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确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深以为然。世道变坏,就是从人人都喜欢道德绑架开始的。
刷朋友圈总能看到“不转不是中国人”,“是中国人就转”这种道德绑架口号。
“今天是父亲节/母亲……有孝心的请转发,转发后显灵。不爱父母就不用转了……”
“这位老人九十多岁孤身一人,儿子娶了媳妇,却不管自己的父亲了。中国到底怎么了?”
“不转的人,会脏了你的空间吗?转走后你的名字会多一颗红心。”
“鬼子犯下滔天大罪,日本居然说钓鱼岛是他们的。如果你是中国人就转起,不转不是中国人”。
“转发到朋友圈,日本人说中国人是垃圾,不团结,如果在两周内转发超过两百万个群的话,日本人就是垃圾。”
虽然很多人不相信迷信,出于对上天的敬畏和对亲人的爱护,尽管不情愿还是转发了,类似这样的道德绑架比比皆是。
这样的口号,这样的朋友圈文案,真的不是在鄙视我们的智商吗?
我不转发,我也没有拿到外国国籍呀!
我不转发,家庭依旧和睦,父母健康长寿!
我不转发,微信不支持加两百万个群!
洪战辉在当选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之后,被当成励志的典范,被要求到处演讲,可是邀请方却不给演讲费,邀请方的理由很简单,谁让你是模范呢,他想要,他觉得这是自己的劳动,付出了劳动就应该获得报酬,难道模范就活该无偿付出吗?还有好多英雄模范,他们在出名之前的付出确实未曾想过要回报,可是出名后社会不能拿着对他的评语去变本加厉的要求人家,一旦没做到就全盘否定。
称为大衣哥的农民歌手朱之文,出名后给里修路,给村民借钱,村里那么多人,不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很多都是借了不还,借不到的就吃亏了,就开始诽谤人家出名了就看不起农民了,种种恶语相加。还有有些老人坐公交和地铁,别人不让座就拳脚相加,我是老人你就该给我让座。
2018年11月18日,苏州太湖的马拉松比赛,中国选手何引丽在距离终点1公里左右时与非洲算收展开追后的对决,突然赛道上出现了一名志愿者想把国旗交给她,第一次何引丽没有看到,第二次志愿者直接把国旗塞到她手中,天下着雨,国旗湿了,何引丽摆臂时不小心把国旗掉了,而且由于志愿者的行为使得何引丽的节奏乱了,最终通失冠军,仅仅五秒只差。而就在全民热议志愿者的不专业时,同为运动员的“四川魏静”则抨击何引丽:将手中的国旗揉成团扔掉绝尘而去,难道成绩就比国旗重要?这个人质疑何引丽“扔”国旗,不尊重国旗,引发了一场全网热议。何引丽解释“我不是扔的,国旗全部湿透,我的胳膊也僵了,摆臂的时候甩出去了,很抱歉,忘理解!”可是最后,她还是因为将国旗掉在地上被说成了不爱国,即使她作出了解释,可键盘侠依旧不买账,这个魏静还表示,国旗在自己心中胜过成绩,得不得冠军不重要,亚军也能接受,顶多奖金少拿点,但绝不会扔国旗,我会拿着国旗尽量跑,在金钱和国旗之间,我选择国旗!
国旗与成绩哪个更重要?这种问题不能简单用是和不是来回答,现在应该反思是什么让大家在比赛中去面对这种两难选择,是什么让神圣的国旗变成了比赛中的一种形式主义象征,又是什么让单纯的爱国心变成了道德绑架?何引丽已经退役,就靠参加割地马拉松赚钱来生活,阻碍她获奖由此带来的损失你们这些爱国小将负责吗?而且国际马拉松规定:赛道只有裁判员和运动员可以进入,其他人只能在赛道两侧给运动员传递东西,不得进入。全马最后冲刺阶段,运动员的体能消耗已到极限,节奏要是被打乱,必然干扰发挥。身披国旗是荣誉的象征,若等选手跑完,再递,又有什么问题?
如何表达爱国之情?可以确信,绝不是举着国旗行走,引人注目,不是形式主义大于一切。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做好本职工作,是为国家的发展建设献力。对运动员来说,努力争取好的成绩,就是爱国。真心希望,从下一次马拉松开始,咱们的选手都是在终点线外,神采飞扬地披上鲜红的国旗。披国旗冲刺,不如,昂首站在冠军领奖台上,听国歌奏响!
爱国也好,不爱国也好都是公民的自由,没有违反法律。爱国这件事情更不应该成为一件武器,逮谁伤谁,不要上纲上线,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区批判他人,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用来绑架他人,用道德标准去评判他人首先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希望广大键盘侠不要拘泥于形式,不要只看表面就人云亦云,随意评论。不要用道德去绑架别人,今天逼人捐款,明天逼人道歉,后天逼着别人和你保持一样的观点和看法。分明是自己用不起苹果手机只能用小米,Oppo,vivo,荣耀,却强迫别人不准用苹果手机;自己穷地连那么便宜的日本车都买不起,却高呼不准买日本车,买都是不爱国。用自己的道德强制约束别人就是耍流氓。
上学时,宿舍的东西被清洁工偷了,报案索赔,清洁工表示:“你们学生就不要斤斤计较了。”
早上晨跑后,室友总要打电话让帮带个饭,“反正你也要出去,帮我带个饭怎么了。”
写作业的时候,“你会的那么多,寝室的集体作业我们商量过了,你来做。”
“what,跟谁商量过了,凭什么寝室的作业让我一个人做。”
工作后,总是被“能者多劳”四个字绑架,工作效率高的人工作量越多。你以为的“能者多得”都是骗人的,你以比同事快2倍的速度干完了手里的活,还没有安心的喝上一口水,领导就又给安排了新的工作。同事还会因为你的好脾气,工作质量高,麻烦你替他工作。以为自己努力的工作会有回报,但是当你提涨工资的时候,“领导总会以能者多劳,这是对你的锻炼”为理由拒绝你的加薪申请。
饭桌上的“我干了,你随意!”,成了许多人不可推脱的感情绑架,用剂量衡量感情,把酒精度和情义画上等号,“再喝一杯,感情全在酒里了,不喝就是看不起我”。酒精过敏,还要被冠以“喝酒脸红的人特别能喝”。不想喝就是不想喝,这样的强行灌酒,就是会让我看不起你,这样肤浅的酒肉之交,我拒绝!
2018年10月25日,央视的知名主持人李咏去世,网友跑到李咏女儿法图麦·李的微博下面评论你爸爸都快去世了还有心情发自拍”。随后,法图麦删掉旅行、美食等生活照,保留了几条微博和一张父母的合照。原本父亲离世就已经非常伤心了,还要遭受网友这样的恶意评价。素不相识的网友,不求你能推己及人的理解,但求你不要恶意诋毁。
这个世界总有人以一隅之见,评判世界,评判他人,发现别人不顺从自己时,就以“道德”的名义斥责。
道德代表的是社会正面价值取向,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绑架者用自以为道德的逻辑,在你身上贴满各种子虚乌有的标签,让你饱受谴责。先把你捧到道德高地,再猛摔下来,让你腹背受敌,尴尬不已。
“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弟弟。”
“我是你亲爸,你要给我5000万赡养费”
“他是你亲哥哥,你不管他谁管他”
“他还是个孩子,你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我吃的盐比你喝的水都多”
“为什么不给我让座,不知道尊敬老人的东西”
“帮我设计个logo吧!帮我写个征文吧!帮我接一下水……。”
公交车上女孩没给老人让座被扇耳光;
熊孩子在列车上跑来跑去,乘客制止反被家长抱怨太计较;
遇到自然灾害捐款,总有名人被指责捐的太少……
我们都知道“尊老爱幼”,要乐于助人,但却总会一不小心就将别人的善良当成理所应当,容易抱怨却总忘记感谢。
有的人请亲戚朋友帮忙介绍工作,但上班后发现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就开始报怨亲戚朋友不是真心帮忙,却从没想过介绍你去工作,等于是用他的个人信誉在为你做担保。
有一些人为家乡捐款建校修路,却被指责捐得太少,路修得不够宽,学校建得不够漂亮,别忘记改善家乡环境是你们共同的责任,不是他一个人的。
伪善不是善良,自私不是高尚,恣意妄为的诋毁、谩骂、苛责本身就不道德。
要知道我的善良、我的恻隐、我的金钱、我的能力……都与你无关。我有慷慨解囊、雪中送炭的人性,也有选择说不、全身而退的权利。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符合社会规范的好青年,我们明明是善良包容上进的一群人,只是因为我们的善良意味着好欺负?挺变态的逻辑吧。
道德是用来规范自身的标尺,而不是用来约束他人的工具。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表达善意莫名其妙有了标准,甚至变成强制要求。
达不到别人对你表现的期待值,都被归为贬义行为,有的挨打,有的挨骂。反倒冷眼旁观的比较轻松自在。
时刻感恩生活中接收到的善意,少些指责抱怨,谁也没有义务一直对你保持微笑,满足你的要求。
任何以“理所应当”为借口的道德绑架都是在耍流氓!
前几天,亲戚非要让我帮他运营他的微信公众号,看到别人的小程序他觉得不错,给我打电话让我帮他也做一个。如果简单还好说,关键是他想模仿的那个小程序,需要编写代码还要设计切图,我是真不会,就回复他说,我做不了。可是没想到我那个亲戚回我:“你去学习一下吧,拿我的号当练手,以后还能自己做这样业务。”额,这样的业务我真的不想学,也没时间学,我为什么要占用时间去帮你做事,还没有任何回报。但是碍于情面,就没有直接怼回去,没有回复。没想到亲戚竟然先发制之人,跟我妈说,要我帮忙我没回复,我妈就更过分了说:“你现在混的不错,亲戚找你帮个忙,你都不理人家了,是吧!”我是真的委屈,想想了帮他找了一个做微信开发的公司,听完公司的报价,亲戚直接放弃了开发小程序。呵呵,花钱你就不做了。
人心智成熟的表现之一:别人不欠自己的
@河森堡:人心智成熟的表现之一就是搞清楚一点,即“别人不欠自己的”。
这两天我看到这么件事,有位老师,是植物方面的专家,平时做一些科普节目,给大家介绍各种罕见水果,本来挺好的一事,看了能长见识,有机会说不定还能买来尝尝,但就这么人畜无害远离意识形态的内容,也招人攻击了,理由是这老师在介绍水果时会说出其拉丁名,有人听不懂,就开骂了,说这么做让其恶心什么的。
我就气笑了,首先人家老师说拉丁名很有必要,因为一些水果本就没有统一规范的中文名,这是在努力减少误会,是认真负责的表现。
第二,看不懂别人的知识节目是你自己的问题,别人在无偿付出时没有任何义务照顾你的文化水平,一个在智识上稍有自尊的人,如果发现自己看不懂规范严谨的知识内容,首先应该感到的是愧疚,应该对自己的孤陋寡闻脸红,怎么还好意思指着热心分享知识的人骂呢?
我就发现社会上有这么一群人,年纪也老大不小了,在心态上却还像是个“被哺育者”,在他们眼里,别人天然就有让自己满意的义务,而且不为什么,如果自己没有得到满足,那就撒泼耍赖,追究别人根本不存在的责任,以我观察,这类人的共性就是心智水平低下,难以思考抽象问题,人际交往没有边界感,仿佛把一个幼儿的大脑塞进了一个成人的颅腔里,他们的行为逻辑归根结底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你欠他的”。
当下社会上的诸多麻烦,恰恰就来自于对这帮家伙非分要求的回应,他们觉得这节目不适合自己的孩子看,电视台就不能播,他们觉得那书里的观点自己不喜欢,平台就不能推荐,每次看到这种蠢事,我都会想起史航老师那句话:“不让傻X们听说,是世间所有美好事物的生存之道。”
这话虽然睿智,但是也悲凉,在一个谁也不欠谁的成人社会中,那些美好的事物本应堂堂正正地存在着。
对别人高要求 当铁拳砸到自己头上就嗷嗷了
在各地疫情的各种热搜下面,有很多帖子说自己被滞留在当地,去搜一下他们以往评论。
很多人都是:
之前只要没轮到我头上,对于其他地区疫情的态度:真的封晚了,应该早封,越严格越好。最好加码,就应该一刀切,不让一个病例外溢。
一旦自己真遇上,哪怕当地已经发文全城静态了,态度也会变成:我住的地方是低风险啊,你们怎么能一刀切封了?发微博,要求当地,要么赶紧放我们出去,要么赶紧做核酸让我们出去。
清零派这样的不乏其人,可以说大多数吧,不封到自己头上,谁管别人死活,到自己头上就嗷嗷叫。高呼“不惜一切代价”……不要成为那个代价。
大家自己找,微博上就有不少……
所谓人性啊人性……自私的基因,人性的本质就是“双标”。自己感染了,必须居家;邻居感染了,立马拖走!
只有打到自己身上的拳,才叫疼。打别人身上,叫好。
这也是“我家里真的有头牛”、“打XX我捐一年工资”系列。
接受道德绑架,就是纵容别人耍流氓!
小时候的我们被教育要成为像雷锋一样的人,长大后的我们被“逼”着成为雷锋一样的人。从鼓励你去做好人好事到你必须要为社会做贡献。
总会有一些人,拿着圣人的标准要求他人,却拿着“流氓”的标准要求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他人的一举一动。
这才是活生生的“我弱我有理”系列理论吧
我的心愿不是世界和平
是人心向善。
………………..
………………..
………………..
………………..
………………..
………………..
………………..
………………..
………………..
………………..
………………..
………………..
………………..
………………..
………………..
………………..
………………..
………………..
………………..
………………..
………………
拒绝道德绑架
相信许多人都经历过这种事情,在公交车上,地铁上,只要有老人,只要你没让座,就会有人站出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评你:“现在的年轻人素质真差!连给老人让座都不会了!嘿!说的就是你,赶紧给老人让个座。”
然后,年轻人会在一片鄙夷声中站起来,座位让出去之后,那个喊你让座的人则被称赞,感谢。
我们往往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不多言语。然而,这却让那些道德绑架的人自觉高尚,日后更是变本加厉。
网友小木给我分享了一个她的亲身经历,看完真是神清气爽,给了那些爱站在道德制高点儿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小木那次出行是为了旅游,想观赏沿途的风景就选了普快火车,卧铺,很幸运,是下铺。快入夜的时候,车厢来了一个妇女,领着个孩子,说自己买的卧铺是上铺,想跟下铺换换。大概是看到她一个年轻女孩子,所以,径直找了小木。说:“小姑娘,你看你这么年轻,睡上铺肯定没事,跟我换换吧,我带着孩子不方便。”
小木自然是不愿意的,问她:“这么多人你都不问,干嘛非要跟我换?我不换。”
那个妇女就说:“就你最年轻,年轻人跟我换换怎么了?我还带着孩子。哎呦,现在的小姑娘怎么都这样儿,一点儿同情心都没有!”
然后,周边的人纷纷指责她,尤其是一位阿姨:“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就跟人家大姐换换又不会怎么样!人家带着孩子,确实不方便。”
随着周围的声音越来越多,小木答应了换位置。并且顺便带走了自己的行李,这样等到天亮了也就差不多到站,能直接领着行李下车。
到了第二天早上,小木依稀听到自己原来的卧铺位置有些吵闹,原来,是那位大姐的小孩子夜晚直接在车厢里方便,桌子和地面都是些垃圾和唾沫粘液。此时,昨天那个阿姨又出来指责:“啊呀,这是怎么回事呀!怎么能在车厢里这样!!!”
那个大姐马上回怼了一句:“谁家还没个孩子是怎么的!!!”周围的吵嚷声开始此起彼伏。睡在小木对面的小姑娘说了一句:“得亏她没睡这边儿……”
小木笑了笑,收拾好东西下床,慢悠悠走到原来的卧铺位置,笑着对他们说:“就是呀!谁家还没个孩子呀!哈哈哈哈!”
说完,列车刚好到站,小木拖着行李和安着假肢的右腿,准备下车。他们的吵闹声也戛然而止。
所以你看,其实爱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的,约束别人的人,都是比较自私的。在没有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说句话既能显得自己高尚,还能受到陌生人的认可,他们自然不会去考虑被说者的感受和利益。但是在自己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又会马上调转态度。
在某音上看到这么个故事,一个人在坐公交车的时候,钱不够,就差五毛,这个时候,车里就有人冲着售票员叫嚷:“你又不差那五毛钱,就算了吧!”
此时售票员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是不差那五毛钱,但是那是我的事,你可以自己花五毛钱替他付车费来显示你的善良,但是不是通过花我的钱来显得你了不起!”那五毛钱售票员没收,让那个人上车了。
售票员的话让我印象很深刻。用自己的本事去成全别人才叫善良,依靠贬低别人来抬升自己,就是耍流氓。
从人性来说,我们经常会用很高的标准来约束他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看似道德的逻辑去约束和规范他人。甚至以道德作为要挟,让他人为自己的道德意愿买单。
不被道德绑架也不表示着我们可以为所欲为,道德本身就是一副枷锁。但是这是一副自我约束的枷锁,而不是用来绑架他人的。
对于自由主义者,有一句告诫,自由不代表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拒绝道德绑架式道歉
浙江卫视的经典王牌综艺《王牌对王牌》第五季最为人们所争议的话题就是宋丹丹和儿子巴图出现在《还珠》剧组重聚这样卖情怀的画面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以及他们二人在节目中的一些相处模式以及巴图的某些“低情商”的行为表现饱受观众诟病。
随后在该档综艺播出一天之后,巴图针对观众吐槽自己的点,发文道歉。
巴图表示,自己向给观众带来不好印象道歉,但在节目录制过程中自己并没有想太多,只是当作是和朋友们玩游戏。
网络时代,我们是否仔细想过,真相的幕后,有多少人扮演者推波助澜的角色,公众人物的一举一动,某些人总要评头论足,也许,是他们太把自己当成个人来看待了。
平心而论,巴图真的做错了吗?但巴图是真的道歉了。
仔细想想,难道我们没有和最好的朋友开几句稍微过分的玩笑吗?我们没有一次骄傲自大过吗?
请嘴上积德,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去成为这个世界的施害者,行凶作恶。
有时候,比无知更可怕的是一个人的偏见。
我们也不要成为这个世界被道德绑架的“受害者”。我本无错,何谈道歉!
道德绑架式道歉往往会让你更加无助。
一般情况下,道歉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做错事的道歉,一种是没有做错但成为舆论中心的被逼无奈的道歉。
前者还好,你做错了,肯定要道歉,这合情合理。但后者则是一种倒霉式悲哀,我本没有做错任何事,但要向所有人道歉。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会有一天面临着第二种道歉,因为这样的道歉会将我们推到下一个风口浪尖,会让我们更加无能为力。
有时候,道德绑架式的道歉未必会使对方感到舒服和满足,相反,他们会感到“你可真恶心”。
回想现在,我们难道没有面临过道德绑架吗?
某些老年人倚老卖老,要求其他人给他让座;如果不让就用言语辱骂,身边人还指指点点。
逛街时遇到的乞丐总是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好像我们必须要给予帮助,否则我们就好像做了伤天害理的事一样。
请记住:“让座是情分,不让座是本分”,贫穷不是让你丢人现眼的资本。
道德只是一个人的自愿行为,没有强制执行性,不要强迫其他人做“合乎道德”的事情,因为这本质上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一个人也别轻易地道德绑架式道歉,并非我“生性凉薄”,只是你们太“欺人太甚”,我不要求你“一视同仁”,我只是希望我自己“本性纯良”。
你不知道我的故事,我不明白你的人生,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原本上两不相欠,那就请我们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就可以了。
我的心可以有万丈光芒,但不代表我心中没有住着一个恶魔,我是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平凡的人,你凭什么要拿神的要求强加给我,也许,那是地狱里嘴脸丑恶的鬼。
请记住:“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用来绑架别人的。”
面对道德绑架式道歉,我们不能屈服于最低级的人心。
道德律己,法律律人,法律律己守的是底线,道德律人耍的是流氓!
道德与法律之争,纵贯中国上下两千年。
当今世界,往往法律完善的地方,社会经济和文明越发达。
美国处处讲法律,吃饭购物必须排队,但这就没有人情味了么?
美国收养的中国孤儿数量接近10万人。美国人为何热衷领养中国孤儿?世上真有无关无故的爱?
世界上的24个发达经济体(世界上有哪些国家被公认为发达国家?),都是法制健全,人人讲秩序、讲规矩的地方。
道德和法律不应该对立来看。它们也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
道德律己,法律律人,法律律己守的是底线,道德律人耍的是流氓!
古代皇帝按照道德的高低,划分官员等级,可是等级越高,道德就越高么?
德不配位的人,一边给人讲道德,为人民服务,爱国爱X,一边贪巨款、包情妇、裸官。
道德有什么作用?
1)“道德是和谐的灵魂,道德是和谐的基础,道德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宝。“
上边这句话你认同么?
道德修身律己,完全没有问题,但是用道德管理别人就是瞎扯!
道德高低,因缺乏量化指标,让古今厚黑的枭雄们玩坏了!
他们以道德圣人自居,破坏社会规则,大钻社会空子,攫取功名和财富。
2)“道德的作用在事先,法制的作用则在事后。“
道德和法律,是两方面的事物,不应该对立来看,也没有先后顺序。
道德是社会文明发展必然的产物,而不是建设文明社会的工具。
自己用高尚的行为做善事,是高尚的!嘴皮子里边,用来说教别人的道德,是可耻的。
3)“道德则是通过社会舆论对“缺德”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减少犯罪。“
道德的要求应该高于法律,道德应该用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不应该要求一个乞丐,做出多大的慈善,他只要遵守法律就已经足够了。
用道德批评其他人,等同于耍流氓!触犯法律,应该使用法律制裁违法者。
道德是社会文明的表现,但是,道德是果、不是因,只有法律建设和经济建设发达,才会产生全社会的道德。
道德难衡量,于丹讲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教会别人安贫乐道,自己讲一堂课要价50万,自己欧洲游玩,高级酒店换了三家才满意。自古至今,这样玩坏道德人,还在少数么???
道德可修身齐家,但不能用来治国平天下。道德可约束自己,提高修养。但只有法律才可管理别人,因为法律是人人遵守的规则,有社会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