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家族于1939年在伦敦拍摄的全家福照片。
1960年,约翰·肯尼迪当选总统后在父亲家中的全家福
肯尼迪家族堪称美国历史上最显赫、最古老、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族。除了无与伦比的声望和地位,这个家族身上还笼罩着一个世界性的谜团:肯尼迪诅咒。
关于肯尼迪诅咒,坊间流传三种说法。
说法一:老肯尼迪1937年到1940年间作为美国驻英大使,在此期间为避免美国卷入“欧洲战争”,他曾拒绝为500名被送进纳粹死亡集中营的犹太人派发签证。1940年他回到美国,“肯尼迪家族的诅咒”开始了。
说法二:1937年,老肯尼迪在乘船回美国的途中,同船有一位从纳粹魔掌逃出来的犹太牧师,而约瑟夫向船长抱怨,要求船长禁止犹太牧师等人在船上祈祷,结果那位犹太牧师给肯尼迪家族的所有男人下了一个诅咒:他们将遭悲惨的命运。
说法三:在《肯尼迪诅咒》一书中,还提出了坊间流传的另一种猜测:这个家族由于其难以见光的发家史和滥用权力的行为而受到神的惩罚。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几十年来,肯尼迪家族命运多舛,其成员屡屡遭遇飞来横祸,不是重伤就是死亡。曾有报纸称:“肯尼迪家族的故事就是一长串讣告……生为肯尼迪家族一员尤其是男性成员,你就不要指望躺在床上静静地死去。”
小约瑟夫·肯尼迪殉职前最后一张照片,拍摄于1944年8月12日起飞前
1941年,约瑟夫的残疾女儿死于失败的脑叶切除手术。
1944年,第一代族长约瑟夫的长子、海军飞行员小约瑟夫在二战期间死于飞机坠毁事件。在二战中执行任务时,小约瑟夫 肯尼迪驾驶的飞机因故障在英国上空爆炸,年仅29岁的小约瑟夫和副驾驶被炸得粉身碎骨。这是以后多灾多难的肯尼迪家族所遇到的第一个灾难。
1948年,约瑟夫二女儿凯瑟琳死于飞机失事。
1963年11月,约瑟夫的次子、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在达拉斯遇刺身亡。
1968年,约瑟夫的七子、曾任司法部长的罗伯特参加总统竞选时在洛杉矶遭枪杀身亡。
1973年,约瑟夫的孙子、爱德华的儿子小爱德华因患癌症被截掉右腿。
1984年,罗伯特的儿子戴维因过量吸服海洛因致死,年仅28岁。
1997年,罗伯特的另一个儿子迈克尔在科罗拉多滑雪时意外死亡,终年39岁。
1999年,约翰唯一的儿子小约翰因私人飞机坠海身亡。
2009年,约瑟夫四子爱德华死于脑癌;美国《时代》杂志给予他高度评价,认为他不仅是一个称职的丈夫、父亲、弟弟和叔叔,还是“美国参议院的一头雄狮”、为弱势群体战斗的勇士以及医疗改革的坚决拥护者,是一个有高尚信仰和性格的人。
爱德华虽然最终得享天年,“躺在床上静静死去”,但他曾遭遇的遗害一生的车祸也被人拿来说事,成为家族魔咒的另一个证明。
2011年,爱德华·肯尼迪的女儿卡拉突然心脏病死亡。
2012年5月16日,罗伯特·肯尼迪的儿媳玛丽-理查森-肯尼迪被发现死在纽约州寓所内,从表面来看,她死于上吊自杀。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与肯尼迪家庭有关联的其他家族的人也跟着遭受厄运。
至今,许多希腊人都相信,在肯尼迪总统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和希腊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成婚后,便把专属于肯尼迪家族的诅咒引入了希腊望族。他们指出,这位年轻的美国寡妇初次遇上奥纳西斯时,一切看来风平浪静。
但与杰奎琳成婚后,奥纳西斯名下有4艘轮船发生了严重的事故。7年后,原本身体不错的奥纳西斯和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相继去世,家族的生意也元气大伤。
肯尼迪家族的诅咒,深为家族成员所恐惧。在肯尼迪家族中,罗伯特·肯尼迪最先萌生了所谓“家族的诅咒”的念头。
1963年,在哥哥约翰·肯尼迪总统遭暗杀以后,罗伯特·肯尼迪开始阅读古希腊悲剧以从中寻求安慰。他的传记作者托马斯这样写道:“罗伯特发现了傲慢的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他开始怀疑肯尼迪家族是否在行为上有过激的方面,性格上是否过于无所畏惧。他在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一段话下面作了标记。希罗多德是这样说的:‘所有的傲慢自大终将收获饱含泪水的苦果。神将因为人的过分傲慢让人付出沉重的代价……’”
家族性格:“肯尼迪家族的悲剧或许是性格造成的悲剧,幕后与原生家庭的教育息息相关,这多少是家族悲剧的真正原因。”
家族争强好胜
父亲总是争强好胜,他总是认为,不得第一就说不上足够好。只要哪个孩子没有得到第一,就会被关在厨房独自一人吃饭。不论哪个孩子已经获得了多少个第一,他还是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同时争取父母不断的认可。
——约瑟夫·肯尼迪9个孩子中的老五尤妮斯·肯尼迪·史里弗说。
这个家里规定了严格的纪律条令:吃饭时,孩子们必须在饭前5分钟全部就座,等待父亲。母亲罗丝把报纸上报道当天大事的新闻贴在通往餐厅的走廊上,以便孩子们经过时读上几条,好在餐桌上参加辩论。
肯尼迪家有两条快帆船,只有在训练和参加竞赛时方可出航。每次出航,父亲都要在港口用望远镜观看,并在结束时讲评一番。有一次,罗伯特在转弯时不慎落入海中,当时他距海岸尚很远,可是小约瑟夫见此情景非但不救,反而扬帆继续航行。孩子们恪守“一切为了胜利”的格言,绝对遵从父命。
在小约瑟夫、约翰、罗伯特三兄弟间,“一切为了胜利”这句格言经常引起他们的激烈争夺。当爱德华·肯尼迪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时,他曾被从哥哥们房里传出的吼叫、诅咒、谩骂和呻吟声吓得不知所措。为了赢得父亲的赏识,什么都可用来作为斗争的理由。
缺乏家庭温暖
乔(对约瑟夫的昵称)领导的不像是个家庭,更像是个足球队,他既是教练,又是经纪人,又是裁判。罗丝的工作则是在孩子们身边喋喋不休,不断干涉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不惜任何代价取得每一项竞赛的胜利。
——约瑟夫·肯尼迪的传记《父亲的罪恶》的作者罗纳德·凯斯勒说。
在约瑟夫·肯尼迪和罗丝·肯尼迪的家庭中,父亲的形象是苛刻、独裁并且冷酷的;母亲也天生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神情。有心理学家分析称,这样的家庭是产生自恋症的绝好温床。
约瑟夫使用所有的手段,包括讽刺、挖苦和嘲弄将孩子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另一方面,罗丝·肯尼迪则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所有属于常人的感情似乎都已荡然无存了。“肯尼迪女士从来没有说过她爱自己的孩子们,”孩子们的保姆柳拉·亨尼西说,“她要的只是孩子们对她表示尊敬。”
最优秀的自恋症研究权威奥托·克恩贝格在他的经典研究著作《边缘状态和病态的自恋》一书中列举了一些冷漠父母的形象,其中之一就有罗丝·肯尼迪。
内心躁动不安
正如所有追求冒险的人一样,肯尼迪家族成员的种种行为,可能还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冒险固有的高额回报。
——遗传学教授莫耶西斯医生说。
感到无聊同时内心躁动不安的肯尼迪们总是在寻求新的刺激。1993年,也就是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去世前一年,分子生物学家发现了DRD47R——一个被认为与冒险行为直接有关的基因。这则新闻立即吸引了杰奎琳的注意。
杰奎琳对传记作者说,在这个发现中有几点令她特别感兴趣。比如,在50%具有注意力分散特质的人中,DRD47R基因发生了一些变化,她的儿子约翰有可能就是如此。在酗酒和吸毒者中,有这种基因的人也比没有不良习惯的人多。而肯尼迪家族具有上述嗜好的人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DRD47R基因可能存在于肯尼迪家族的最好证据,就是这个家族中频繁出现的、寻求刺激的冒险行为。”加州大学埃佛林的分子遗传学教授罗伯特·莫耶西斯医生说,“带有这个基因的个体常常行为外向,比一般人更勇于尝试。由此,他们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显然冒险也有它的负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