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产经资讯 > 正文

《泰坦尼克号》上映25周年 第三次在中国重映

news.xixik.com   2023/4/9 7:33:29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1998年4月3日,《泰坦尼克号》在中国首映,以13.06亿荣登当年中国影史票房冠军;2012年4月10日推出3D版之后重映,拿下9.46亿元票房;2023年4月3日,《泰坦尼克号》为4K/3D重制版,与中国内地观众的第三次见面。

提起电影《泰坦尼克号》,浮现在眼帘的是露丝伸开双臂,和杰克在船头相拥的“飞翔”场景,不但是载入影史的经典镜头,也成为日后二十余年情侣拍照时的常用pose。伴随着“我心永恒”的动人旋律,杰克与露丝之间荡气回肠的赤诚爱情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1997年年底,耗资两亿美元制作的《泰坦尼克号》在美国上映,上映三天就收获2800万美元票房,从8点早场到凌晨3点30分的午夜场,电影院挤满了兴奋的观众。次年春节过后,中国观众还在讨论赵本山家鱼塘的命运和乡长范伟,《泰坦尼克号》这部超级巨制,轰轰烈烈地进入了内地市场。1998年4月3日成为了中国影迷心中值得纪念的一天。

泰坦尼克号》热潮迅速席卷全球,屡创记录,成为首部全球票房收入达10亿美金的电影,蝉联北美地区周末票房冠军长达15周的纪录至今无后来者居上。直到今天,影片仍以22.56亿美元总票房名列全球影史票房第四。《泰坦尼克号》也横扫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一举摘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视效、最佳原创歌曲在内的11个奖项,成为历史上获得奥斯卡奖最多的三部影片之一。无论是在票房成绩还是艺术成就上,《泰坦尼克号》都堪称全球影史空前绝后的里程碑之作。

中国历史朝代表

2012年4月10日推出3D版之后,拿下9.46亿元票房,并获得豆瓣电影9.5分的超高评价。

大概没有哪一部电影,拥有如此经久不衰的魅力。25年后的4月3日,《泰坦尼克号》“25周年纪念重映版”重返中国大银幕。这是《泰坦尼克号》与中国内地观众的第三次见面。

时隔25年,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领衔主演的《泰坦尼克号》25周年4K/3D新重制版,于2023年4月3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此前已于2月起陆续在全球重映)。以全新3D重制的版本登录全国艺联专线,并以CINITY/IMAX/杜比视界/中国巨幕等格式登录内地各大院线,此次,影片以3D、4K、HDR、高帧率重制,试图以更完美的影像还原这场超越时间的旷世绝恋。为观众提供更有高科技含量的视听体验。有观众表示,这次重制的4K版本真的精细到毛孔都清晰可见,难以想象这是25年前的电影。

所以,你还会去影院重温这部电影吗?

泰坦尼克号》25周年纪念重映海报影片

以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航时触礁冰山而沉没的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两个人穷画家杰克和贵族女露丝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最终杰克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露丝的感人故事。该片于1997年12月19日在美国上映。1998年4月3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时,拿下13.06亿元票房。2012年4月10日以3D版在中国内地重映,拿下9.46亿元票房。而在全球影史票房方面,2023年2月迪士尼正式宣布《阿凡达:水之道》的全球票房超越《泰坦尼克号》,跻身影史前三,不知此次重映,《泰坦尼克号》票房几何,会不会反超《阿凡达:水之道》。

泰坦尼克号》于1998年4月3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当时中国观众为这部伟大的爱情影片,而深深着迷。这部影片在许多人的心中,都是永远的最佳影片。《泰坦尼克号》在几代人的成长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痕迹。

时隔14年,2012年4月10日,在泰坦尼克号下水100周年的纪念日,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经典作品《泰坦尼克号》3D修复版(3D和IMAX 3D两个版本)在中国内地公映。

2023年4月3日,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25周年之际,4K/3D新重制版第三次在中国内地上映。以全新3D重制的版本登录全国艺联专线,并以CINITY/IMAX/杜比视界/中国巨幕等格式登录内地各大院线,为观众提供更有高科技含量的视听体验。还可以让当年没能看到的观众,有机会走进影院欣赏。

史上最全的泰坦尼克号专题说不尽的泰坦尼克号……

还记得曾经陪你看《泰坦尼克号》的TA吗?

你还会去影院重温这部电影吗?

上次跟你一起进影院的ta还在你身边吗?

泰坦尼克号》重映,重温巨轮背后不可复制的爱情和时代

詹姆斯·卡梅隆的经典之作《泰坦尼克号》在25周年之际,又要重映了,这艘巨轮已在多地起航,截至目前,全球累计票房6000万美元。

第三次《泰坦尼克号》上映时间定在与1998年在内地初映的四月同一天。

适逢上映25周年之际,再次发行的版本将是一个重制的3D4K-HDR升级版。无论是冲着卡梅隆的大制作还是浪漫至死的爱情经典,泰坦尼克号代表了一个不可复制的时代和电影回忆,这艘巨轮又将带来怎样的浪漫风潮呢?

船头展翅高飞,《泰坦尼克号》最经典的情侣动作,虽然现在看来有点中二,当然真实历史上,乘客是不能靠近船头的。

泰坦尼克号》其实并不是卡梅隆第一部以泰坦尼克号巨轮为原型的电影,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杰克和罗斯”虚构而凄美的爱情。

卡梅隆聊起拍摄《泰坦尼克号》的目的时提到,他是要把过去的事情人性化,从而使它对现在的观众更有说服力。通过在历史故事中加入虚构,而后补充浪漫。杰克和罗斯,这对处于影片核心的年轻恋人,是为了唤醒观众更广泛的历史事实而出现。这是比卡梅隆花了2亿制作费还令人记忆深刻的电影“特效”。

2023年的重映,主打“旷世绝恋”,爱情故事依旧是触及观众的重点。这艘被称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二十五年后的今天,依旧航行。从初次北美公映排名垫底到逆袭成为全球票房黑马,到底它持久弥新的魅力是什么?

真实历史基底

悲剧令人更加着迷

泰坦尼克号在拖船伏尔甘号的拉动下慢慢离开了码头……世界上最大的邮船开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航行。

泰坦尼克号是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和悲剧性的事故之一,客轮本身及船上身份显赫的乘客们的故事仍然吸引着公众的想象力。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导致1500多人丧生,使其成为历史上最致命的海难之一。这场人间悲剧使人们对这个故事和这艘船更加着迷。

这张照片其实是应该船厂的工人站在奥林匹克号的螺旋桨下,因为泰坦尼克号真实照片缺失,老被误作泰坦尼克号,但是这两艘船太相似了,也确实可以替代。

于1912年4月15日在从英国南安普敦到美国纽约的首航中与冰山相撞后沉入北大西洋的泰坦尼克号,被设计成当时最大和最豪华的远洋客轮,由于其先进的技术和安全功能,被认为是不会沉没的。

灾难发生后,人们对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询问,这导致了海事安全法规和船舶设计的重大改进。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一直很受欢迎,并成为众多书籍、电影和其他媒体的主题。

今天,泰坦尼克号仍然是豪华、悲剧和人类毅力的标志性符号。在过去的25年里,围绕这部电影建立起来的部分传说涉及到卡梅隆为确保故事尽可能地符合历史事实所做的努力。他把一个礼仪教练带到片场,教演员们学习1912年上层社会的举止;甚至连临时演员也接受了培训。他根据图纸和照片重新制作了该船的大部分内部结构,并按比例复制了外部结构。

他将后者放置在一个专门建造的巨大水箱中。他邀请了船上地毯的原始制造商,重新制作了18,000平方英尺的家具。他还委托人对雕塑、木制品和烟灰缸进行了类似的再创作。他努力追求逼真的效果。他对过去的事实采用了自创主义。"卡梅隆在2009年说:"我们希望这是历史上这一时刻的最终可视化。""就像你坐着时间机器回到过去并拍摄它。严格来说,《泰坦尼克号》是一部电影中的电影:它的1912年版本实际上是一个延伸的梦境,依偎在一个探险家在泰坦尼克号残骸中寻找宝藏的 "真实 "故事里。

永恒的浪漫

泰坦尼克号只有“两个人”

时间可能会治愈一切创伤,但好莱坞会帮助事情发展。对许多美国人来说,泰坦尼克号现在指的不是那1535人,而只是两个人:杰克和罗斯。

影片叙事上的空洞不一定是缺点,相反,它有助于解释《泰坦尼克号》的艺术吸引力和文化持久性。它给我们的主角们提供了一些也是典型的人物:杰克是一个迷人的、隐约带有狄更斯风格的梦想家,他的财力有限,但在其他方面都很富有;罗斯是他的缺少那部分灵魂的补充,同样具有活力,但受到财富的限制。

两个人在一起,体现了熟悉的美国神话:不安分、自我革新、拒绝屈服于环境。他们的过去,是束缚。他们在影片中花了很多时间把自己从束缚中解放出来。

卡梅隆准确地使用了20世纪90年代的所有知识,但新的研究证明,这艘船并没有像屏幕上描述的那样精确地沉没。"粉丝们总是在那里,提供线索。每天都有人跟我谈起泰坦尼克号,或者我收到一封关于杰克之死的信,"。这是一个已经拖了25年的讨论——杰克必须死吗?他能和罗斯一起获救吗?国家地理杂志的纪录片《泰坦尼克号:25年后》与詹姆斯-卡梅隆一起深入探讨了这个话题。这部纪录片再现了杰克最后几分钟的几种合理情景。木板会在两个人在上面的情况下沉没。如果两个人都紧紧抓住半浸在冰水中的木板,他们会很快因体温过低而死亡。杰克只能通过一些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组合来获救。

卡梅隆坚持认为,杰克必须死,因为这是他的角色会做的事。杰克是一部浪漫史诗的主角,情感要求它做出牺牲。“显然,这是一个艺术选择,”卡梅隆说。他补充说,杰克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这叫艺术;事情的发生是有艺术原因的,不是物理原因。”

完美主义的结晶

2个亿的视觉制作

作为大名鼎鼎的完美主义者,在詹姆斯·卡梅隆的高标准严要求下,许多人对泰坦尼克号的高经费早有耳闻。据称从最初预计的8000万美金,一路持续超支到了破纪录的2亿美金。

电影开始上映前,全片超过3个小时的时长也不被大家看好。由于预算超支,在拍摄期间,时任20世纪福克斯总裁的比尔·梅卡尼奇就曾劝说卡梅隆删掉一些场景,结果收获了卡梅隆的强势拒绝,“如果你想剪掉我的电影,就必须解雇我,要解雇我,就必须杀了我。”

泰坦尼克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之一是为该片建造的全尺寸复制品。这个巨大的场景是在墨西哥的一个巨大的水箱中建造的,需要超过100万加仑的水来填充。为了创造船舶沉没的假象,布景被分为几个部分,可以被淹没并以不同角度倾斜。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复杂过程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来拍摄,要求演职人员每周工作六天,有时一天工作18个小时。

影片中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情节是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和历史文件精心研究和重现的。詹姆斯·卡梅隆和他的团队努力确保沉没的每一个方面都是准确的,从救生艇的位置到船只沉没时破裂的方式。这种对细节的关注给了这部电影一种真实感,有助于将泰坦尼克号的悲剧以尊重和有力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泰坦尼克号》是使用计算机生成图像(CGI)来创造其令人难以置信的视觉效果的先驱。CGI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电影制作中如何使用特效树立了新的标准。卡梅隆最初打算用微缩模型拍摄整部电影。然而,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测试之后,他决定CGI将更适合他的设想。影片对数字效果的使用使影片对泰坦尼克号及其沉没的描述具有难以置信的准确性和细节。卡梅隆和他的团队用CGI创造了整艘船,直到船体上的个别面板等小细节。影片对数字效果的使用也使得灾难中的许多关键时刻得以出现,如船的解体和船尾的沉没。这些视觉效果通过使用物理模型和实际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创造了数字和自然的无缝融合。

在上映后的几年里,《泰坦尼克号》对数字特效的使用对电影业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激发了许多其他电影制作人拥抱数字技术的力量。该片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仍然是将詹姆斯-卡梅隆的设想变为现实的创意和技术创新的证明,它们至今仍吸引着观众。

全方位史诗电影

流行文化的灵感源泉

电影《泰坦尼克号》对流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影响了时尚、音乐和现代生活的其他方面,使泰坦尼克号和它的故事即使在电影上映25年后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名声。

卡梅隆在其他许多方面也实现了他的目标。《泰坦尼克号》是一部纯粹的工艺,是最好的史诗电影,它的节奏令人信服,范围巧妙,提供了悲情、幽默、浪漫和动作的交响乐。它自始至终充满悬念--考虑到即使是第一次观看的观众也能准确地知道它的结局,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就其虚构的故事而言,《泰坦尼克号》也是大师级的。

正如查克-克罗斯特曼在《九十年代》中所观察到的,影片的中心戏剧没有任何复杂或细微的差别,即使在描绘危机的过程中,也为观众提供了道德上的轻松感。这里的英雄是非常英勇的;反派是非常邪恶的。赌注,无论是生与死还是爱与失去,都是直截了当的。"克罗斯特曼写道:"《泰坦尼克号》最有趣的一点是,它完全致力于表达任何可能被认为是有趣的东西,无论现在还是过去"。

由比尔-帕克斯顿(Bill Paxton)扮演的赏金猎人体现了当下的冷酷自恋。他拍下了自己对这艘虚无缥缈的船的轻描淡写的宣称,在 "她从上面的世界长期坠落 "之后,她停在了海底。"现年101岁的罗丝将在影片的其余部分纠正这些人的无知,观众将不仅知道泰坦尼克号发生了什么,而且还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人类力量与韧性

虚构映射下的人性

"很多时候,它是一个关于爱情和死亡、死亡的虚构故事,"卡梅隆表示。虽然在《泰坦尼克号》那晚确实发生的许多事情进行了戏剧化处理,但它的重点仍然是核心人物引导出的社会问题,即使这些人物是虚构的。

卡梅隆想通过这部电影来传达几个主题。其中一个主要的主题是泰坦尼克号的富足和豪华与它的沉没导致的悲剧和损失之间的对比。卡梅隆想展示那些设计和操作这艘船的人的傲慢和狂妄是如何导致一场本可以避免的灾难。

电影的另一个主要主题是爱的力量和人类联系超越社会阶层和其他障碍的能力。杰克和罗斯这两个主角之间的关系是电影故事情节的核心,代表了一种能够突破当时僵化的社会规范的爱。

卡梅隆还想传达在危机面前勇敢和无私的重要性。在整部电影中,有许多人物把自己的安全放在一边帮助他人的例子,显示了人类精神的力量和韧性。

总的来说,詹姆斯-卡梅隆想创造一部电影,不仅仅是重述泰坦尼克号的故事,而是对人类在悲剧和损失中的经历进行复杂而细致的探索,以及爱和联系的力量来克服逆境。爱和牺牲的主题也反映在电影中其他人物的行动中,如帮助他人到安全地带并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来拯救他人的船员和乘客。

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是在悲剧面前的希望和韧性的信息,以及爱的力量可以超越社会障碍,激发无私和牺牲的行为。

花絮:分明俩人都能活!

杰克和露丝真的只能活一个吗?这可不是仅仅困扰中国观众的问题。今年2月,技术控加完美主义者的卡梅隆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合作了一部名为《跟随詹姆斯·卡梅隆探寻25年后的泰坦尼克号》的纪录片,为25周年重映造势,其中的重头戏便是要弄清这个观众争论了25年的问题。

卡梅隆联合几位科学家,找来了身材、体重和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当年基本相仿的两位替身,进行了多组实验,最终得出结论:只要两人都能保持上半身趴在木板上,应该都有可能获救,即便杰克有可能会体力不支,但如果露丝能把自己的救生衣脱下来交给杰克穿的话,也能帮助他坚持几个小时,直至救援来到。也就是说,分明俩人都能活!

“但在此过程中,或许还会有许多的变数。”卡梅隆解释说,“杰克的想法就是,首先要保证露丝的安全,不能做出任何有可能危害到她的事情,所以应该不会接受露丝的救生衣,这一点非常符合他这个人物的性格。”当然,卡梅隆也坦言,如果当初就知道这样的实验结果,他本可以将那块木板处理得再小一些,小到容不下两个人,这样也就能填补上剧情中可能存在的bug。

这应该算百密一疏,当年,为拍摄这部电影,卡梅隆用了五年。为了得到满意的画面,卡梅隆和他的特效团队乘坐微型考察潜艇和平号,船上搭载着两台深海探测机器人,12次潜入深海。随后,卡梅隆找到当初泰坦尼克的造船厂,仿造了一艘1比1大小的泰坦尼克号的右半边,在实际拍摄中,卡梅隆使用文字方向相反的道具进行拍摄,然后再将画面镜像翻转,从而实现邮轮左半边的场景拍摄。这样的奇思妙想,为剧组省下了几百万美元的道具经费,卡梅隆转过头来,拿着省下的经费,制作了一个俯瞰整个泰坦尼克号的镜头,这需要当时最先进的电脑CG技术,最后花了100万美元,这个镜头只有短短的10秒钟而已。

将CG技术推向新高度的同时,为了让巨轮上的所有角色都能栩栩如生,卡梅隆还开始大规模使用动作捕捉技术。《泰坦尼克号》之后的本世纪前十年,由其开创的这项技术,才开始真正普及。

这位“技术狂人”最终为后来的电影工业树立起了技术标杆,但卡梅隆的电影绝不仅仅只有技术。富家女和穷画家从爱情发生到生死离别,只用了短短数天时间,悲剧让爱情不朽,爱情也赋予灾难片悲壮的浪漫色彩。邮轮将沉时,很多人选择尊严地死去,优雅而不失分寸:船上的几位演奏家坚持自己的工作岗位,演奏着一曲又一曲,来不及逃生的母亲安慰年幼的子女,相伴一生的老夫妇选择相拥而逝,船长坚守在驾驶室直至最后一刻……爱情与自由、名利与财富、灾难与人性,一部《泰坦尼克号》揽尽人间百态。

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策展人、电影史研究者沙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泰坦尼克号》最大的价值是让我们看到一个好电影中,技术与人文精神,在电影叙事和画面里是如何高度地达到平衡,“它没有短板”。在沙丹看来,这样的高度平衡直到今天都少有电影能够真正超越《泰坦尼克号》,这似乎说明了电影其实不是一门进化论式的艺术。

最终,这部制作成本2.94亿美元,创下影史纪录的经典巨作,很快成为有史以来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这一头衔保持了十多年,直到2009年《阿凡达》上映,卡梅隆才自己打破了自己的票房纪录。《泰坦尼克号》也成就了扮演男女主角的两位演员,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代表作,去年,卡梅隆宣传《阿凡达2》时曾回忆,男主角之所以会选择当年并不很出名的莱昂纳多,是因为他实在太帅了。“他面试时,整栋大楼的女生都挤了过来,连会计都跑来了,只为可以看他一眼。”

泰坦尼克号》在中国

1998年春天,这部电影被引进中国内地后,影厅座无虚席,荣登当年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并将这一纪录保持了整整11年。如今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策展人、电影史研究者沙丹,当年刚上高中,他还记得自己在影院里受到的震撼:“当时觉得电影院里出奇的安静,好像什么东西击打到了人的眼睛里、心里。”这部电影全长3小时15分钟,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如此体量的影片。沙丹觉得,当时在电影院没感觉时间这么长,因为“被电影情节完全地吸引和包裹。随着电影中的那种荡气回肠,不管是画面、表演、情节、音乐……让人非常沉浸其中,第一次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超级大片。”

那一年,无论会不会英文的中国人,都会哼几句《我心永恒》:“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甚至在1999年央视春晚,赵丽蓉在和巩汉林的小品《老将出马》中还演唱了这首歌,这也是她最后的春晚亮相。至于露丝和杰克在船头拥抱的动作,则成了永恒的形象,被不断模仿。

在电影平均票价仅15元的1998年,《泰坦尼克号》的票价在25-30元之间,广州部分影院甚至定价50元,但人们依然慕名前来。有些电影院每天放6场,几乎24小时不间断放映。很多观众至今都还珍藏着当年的票根,舍不得扔。

这股观影浪潮使得《泰坦尼克号》在内地取得13.06亿元票房,占据1998年全国票房的四分之一,登顶当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直到2009年才被《变形金刚2》4.55亿票房打破。从那以后,好莱坞越来越重视中国内地电影市场。

今年的重映其实是《泰坦尼克号》第三次与中国内地观众见面。20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周年纪念日之时,该片被转制为3D版重新上映,又从新一代观众口袋里拿走9.46亿元票房,并获得豆瓣电影9.5分的超高评价。经过2012年的这次重映,《泰坦尼克号》的全球票房也飙升至22.56亿美元,位居全球电影票房榜第二名。

2018年,为纪念《泰坦尼克号》上映20周年,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曾举办特别展映会,全部6场展映2241张票在短短12秒内就被抢购一空。

很多人都在期待,春节档过后暂时陷入冷淡的票房,是否会再次被《泰坦尼克号》点燃。截至2023年3月,全球票房排名滑落至第4名的《泰坦尼克号》,暂居《阿凡达》《复仇者联盟4》《阿凡达2》之后,随着《泰坦尼克号》的第三次上映,其排名很可能在中国影迷的支持下再次前移。

沙丹觉得,对于新一代年轻观众,重映的《泰坦尼克号》就是一部新片,在如今的好莱坞影片逐渐只剩一些技术和套路时,也许这些年轻观众能够和当年的观众一样,从《泰坦尼克号》中获得一些震撼和感动。

重映掀热潮,老片重映价值何在?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近年来,影市掀起重映热潮。除了《泰坦尼克号》,《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也于4月4日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4月11日起在全国影院上映。不过,这一次并非是2023年的最新剧场版,而是2002年的《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重映。有观众感慨“可以去影院怀旧”的同时,也吐槽“柯南”目前的创作水平似乎不如以前了。

其实,经典影片的重映已历经多年。2009年上映的《东邪西毒·终极版》打出“纪念张国荣”的口号,取得2500万的不俗票房。《甜蜜蜜》《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等电影都曾重映,但这些重映影片普遍票房不高,《倩女幽魂》和《新龙门客栈》的重映票房分别只有280万元和620万元。

这两年,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龙猫》《崖上的波妞》等多部影片曾重映,2018年,1988年首映的《龙猫》在中国内地公映,拿下1亿元票房。2019年,雄踞日本影史票房冠军近20年的《千与千寻》在中国内地公映,一举斩获近5亿元票房。2020年,《崖上的波妞》(又名《悬崖上的金鱼姬》)在中国内地公映,则只取得2800万元票房。宫崎骏名作《天空之城》将于今年6月1日在中国内地重映,是否还能创造票房奇迹尚不可知。

为何越来越多老片重映?首先,从市场角度来看,一些老片只是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升级,和一部新片相比,投入的成本普遍不高。因为影片之前积攒的观众基础,只要能吸引特定观众走进电影院,便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其次,从受众角度来看,重映的影片一般都是口碑较好的经典影片,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品质较高的经典影片,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而且在电影院里观看修复后的经典老片,无疑也是一种视听享受。

业内人士表示,从商业价值而言,老片与新片相比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但选择在比较冷门的档期上映,会丰富电影市场,对市场构成有益的补充。也有人表示:“情怀卖一次就可以了,反复卖那就是滥情了。”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