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被废或者做成了傀儡皇帝,本来就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了,如果还要被人说,这个皇帝被废的原因是因为阳痿,无法留下子嗣继承皇位,那可真是要被人耻笑了。
傀儡皇帝大都活得比较窝囊。因为皇权旁落,因为地位特殊,所以他们很容易陷入政治漩涡,成为权力争斗的牺牲品。一部皇权沉浮史,说白了,就是一部皇权与臣权此消彼长的斗争史。权臣一旦爆发野心,无所顾忌,傀儡皇帝多半没有好果子吃,不是被杀,就是被废,理由不外乎荒淫、昏庸、无道、失德、暗弱、年幼、无能。然而,东晋皇帝司马奕被废掉的理由却很雷人,权臣硬要说他患有阳痿。
本来生理正常,却被人污蔑说患了阳痿,是一种极恶毒、极下流、极卑鄙的诬蔑手段,即使在残酷的政治和权力斗争中也难得一见。一般的男人,被人说阳痿,被人说不行,尚且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如果换作皇帝,换作是国家首脑,哪怕只是有名无实的帝国傀儡,他也会猥猥琐琐地颜面扫地。只要话语权在权臣手中,傀儡皇帝就逃不出这种欲哭无泪的屈辱厄运。司马奕被废就是一个极典型的例子。
司马奕(342年—386年),字延龄,晋成帝司马衍之子,晋哀帝司马丕之弟,初封东海王,后改封琅邪王。兴宁三年(365年)二月,晋哀帝因常年吞食丹药中毒而死,身后无子嗣。国不可一日无君,三度垂帘的褚太后下诏让“明德茂亲,……宜奉祖宗”(《晋书》)的司马奕即位,司马奕由此成为东晋第七任皇帝。在位期间,大将桓温手握实权,骄横跋扈,有位无权、有名无实的司马奕形同傀儡。
桓温为人强硬而诡诈。据《晋书》记载,桓温从小就是一个有“雄略”的“英物”,长大后“姿貌甚伟”,成为皇亲国戚之后更是不可一世。晋哀帝时,桓温就开始掌权当国;司马奕时,桓温更是权倾朝野。中国最恶毒的那句“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资治通鉴》),《晋书》作“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便出自他口。遇到桓温这样的权臣,司马奕注定命运多舛。
司马奕即位时,东晋王朝正处于皇权旁落的风口浪尖。当时,桓温身兼数职,从部队都后勤,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重要职位集于一身。在其淫威下,司马奕只能战战兢兢地看其颜色,而桓温却意在取而代之。为了建立威望,捞取政治资本,桓温“欲先立功河朔,以收时望”。太和四年(369年)四月至九月,桓温北伐前燕,遭遇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大败而归,致使“百姓嗟怨”(《晋书》)。
枋头大败,为桓温指挥失误所致,是先胜后败,而且败得很惨,桓温难辞其咎。对于“有不臣之心”的桓温来说,“及枋头之败,威名顿挫”,无疑是政治上的沉重打击。是一路下滑,一蹶不振,还是强做英雄,强行废立,桓温和觊觎皇位已久的会稽王司马昱一拍即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太和四年(369年)十一月“辛丑,桓温自山阳及会稽王昱会于涂中,将谋后举”(《晋书》)。
“将谋后举”,即图谋废掉司马奕。通过废立,声誉直线下降的桓温可以凭此挽回颜面,重树人望,“以长威权”。废立是一件天大之事,没有杀手锏,褚太后这一关未必能通过;再者,司马奕即位以来,一向“守道”(《晋书》),处处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并无过错,无故行废立之举,恐遭非议。因此,桓温并不敢贸然行动。政治上找不出借口,就从私生活上下手,这是历代权臣废黜皇帝的惯用伎俩。
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温在听取部下关于“宫阐重闷,床笫易诬”的建议后,于是“言帝为阉”,“诬帝在藩夙有痿疾,嬖人相龙、计好、朱灵宝等参侍内寝,而二美人田氏、孟氏生三男”(《晋书》),污蔑司马奕如同阉人,早在封地时就患阳痿,不能行男女之事,他的三个儿子均为其后妃与其男宠私通所生。桓温还广造舆论,混淆视听,“密播此言于民间,时人莫能审其虚实”(《资治通鉴》)。
一国之君患有“痿疾”,三个皇子“莫知谁子”,这是一件关乎皇家尊严、皇室血统和政治稳定的惊天大事。褚太后闻知这一宫廷丑闻后,登时“感念存没,心焉如割”,不辨真伪地指责司马奕“人伦道丧,丑声遐布。既不可以奉守社稷,敬承宗庙,且昏孽并大,便欲建树储藩。诬罔祖宗,颂移皇基,是而可忍,孰不可怀!”,于是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废奕为东海王,以王还第”(《晋书》)。
这一年,马奕刚刚三十岁。被废之前,司马奕也时常对自身的处境感到不安,他曾秘密“召术人扈谦筮之”,结果卦象为“晋室有盘石之固,陛下有出宫之象”,如今被废,竟真如术人卜卦所言。桓温为了谋图废立、揽权夺势,出此卑鄙下流的阴招,迫使司马奕当了六年傀儡的政治生涯告终。“帝著白帢单衣,步下西堂,乘犊车出神兽门”(《晋书》),在一片唏嘘声中,司马奕灰溜溜地离开了皇宫。
自身不保,焉能保护妻子和儿子?!司马奕被废后,他的三个儿子以及他们的生母便遭到了桓温的毒手。作为废帝,司马奕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让桓温放心不下。不久,桓温奏请褚太后将司马奕改封为海西县公,并命心腹着意防卫,又派属下领兵监管,以防其死灰复燃。接连遭此辱废降级,司马奕一则“知天命不可再”,万念俱灰,二则身处险境,“深虑横祸”(《晋书》),不得不处处小心以求自保。
期间,除了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试探,司马奕还装出“杜塞聪明,无思无虑,终日酣畅,耽于内宠”的样子,甚至“有子不育”,即使又生了孩子也溺死不养,以证明自己确实患有“痿疾”,不敢与桓温所言穿帮。桓温知其心灰意冷,无意东山再起,便没有再加害他,“朝廷以帝安于屈辱,不复为虞”(《晋书》)。太元十一年(386年)十月,司马奕病逝于吴县,享年四十五岁,史称晋废帝或海西公。
本来风华正茂,阳刚勃发,别人应要说他不行,本来不是废人,不是阳痿,别人硬要说他阳痿,在中国历史上,司马奕是唯一“被阳痿”的皇帝,也是唯一因“阳痿”被废黜的皇帝。皇帝一旦成为摆设,成为傀儡,就注定要成为政治上的弱势个体,就难免会被心怀不轨的权臣从皇位上拉扯下来。从一个部件“被阳痿”,到整个人完全“阳痿”,司马奕的屈辱遭遇,可谓专制制度下权力争斗的真实写照。
桓温是如何把皇帝赶下台的
桓温为了把皇帝赶下台,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想出的理由匪夷所思:性功能障碍(阳痿)。
于是晋废帝司马奕成了东晋唯一被废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唯一“被阳痿”的皇帝。夸张的是:他其实是个“纯爷儿们”,还生了好几个小孩。
桓温决定分“三步走”
桓温战败后声望跌到谷底,要想把老百姓对他的信心拉升到顶点,短时间是不可能了。非常时期只有采取非常手段,强行“救市”。
桓温和谋士郗超经过精心地策划,决定分“三步走”。
第一步:废了现在的皇帝司马奕;
第二步:重新立一个皇帝:司马昱。因为桓温和他算是老朋友,关键是他性格软弱,可以随便揉捏。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把脖子硬的一个个砍掉。纯洁队伍,统一思想。同时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让桓温应当做皇帝的观点深入人心。
第三步:逼迫已成孤家寡人的司马昱禅让皇位。
这样最高权力和平交替,一切也顺理成章。
“第一步”相当艰难,因为司马奕是一个性格温柔的“完美男人”,找不出任何毛病,又孝顺又有才,长得也不差。最重要的是,对桓温相当客气,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桓温北伐大败,退到山阳(今江苏淮安)时,司马奕派出侍中罗含,带着牛和酒去犒劳大军。同时命令司马昱和桓温见面,双方的会谈亲切而友好。朝廷又加封桓温的儿子桓熙为征虏将军、豫州刺史。
不久,桓温的正妻南康公主去世,司马奕赠给大量的治丧财物。桓温推辞不受,但司马奕下诏不许。
司马奕对桓温真是仁至义尽。
桓温污蔑司马奕阳痿
没想到看起来堂堂正正的男人桓温,内心却是卑鄙无耻,使出阴招,直奔司马奕的“下三路”而去。
371年11月,也就是北伐失败的两年后,建康到处传播着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当今的皇上司马奕是个阳痿,根本没有生育能力。
这种事情从古到今,都能刺激人的神经,更何况是宫廷最深处、最难以启齿的隐私呢?京城的街头巷尾,到处在津津乐道这个“性话题”。
有人问:不对啊,他有三个儿子,怎么能说他“不行”呢?
另一个人可能会神秘兮兮地答:那不是他的种。他有三个男宠相龙、计好、朱灵宝,和后宫里的田美人、孟美人交合,生下了三个小孩,冒充是皇帝的。
大家都露出惊讶的神情,不由疑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万事通”讪讪地笑了,答:大家都这么说。
没有人知道这个花边新闻的源头是哪里。
皇宫之内也是沸沸扬扬,司马奕惶恐不安。他知道矛头直接指向了他,他知道谣言是谁造的,但无能为力,只有任人宰割。田美人、孟美人抱头痛哭。
这个国家最为传奇的女人褚蒜子,已经48岁了,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被尊称为崇德太后。她每天做的事就是吃斋念佛,想在悠扬的诵经声中度过余生。
突然听到内侍启奏:外面有紧急奏报。
一丝不安袭上了褚蒜子的心头,政治早就离她远去,能有什么事不报给皇上,而报给她呢?只有一件事情除外。
她倚着窗户看着奏表,一瞄是桓温呈送上来的,刹那间明白了。粗粗地扫过几眼,说:我早就怀疑这件事了。
她只看了一半,就感到全身无力,天旋地转,一切变得模糊不清。她转过头,强作镇定地对侍从说:去拿笔来。
她含泪在奏表下批复:寡妇我又经历此难,想到死去的,挂念活着的,现在心如刀绞。社稷大计,不容我不同意。我悲痛哽咽,不知道说什么。
在宫外的桓温则感到了无边的恐惧,他在自问:要废当今皇上,太后会不会同意呢?
如果太后不签字,自己擅自作主,带兵进宫,就无法可依,直接变成谋反了。
越想越紧张,脸上汗如雨下,浑身止不住地发抖。
不一会看到侍从飞奔过来,忐忑不安地接过奏表,看到太后的批示,一块石头落了地,心中狂喜。
桓温随即宣称奉太后诏废司马奕为东海王,派散骑侍郎刘亨到宫中收缴了国玺,命令司马奕立即离宫。
正是仲秋时分,司马奕穿着白色的单衣,头戴平顶帽子,面无表情地走出西堂,乘着外面已在等候的牛车,出了宫门。
两边跪拜着黑压压的大臣,叹息声一片。他总共在位6年。
几天后,田美人、孟美人、男宠以及三个皇子,全部被用马缰绳勒死。
司马奕活了45岁
司马奕先是被押到东海王府,第二年正月,降为海西公。4月,又被迁往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桓温命令吴国内史刁彝领兵监管他,随时汇报他的一言一行。
不论是京城,还是南方,无数人替他喊冤。司马奕更加害怕,整天大门一关,从来不接待任何朋友探访,小心谨慎地度日。他的门前从来没有人走,当地农民就在他家门前耕种小麦。
这年7月一天清晨,突然有个人来到司马奕住所,对司马奕说:我是天师道卢悚的弟子许龙,奉太后密诏来迎您回京复辟。
司马奕想着如同囚徒般的生活,不由心动了,刚要答应。他的保姆出来,说:日子过得好好的,你千万不能冲动啊。
司马奕顿时醒悟过来,拒绝出门。许龙说:大事可成,你为什么要听女人的话?
司马奕说:我是罪人,幸而朝廷原谅了我。你如果有太后的诏书,就会有官员来,怎么可能就你一个?
命令左右捉拿他,许龙仓皇逃走。
11月,卢悚亲自率领300多名弟子进攻建康皇宫,声称司马奕驾到。看管武库的人开始搞不清情况,束手就擒,卢悚夺取了武库的武器。但很快宫中的士兵赶到,把他们全部诛杀。
司马奕听说这群恐怖分子居然以他的名义,担心受到牵连被诛杀,整天恐惧不安。他也知道时过境迁,复辟无望,于是在家不停地喝酒,沉湎于女色。
但他有个鲜明的标志:“阳痿”,所以后来和妻妾们生下的几个小孩,都不敢要,生下一个溺死一个。
当地的人听说这件事,都无比同情。
建康看他老老实实、安于屈辱,总算没有杀他。
386年,也就是14年后,他病死于吴县,活了45岁。
司马奕被废后,司马昱即位,也就是简文帝,司马奕已经够惨的了,简文帝比他还要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