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这里是美国 > 正文

美利坚合众国有什么镇国神器吗?

news.xixik.com   2022/10/10 19:38:36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镇国神器”在我的理解是凝结一国人民最高价值取向的器物。国民为之自豪,愿为之奋斗,乃至献身。在美国人民心中,就是这三大宪章。如果参观过美国国家档案馆,或者和普通美国人聊过天,会发现这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美利坚合众国有什么镇国神器吗?

是航空母舰吗?

中国历史朝代表

是B2轰炸机吗?

是俄亥俄吗?

是肯尼迪发射中心吗?

是核武发射阱阵吗?

是遍布全球的海外军事基地374个吗?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军30万人;本土基地871个,其中海军基地242个,空军基地384个。

是黄金储备吗?

如果参观过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档案馆大楼,不难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美国的镇国神器不是武器装备,不是黄金美元,也不是科学技术。被美利坚合众国视为镇国神器的,就是收藏于这里的美国建国三大文书原件: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美国宪法(The Constitution)、和权利法案(The Bill of Rights)也就是前十条宪法修正案。

(注:文中照片全部来自于美国国家档案馆网站)

这三个文件合称为Charters of Freedom,是当初美国作为一个新生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直到如今美国政府法统/合法性(legitimacy)的象征,美国人民权利的保障,美国社会运行的基石。说它们是镇国神器应不为过。

国家档案馆的网站如此介绍它们:

These three documents, known collectively as the Charters of Freedom, have secured the rights of the American people for more than two and a quarter centuries and are considered instrumental to its founding and philosophy of the United States.

“这三份文件,被合称为自由之宪章。它们在过去的二百多年间确保了美国人民的权益,并且被认为帮助塑造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和治国理念。“

这三份文件被专门放在档案馆二楼的一个大厅里,叫做Rotunda for the Charters of Freedom。在华盛顿的博物馆中,国家档案馆算是安检相当严格的,且内部禁止照相。在档案馆内部的这个大厅自己还有一重铁门,要进入还需经过另一层检查。可以说是镇国神器的安保等级。

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文件。

《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宣言》(英语: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为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于费城批准,当日之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

独立宣言包含多名开国元勋之基本理念,其中若干日后获编入美国宪法中。1848年赛尼卡福尔斯会议的《感性宣言》以此为本。日后越南与罗得西亚等国之独立宣言亦本诸于此。在美国,独立宣言经常为日后之政治性演说所引用,如亚伯拉罕·林肯之盖茨堡演说,与马丁·路德·金恩博士之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独立宣言也激励了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即法国大革命中的根本宣言之一。

美国国家档案馆藏《独立宣言》原件正面

独立宣言原文不长,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它的前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任何形式的政府,只要破坏上述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赖以奠基的原则,得以组织权力的方式,都要最大可能地增进民众的安全和幸福。的确,从慎重考虑,不应当由于轻微和短暂的原因而改变成立多年的政府。过去的一切经验也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容忍,而无意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来恢复自身的权益。但是,当政府一贯滥用职权、强取豪夺,一成不变地追逐这一目标,足以证明它旨在把人民置于绝对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

《独立宣言》局部和时任大陆会议(美国国会前身)主席约翰·汉考克的签名。(由于汉考克富有特色的签名,“John Hancock”在美国成为个人签名的代名词)

《美国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英语: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简称美国宪法,是美国的根本大法,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该宪法于1787年9月17日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获得代表的批准,并在此后不久为当时美国拥有的13个州的特别会议所批准。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由各个拥有主权的州所组成的联邦国家,同时也有个联邦政府来为联邦的运作而服务。从此联邦体制取代了基于邦联条例而存在较为松散的邦联体制。1789年,美国宪法正式生效。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首部成文宪法,该宪法为日后许多国家成文宪法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典范。此后许多国家以美国宪法为模范而制定本国宪法,例如1791年制定的波兰五月宪法。此外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也受到了美国宪法的极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对日本的占领和对制定宪法的指导,对日本宪法也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美国国家档案馆藏《美国宪法》第一页

主要内容及影响

尽管美国宪法历经多次修改,但是1789年宪法的基本原则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权分立——美国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部分权力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在理论上,三权是完全平等,并且互相制衡。每种权力都有限制另外两种权力滥用的职能。这就是现代民主社会著名的三权分立原则。一般认为其思想根源来自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著作《论法的精神》。

联邦体制——美国宪法规定美国采用联邦制的国体。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参看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

宪法至上——美国宪法以及国会通过的法律的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定。自从1803年著名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之后,美国联邦法院系统拥有了违宪审查权。这意味着联邦各级法院可以审查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是否与宪法相抵触,并且可以宣布违反宪法的法律无效。同时,法院还可以审查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各级政府颁布的法令的合宪性。但是,法院的这种审查权不能主动行使,只能在某一具体诉讼中被运用。因此,这也被称作“被动的审查权”。(参看美国诉尼克松案)

人人平等——根据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人人都有平等地获得法律保护的权利。各州之间也保持平等地位,原则上任何州都不能获得联邦政府的特殊对待。根据宪法的规定,各州要互相尊重和承认彼此的法律。州政府和联邦政府要在形式上保持共和体制。

《美国宪法》第四页及各州代表签字(美国建国13州中12州共55名代表出席了制宪会议,罗得岛州未派代表。其中38位各州代表和大会主席乔治华盛顿在最终宪法文本上签了名)

《权利法案》

美国权利法案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的统称。这些修正案的提出是为了缓解那些反对批准宪法的反联邦党人的担忧,其中保障了多项个人自由,限制了政府的司法和其他方面权力,并将一些权力保留给各州和公众。

美国国家档案馆藏《权利法案》页首

主要内容及影响

权利法案列举了宪法正文中没有明确表明的自由和权利,如宗教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保留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个人财物搜查和扣押必须有合理颁发的搜查令和扣押状的权利,只有大陪审团才能对任何人发出死刑或其它“不名誉罪行”的起诉书,保证由公正陪审团予以迅速而公开的审判,禁止双重审判等。此外,权利法案还规定宪法中未明确授予联邦政府、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各州或人民行使。

权利法案诞生后的150年里几乎没有对美国司法构成什么影响,但在进入20世纪后情况有所改观,成为许多联邦最高法院重要判决的基石。文件最初有14份副本,其中一份长期存放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向公众展示。

《权利法案》局部和约翰·亚当斯(美国第一任副总统及第二任总统)的签名

再补充说明一下美国宪法是如何保持“与时俱进”的——宪法修正案

宪法第五条,规定修正美国宪法的程序。宪法制定之初,宪法的起草者们就已经清楚地意识到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宪法需要不断被修改。同时,他们也认为宪法的修改不宜过于频繁。为了做到两者的平衡,起草者们设计了一套启动修宪的双重程序。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提出了对美国宪法进行修改的程序,这一程序就是提出并通过宪法修正案。修正程序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被启动:国会发起或者各州发起。首先,国会两院必要人数(而非全体议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可以提出宪法修正的议案。其次,美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州要求国会召开修宪会议时,国会必须召集全国性修宪会议。至今为止,美国宪法的历次修正都是通过以上方法启动的。

 

宪法修正案在获得国会或者全国性修宪会议的通过后,还需要获得四分之三以上的州的批准方能生效。宪法第五章规定了国会有权选择各州立法机关或者各州特别修宪会议来执行上述批准程序。历史上,只有宪法第二十一修正案是由各州的特别修宪会议批准的。宪法第五章还规定了对于修正案的唯一限制:在未经各州同意之前,任何修正案都不能剥夺各州在参议院的平等代表席位。

截至目前为止,美国宪法共通过了二十七项修正案。其中,

 

首十项修正案是一次性被通过的,即前文所述的《权利法案》。它们主要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对政府的限制。

与权利法案一起在1789年第1届美国国会提交的其实有12条修正案。但当时获得批准的只有十条。没有获批的两条修正案之一在202年7个月又10天后得到了批准,成为了美国宪法第27修正案。它于1992年5月7日达到足够数量的州(38个州)批准而生效,也成为了历时最久才批准的宪法修正案。这其中北卡罗莱纳州(1789年12月22日,1989年7月4日)和肯塔基州(1792年6月27日,1996年3月21日)都分别批准了它两次,而新罕布什尔州则是先否决(1790年1月26日)后批准(1985年3月7日),中间都隔了约两百年。另外一条修正案(Congressional Apportionment Amendment,国会席位分配修正案)则一直未得到足够数量的州批准,目前还属于待定状态(估计在未来获批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与之相对的,最快得到批准的是第26条宪法修正案。它于1971年3月23日由美国国会提出,于同年7月1日获得批准,前后耗时仅100天。这条修正案规定了美国公民投票权的最低年龄限制为18岁。

第13至15修正案被称为重建修正案。它们在1865到1870年之间通过,即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结束之后的五年。这些修正案皆是为了保障非裔美国人的自由与公民权。它们对其后的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第14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权利和平等法律保护,包括重要的“美国公民出生地原则”,有“第二次制宪”之说。其支持者将之视为把美国从一个(引用亚伯拉罕·林肯的话)“半奴隶半自由”的国家改造成将宪法保障的“自由的祝福(blessings of liberty)”扩展至全体男性民众,包括以前的奴隶和他们的后裔的国家。

美国的女性投票权则要到第19条宪法修正案中才被赋予。这条修正案于1920年8月18日达到足够数量的州认可后生效。

第18修正案(“禁酒令”)被其后的第21修正案废除,是目前唯一被废除的美国宪法修正案

附国家档案馆礼品店套装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后记:

我认为美国的制度是它强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天时、地利、人和也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镇国神器”在我的理解是凝结一国人民最高价值取向的器物。国民为之自豪,愿为之奋斗,乃至献身。在美国人民心中,就是这三大宪章。如果参观过美国国家档案馆,或者和普通美国人聊过天,会发现这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我想强调的是,在这三个文件中所宣扬的价值观,除了民主,更重要的是法治(rule of law,注意与法制rule by law不同)精神。引用评论区里的一句总结,法治简单来说就是“法律本身”在治理这个国家,而不是任何一个人或组织把法律当作制服另一部分人的工具(法制)。法治在讨论中似乎常常被忽略,但我看来是比民主更重要,更基础的精神。没有法治,没有“法律高于一切”,“法律面前人人(包括任何组织)平等”等法治精神,个人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民主便无从谈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看似学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却无法成功实践,因为有民主而无法治。

最后,民主与法治是否会带来国家富强,或是富强带来了民主与法治?我认为二者没有必然联系(两个方向都可以举出反例),也没有必然顺序(先民主法治后富强,或是先富强后民主法治)。它们是两个维度的事情。民主与法治不是解决的国家富强的问题,而是解决人的尊严和自由的问题。美国人民尊重这三大文件,不是认为它们带来了美国的富强,而是认为它们“在过去的二百多年间保障了美国人民的权利(have secured the rights of the American people for more than two and a quarter centuries)”。这即是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无论我们持什么态度,我认为了解它们至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世界的人和事,由此引发更深入的思考。这也是做此答案的初衷。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