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提醒做好防范措施以防信息泄露
“车险还差两个月才到期,却连续接到不同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这样的"轮番轰炸"真是让人烦不胜烦。”相信不少车主都遇到过这个烦心事。
不同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对方都声称可以为她提供最优惠的投保价格,并让车主到对方所在的保险公司去办理车险业务。“有时一个上午就能接到两三个电话,对方不分时间和场合,只顾自说自唱地推销,简直让人受不了。”有车主说。
也有车主称“推销电话让人很无奈,根本就不给你打断的机会,扰乱了我的正常生活。有时推销电话显示的甚至是广东、上海等外地号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车主都表示从没在推销的保险公司投过保险,但让不解的是,对方如何获取到车主的个人信息。记者随后致电多家保险公司和车行,保险公司和车行的客服人员均明确表示绝对不会将客户的信息透露给其他公司或个人。对此,业内人士提醒,为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广大车主平时要做好防范措施,如不要轻易填写调查问卷,不随便把手机号码告诉不熟悉的人等。车主如果接到保险推销电话,要仔细甄别车险投保人员的信息,不要随意回复或透漏自己的个人信息,更不要随意向对方汇款。
车主信息来自“交强险信息平台”
那些保险推销员都太“锲而不舍”了,你不接,过一会儿他还会再打来;你拒接,他就会不停地打到你接为止。但令很多车主感到不解的是,他的电话、地址、车型、车牌号、保险时间等资料,保险公司推销员是怎么知道的呢?
对方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到车主的个人信息的呢?,在一车主的穷追猛打下,一名推销员最终“妥协”,告诉他客户的信息是从一个叫做“交强险信息平台”中,通过正规渠道、正当手段获取的。“推销员说这个平台是保险公司内部的交强险报价系统,只要输入车主车牌号码即可查询该车出险状况,有无违章情况,以方便公司为客户做出合理的下期保险报价方案。”
那么,推销员提到的这个“交强险信息平台”究竟是什么?就此问题,记者联系到给一家保险公司,而客服人员却一直推说相关负责人正在开会。随后,记者又联系了多家保险公司,他们均对此避而不谈。
据记者了解,车险续保一般可以提前三个月,每年年底至次年春节这段时间是车市销售的黄金期。为争抢客户,各大保险公司的车险优惠措施层出不穷。有车主质疑说:“现在保险公司竞争激烈,争抢客户的现象可以理解。可我疑惑的是,如果这个平台存在,车主在购买车险时,为何没有人告知个人信息将会刊登在这个平台上。另外,是否有必要将电话、住址等这些属于个人隐私的信息全部显示在平台上?作为保险公司普通的推销员,是否都有权利查看这些信息?”
我国《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凡是涉及个人秘密与公众利益无关的,公民不愿公开的私人资料、私人生活等都属于要保护的范围。而车险中涉及投保人的详细信息,不属于可以在保险公司普通员工面前公开的资料。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到监管义务,督促保险公司对每一位投保客户负责,严格保密投保人的个人信息,以免使投保人受到不必要的“骚扰”。
过度推销该如何应对
据了解,针对保险推销人员不分时段、违背消费者意愿反复拨打的问题,2012年12月份,中国保监会出台了《关于尽快遏制电销扰民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公司健全相关内部规章制度,加强电话销售过程管理,严格规范电话保险销售行为。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此类过度的汽车保险推销仍然存在。
车还是要开,手机也不能不用。遇到这样烦人的推销电话,究竟该怎么办呢?不少有经验的车主纷纷支招。
招数一:接听后不搭理
遇到烦人的保险推销员,特别是车主已经明确拒绝的情况下还要继续“骚扰”的人,可以采取接通电话不讲话,把手机搁在一旁。对方长时间对着空气说话肯定会自讨没趣,多试几次就不会再打进来了。当然,此招的前提是手机必须办理了免接听套餐。
招数二:手机设置黑名单
现在有的手机有黑名单功能,就像QQ一样,可以把讨厌的人拉进黑名单。遇到推销员保险电话,就可以通过设置把电话号码拖进黑名单库,使该号码无法再拨打进来。
招数三:投诉或尽快完成车辆续保
如果车主收到短信的时间和数量影响了正常生活,例如,在半夜或其他休息时间收到一定数量的推销短信或来电,那么车主可就此与相关的保险公司协商,要求对方不要再次骚扰,或者直接向保监会进行投诉。另外,车主可以选定一家保险公司,尽快完成车辆续保,一旦车主从“待续保车主”变成“已续保车主”,估计其他保险公司就不会再对车主进行电话骚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