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临海地名的由来?临海山究竟是现今的哪座山?

news.xixik.com   2018-5-2 19:29:17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一说,“临海山”就是“牛头山”,二说,“临海山”就是“白马山”之说。三说,“临海山”,就是“大固山”也。

“人以仙名,潭以龙称”。从地理位置看,临海位于台州中北部,东连东海,西接仙居,北依天台、三门,南靠黄岩、椒江。“临”字有“挨着、靠近”的释义,顾名思义,“临海”即“靠着海”。正因如此,许多外来宾客甚至不少本地人,都认为取名临海,是因为“东临大海”。

事实上,临海立县于三国吴初,孙权分章安县西部境域置临海县(县治今临海古城街道),“东临大海”的说法与当时的地形不符。

那么,临海何以名为“临海”呢?

中国历史朝代表

临海历史悠久,早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灵江人”在灵江流域生息繁衍。

夏、商、西周时,临海称瓯地;春秋时属越地;战国时称东越地,后越为楚灭,临海属楚。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仍为东越地,属闽中郡。

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设县治于章安,属会稽郡。东汉光武帝时,改回浦县为章安县,临海属之。

三国吴初,分章安县北部置始平县,分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属会稽郡。会稽王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这是台州建郡、州、路、府之始。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临海郡,并省章安、始丰、乐安、宁海四县入临海,属处州。十一年(591),在大固山设立军事机构临海镇,兼管临海县的行政事务,临海县治便从章安迁到今临海古城街道。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于临海置台州。公元1227年,设台州路总管府;公元1368年,台州路改为台州府。自唐至清,临海历为台州的州、郡、路、府治所。

中华民国初,废府存县,属会稽道。民国16年(1927)废道制,先后属第六、第七行政督察专署管辖。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临海,建立县人民政府。同年10月,成立台州专区,驻地在临海。

1981年后,临海县章安区、黄岩县洪家区与三甲区,陆续划属椒江市。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海县建制,设立临海市,是台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1994年,迁台州行署至椒江,设立台州市,临海市为省辖市——这便是今天临海的由来。

从历史沿革看,“临海”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三国吴初,但具体时间,“二十五史”中没有准确年份的记载,其他史料对临海置县的时间众说纷纭:《台州地区志》作黄武、黄龙年间(222-231),《临海县志》作吴大帝时(222-252),《浙江地名简志》和《临海市地名志》作黄武元年至神凤元年(222-252)之间,《嘉定赤城志》四库本作太平二年(257),清宋世荦刻本作太平三年(258),《浙江分县简志》作太元二年(252)或太平二年(257),有待进一步考证。

临海地名的由来,历代所修的方志大多认为因县境有临海山而得名。晋《太康地记》称:“以地临海峤为名。”《舆地纪胜》卷12台州《州沿革》引《赤城县志》亦称:“取郡东北临海山而名。”《寰宇记》 卷98临海县: 临海山 “在县北二百四十里。山有水,合成溪……即名临海溪。山因溪名”。

关于“临海山”的具体地点,史料中说法不一。根据《嘉定赤城志》、《民国县志》、《台州札记》等记载,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指今北固山,一是指今城西北10公里的白马山,至今尚无定论。 笔者参考了《临海县志》、《临海揽要》等文献和著作。

临海县名以“临海山”定名。可是我们祖先在史料记载中,没有敲定“临海山”具体地点,这给后人寻找“临海山”带来了一定难度。“临海山”究竟在何处何地?我个人谈点粗浅看法,供大家议论是参考。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据《嘉定赤城志》、《民国县志》、《台州札记》等记载,“临海山”在何处,有三种说法,在三个地方:

一说,“临海山”就是“牛头山”,《民国县志》记有“临海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接海。本牛头山,以有石似之故名。”《赤城志》记载,“若临海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山当在大海中,岂复有始丰、乐安二溪相合之水乎?其误甚矣。”否定“牛头山”就是“临海山”。《民国县志》又记载:牛头山,县东二百八十里,东北连宁海,《赤城志》记,牛头山实在县东一百三十六里,北连宁海,东接大海,旁有牛头宫、牛头门,为海道要冲。没有讲明牛头山是临海山,这里记载的牛头山,我们认为是另有一座山与“临海山”无关。

二说,“临海山”就是“白马山”之说。“白马山”在永丰镇三江村村旁,离三江村约一里多路,当地群众传说,白马山的马头被砍掉,形成有马无头,水洋镇马头山的马头,来自白马山的马头。《元和郡县志》与《临海记》所说,“临海溪当即今城西北十三里三江。又云山因溪名,则临海山在三江,疑即县西北三江之白马山。”究竟白马山是不是临海山。市名城研究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白马山进行考察,意见不一,有说是,有说不是,多数者予以否定,其理由,若如此山为“临海山”,虽有二溪合一,但与《临海记》中自相矛盾。同时此山矮而小,以此山定县名,极不相称。白马山可称当地一座风景山。

三说,“临海山”,就是“大固山”也。洪氏《台州札记》,在引用《元和郡县志》记有:“临海江,有二水,合成一水。一是始丰溪,一是乐安溪(现永安溪),至州城西北一十三里合。”《太平御览》四十七卷引《临海记》:“临海山,山有二水,合成溪,曰临海。一水是始丰溪,一水是乐安溪(永安溪)至州北,两溪相合,即名临海溪。山因溪名,临海山疑即今之大固山,临海立县,或即因此山为名。”从这一记载中,可以明白地看出,二溪于三江合成,流入灵江,江与溪划分标准,水清为溪,水浊为江,流入灵江后,进入州城,经大固山(龙顾山,白云山同是一座山),流向大海,大固山就是临海山,就比较确切了,其理由:一、大固山(亦称龙顾山),是临海城的名山,有着防敌之作用。《洪志》记有“高八十丈,今测高二十七丈五尺,周回五里,是州城屏障。”元兴元年临海太守辛景在此筑城,抵御孙恩。还有记载“随平陈,并临海镇於大固山,以千人护其城”。充分说明,大固山是重要防御之地,是立县的重要地理环境。二、《道史属词》记有茅盈得道於临海龙顾山,驾鹤上升。又绍兴十年高僧费得泓,又驻足此山。大固山成了名山,为立县创造了条件,当时立县,非常注重风水学,以为此地“风水好”。三、名溪得名山,有临海溪,就有临海山,才有临海县。大固山在前,定临海县在后。建临海县时,就以临海山定名,隋开皇九年(589)废郡,章安、始丰、宁海、乐安并入临海县,十一年(591)移县治于大固山。

从各方资料加起来从地理环境、地形、地势、地貌来看,“临海山”就是“大固山”与实际比较相称,也比较符合历史。临海,更不是面向海,背靠山而定名临海的。临海山是临海县的象征,它比不上泰山、淮山等名山,它有自己独特风格,挺立台州府城之西北,当今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览胜地,临海山——大固山发出了光和热。从史实看,也可把大固山正名“临海山”,临海立县以“临海山”为名。如确认“大固山”为“临海山”,可在此山立碑为“临海山”,以示后人,也为大固山增加了一道风景线。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