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太上皇”的宋徽宗赵佶逃亡镇江 还建起第二朝廷

news.xixik.com   2018-9-19 19:16:26 资讯来源:新京报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北宋靖康元年(1126)正月戊辰(初三),已经称为“太上皇”的宋徽宗赵佶,因金兵入侵威胁京都,连夜匆匆出奔,避敌南幸,经过十二天的劳累,在正月辛巳(十五日)元宵节这天,来到了镇江。

  还是他14岁初封端王的时候,他的哥哥宋哲宗,就封给了他镇江军节度使的官位,他对镇江早就怀有非同寻常的情感。无怪乎他从汴京一脱身,不同任何人商量,就径直一路朝南,马不停蹄地向镇江奔进,镇江就像磁铁一般吸引着他。来到这一往情深的府城,随即便驻跸于亲信蔡京之子新任镇江知府蔡翛的治所。那位新知府,把他安排得妥妥帖帖。如此这般,在千里奔途劳累了十多天的这位退位天子,心中能不满意?

  更令他满意的,是他的主要亲信均随后赶到。尤其是童贯、高俅带领的胜捷兵、禁卫兵各三千到位护驾,声威赫赫。据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30》等书记载,当时,紧跟其后的除太上皇后、皇子、帝姬外,还有蔡京,以及蔡京的长子、领枢密院事蔡攸等。蔡京的甥婿、尚书左丞、恭谢行宫副使宇文粹中也随后赶到。以致围拢在镇江,拱卫着他左右的,仍然是当年他的一帮党羽。加上其他公卿士大夫遣家出京跟随,以致镇江特别是徽宗的行宫百官麇集,俨然成了大宋的第二朝廷。党羽是自己干任何事情的人事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徽宗显得异常兴奋,不也是人之常情?

  按说,到达牵肠挂肚的目的地,又有党羽在侧,也该去安安稳稳睡上一大觉了!

  可是不。由于兴奋,徽宗表现得一身轻松,连瞌睡也没有了。他没有忘记当天就是上元节。尽管国家正遭受北方劲敌金兵的入侵,他还是兴致勃勃地在张灯结彩的大街小巷,同镇江官民一起,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元宵之夜!

  据王明清在《挥麈录·三录》中记载:这位“道君”在逍遥中过完上元节,紧接着又在“行宫”召见了散文、诗词、书法家曾纡。此人是润州原知州曾布的第四个儿子,晚号空青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侄儿,也是《挥麈录》作者王明清的外公。曾纡时任镇江府通判,暂摄府事。徽宗及时召见他,说明徽宗对当年文学界是相当熟悉的。他把曾纡召来的目的,是要给他宠爱的乔贵妃一个惊喜。原来,乔贵妃很喜欢曾纡的词作,曾在徽宗前每每问及此人。徽宗知道曾纡就在镇江,当然就要讨好一下爱妃。他把价值连城的七宝杯取出,让乔贵妃斟满好酒,连杯一同赐给了曾纡。此事虽小,却尽显徽宗到了他所钟爱的城池作为一个文人的闲情雅致。

  建康元年元月,镇江瞬间变成高贵无比的行宫,想象得出,这个当年率先由州升格为府的城池,会是何等热闹!

  尤其令世人关注的是:徽宗来到镇江以后,是得意忘形呢?或是真有什么目的呢?接着就干了一连串足以惊动京都的事:

  首先,他对帮助和跟随他南幸的人进行了封赏。他按自定标准论功行赏,“增秩赐金”,以致“行宫如市,有再任者,有进三官者,有召赴都堂审察者。恩赏僭滥,非散官之比也。”(李光:《庄简集》卷8《论行宫冒赏札子》)“墨制纷然,专易守令,迁官赐报,略无虚日”,官员“惑于诰命并行,而莫知有朝廷矣。”(《三朝北盟会编·汪藻上宰执札子》)

  其次,他通过行营使司和发运使司从镇江向东南各地接连发布“圣旨”,耍上了尚未退位时的权威!据《三朝北盟会编》卷43靖康元年三月五日“汪藻上宰执札子”等文书称:当时徽宗有三事下“圣旨”:其一叫《截递角》,意思是不许东南各地官府向都城汴京传递任何公文;其二叫《止勤王》,意思是不许东南各地驻军开赴汴京勤王,截留路过镇江的三千两浙勤王兵作为卫队。其三叫《留粮纲》,即不许东南各地向汴京运送包括粮食在内的任何物资。这三道“圣旨”都事关重大,等于徽宗在镇江,钦宗在汴京,圣旨并行,使朝廷不能号令东南。张邦炜《靖康内讧解析》更认为,当时国家处于“监司莫知所从,州县观望风旨”的状态。

  再次,徽宗在镇江的排场一大,接着便砌房盖屋,大兴土木。据《汪藻上宰执札子》称,当时镇江“缮营宫室,移植花竹,购买园池,科须百出。”府衙上报钦宗(向朝廷报销费用):行宫“官兵日给六千余缗”。《三朝北盟会编》卷43说:“以镇江行宫日给计之,月当用二十万缗。”极大地增加了朝廷的开支。

  更有,他在宣和七年因金兵入侵已由他明令禁止的“花石纲”,也因为一个文人对于花石的嗜好而念念不忘,在到达镇江之后,由他的亲信继续搜集,适时改运到镇江行宫所在地来了!

  作为一个文人,赵佶在镇江的这些事,不仅不算怪异,甚至还带有合情合理的味道。但是,作为一位太上皇,尤在国难当头,汴京正式朝廷存在的情况下,他竟不顾自己已经让出了皇位,使明眼人看来确有在东南另立朝廷的一系列行动。据《靖康要录》等籍记载,当时开封就有徽宗“将复辟于镇江”之类的传说。

  京都传说徽宗要在镇江复辟,对他来说十分不利:自己亲笔写下的传位诏书:“皇太子其可即皇帝位”,皇位已经传给了他的长子钦宗。他哪里知道干这些事竟惹下了大祸,钦宗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果断地软硬兼施立即将他从镇江召回京都,并软禁起来。使他落得一个日后被金人俘虏,屈死他乡的下场。

  宋徽宗从当年正月十五日至三月中旬,在镇江先后总共呆了五十余天(据《三朝北盟会编·第四十三》),以后他就再没有那个命,到他情有独钟的镇江来了,无怪乎元代脱脱编撰《宋史》在写到徽宗时,不由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宋钦宗当了皇帝,蔡翛给宋钦宗上了去陕西募兵的计策,而且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又劝宋钦宗迁都长安城,宋钦宗也觉着这些计划可行,正准备让他干这事,没想到他的大哥蔡攸怕他立功,恰好赶上金人大胜,宋徽宗准备南渡长江,蔡攸假传宋徽宗圣旨,让蔡翛守镇江。有人跟蔡翛说,你已经答应去陕西募兵了,就不要去镇江了。但是蔡翛不听,坚决要去。流言传到京师,人们都说他要在镇江让宋徽宗复辟。宋钦宗赶紧半道把宋徽宗接回汴州,写信严厉批评了蔡翛。

但是宋徽宗南下这件事深深刺激了宋钦宗。宋钦宗心说把皇位让给我是为了让我顶雷当替死鬼你好逃跑啊。美得你,要死一起死。于是宋徽宗被迫北返,到了汴州,宋钦宗开始清算蔡京的势力,因为跟随宋徽宗南下的就有老大蔡攸。蔡攸被贬斥到永州,后又到了雷州。蔡京死后,人们说蔡家一窝子坏蛋。蔡攸被流放到海南岛,接着让使者追到海南岛赐死。杀蔡攸的时候,宋钦宗亲自在杀蔡攸的诏书上批示,还有蔡翛啊。于是一起杀了。

中国历史朝代表

宋徽宗其实对蔡家特别看重。有一次请蔡翛喝酒,频频用大杯灌他,蔡翛说我酒量不行喝不了了,宋徽宗不行,让行酒令的人把他灌得东倒西歪,还说,即使把你灌死,大不了就如死了个司马光。宋徽宗把他比作司马光,可见重视程度。所以蔡家可以说一起给宋徽宗陪葬了。这里要说一句宋钦宗,不知道他们父子被金人掳掠到北地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把老子从江南弄回来。估计宋徽宗掐死宋钦宗的心都有。你个坑爹玩意儿。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搜索 宋徽宗 赵佶 镇江 太上皇 在百度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