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毛是中共领袖,所以又是个书法家。
所以他写的字被称为“毛体”:
是不是很个性。
毛泽东有一种很特殊的作品,是什么?
——大学校名。
汉字的题字不只是一门艺术,更是人情世故的学问,更象征着一种人情符号。作为传业授道解惑的高等学府失去了自由灵魂后——找谁题,怎么题,关于面子,关乎地位,更是“势力划分”,甚至有学府宁愿从故人手书中拼凑校名。
不过绝大部分大学的毛体是集成字,也有那么一些大学待遇非同寻常,校名货真价实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
数了一下,这样的大学一共有20所,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你想报(或者已经报了)的那一所吧。
1938年毛为鲁迅艺术文学院(今改名鲁迅文学院)题名;1950年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中央戏剧学院题名;1951年为复旦大学、北方交通大学(今改名北京交通大学)、贵州大学、湖南农学院(今湖南农业大学)题名;1952年为广西大学、华南农学院(今改名华南农业大学)题名;1958年为湘潭大学、安徽大学题名;1974年为北京语言学院(今北京语言大学)题名。
由于是最高领袖了,能亲自做事着实不易了,所以获得题词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每个学校题词里面大有典故,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类 最高级别待遇
第一梯队的6所大学享受的绝对是最高级别的待遇,因为毛泽东不仅为它们亲笔题写了校名,还设计了多个不同版本供校方做选择!
1、清华大学
1950年6月,毛泽东应清华全体师生员工的请求,为清华大学题写校名。他一连写了六个版本,还特意备注“右下草书似较好些”。
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原件珍藏在清华大学档案馆。
而且谦逊地注明:"右下草书似较好些",如果后期治国能这么谦虚就好了……
清华大学采用的正是毛泽东觉得“较好些”的版本
安徽大学
1958年9月,毛泽东到合肥视察。当时的安徽大学还叫合肥大学,校长曾希圣请毛泽东为学校题写校名时,毛泽东说:“还是‘安徽大学’好”。
毛在当天晚上就写了四个版本的“安徽大学”给学校挑选,合肥大学也就从此更名为安徽大学了。
图片来源于安徽大学官网
安徽大学采用的是第一个版本
北京师范大学
1950年,北京师范大学要改换校徽,校长林砺儒写信给毛泽东,请毛泽东题字。毛泽东在“送师大林校长”的回信中,将“北京师范大学”几个字横向写了三行,从上到下字体逐渐放大。毛泽东还特意用圆圈标出他比较满意的一行,写上“一般用”三个字。
北京师范大学采用的是第三个版本
南开大学
南开在战争时期被炸毀过,重建的时候连门牌都沒有。
1950年,南开大学学生会组织学生到八达岭郊游,中途住在了北大,听北大学生说他们的校名是毛泽东亲笔题写之后,都非常羡慕。回到学校后,大家就写信给毛泽东请他也为南开题名。
毛泽东很快回信:“来信收悉,照写于另纸”,随信寄到的另一张纸上是毛泽东写的三四幅“南开大学”校名。
湖南大学
还有个学校,想直接把学校名字改为“毛泽东大学”。
……
哪个学校?
湖南大学
毛泽东拒绝湖南大学改名毛泽东大学的要求,但为之题字。
1950年,在一次吃饭的过程中,李达从袋子里拿出信并递给对面的毛泽东:“这是湖南大学学生会以及全体学生给你写的信,请求你把湖南大学改名为‘毛泽东大学’,他们想在你的领导下让学校获得更大发展。”毛主席看了后,笑着说:“坚决执行党的决议,不得以领导人的名字命名。”李达校长问,“能给湖南大学题个校名吗?”毛主席爽快地答应了。
1950年8月20日,毛泽东应李达的请求,亲笔题写了“湖南大学”,并回函给李达:“鹤鸣兄:校名照写如另纸,未知是否合用?我不会写更大的字,你们自己去放大。顺祝健康!毛泽东八月廿日。”此信的原件和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校名复制品现保存在湖南大学档案馆。
湖南大学采用的是左下角毛泽东圈出来的版本。湖南大学建校百年而已 却标榜的“千年学府”闹剧
湘潭大学
湘潭是毛泽东的家乡,湘潭大学也是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在1958年办起来的。同年9月,毛泽东应邀为湘潭大学题写校名,当时也是写了两个版本供学校选择。
湘潭大学采用的是右侧的版本
第二类 一个版本沿用至今
第二梯队一共有5所学校,这些学校的待遇没有第一梯队那么高,毛泽东写给它们的校名只有一个版本,并一直沿用至今。
北京大学
1949年12月12日,经北大校委会主席汤用彤、秘书长郑天挺同意,校委会秘书汪子嵩起草了给毛泽东主席的信,请文书刘椿年楷书誊写后,送中南海毛主席办公处。信中邀请毛主席在北大五十一周年校庆纪念日(12月17日,解放后的第一个校庆)之际为北京大学题写校名,以备制作新的校徽之用。信中附寄了一张纸,纸上有文书刘椿年画的一个长11厘米、宽3.1厘米的长方形框,框下标注“北京大学”四个字,供毛主席写校名时作尺寸参考。1950年3月17日,中共中央秘书室将毛主席为北大校徽的题字放在一信封内送给北大,并附言:“寄上毛主席为北大校徽题字,敬请收查。”
“北京大学”这四个字,毛足足写了十二天。
毛泽东曾经在北大当过图书管理员,虽然曾受大师们凌辱,但是主政后再给北大题词有点衣锦还乡的感觉。1949年12月,北大筹备51周年校庆期间,用全体师生的名义写信给毛泽东请回校参加校庆。
随信附寄的还有一张纸,纸上画了一个长11厘米、宽3.1厘米的长方形,下面标注了“北京大学”四个字,请毛泽东在框内为北大校徽题字。1950年3月17日,毛泽东题好字后将这张纸寄回了北大。言归正传,给你看看毛亲笔写的原稿。
复旦大学
“国立复旦大学”的匾额(于右任题写)
1950年,复旦要更换校门“国立复旦大学”的匾额(于右任题写),校长陈望道写信给毛泽东请他为复旦题名,第二年毛泽东题字并回信。
图片来自复旦大学官网
贵州大学
1951年,毛泽东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用笺,写了“贵州大学”四个字。
图片来自贵州大学官网
广西大学
1952年,毛泽东应校长杨东莼的请求,为广西大学题写校名。
图片来自广西大学官网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是毛泽东的母校,毛泽东在这里度过了8年的学习、工作、革命时光,1950年,毛泽东为母校题写了校名。
第一师范珍藏的毛泽东题名
第三类 改名了怎么办?
这一类的8所大学,在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之后都先后改了名字。对于新校名学校的处理办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毛泽东其他作品、题词中进行集字;另一种则是由别人重新题写。
中央美术学院
1949年11月,毛泽东为国立美术学院题字,并致信院长徐悲鸿。1950年,国立美术学院与另外两校合并为中央美术学院,新校名中“美术学院”四字采用毛泽东原书,“中央”二字另集。
中央戏剧学院
1949年11月,毛泽东为正在筹备的国立戏剧学院,亲笔题写了4个版本的校名供选用。1950年1月,学校改名为中央戏剧学院,院长欧阳予倩认为再请毛泽东题名不太妥当,“中央”二字就直接采用了央美的版本。
中戏校内的毛泽东题字,图片来自中戏官网
鲁迅美术学院
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由毛泽东亲笔题名。
1945年延安鲁艺迁往东北,并于1958年改名为鲁迅美术学院,但这几个字并没有采用毛泽东最初写的版本,全部都是毛体集字。
图片来源于鲁美官网
毛泽东还为学院书写“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这是毛泽东最早题的校名。
北京语言大学
1974年9月9日,毛泽东为北京语言学院题名(这是毛泽东最后一次为大学题名),1996年,学校改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又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大”字另集。
北语师生迎接毛泽东题名,这字已经完全站不住了。
华南农业大学
1952年,毛泽东为华南农学院题名,1984年,学校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新校名中的“业”和“大”字另集。
华农珍藏的毛泽东题字复制件(原件已送往中央办公厅)
湖南农业大学
1951年11月,毛泽东湖南农学院题名
1994年学校改名为为湖南农业大学,“业”和“大”为集字。
北京交通大学
1951年,毛泽东为北方交通大学题名,当时他写了两个版本,并圈定较为满意的第二行。2003年学校改名为北京交通大学,“京”为集字。
后來北方交通大学分拆为今天的北京交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
有意思的是,全国其他6所交大都直接将“交通大学”4个字用在了自己的校名里,果真全国交大是一家。
西安交大:
上海交大:
中国政法大学
1952年,毛泽东为北京政法学院题名。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不过这次新校名没有另外集字,而是由邓小平在1986年重新题写了“中国政法大学”。
毛泽东题字
邓小平题字
第四类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的校名,摘自毛泽东寄给山大古文字学家高亨的一封信,既不是毛泽东专门题名,但也不能说它是集字,所以只能给它单独分成一类了。
第五类:集毛体
全国使用毛体的大学超过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从毛主席的各种作品、题词里集字而成,像浙江大学。
有不少人很纳闷了,为何浙江大学校方当初不找毛亲自写一下呢?以浙大的地位在全国不是数一数二的,至少数三的地位,害怕他不写?
不过话说回来,浙大还不缺名人非要采用毛体?比如说竺可桢院士可是浙大第一大校长呢,在浙大校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何不让他题字呢?这也体现了竺校长对浙大寄予的厚望,难道真的是对毛过于崇拜的结果?
武汉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电的前身是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朴素”就是毛主席给西电的题词,不知道为什么校名反而要集字。
曲阜师范大学这样不入流的学校显然不可能是毛亲笔题名的,是用毛体字拼起来的。尤其是“曲阜”这俩字和后面的“师范大学”太不搭调。武昌首义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等独立学院更是不可能让毛穿越回来题词,都是集字。
我是彩蛋之这些学校的校名也大有来头
外交学院——周恩来
外交学院是周总理唯一题名的高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邓小平
邓小平题名的大学有22所之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中央民族大学、深圳大学——江泽民
暨南大学——叶剑英
东北大学——张学良
西北大学——鲁迅(集字)
东南大学——王羲之(集字)
河南大学——米芾(集字)
……
有一次,赫鲁晓夫去参观油画展,那些奇怪的构图他不喜欢,他说,一头毛驴用尾巴画都这画好看。恰好作者恩斯特在场,赫氏的话太刺耳了,他也顾不得领袖不领袖了,就说:“您不是艺术家也不是评论家,您有什么根据说这样的话?”赫鲁晓夫当即反驳说:“我当矿工那会儿是不懂,我当基层干部时也不懂,在我逐步升迁的每一台阶上我都不懂,可我现在是部长会议主席和党的领袖了,难道我还不懂吗?”恩斯特诚恳地说:“你还是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