续扩大,以及西班牙等传统航海大国的衰落,欧洲列强也重新洗牌。这一次,摩纳哥的命运再次发生变化。1793年,法国成为了摩纳哥唯一的直接控制国。
▲法国大革命标志性事件,发生于1789年的巴士底狱风暴
1814年,在欧洲战场叱咤风云的拿破仑将军,接连遭受到败北的困扰。 这预示着,耗时12年的拿破仑战争,即将进入到尾声阶段。就在当年,欧洲相关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目标是恢复战前国界、重新调节各列强的权力。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法国在战争期间所虏获的全部领土被剥夺。其中摩纳哥被划分给撒丁王国托管。
▲维也纳会议上规定的欧洲国家边界
迫于形势,法国只能将摩纳哥忍痛割让出去。但是,谁也不敢小瞧曾经屡战屡胜的法兰西民族,他们做好了随时卷土重来的准备。
在维也纳会议之后,分崩离析的亚平宁半岛,统一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他们都幻想着重塑曾经罗马帝国的辉煌。1860年,法国以支持意大利的统一为条件,要求撒丁王国作出让步。最终,两国签署了《都灵条约》。法国除了拿回原属于自己的摩纳哥,还获得了尼斯地区的控制权。
▲法国再一次扩张的走势图。原本的摩纳哥,面积并不狭小。但在与法国的周旋和妥协下,割让了20余平方公里土地,只保留了目前约2平方公里土地
法国再一次地实现了对摩纳哥的控制。面向地中海,紧邻亚平宁半岛,天然良港,摩纳哥坐拥着无可比拟的优越区位,而这也正是法国一直觊觎该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为何法国不趁此直接吞并摩纳哥呢?这是因为摩纳哥主权存在着复杂性,曾被多个国家所控制; 而且,国际社会对法国的制裁才过去不久。当时的法国若贸然行动,容易再一次激起相关国家的怨愤。对此,法国采取了逐渐渗透的战略。
▲《法国—摩纳哥1861条约》内容,法国承认摩纳哥独立国家的身份。但在为他们提供“保护”的同时,也无条件地享有关税同盟等便利条件
认了法国这个“大哥”,摩纳哥也终于可以在欧洲大陆站稳脚跟了。但进入20世纪后,一次罕见的继承危机,以及另一个大国的介入,却差点把这对“鸳鸯”给活活打散。
1911年,在法国的支持下,摩纳哥大公国王阿尔伯特一世对宪法进行了修改,使得其女儿获得了继承权,此举引起了轩然大波。
为何法国要支持摩纳哥修改宪法呢?这是因为,当时阿尔伯特一世的儿子并没有子嗣。 按照原宪法规定,在此情况下,继承权将自动旁落到他的外甥身上。而他的外甥,却是德国的一个公爵。这就意味着,待他上位之时,法国对摩纳哥的控制将逐渐消失殆尽。因此,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法国毅然决然地支持阿尔伯特一世将宪法修改。
▲大批民众走上街头,对摩纳哥大公的决定表示质疑
由于国力甚微,一战期间,摩纳哥选择了中立的态度,不加入到大国之间的争斗中去。除此之外,他们还把自己的外交及国防事务全权交给法国处理,彻底地沦为法国的附属国。
虽然获得了法国方面的鼎力相助,但后来摩纳哥也为此接受了相当严苛的公约条款。1918年,两国又重新签订了新的《法国—摩纳哥条约》。条约中明确规定,若之后摩纳哥没有合法的男性继承人诞生,整个国家将会自动并入法国,成为其一个行政区。幸运的是,之后摩纳哥始终不乏男性合法继承人。
▲新条约签订后,民间交流活动逐渐频繁。成立于1919年的摩纳哥足球俱乐部,作为唯一的外域球队参加法甲联赛,是为数不多的豪门球队之一
二、条件优越,经济富足
与法国在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后,摩纳哥依托其区位和政策优势,很快便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
地处于地中海北岸,摩纳哥气候干燥温暖、长年阳光普照。优越的气候及地理条件,吸引了很多法国乃至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 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摩纳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是撑起整个国家发展的基石。
▲第三产业服务业GDP年占比,在摩纳哥可达到八成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创收大户
地缘优势的牵引,使得法国南部地区的旅游业也随之火热起来。包括普罗旺斯、戛纳、马赛以及阿维尼翁等地都是赴法旅游的热门地区。它们与摩纳哥一道,共筑了法国旅游业的最强阵线。
▲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吸引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旅游业的繁荣,给摩纳哥带来了相当可观的人流量;而随着人流量的暴涨,他们也能够精准地抓住机会,进一步地扩大当地的收入来源。而博彩业,正是他们给出的最佳答案之一。
摩纳哥被誉为是世界四大赌城,而蒙特卡洛赌场为他们最具规模的赌场之一。 在这里,每年都有着数以万计的爱好者被吸引而来。暴利的博彩业,为摩纳哥创造了丰厚的国家财富。
▲建筑气势恢弘的蒙特卡洛赌场
摩纳哥的富裕之本,还远不止这些。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可控性,为摩纳哥创设高度自由的金融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摩纳哥银行,可以为客户奉上专业而慎密的个人资产管理服务,受到很多大亨的欢迎;除了金融机构服务,政府更是趁势加大力度,免除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而这同样对摩纳哥外来资本的吸收注入了强大的吸引力。
▲各项金融便利政策,使得摩纳哥又被称作是“避税天堂”。这随之带来的,是蜂拥而入的高收入外来人口
因为外交、军事等主权交由法国进行代理,所以摩纳哥不具备成为欧盟成员国的条件。但由于与法国共建的关税同盟,使其在国内通行着法国欧元; 在申根区的规划中,摩纳哥也作为法国的一部分。这些都为摩纳哥与欧盟各国之间,创建了一个极其便利的贸易条件。
▲法语国家组织LOGO,摩纳哥也是这个组织的成员国之一。除了在货币上与法国保持一致,在语言上摩纳哥同样是向法国看齐
强大的地理优势、政策导向以及大国扶持,让摩纳哥很快便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巨鳄”。 法国的无偿帮扶,无非是想通过摩纳哥的资源,去挖掘自身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摩纳哥的日益强大,显然也助长了对并入法国不感冒的姿态。虽说合并无果,但彼此之间来回的各种博弈、妥协和利用,其实在潜移默化地加速了双方更深层次的交融。
三、坦诚相待,携手面向新未来
进入21世纪,新时期的法摩关系,呈现了一种更加相互理解而又紧密相依的状态。2002年,两国又重新更正了之前签订的《法国—摩纳哥条约》。这一次的更正,少了几分利用,更多的是通力合作。
经过多次诚恳的交涉,法国方面终于同意取消,1918年签订的关于无合法男性继承人则两国合并的条款,并强化了格里马尔迪血统对摩纳哥统治的唯一性以及摩纳哥公国将持续存在的合理性;而摩纳哥方面,将进一步提升对法国外交、军事以及防卫上的需求,相关事务交由法国政府全权处理。
▲由法国方面派遣的、维护摩纳哥日常防卫的警察队
除了在军事、语言以及外交等方面上与法国保持一致,在交通上,摩纳哥也高度依赖着法国。目前在当地境内,并没有民航机场的存在。当地人若想选择乘坐飞机出行,就必须到邻近的尼斯蓝色海岸机场。除了航空以外,其他的公共交通,摩纳哥也与法国建立了发达的互通网络。
▲尼斯蓝色海岸机场,承担着包括摩纳哥在内的法国南部一些地区的客运、货运需求
除了政府部门间国家发展的合作,在民生问题上,法摩两国也是尽所能地最大化释放能量,加强协作,以达到实实在在惠民目标的达成。
▲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关于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部分签订条款。彼此的国民利益,算是完全地融为一体了
虽然说目前两国互为主权国家,但摩纳哥袖珍且镶嵌于法国之中的状态,已经无形地将彼此紧紧地捆绑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吞并,亦或是不吞并,对于法摩而言,应该也算是没差的了。
为何摩纳哥的元首却称作亲王
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摩纳哥全称为摩纳哥公国。其最高元首称作亲王,而不是我们常见的国王或是总统。这是为什么呢?
一、摩纳哥公国的起源。
摩纳哥历史悠久,这个地名是公元前6世纪时,在此居住的希腊福基斯人取的,当时他们在这里建起了一个祭祀大力神海格力斯的神庙,取名为Monoikos,其意思是独立的神殿。后来人们慢慢将它演化成了摩纳哥的读音。
希腊人之后,这里先后又有利古利亚人、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在此居住,其中腓尼基人建立起城堡,此后热那亚人将这里变成殖民地。
1297年,现摩纳哥亲王的祖上,一个叫弗朗西斯·格里马迪的神人,娶了亲叔叔的妻子,我们称为婶婶的女人做老婆,这样他过去的堂弟兰尼埃·格里马尔迪就变成了他的继子,这对关系复杂的堂兄弟或是父子纠集了一伙人,装扮成修道士,怀揣利剑前往摩纳哥城堡作友好访问。
摩纳哥人在城堡大门口热烈欢迎这对父子,结果这伙人突然拔出利剑,向城中杀去,不费吹灰之力就夺下了摩纳哥城堡。
如今在摩纳哥的国徽上,还有着两个身穿道袍,手举利剑的修道士,那就是摩纳哥公国的创建人,弗朗西斯和兰尼埃表兄弟兼父子二人。而从那以后,格里马迪家族就开始了对摩纳哥长达700多年的统治,直到今天都没有更替过。
(奥诺雷二世)
二、小公国生存之道。
事实上弗朗西斯父子俩夺下摩纳哥城堡后,并没有立刻建国称王。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太弱小了,只能在各个大国间仰人鼻息生存。直到1612年,格里马迪家族的奥诺雷二世,才宣称自己是第一代摩纳哥亲王。而摩纳哥也才正式成为摩纳哥亲王国。
16世纪时,西班牙横行海上,摩纳哥立即向西班牙称臣,成为其庇护下的小弟。而一直对摩纳哥虎视眈眈的法国,面对强大的西班牙,只得咽下口水,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虽然沦为西班牙的附庸,但没有了亡国之虑的摩纳哥倒也过得安逸自在。而西班牙则利用在摩纳哥建的军事基地,向法国步步紧逼,捞到了不少好处。
可惜好景不长,18世纪后期,西班牙不断没落,法国趁机吞并了摩纳哥。
此后,借拿破仑兵败之际,摩纳哥宣布独立。为了避免再次亡国,他们投靠了和法国素来不和的意大利,请求得到庇护,意大利当然一口答应。
但是意大利人也靠不住,在法国利益引诱之下,意大利放弃了对摩纳哥的保护,肆无忌惮的法国长驱直入,派兵占领了摩纳哥绝大部分土地,只剩下作为都城的摩纳哥城堡没有占领。
(影视中的摩纳哥王妃)
三、牺牲领土换取独立。
此后摩纳哥被迫成为法国的被保护国,整天生活在被吞并的阴影之中。为了换取永久的安宁,1861年,摩纳哥主动向法国提出,同意整个公国中,已经被法国实际占领的90%土地,划割给法国,换取摩纳哥公国永久独立。
法国人当然乐不可支,于是芒通、罗克布伦两大市镇所有权,就归到了法国手中。而曾经20平方公里的摩纳哥,就变成 区区2平方公里,成为了世界第二小国。
但法国仍不满足,希望将这仅有的两平方公里也据为己有,并于1918年逼迫摩纳哥再度签署协议,提出一旦摩纳哥亲王离世后没有合法继承人,摩纳哥仍将并入法国。于是近百年来,摩纳哥的王妃能不能生下王子,就成了普通百姓关注的焦点。因为一旦后继无人,这个美丽奢华的袖珍小国,极可能就此消失。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摩纳哥在2002年也和法国重新签了协议,要求即使今后格里马迪家族没有继承人,摩纳哥也仍将是一个独立国家,受法国军事保护。
由于摩纳哥一直以来都没有扩张壮大,必须依附于大国保护,所以一直是个小公国。而作为大国的附属国,当然不可能和宗主国的元首平起平坐。为了以示区别,也就延续了亲王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