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唐骏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采访时首度正式回应了“造假门”事件,称自己从来没有说是加州理工大学博士,拿到的是西太平洋大学(Pacific western)大学的博士学位。
经查证,美国有两所西太平洋大学,一所在夏威夷,另一所在加州,本属同一机构拥有和运营。据Inside Higher Ed报道,西太平洋大学(加利福尼亚)被出售,改名为加州米拉玛大学(California Miramar University),并自2004年由新部门来运营,其后两所大学就不再有任何联系。
夏威夷州自2002年开始对66所未经授权的学校采取了法律行动。西太平洋大学(夏威夷)于四年后(2006年)关闭。这所大学由于未经过美国教育部认证,该校学位和学分可能不会被雇主和其它机构所接受。在美国某些司法辖区,它的学位可能受限或者被视为非法行为。
在西太平洋大学的维基百科页面给出的著名校友中,新华都CEO唐骏列第一位,但并没有说明具体来自夏威夷还是加州。
西太平洋大学(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的前世今生
近日,科普作家方舟子连续爆料称,新华都集团总裁唐骏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系伪造,因为在该校的校友名单中查无此人;而且在相关数据库中也找不到其博士毕业论文。在随后几天发表的十几条相关微博中,方舟子还对唐骏的数项发明专利和海外创业经历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其中不少微博质疑唐骏所毕业的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是“野鸡大学”。我们来看看维基百科上是如何介绍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的:
西太平洋大学(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地处夏威夷)是一所2006年因在夏威夷州法院败诉而关闭大学,它于2005年被人告上法庭。夏威夷州自2000年开始已着手整顿66所这类未经法律授权的学校。
西太平洋大学,没有得到过任何美国教育部门认可的机构所授予的认证。因此,它颁发的学位和成绩得不到商业雇主或其他机构的承认,而使用以“西太平洋大学”名义颁发的学位在某些法区会受限或被视为非法行为。
西太平洋大学(夏威夷分校)和西太平洋大学(加州分校)曾经由同一个机构执掌。根据“高校情报”(Inside Higher Ed),西太平洋大学(加州分校)已经于2004年被转手,由其他的管理组织经营。有文章说,西太平洋大学(加州分校)和西太平洋大学(夏威夷分校)自2004易主之后,已经没有联系了。西太平洋大学(夏威夷分校)又称“美国西太平洋国际大学”
西太平洋大学(加州分校)2004年后改称“加州美丽华大学”。2009年6月6日获得了DETC(远程教育和培训委员会)的审批。DETC是由CHEA(高等教育评审委员会)和美国教育部承认的官方评审机构。
知名校友
以下知名人士持有西太平洋大学的学历证书。不过他们学历的取得究竟是在西太平洋大学(加州分校),还是在西太平洋大学(夏威夷分校),或是在两分校独立之前,尚不清楚。加州美丽华大学的毕业生只可能从上文中列出的学位课程中拿到学历。该校暂时不能授予博士学位。
唐骏——新华都实业集团总裁,前盛大CEO,前微软中国区总裁。
>>人物简介
唐骏简历
唐骏,1962年生于江苏常州;1984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后留学日本、美国,分获物理学学士、电子工程学硕士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创建游戏软件公司和娱乐影业公司。
1994年加入微软公司,担任微软总部Windows NT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2001年升任微软公司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2002年3月26日至2004年2月,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1998、2000和2001年,他是微软公司唯一一位3次被授予微软公司的最高奖项: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和杰出管理奖的员工。
唐骏曾经领导下的微软(中国),在销售方面,是微软全球惟一一个连续6个月(2002年7月到2003年1月)创造历史最高销售记录的公司。微软中国03财年(2002年的7月到2003年6/30)成为微软全球82家分公司中销售业绩增长最快的分公司。
2004年2月11日,正式加盟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担任总裁职务,同时获聘微软(中国)名誉总裁职务。2008年3月,转任盛大网络公司董事兼顾问。
2008年,任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
2009年9月9日,唐骏以个人名义宣布加盟金和软件,并成为金和软件公司的董事成员和首席顾问。
唐骏多次获得中国信息产业年度经济人物、中华十大英才管理人物、中国十大科技人物、中国十大IT风云人物、中国十大最有价值职业经理人等殊荣。
方舟子简历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85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0年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罗切斯特(Rochester)大学生物系、索尔克(Salk)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1998年起主要从事写作和网站建设,现居美国。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简介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是一本自述体励志图书,讲述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的成长史。唐骏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于这些经历的思考,把他跨越失败和挫折、最终走向成功的经验与读者分享。
除了具备一般商业人物传记图书的特点外,本书更为强调唐骏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生涯重大关节点的总结,回顾自己在这些关节点上经验和教训,从而与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分享解决人生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同时也重点突出了唐骏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成就与心得。
视角贴近普通人,语言富有幽默感和亲和力,情感色彩极为饱满,可读性很强,这是本书最大的特色。
方舟子独家回应举报唐骏一事:能力强不是造假理由
7月1日晚,科普作家方舟子连续在网上指称“打工皇帝”唐骏个人学位、求学及工作等问题上造假。方舟子在接受凤凰网连线时表示,在对外发布唐骏造假消息之前,他并未和唐骏有过任何沟通,因为“不想被扣上个敲诈勒索的罪名”。方舟子还透露,他在7月2日下午曾接到过恐吓电话。
凤凰网:您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唐骏的学历造假问题的?
方舟子:去年,是在我看了唐骏写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之后。唐骏在那本书中说,1994年他到微软工作时才第一次使用电子邮件,因此感到十分地新鲜。我就开始质疑:我当时作为生物化学系的学生,在1992年的时候就已开始使用电子邮件,他作为“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生”居然没有用过电子邮件?这太稀奇了。
在美国博士学位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美国的所有名牌大学不是中国的大学,美国人不会允许你搞“在职读博”,就靠糊弄出一篇论文或者发明专利之类的东西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那是卖文凭的“野鸡大学”的做法。
美国的大学也很透明,读博士的人都会记录在案。唐骏造假的证据很明显,在加州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校友名单中根本就没有这个人,也没有唐姓的博士。美国大学博士论文数据库里也没有唐骏的论文。
凤凰网:在您对外公布唐骏在学历问题上作假前,和唐骏有过沟通吗?
方舟子:没有,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我不想被扣上个敲诈勒索的罪名。
除了学历问题,唐骏还在很多所谓科研发明上造假。例如,唐骏在《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声称,他在90年代初到美国自办公司有几项大的发明,靠卖这些专利赚了钱,并引起微软公司的重视。但是,我查了美国专利局1976年以来的专利数据库,在1999年之前并无叫Jun Tang的人获得过专利。当时,唐骏去微软时用的名字还是Jun Tang,不太可能用别的名字申请专利。
凤凰网:有人说唐骏的能力很强,即使造假也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对“学历”太苛求了。您同意这种观点吗?
方舟子:我不这样认为,这不能成为造假的理由。很多没有学历的人,例如微软的盖茨,他们照样能够成功,我们的社会更需要踏踏实实的人。
凤凰网:在我们的社会中造假者很多,而打假者不多,您为什么会对“打假”孜孜不倦?
方舟子:7月2日,我就接到过恐吓电话。因为我们的这个社会需要诚信,这自然需要打假。如果在学术教育科研领域造假,对我们这个社会来说将是后患无穷。
在对话方舟子的同时,凤凰网以电话和短信方式多次联络唐骏,但唐骏始终没有给以任何答复。
互联网专家谢文:唐骏自我吹嘘或为寻求政治保护
就方舟子微博揭前唐骏“学历造假”一事,凤凰网连线互联网专家谢文。在谢文看来,方舟子的揭露不无道理。谢文认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应该是娱乐人士,不应该花巨大的精力去吹嘘炒作自己。”所以被攻击是很正常的事。“况且他的学历本身就可疑”。
近日,方舟子指唐骏唐骏“学历造假”。凤凰网就此连线互联网专家谢文。谢文表示,他与唐骏说不上私交,只是在电视节目、业内场合见过面,不算朋友。他认为,方舟子的揭露不无道理。“我在美国呆过,肯定知道实情,(唐骏的学历)绝对有水。”
谢文认为,唐骏的学历被质疑,最根本的原因是“角色错位”。“一个企业家,花那么多精力去写书,上电视,剪彩,曝光,吹牛,所以遭人家挖底也是很正常很必然的。”企业家不是娱乐界人士。“我在美国20多年从未见过企业家,包括其他房地产、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会这样作英雄状,吹嘘自己,花巨大精力去一本书一本书的写……”谢文表示,“企业家对社会角色的错位,不该干的事儿去干了,所以才出现这种奇怪现象。”
就唐骏对”学历造假“的动机,谢文认为,唐骏一方面是为了把自己打造成名人寻求政治保护,在政治和社会上得分。另一方面,谢文认为唐骏是为了获取贷款和机会;那么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家都没成功过,一下子爆发了,觉得自己特厉害,开始制造人生”。
谢文还建议企业家多学学GOOGLE的管理层,杨致远。“大家本身都从事新兴高科技产业,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人选择事业前途影响很大,我觉得企业家要谨慎。”“你带错了头,搞错了事儿,年轻人正因为看过你的书,听过你说的话,选择了你的产业,如果现实和梦想差距甚远就不好办了。不要光图自己痛快,还是应该做自己的事儿,守好自己的社会分工,你是个企业家。”
人大教授周孝正评说唐骏出书:成功学危害最巨
就方舟子质疑前盛大CEO唐骏学历造假一事,社会学家、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认为,任何国家乃至个人,都是“无信不立”。而关于唐骏的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周孝正指出,“成功”这个词语就是毒药。
近日,中国学术打假专家方舟子用种种数据和实例力证唐骏学历造假。凤凰网就此事连线社会学家周孝正,周孝正指出,唐骏是否学历造假他本人也无从证实,但学历造假一事本身关乎诚信;人无信则不立,如果他没有诚信,那什么都不是。“包括任何所谓的优秀商业领袖,也必须注重诚信。”
而关于唐骏的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周孝正指出,“成功”这个词语就是毒药,他建议网友看看《成功是毒药》这本书,“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三粒毒药中,以成功学危害最巨——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
别用“动机何在”掩盖真假对错
方舟子先生炮轰唐骏学历造假,怀疑其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有伪,要说这事儿倒也简单,只要把学历证明公布于众也就烟消云散了,但唐先生的秘书回应称:“如果质疑的人是唐骏的老板,他的上司,那么我们有义务向老板证明,现在方舟子的动机不纯,我们认为这个人是偏执狂,他写这些完全就是为了自己出名,为了炒作自己,我们没有义务去理会这个人,再说了,唐骏也不是单靠文凭吃饭的人!”(《广州日报》7月5日)
而就在几天前,陕西咸阳发生的122件于右任书法作品失踪案中,我们也听到了不少关于“动机”的声音。比如有人一再强调,卓登当初捐赠是为了解决家里人的农转非户口,或者是为了增选为政协委员;而今日追究捐赠品的下落,也是因为有“私心”,希望拿回作品或者得到其他的好处。作为一起公共事件,如此强调动机我们不知道是何种“动机”,我们只知道,如果没有卓登的追问,那些文物的下落可能仍然是个谜,仍然可能被“保管”在私人家中。
再往前追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撰文称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存在抄袭,颇有一些专家对王彬彬的动机提出质疑,“派系之争”、“骂名人以扬名”之说均被提及。而在西安交大6名老教授举报长江学者造假事件当中,“动机何在”也屡屡被拿出来说事儿。动机可不可以追问?当然可以。但我想,这种追问总该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先把真假对错问题解决掉,而不能用“动机何在”做幌子,回避躲闪真假这种核心问题。否则,可真就有点“动机不纯”的嫌疑了。
我们这个社会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对于是非、真理等缺乏应有的敬畏,反倒是韦伯所言的“工具理性”很有市场:人们把理性当作实现物质欲望最大满足的工具,而不承认它有自我存在的理由,因而泯灭了对于文化的渴望和对于理想的追求。而无所不在的“动机论”,就是利用了国人的这一习惯“空当”。这就像《皇帝新装》里说真话的小孩子,要被质疑“你为什么要说真话让皇帝先生出丑”、“你是受谁指使的、指使你的人又居心何在”?至于皇帝身上究竟穿没穿衣服,有没有骗子在忽悠我们的皇帝,反倒不是重要问题了。这就是为什么国人最热衷于“阴谋论”的原因所在,往严重处说这叫什么?这叫扼杀是非与正义。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动机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由此可见,这本身倒也不是个褒贬明晰的词,而人们从事某项活动,难免要有一些“私欲”,总不能凡是“动机不纯”的行为统统不要吧?因为“动机纯不纯”是很难判断、很难讲清楚的事情。有些动机是不必深入追究的,即便有“私欲”,对于他人并不形成伤害,反倒是有利于公共空间与公众利益,比如学术打假,又比如王海打假。
不难看出,“动机论”正在成为某些人的遮丑幌子、救命稻草,可这种幌子却是越来越难唬人了。但为了避免仍会有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这种歪曲逻辑牵着鼻子走,尤其是避免一些真假是非就此被撇到一边去,我们还是应该点破这个命题,让大家多分析一下“动机论者”们的“动机”所在。希望笔者这种提醒,不被扣上“为了骗取稿费”的“不纯动机”。(毕诗成)
网友大辩论:能力与学历孰重?
虽然唐骏的“学位门”事件,目前仍然是只有方舟子一方的质疑,却已引起大量网友的关注。“到底一个人的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唐骏的学历作假到底是否影响他的成就?”不少网友已经在方舟子和唐骏的微博上,进行了唇枪舌剑的大辩论。
孙晓坤:学历,很重要吗?看看唐的成就就好了,那东西值得炫耀或者拿来证明什么吗?
贪吃的大狗:即使人家不是博士,他的成就也不是随意一个人就能达到。他凭自己创出了一番成就,你们凭什么说他,他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同安砖家:我对“学历造假”这一行为不做任何评价,也无意在道德层面探讨“学历造假”的性质。我想此时此刻,大多数人只想知道一个客观答案:唐骏是否在学历上造假?请回答是或不是。
慎用舌头:学历有何重要,重要的是实践的成绩,学历再高,没有实践的成绩,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一类。
守望者1975:学历造假的话关系一个人的诚信问题,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希望唐骏正面方舟子的质疑,拿出一个真的学历证书让大家看看开开眼界!要知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有心虚的人才会躲闪回避!
eyo:今天来看,唐骏就是在日本学习拿不了学位后跑去夏威夷买了个假的,然后在美国花一百美元注册个移民服务公司坑骗国人,同时有可能通过他在日本认识的人将日本人发明的大头贴和卡拉OK打分系统偷到美国忽悠人。最后就是回国来忽悠国人了。
有人质疑:假如唐骏是大忽悠,那么让唐骏在盛大呆了四年的陈天桥就是白痴了。
网友回应:这也没啥稀奇的。看看麦道夫就知道了。华尔街多少老江湖,武林高手,居然,让老麦骗了三十年。还让老麦当了那么多年纳斯达克主席。最后汇丰在老麦倒台的时候,交到老麦手里的还有三十亿美金。陈天桥的道行比汇丰还厉害吗?土财主罢了。陈天桥花了那么大价钱,看是个假货就对外宣布抽自己的脸啊?陈天桥是逐步削弱唐骏权利,然后让他最后滚蛋……只不过当着媒体面上过得去而已……看看唐骏加盟后的盛大和之前的盛大有的比么?
透露社:由于本人持有西太平洋大学博士文凭,今天已被公司辞退。现在,我连跳进西太平洋的心都有了,唐骏校友啊,你可把我害惨啦!
唐骏微博对学历造假的回应
7月6日 11:55 转发短信:“社会几怪,警察怕流氓,商人当教授,打假自己先做假…”,哈哈!我不怕的,因为我不是警察
7月6日 17:29 今天和几个“朋友”电话了,该说的都说了,该给看的都看了,感觉轻松了!明天就不“朋友”了一概,要“朋友”的今天快点…,我行我素明天
7月6日 20:44 第一,今后我的名片上会加印一个博士在名字后。第二,法律会让现在和今后那些捏造事实污陷他人者付出代价。第三,我还是我,什么都没改变,一个我行我素明天开始你行我素的唐骏!…最近有点烦有点烦,好在明天就不烦了…!
2007年网友对唐骏的质疑:唐骏还真不靠谱?
话说著名的大忽悠唐骏继今年初在华尔街单靠一张嘴,一周替盛大赚了4亿美金,之后(我检讨,我上回叫郭凡生“郭大嘴”错了),又在一次论坛上提到了80后创业以及12年前邂逅王志东的故事,再次重申了自己的其他一些光荣历史,特别是12年前的,比如著名的卡拉OK记分系统,唐大忽悠提到另外一个尚未被广泛宣传的发明,即著名的“大头贴”,按照唐骏的原话,“如今街头随处可见的大头贴就是他当年在美国花两天时间想出来的创意,后来转让给了一家日本公司,连带其他交易共获利50万美元,该日本公司现在已是上市公司。”
我对这段话很疑惑,于是就从百度知道上查到这样的记录:
1995年,第一代照相贴纸机中国大陆叫大头贴机器或贴纸相机「PRINT CLUB1」在日本正式产出,立即在日本造成轰动并带动「贴纸机潮流」。
「PRINT CLUB1」是由日本照相贴纸机研发大厂ATLUS所生产,采用主机板与木作结构设计,并采用SONY YP-1201 VIDEO热升华印表机,一次可以装置100张耗材,其256*256*256 = 1677万色全彩连续色阶,可以在60秒内就列印完成一张A6 SIZE贴纸照片,在日本一推出即造成市场极度的震憾。
我就疑惑呀,这么重要的发明“花两天时间”就想出来了?就算是在美国,也不可能这么神吧?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后来研究了一下时间,就更晕了,唐骏1994年加入微软,号称在微软呆了十年,可是按照这份他自己的演说,他1994年“从美国回来时,搞了个小发明”,就是发明了大头贴,然后又发明了“卡啦OK中的‘计分器’”,曾经被广为宣传,并8万美金卖给了三星公司,“但当时我拿了这笔钱内心还是挺感动的。穷学生一下子变成了8万富翁!”我更就奇怪了,且不说我怀疑大头贴这种技术花2天时间就能想出创意,就是他自己说话也是前后矛盾,不是大头贴卖了50万美元,然后才发明的卡拉OK计分器吗?怎么还8万富翁呢?难道日本人没给钱?
按照唐骏的演说,然后他又开了律师事务所,“混了两年”,终于“在日本发明的‘婚姻配对机’引起了微软注意”,然后加入了微软。
那他为什么又在那次著名的忽悠中说自己是1994年加入的微软呢——“我把这个故事讲给盖茨听。别看这些人富有,他们没有什么精神寄托,可信神。我说,盖茨你想一下,微软是什么时候开始发迹的?是从Windows 95的时候才从传统公司变成公众性公司;我唐骏是1994年加入的微软。他越听越觉得神。”
这种前后不一致的简历,哪位高人来分析一下?
另外唐骏劝告80后要少出现在媒体上,专心创业,为什么唐骏自己频繁出现在媒体上(众所周知,比如在微软,唐总每周都要开新闻发布会),却劝80后少见媒体呢?其实原因是这样的,唐总确实是想利用媒体报导80后的空闲,多谈一些12年前的邂逅呀什么的,您想,这谁都知道,肯定不如听80后的新故事有意思,那媒体还有什么空呢!他不能跟媒体直接说,他以60后的身份跟80后直接说一下,给媒体腾点空出来,总是可以的吧?
哎,看来唐总说话,还真是不靠谱呀!
2009年被网友揭露唐骏式的吹牛
唐骏简介:2002年担任微软中国公司总裁,2004年盛大网络公司总裁(日薪50万),现担任新华都公司总裁(薪水10亿)。
实在看不下去唐骏兄在各种电视媒体上吹水忽悠了。以下是唐骏兄在各大场合公开说的话,任何一句均可以在网上百度到。
1.唐骏自称是加州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加州理工大学的网站上根本无法查找出唐骏这个人。(加州理工大学的网站是可以找到任何毕业生的学位获得情况及校友信息的)
2. 唐骏说自己有四大发明:大头贴机器,中文的windows,情侣配对系统和两天发明出卡拉OK评分机。大家都不要相信,随便baidu一下就知道这全部是假的。
3.唐骏说自己在盛大网络公司任总裁日薪50万。还说自己一周就到华尔街帮助盛大筹到了540万美金。其实陈天桥在一次节目中被问到唐骏到底为盛大公司带来了什么能值日薪50万的时候,陈天桥沉默了数分钟后说,“他为公司带来了新的管理制度”。(实在是牵强)并且还说,“盛大网络公司上市的前一天凌晨他还在处理股票价格的问题(其实盛大公司的股票最后是被降价IPO了的)”。言下之意,唐骏根本没有发挥出其作用。(当然我怀疑唐骏真的能有什么作用,唐骏自己都说说他在资本市场还是处于学习阶段)
4.吹嘘自己家庭幸福。他老婆跟他分隔两地数年,有一次上财富人生,最后主持人让他老婆发表点感言,现场那么多人,他老婆拿着话筒泣不成声,说了很多委屈的话但是不幸后来被剪掉了(不过这段视频我还保留着)。唐骏在一边翘着二郎腿面无表情说了句,“不管怎么样,还是感谢她的。”
5.说自己加盟新华都薪酬10亿(随便在网上一个Keyword 唐骏,基本上都是这个薪酬10亿的新闻)。在《名人堂》的节目中,主持人当场连线新华都的创始人问是否真有其事,创始人陈发树说,“从来没有给他过10亿”。唐骏的谎言被当场揭穿。
6. 唐骏说自己在盛大公司是陈天桥碰的事情他都不碰。有一次上《头脑风暴》(参加《头脑风暴:六问唐骏》一期)。唐骏对嘉宾提出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是含糊其辞的回答,显然他自己并没有真正弄懂。一个嘉宾现场评价他,“感觉唐骏整场都很晕乎,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他在盛大四年,我觉得他根本对企业的业务都不甚了解。
7. 李咏的《咏乐汇》是非常经典的一期,名嘴李咏明显对于唐骏的自我吹嘘看穿了,给了他很多难堪的问题跟回应。唐骏什么都吹自己是第一个如何如何的人,唯一的一个如何如何的人。李咏对此进行了不动声色的讽刺。在场观众都能看明白。优酷上面就有这一期回放。
8. 唐骏说自己是微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终身荣誉总裁”。据我推测他就是陈永正上台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只不过碍于他离职前是微软中国的总裁,离职后面子上挂不住,他向总部要了一个“终身荣誉总裁”的头衔,当作他以后忽悠的招牌。
9. 唐骏还在各种公共场合发表关于房价,楼市,股市,甚至猪肉的价格走向问题。如何给朱熔基总理讲中国经济的宏观走向,如何在离职后还受到微软二把手鲍尔默的盛情邀请。明显感觉到其思维没什么深度。
为什么唐骏能被OL们跟80后如何追捧呢?随便百度或者google一下,百度的前40页google的前50页(再后面估计还是,我懒得翻了)都是唐骏在各大场合发表的演讲。也就是说网络上所有关于他成功的种种故事全是出自他一人之口,然后借助8卦的媒体传播给大家继续YY的。
其实唐骏本身怎么样也不管我啥事情,但是我就是看不惯他成天忽悠像我一样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并且我的一个闺蜜打算买他的那本书《唐骏: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本书完全是满篇大放厥词。我也知道N多人对唐骏崇拜不已,各位渴望成功的80后,大家千万不要上当。在此我做出大胆预测,唐骏如果哪一天从新华都离职,下一站一定是个更不起眼的小公司,而他的年薪应该会比“10亿”还高。
为什么微软中国出来的,都是大忽悠?唐骏、李开复、吴士宏……
唐骏也好,李开复也好,吴士宏也罢,都是从微软出来的。作为职业培训师,我研究过很多很多的经理人,曾经的我也认为他们相当不错,很成功,很出色……可惜这些都只是曾经的看法。
没想到的就是,曾经成功过的他们,现在基本上都脱离自己成功的领域,开始进入新的领域,大肆地忽悠……
以前感觉唐骏还是不错的,可是现在感觉简直是大忽悠!唐骏一天比一天更务虚,一天比一天更忽悠!
唐骏的每一次跳槽,都搞得很煽情,可是到每一家企业,也没有看到其有什么出色的表现!
尤其是现在,唐骏到处忽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简直是坑人呢!每个人的成功都有其具体的环境和背景,尤其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缺点和机遇等等,到处忽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不知道有几个会真正被忽悠成功?……
好多年前,听李开复讲微软语音识别技术,看李开复演示带有文字联想功能的微软输入法……可是至今,微软的输入法联想功能极其有限,打字还根本无法与五笔输入法相比!
李开复主张做“做最好的自己”确实让人欣赏,只可惜开复同志不断地忠告大学生应该如何成长,实际上根本不了解中国大学生最缺的是什么,中国的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大学生?到处去忽悠……
吴士宏,那就更不值一提了,前些年相当红火,现在忽悠不下去了,基本上消失踪迹……
附:唐骏式的吹牛:他关系着中国的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80年代中期,处在全球低迷的萎缩的状态,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是经济学家,他们都在研究,肯定研究不出来任何道理出来。但是有一个奇迹发生了,当时发生在日本、欧洲、美国三大经济体,日本的1985年10月份,日本突然发生了奇迹性的变化,今年的10月份日本的经济突然间全面飘红,工业指数、GDP、经济指数所有的都飘红,到底日本发生了什么?告诉你们日本什么都没发生,只发生一件非常小的事,有一个人来到日本,自从这个人来到日本之后,美国、欧洲经济还处在低迷状态,只有日本这个国家持续稳定的,持续了五年高速的增长,当时的小日本很猖狂,甚至要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的经济大国。
在今年的9月2号,是日本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从日本的鼎盛期走向崩溃的开始,日本的所有经济体从今天开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什么也没发生,历史记载上没有一个重大的事件发生,除了有一个年轻人这天离开了。其实我想在座的慢慢会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谁了,我不说这个人的名字。
美国经济发达,肯定有经济实力驻扎在世界各地。奇迹发生了,1990的9月2号这一天,美国经济又发生了变化,所有的指数都全面飘红,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在研究美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可以告诉你什么都没有发生,前两天还有人研究,到底有什么影响宏观经济的变化,为什么会在这一天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我也不想告诉你,为什么美国在1990年的9月2号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低调一点。
但是美国的经济是从90年9月份开始,在高科技公司带领之下美国的经济重振雄风,带领了全球的经济。07年9月26号这一天,一个年轻人在美国机场上,这个人在等待着他飞往他的祖国的航班,大家一定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谁了,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一条让全世界都震惊的新闻是什么?当天美国的道琼斯指数,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全部下跌21—23%,成为全球金融史上最黑暗的,最黑暗的黑色星期,就这一天发生了,这个年轻人无比感慨,他开始想为什么?到了日本,日本的经济就火了,离开日本,日本就没了,到了美国,美国经济也起来了,离开美国,美国还以这样的隆重的形式欢迎他。
当我回到中国讲给总理听的时候,为了方便,我就改成第一人称了。我说总理你能告诉中国经济是从哪一年开始真正上一台阶,走向高速稳定发展?他说07年。我说总理你能给我一个准确的月分吗?07年9月份。他马上醒悟过来,他说唐骏你是07年哪一个月回国的。后来我发现,中国比我人精的多的是,总理就是。
当时全球对微软的系统操作不安全,有后门,那对中国来说不能接受的,他的目的是让我来引进跟朱镕基见面,展示微软的系统是安全的,可靠的,他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跟朱镕基讲微软的系统是怎么可靠,还有一点时间,他说总理我给你看一个全世界最小的掌上电脑,02年的时候,掌上电脑像我们手机一样的电脑,确实很先进,是全球第一款的掌上电脑,他说总理这是一个掌上电脑,这个电脑的安全性,所有的功能和我们平时台式机的功能完全一样,在总理面前显示了一下,总理拿着看,我们起身握手要走。
因为电脑有密码,本来给他看一下外形,总理居然在一分钟不到的时间拿出来给他看,他说我现在已经进入你的电脑系统,有密码的系统,竟然在一分钟不到时间内进入系统,你要知道当时这种尴尬的程度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当时他无比的尴尬,我当时就收了电脑就走了。他离开中南海的时候就破口大骂,不知道骂谁,可能骂他自己。
我当时做了一个小小的动作,我当时给他装了一套中文系统,中文系统装了一套,把我的生日作为密码,贴在电脑的后面,结果没想到总理就用这几个数字一敲就敲了进去,所以你想想什么叫人精,到现在我都能感觉到。你想这么一件事,不是我唐骏做错了什么,只能一句话,这个人太人精的。这个人精超级到什么程度?他说唐骏,经济的发展问题,和你唐骏回不回国没有关系的,这是我们这一届政府宏观调控做的好。我说总理我知道,中国经济的发展肯定和唐骏没有关系,其实我很害怕,我怕什么?我都不敢离开中国。
因为我担心如果哪一天我离开了中国,中国的经济出现了一点点拐点的话,我觉得我成为千古罪人了。你不觉得吗?你不觉得在过去一年当中,经济危机只有一个国家顺利的挺过经济危机,你知道为什么吗?你知道我在里面所做的贡献是什么?我告诉你,我都没敢出国。即使出国也是快去快回,因为这个时间不能等。所以我向北大同学承诺,未来50年我唐骏哪儿也不去了,你们就放心干吧,因为中国经济有保证啊。
我同样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另外一个伟人比尔盖茨听了,我就问他,因为盖茨跟我之间有很多很多交往在里面。我问盖茨说,你能告诉我,微软公司开始哪一年让你上了一个台阶?他说94年,他说你是哪一年加入微软的?1994年加入微软的,盖茨知道了,他一句话不说,不跟我讨论这个话题,玩深沉。好,2004年的时候,我离开微软,年初的时候我给盖茨写了一封很长的信,据说很煽情,我转发给中国微软的员工,很多女孩子哭了。我在里面强调我在微软十年,我觉得很幸运,因为我是从一个普通的软件工程师开始,我告诉在座的同学,你不用担心从底层开始没有什么可怕。
我当时踏入微软的时候,我当时是排名倒数第一的,我花了七年的时间,成为微软中国的总裁,但是我在邮件里也说,在微软过去十年当中,我不能说我是微软公司85000名员工最勤奋的员工,但是我可以说没有一个员工可以站出来说可以比我唐骏更勤奋,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我在微软十年,用一句话说就是勤奋两个字,我没有天分,我也不智慧,但是我就靠“勤奋”两个字走向了微软(中国)的总裁。
盖茨读完信,立马打电话说,骏,我看了你的邮件很惊讶,你为什么离开微软,我说并不是我不喜欢微软,我说在我心中不只是现在,还是未来,微软都是将来最伟大公司。他说这么好的公司,你应该留在公司,我给你提供更好发展空间。我说不是因为不是因为我的职位的高低让我选择离开,因为想做更多事。他说微软这么大的公司可以给你安排任何你想要的位置,除了他的位置以外,我说我想到中国的公司为中国公司服务,他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挂了电话。据传盖茨立马召开了临时董事会,就一个议题,就是董事长比尔盖茨就关于授予唐俊微软(中国)公司终身荣誉总裁的称号,据说董事会全票通过。没有一个人享受这样的称号,只有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人。
盖茨是一个聪明人,为什么把微软公司唯一的、今后也不会有,今后你还会看到更多的人,中国的人也好,美国的也好,但是这个称号只有全世界一个人拥有这个称号,为什么?没有人解释的通,但是我唯一可以解释的是什么?我曾经给比尔盖茨讲过一个八卦的故事。这个八卦的故事很简单,对于一个庞大的宏观经济体来说,唐骏到了那里以后,那里就火起来了,唐骏离开那里以后,那里就不行了,日本、美国在验证了,中国还在不断的验证这个经济理论。虽然足够的大,大到用一个宏观经济体可以比试,但是微软担心他所谓的微软帝国会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离开从此就一蹶不振了,盖茨就是盖茨,但是他不说出来,但是他用一种最可靠,最朴素,最可爱的方式,把我唐骏永远的留在微软公司。我在这里也再一次的感谢比尔盖茨先生,更感谢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