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李氏朝鲜为何尊崇明朝?还将崇祯年号用了265年

news.xixik.com   2018-7-23 19:40:51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康熙的年号别看用了61年,但是却不是最长的。明朝的明思宗的年号——“崇祯”,明朝灭亡之后,崇祯的年号实际上已经终止了,但是明朝的属国朝鲜却一直在继续沿用崇祯的年号,而且一直使用了265年。

说起年号,大家都不会陌生。我们常说的康熙、乾隆和雍正,其实就是一个年号。年号则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汉武帝开始就一直在使用。

不过,中国这些皇帝的年号,并不是一个皇帝,就只有一个年号。比如说,唐高宗一个人就有着14个年号。可是,到了明朝以及清朝的时候,就是一个皇帝大概就只有一个年号。尤其是清朝,我们对他们的年号更是非常熟悉,甚至,我们只知道皇帝的年号,而不知道清朝皇帝的名字。比如说,康熙皇帝,你知道全名是什么吗?

估计很多人都会认为,中国历史上使用得最久的年号,就是康熙皇帝的年号——康熙。毕竟,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其实,用得最久的年号,是明朝皇帝朱由检的年号——重整——用了整整265年。

众所周知,崇祯皇帝是明朝的第十七位皇帝,更是明朝的政权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的年号用了265年,难道,崇祯皇帝活了265年?

我们的千古一帝秦始皇都没有达到长命百岁的目的,更别说崇祯皇帝还是明朝的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出生于1611年2月6日,在1644年的时候,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崇祯皇帝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按照中国古代的纪年方式应该到了崇祯十七年就画上句号了。可是有一个国家在清代时,仍然自称是大明属国,国人自称是“大明人”,直到1909为止,他们仍以崇祯的年号纪年,时为崇祯265年。

那是因为,在明朝灭亡之后,在崇祯皇帝自杀之后。原来明朝的附属国朝鲜一直在使用崇祯的年号……

what?为什么呢?为什么朝鲜会一直使用崇祯的年后呢?毕竟,清朝已经成了他新的主子。

西汉开始,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就是我国的藩属国,很早就学习着华夏文明,不管中国朝代如何更替,朝鲜一直在向中国称臣纳贡。要论朝鲜最尊崇哪个朝代,则一定是明朝

明朝灭亡后,朝鲜的官方文书不得不采用清朝的纪年方式。可在皇家祭祀中,或是私人文书中一概沿用明朝的纪年。当时朝鲜采用的年号便是崇祯,以至于出现“崇祯两百多年”的奇事。要是光看年号,崇祯是世界上在位最久的皇帝了。到了晚清时期,朝鲜国内的士子还颇为自豪地说:“唤我大明人”。

朝鲜一直都很崇拜明朝,很喜欢明朝这个主子,甚至他们还收留了明朝遗民。并且,最关键的是,明朝对朝鲜是真的不错。

除了明朝不对朝鲜征战之外,明朝还帮助朝鲜,打败了日本,将日本打得落花流水。

而清朝呢?清朝之前就对朝鲜进行过侵略。

因而,朝鲜一直对明朝抱有怀念之情,一直在偷偷使用崇祯皇帝的年号。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皇帝没有想到,远在辽东的朝鲜王国却在秘密进行着一场祭祀,举国之人都在祭祀死去多年的明神宗万历皇帝。要知道,这个时候距离明朝灭亡已经有半个世纪了。

实际上,有清一代,朝鲜在军事、政治上只不过是名义上的臣服,他们内心却始终将明朝视为中华正统,把清朝当成是夷狄。更夸张的是,包括几任国王在内都曾有过“反清复明”的想法。让我们不能理解的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并非是一个好皇帝,反而是大明王朝走向灭亡的奠基人。

可是,在朝鲜,万历皇帝的确有着至高的地位。因为万历一朝两次出兵援助朝鲜抗击日本,国王和臣民们坚信,若不是因为万历皇帝出兵朝鲜损耗了国力,明朝就算亡国,至少也可以先南宋那样偏安江南百年。

与对大明感恩戴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朝鲜对清朝的仇恨和蔑视却深入骨髓。明朝中后期,女真部落还栖身于朝鲜北部,朝鲜就以天朝上国的姿态对待女真各部。萨尔浒一战中,朝鲜光海君密令参战的朝鲜将领消极怠工,最后临阵降清,结果被朝鲜王室和士大夫阶层冠以“忘恩被德”的罪名。此后,朝鲜国王规定:如果谁放弃了“尊明攘清”的国策,就是民族的罪人。

光海君之后继位的仁祖国王吸取了这一教训,在明清战争中始终站在明朝一方。但在后金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他们表现依然不俗,尽管后金军十几天就打进了平壤,但他们坚决抵制后金提出的和明朝断绝关系的要求。

此后,朝鲜对明朝依然如故。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朝鲜非但没有派出使臣前去庆贺,两清朝的使臣也拒绝接待。皇太极盛怒之下,亲政朝鲜。最后,朝鲜不得不屈服,将国王世子送到了盛京当为人质。

时间很快到了康熙时期,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朝鲜国内不少大臣建议国王出兵响应吴三桂,因为吴三桂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的。遗憾的是,当时的国王显宗突然驾崩,这个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

事实上,朝鲜国内不仅是官方,就是民间对明朝的种种尊崇也一直没有断过。孝宗朝著名的大臣宋时烈晚年隐居的华阳洞后来成了朝鲜士子的“崇明中心”,后世儒生流行在华阳洞附近的万东庙临摹明朝皇帝的御笔,举行各种祭祀明朝的活动。

在华阳洞中,有孝宗的御笔“大明天地,崇祯日月”,意思是说明朝虽然亡了,但朝鲜依然是大明的天地。用当时朝鲜一位大儒的话来讲就是“朝鲜乃大明之朝鲜也”。

朝鲜哲宗的碑文:

哲宗熙倫正極粹德純聖文顯武成獻仁英孝大王, 崇禎紀元後二百四年辛卯六月十七日誕生, 己酉六月八日封德完君, 九日卽位。 癸亥十二月八日昇遐, 甲子四月七日, 葬于高陽禧陵右岡子坐之原。 在位十四年, 壽三十三。

嘉庆时,朝鲜七百余儒生向国王上疏:

我東方偏受神宗皇帝再造之恩,皇朝正朔,保有今日,而不至泯滅者,獨我東爲然。昔在英廟朝,忠良科放榜時,因特敎恩牌書以崇禎,而凡士夫家墓道文字、師友間詩文唱和,皆特書崇禎紀元,以表其尊周之誠者,亦可以有辭於天下後世。

忠淸之懷德一縣,亦我東曲阜、新安耳,鄕校釋奠之祝,特書崇禎年號者,其來蓋久。

噫!彼知縣姜世靖,抑獨何心,乃於今年秋享,身爲初獻官,讀祝時聞到崇禎二字,脅止大祝,使之改讀而後已。

话说,朱元璋掀翻了元朝的统治,成了开国皇帝,特地派遣使者到当时的高丽下通知,大体意思就是:元朝完了,现在你们要归顺我大明,以后我就是你大哥了。

因为高丽国之前与元朝有些姻亲关系,所以朱元璋多少花了些心思要削弱这些羁绊,对高丽采取的是怀柔政策。洪武元年12月,朱元璋派遣符宝郎偰斯出使高丽,偰斯带着40匹绫罗绸缎一路颠簸,从寒冬走到初夏百花开,终于见到了高丽国王王颛。

小住了一个月,偰斯启程回国,王颛准备了鞍马、衣服、人参、药材等做为回礼,偰斯牢记朱元璋“啥也不能要”的叮嘱,只收了高丽文臣赠送的诗。王颛着实动容,表示断绝与蒙元的政治联系,停用元朝的“至正”年号,并在8月来朝,由朱元璋正式册封王颛为高丽王。

对于朝鲜的朝贡,朱元璋也给予照顾,只接受一些土特产,金银宝物等贵重物品一律不要。朝鲜自元朝就有送贡女的项目,想给朱元璋也送几名宗室美女,但被朱元璋拒绝了。

明洪武二十五年,朝鲜半岛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将门之后李成桂发动政变把高丽王撵下台,自己当了王。为了获得明朝的支持,李成桂派人到朱元璋面前表忠心,申请废除高丽的名字,请封一个新的国名。

朱元璋一番思索,取“朝日鲜明之国”之意,定下了“朝鲜”这个名字,即我们说的“李氏朝鲜“。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将周边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朝鲜便是其中之一。

后来朱棣登上皇位,不过是挖了侄子朱允炆的墙角,多少有些不地道,大多数藩属国并不认同朱棣,朝贺永乐登基也不积极。然而,李氏朝鲜来恭贺了,而且是第一个来的,这让朱棣对朝鲜的好感度倍增,中朝贸易也在这一时期频繁起来。

朱棣在位期间,朝鲜进贡的次数明显增加,贡物也升级到金银、马匹、人参以及纸张等。单说纸张吧,当时朝鲜造纸质量不错,称高丽贡纸,光亮洁白宜书画用,朱棣很是喜欢,在政期间收到的高丽贡纸超过10万张。

除了贡物,李氏朝鲜问朱棣要不要美女?朱棣不像他老爹朱元璋一样有原则,允了!于是,李氏朝鲜分三次送来十多个贡女,另外,还有将近200名宦官。

统治着朝鲜半岛的李氏朝鲜,治国一直用的是儒家思想,自称“小中华”,很多人说明朝与朝鲜是血浓于水的关系,其实也不算夸张,因为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明朝证明了自己的确是义薄云天的好大哥。

刚结束战国时代的日本侵略朝鲜,而当时的朝鲜内部一团乱,问题频发无力抵抗,挣扎在灭国边缘,只得向明朝求救。

万历两次出兵,出动了上十万大军,历经多次血战,损失数万人把日军逼退,耗用银两几百万两援助朝鲜,让李氏朝鲜对明朝十分感激。

后来明朝灭亡,满清政府自然也要派人来朝鲜下通知,再次强调两国关系。相比于明朝对朝鲜的帮助,清朝对朝鲜不算友好,朝鲜君臣和读书人对满清没有好感,渐渐的形成自己的独特套路,平时对清朝表现的礼数周正,私底下称清帝为“胡皇”,清使为“虏使”。与清朝官方交往时使用清朝年号,转身回家仍使用明末的崇祯年号,服饰也仍坚持大明衣冠的样式。

如果因工作需要出访清朝时,朝鲜官员都会先到鸭绿江边吹吹风,赋一首诗词,抒发一下“内心有日月”,然后再无奈启程。曾经有几个朝鲜官员在私下使用了清朝年号,立刻被同僚怒怼,被骂不知廉耻。

朝鲜孝宗帝一直感怀明朝曾给予的帮助,甚至以光复大明为己任,还倡议北伐。他可不是光嘴上说说,而是花钱扩军备战,起用各种人才。朝鲜眼观六路,积极打听还有哪些反清势力,对当时的南明政权、云南吴三桂、台湾郑成功、蒙古准噶尔丹等寄予厚望,常派使臣渡海联络,策划自己也能参与反清。

三藩之乱爆发之际,朝鲜有大臣上书给当时的国王显宗,认为结集出兵反清的时机到了,是时候完成孝宗遗愿了。儒生们听说后也纷纷响应,上下一片北伐之声,但是显宗有些迟疑,还没做出决断就突然驾崩了。肃宗继位时才13岁,无力主政,北伐大计无奈雪藏。

后来朝鲜一直财政困难,军备薄弱,更是未能实现反清,但李氏朝鲜倒是有些风骨,一直悄悄进行着各种对明朝的追思活动,在明朝灭亡60周年之际,肃宗下令修建“大报坛”,祭祀神宗,以感谢万历皇帝在日军侵朝时派大军援助朝鲜的救国之恩。每年历代国王都亲自参与,大报坛祭祀成为朝鲜王朝后期最隆重的祭祀典礼。

到了朝鲜英祖时,大报坛的祭祀对象又增加了明太祖和崇祯帝,这样的祭祀活动一直坚持到清末朝鲜被日本吞并,1908年在日本人的压力下关闭了大报坛,此处也沦为废墟,好在还有老照片能证明那段历史。

虽然大报坛没有了,但韩国至今还能看到不少纪念明朝的建筑物。比如朝鲜儒生所建的万东庙,庙中刻有崇祯手迹,非常珍贵,相比大报坛来说比较民间,但在儒生心目中地位很高。还有朝宗岩大统庙,是由朝鲜的明朝移民后裔建立的,至今仍在祭奠明太祖、万历、崇祯皇帝

除此之外,李氏朝鲜还修纂过大量的明朝史和中国史著作,洋洋洒洒满满的汉字。在整个古代历史上,如此积极修纂他国历史的情况实在是罕见,而编纂者也坦荡的表示,就是为了感念大明恩情。

二战后,朝鲜半岛正式分裂为朝鲜与韩国两个国家。回望李氏朝鲜,虽然国小兵薄,却神奇的延续了500年,在朝鲜半岛能算上稳固的王朝。

提得关注的是,在清朝时期,李氏朝鲜内部公文仍采用崇祯年号,竟然延续到“崇祯二百六十五年”的纪年。想想看,明末年号能在他国使用长达265年,这股韧劲的坚持也着实不易,可见李氏朝鲜是发自肺腑的尊崇明朝啊!

说实话,清朝历代统治者对朝鲜确实不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朝鲜的恩情都胜过明朝。可不知为什么,朝鲜就是忘不了明朝,始终保持着尊崇和忠诚。直到1909年,也就是朝鲜所谓的“崇祯265年”,明朝纪年才彻底中止,倒不是说朝鲜变心了,而是它被日本侵略,自己也亡国了。

朝鲜是如何成为中国藩属国的?

7世纪中期,朝鲜半岛上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局面结束,新罗统一半岛并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新罗分裂后,10世纪前期王建再次统一半岛,改国号为高丽。

明朝册封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十六日,高丽大将李成桂废高丽恭让王,在松京(开城)寿昌宫即位,其时五十八岁。李成桂以“权知高丽国事”的头衔向明朝上表,趁高丽王混乱,自己受推戴不得不即位,明太祖朱元璋不予批准。

不久,李成桂拟定两个国号——“朝鲜”(古号)和“和宁”(李子春就仕之地)请朱元璋决定,朱元璋选了朝鲜二字,但是又因为李成桂“顽嚣狡诈”而不正式册封赐印。于是李成桂的头衔改成了“权知朝鲜国事”。

李成桂即位后,次子李芳远被封为靖安大君。经过两次王子之乱,在建文二年(1400年)被封为世子,十一月十三日受其大兄禅让于松京寿昌宫。

此时,明朝发生了一场极大的变局。太孙朱允炆即位,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明惠帝用人不当,渐处下风,被迫对朝鲜更多地采取怀柔政策。为了在内战中拉拢朝鲜站在朝廷一方,便敕谕礼部,“朝鲜本礼文之国,辞位传袭之事,……若果无亏天理,悖人伦的事,任他国中自主张”。于是方赐李芳远国王诰命,及亲王爵的九章冕服(朝鲜本爵,应赐五章或七章服)。这样,李成桂和李芳果多次求而不得的明朝册封,终于被李芳远得到了。他的头衔也从其父兄的“权知朝鲜国事”变成了朝鲜国王。

明成祖“靖难”成功登基之后,李芳远又再次上贺表,请冠冕服饰,于是再次得到了明朝所赐的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经籍彩币表里……,封朝鲜国王。

世宗大王发明了韩国文字,但是朝鲜人还是坚持用汉字

此后,历任朝鲜统治者均循例受封为朝鲜国王。只能自称孤,寡人,不能自称朕;只能被大臣称大王,殿下,不能称皇上,陛下,否则即为僭越。

朝鲜王朝时期(公元1392-1910),朝鲜国王的官服是红底金色图案的蟒袍,朝鲜王后则饰以凤。公主、翁主和嫔妃则饰以花型图案。赤翟衣是明朝皇帝明惠宗朱允炆下赐给朝鲜国王的,是特许的亲王级别的服饰。天青色翟衣作为中国皇后的等级,朝鲜王妃不能僭越。

如何独立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1895年4月1日,日方提出十分苛刻的议和条款,要求中方在三到四日内答复,主要包括:

确认朝鲜独立;

中国向日本赔偿军费库平银三万万两;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向日本开放北京、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湘潭和梧州七处通商口岸;

长江、西江、吴淞江及运河等内河航行权范围;

日本驻军地点及所需军费。

1897年,朝鲜高宗在德寿宫登基,成为日本的傀儡,并宣布成立大韩帝国,称大韩皇帝,改年号为“光武”,改王世子为皇太子,追封闵妃为明成皇后,终止了和中国的藩属关系。

李氏朝鲜历代世系

备注:李氏朝鲜为表示对明朝尊崇,会把明朝赐谥冠于本国谥号之前,但不会把清朝赐谥冠于本国谥号之前。李氏朝鲜除对满清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都不用清朝年号。

庙号 谥号 明朝赐谥 清朝赐谥 讳名 在位时间
穆祖(太祖追崇) 仁文圣穆大王     李安社  
翼祖(太祖追崇) 康惠圣翼大王     李行里  
度祖(太祖追崇) 恭毅圣度大王     李椿(蒙古讳孛颜帖木儿)  
桓祖
  (太祖追崇)
渊武圣桓大王     李子春(蒙古讳吾鲁思不花)  
太祖 康献至仁启运圣文神武大王,至仁启运应天肇统广勋永命圣文神武正义光德高皇帝 康献王   李成桂(李旦) 1392─1398(权知朝鲜国事)
定宗 恭靖懿文庄武温仁顺孝大王     李芳果(李曔[jìng]) 1398─1400(权知朝鲜国事)
太宗 恭定圣德神功文武光孝大王,恭定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睿哲成烈光孝大王 恭定王   李芳远 1400─1401(权知朝鲜国事)1401─1418(国王)
世宗 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 庄宪王   李祹[táo] 1418─1450
文宗 恭顺钦明仁肃光文圣孝大王 恭顺王   李珦[xiàng] 1450─1452
端宗 恭懿温文纯定安庄景顺敦孝大王     李弘暐[wěi] 1452─1455
世祖 惠庄承天体道烈文英武大王,惠庄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 惠庄王   李瑈[róu] 1455─1468
睿宗 襄悼钦文圣武懿仁昭孝大王 襄悼王   李晄[huǎng] 1468─1469
德宗(成宗追崇) 怀简宣肃恭显温文懿敬大王 怀简王   李暲[zhāng]  
成宗 康靖仁文宪武钦圣恭孝大王 康靖王   李娎[xiē] 1469─1494
燕山君(废黜)       李?[lóng] 1494─1506
中宗 恭僖徽文昭武钦仁诚孝大王 恭僖王   李怿[yì] 1506─1544
仁宗 荣靖献文懿武章肃钦孝大王 荣靖王   李峼[gào] 1544─1545
明宗 恭宪献毅昭文光肃敬孝大王 恭宪王   李峘[huán] 1545年─1567年
宣宗(后改庙号为宣祖) 昭敬正伦立极盛德洪烈至诚大义格天熙运显文毅武圣睿达孝大王,昭敬正伦立极盛德洪烈至诚大义格天熙运景命神历弘功隆业显文毅武圣睿达孝大王 昭敬王   李昖[yán] 1567─1608
光海君(废黜)       李珲[huī] 1608─1623
元宗(仁祖追崇) 恭良敬德仁宪靖穆章孝大王     李琈[fú]  
仁祖 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开天肇运正纪宣德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   庄穆王 李倧[zōng] 1623─1649
孝宗 宣文章武神圣显仁大王,钦天达道光毅弘烈宣文章武神圣显仁明义正德大王   忠宣王 李淏[hào] 1649年─1659年
显宗 昭休衍庆敦德绥成纯文肃武敬仁彰孝大王   庄恪王 李棩[yuān] 1659─1674
肃宗 显义光伦睿圣英烈章文宪武敬明元孝大王,显义光伦睿圣英烈裕谟永运洪仁峻德配天合道启休笃庆正中协极神毅大勋章文宪武敬明元孝大王   僖顺王 李焞[tūn] 1674─1720
景宗 德文翼武纯仁宣孝大王   恪恭王 李昀[yún] 1720─1724
英宗(后改庙号为英祖) 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章义弘伦光仁敦禧体天建极圣功神化大成广运开泰基永尧明舜哲乾健坤宁翼文宣武熙敬显孝大王,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章义弘伦光仁敦禧体天建极圣功神化大成广运开泰基永尧明舜哲乾健坤宁配命垂统景历洪休中和隆道肃庄彰勋正文宣武熙敬显孝大王   庄顺王 李昑[qǐn] 1724─1776
真宗(正祖追崇) 温良睿明哲文孝章大王,温良睿明哲文孝章昭皇帝   恪愍王 李緈[xìng]  
庄宗,(高宗追崇,后改庙号为庄祖) 神文桓武庄献广孝大王,思悼绥德敦庆弘仁景祉章伦隆范基命彰休赞元宪诚启祥显熙神文桓武庄献广孝懿皇帝     李愃[xuān]  
正宗,(高宗改庙号为正祖) 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大王,敬天明道洪德显谟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宣皇帝   恭宣王 李算 1776─1800
纯宗,(高宗改庙号为纯祖) 渊德显道景仁纯禧文安武靖宪敬成孝大王,
  渊德显道景仁纯禧体圣凝命钦光锡庆继天配极隆元敦休懿行昭伦熙化峻烈大中至正洪勋哲谟乾始泰亨昌运弘基高明博厚刚健粹精启统垂历建功裕范文安武靖英敬成孝肃皇帝
  宣恪王 李玜[hóng] 1800年─1834年
翼宗,(宪宗追崇翼宗,高宗改庙号为文祖) 体元赞化锡极定命圣宪英哲睿诚渊敬隆德纯功笃休弘庆洪运盛烈宣光濬祥尧钦舜恭禹勤汤正启天建通神勋肃谟干大坤厚广业永祚庄义彰伦行健配宁基泰垂裕熙范昌禧立经亨道成献昭章敦文显武仁懿孝明大王,体元赞化锡极定命圣宪英哲睿诚渊敬隆德纯功笃休弘庆洪运盛烈宣光濬祥尧钦舜恭禹勤汤正启天建通神勋肃谟干大坤厚广业永祚庄义彰伦行健配宁基泰垂裕熙范昌禧立经亨道成献昭章宏猷愼徽绥緖佑福敦文显武仁懿孝明翼皇帝   康穆王 李旲[tái]  
宪宗 经文纬武明仁哲孝大王,体健继极中正光大至圣广德弘运章化经文纬武明仁哲孝成皇帝   庄肃王 李奂[huàn] 1834─1849
哲宗 熙伦正极粹德纯圣文显武成献仁英孝大王,熙伦正极粹德纯圣钦命光道敦元彰化文显武成献仁英孝章皇帝   忠敬王 李昪[biàn] 1849─1863
高宗 统天隆运肇极敦伦正圣光义明功大德尧峻舜徽禹谟汤敬应命立纪至化神烈巍勋洪业启基宣历干行坤定英毅弘休寿康文宪武章仁翼贞孝太皇帝     李熙 1863─1897(国王)1897─1907(皇帝)
纯宗 文温武宁敦仁诚敬孝皇帝     李坧[zhǐ] 1907─1910

 


投诉/举报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