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美国总统乔·拜登是美国第46任总统。 而美国目前在世的前任总统有五人(截止2022年4月)。他们以及他们的总统任期+年龄分别是吉米·卡特1977年-1981年 (97岁);唐纳德·特朗普 2017年-2021年 (75岁);乔治·沃克·布什 2001年-2009年 (75岁);比尔·克林顿 1993年-2001年 (75岁);贝拉克·奥巴马 2009年-2017年 (60岁)。 也就是说,目前已有40任已故美国前总统。那么,他们过世后都被安葬在美国本土哪些地方呢?是否都是非首都华盛顿不可呢?
美国已故前总统的墓地分布图。
将每一位总统的墓地标注为红点,则可得到他们在美国本土的安息地点。从图中红点的分布可以看出,大部分总统都在美国东北部。
从州别来统计的话,维吉尼亚州安葬的美国总统数量最多,共有7位,该州曾出过8位总统,素有第一“总统之乡”之称。
少数也在美国中部联邦州。而加利福利亚州也有两位前总统。同样,孤星之州德克萨斯也有两位美国总统。
该图也显现出美国西北部,中西部和东南部完全处于空白状态。这些地方似乎成了总统们的“避讳之地”。
著名的旅游景点总统山则稍稍填补了些许空白。但这也未解决西北部和东南部的“总统空缺”。
NO!他们的墓地并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统一安葬在国家公墓,而是“各随其便”,这也因此产生不少纷扰。
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的安息地:弗农山庄。Mount Vernon。谷歌地图。
早期的美国总统去世后大多“落叶归根”,如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安葬在弗吉尼亚州的费尔法克斯县靠近华盛顿的波托马克河南岸弗农山庄,这里并非其出生地,却是他退休后度过晚年生活的地方,也同样算是他自己的产业。现在这里属于一家非营利组织“弗农山庄妇女协会”。
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和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他们是父子关系),他们都安葬在家乡――麻省波士顿以南自家庄园的家族墓地中;
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安葬在弗吉尼亚州中部自家庄园墓地,那里也是他的出生地。这些出生在南北战争前的总统之所以有条件“归葬”,是因为他们中大多数是农场主,有世代传承的庄园和家族墓地。
进入20世纪,有条件这样做的总统变得凤毛麟角,但也还是有的,比如创下任期最长纪录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安葬地为纽约州哈德逊河畔的海德公园镇,那里正是他自己家的庄园所在地,“得州红脖子”林登?约翰逊也同样得天独厚――他在得州有属于自己的庄园。
早期总统中也有一些以前是工商业者、法律界人士或知识分子的,他们没有自己的庄园,因此虽有“叶落归根”之心,却也只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找块公墓或教堂墓地安葬。
第8任总统马丁?范布伦、第13任总统米拉德?菲尔莫都是出生在纽约州的“北方人”,他们死后的安葬地就是如此。南北战争后,这种“在老宅附近入土为安”变得司空见惯,如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他的出生地是纽约曼哈顿,那里寸土寸金,自然难觅墓地,因此他的长眠之所是在离出生地不远的长岛蚝湾。出生在加州的第37任总统尼克松也是如此。
虽说“曼哈顿寸土寸金”,连土生土长于此的西奥多·罗斯福也“挤不进去”,但第18任总统格兰特却在曼哈顿哥伦比亚大学边上找到长眠之所,这也是纽约市区唯一的总统墓地。关于格兰特墓地还有个著名的“小男孩传说”:据说1797年7月15日,5岁男孩圣克莱尔失足坠亡,他的父亲在此安葬了小男孩后立下契约,要求日后这块土地不论怎样易主,都不能迁走圣克莱尔的坟。后来这块土地几易其主,100年后,1897年格兰特下葬于此,履行诺言保留了小男孩坟墓;又过了100年,1997年美国政府修葺格兰特墓地时也顺带修葺了小男孩墓地,时任纽约市长朱利安尼还亲自撰写了墓志铭。好事者甚至还杜撰出“里根感言”(“平民和总统在墓地问题上是平等的”)。
这个故事很动人,可惜是假的:格兰特和大多数当年的美国去世前总统一样,安葬地是家人(遗孀)选择的,美国政府并未插手;他死于1885年而非1897年,且整修小男孩墓的事发生在1967年而非1997年,当时的市长并不是朱利安尼;而且和传说相反,当时格兰特家族曾想迁走小男孩墓,结果因纽约民众群起反对而未能得逞。事实上,由于格兰特的墓穴仿造白宫造型,是所有美国前总统墓穴中最“高大上”的,也因此一直饱受争议。
安葬在“地标”的美国总统也是有的。比如著名的阿灵顿国家公墓,就安葬了第27任总统威廉·塔夫脱和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而现存最古老的国家公墓――美国国会公墓,历史上曾临时安葬过约翰·昆西·亚当斯、威廉·哈里森和扎卡里·泰勒三名去世的前总统,且林肯、肯尼迪等去世于任上的总统,国葬仪式也都在这里举行。但这些前总统最终都被迁葬到外地,如今这座荟萃众多名人安息地的公墓,竟连一名前总统墓地都找不到了。
唯一一名葬在华盛顿特区的去世前总统,是第28任伍德罗·威尔逊,他的安息地是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也是其他同行无法企及的殊荣。
入土难安的美国总统
中国有句俗话,叫“穷不改门,富不迁坟”,由此可见迁坟并非小事。对于一国之首来说,迁坟更应该是慎之又慎的大事。然而美国就因为部分议员提议要为一位前任总统迁坟,而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如果此次迁坟动议通过,这将是波尔克死于霍乱后近170年时间里的第4次迁坟。
他,生前开疆辟土,今天美国领土的四分之一得自他的任上;他,身后入土难安,已经被埋葬过三次,如今又一次面临迁坟。他,就是美国第11任总统波尔克。11任,所以是很多很多年以前了,都快200年前了。
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1795—1849),是美国杰出政治家、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忠实门徒。杰克逊因作风强硬而被称为“老山核桃”,波尔克则被称为“小山核桃”。在杰克逊的帮助下,波尔克进入美国众议院,曾任众议院议长、田纳西州州长。1844年美国大选,总统候选人提名陷入僵局,经幕后协商,并在杰克逊的影响下,原非候选人的波尔克得到提名,异军突起,在大选中击败对手,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马总统”。四年任期(1845年3月4日—1849年3月4日),波尔克完成了对选民的几大承诺,如降低关税、恢复独立国库制等。他大规模开疆辟土,美国领土向北扩张到北纬49度线,向西扩张到太平洋,向南几乎兼并了墨西哥一半领土,累计得地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约为今天美国领土的四分之一。波尔克每天工作18小时以上,没有休闲活动,以致未老先衰,病逝年仅53岁。被历史学家评为美国最勤奋、最有效率的总统。
波尔克于1849年卸任3个月后,因感染霍乱病故。根据当时法规,凡传染病患者身故后须于24小时内在城郊地区掩埋,因此波尔克被匆匆葬在纳什维尔市政公墓中。下葬不到一年后,按照波尔克的遗嘱,他的棺椁被迁到其家族位于纳什维尔市市内的庄园。到19世纪90年代,波尔克的遗孀去世后,夫人比较厉害,比他多活了42年。波尔克的棺椁再次迁移,和夫人一起葬于田纳西州议会院中。他并不是田纳西人,他是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的,11岁时随父母搬来田纳西的,担任田纳西州州长。
美国一些议员提出,要将波尔克夫妇的遗体从坟墓中挖出,改葬于50英里外哥伦比亚市波尔克博物馆附近。支持者认为,这位前总统现在的墓地位置不起眼,他应该享受更高的哀荣。不过,这项动议遭到波尔克家族的反对。如果此次迁坟动议得到通过,将是波尔克去世168年来第四次入葬。这是这位美国前总统生前怎么也不会料到的。
田纳西州议会大厦附近波尔克总统和他妻子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