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生活提示 > 正文

二十四节气里为什么有小满之后没有“大满”?

news.xixik.com   2019/5/21 15:59:01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有人牵强附会小满这个节气真是颇有哲学意境。24节气中,小暑后有大暑,小雪后有大雪,小寒后有大寒,但唯独小满后,没有大满。“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所以小满即可,不必大满。真是扯淡……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北宋 欧阳修《小满

惊蛰乌鸦叫,小满雀来全,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中国传统24节气之一小满小满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20日至22日之间。

中国历史朝代表

小满最重要的标志就是麦子,这一天代表我国很多地方的小麦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所以叫小满。民间有这种说法:“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用“满”来表示雨水的盈缺,表现了小满时如果田里蓄不满水,芒种时就无法栽插水稻。

2016年11月,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历史久远,古人就利用日影的长度变化来判断时间与季节。西周时期,人们测定了最初的四个节气: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如今我们使用的二十四个节气,是西汉时期的《淮南子》最后确定的,《淮南子》不仅确定了后世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而且记录了它们各自对应的天文现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意义。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5月20日或21日,当太阳运行到黄经60度,就是小满节气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说:“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咱们说寒来暑往这叫气候,而鸟语花香之类,叫做物候。所以,小满是一个描述物候的节气,关注的重点不在气,而在物。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麦粒看起来好像饱满了,但其实还只灌了个“半饱”。所以说,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它的来临,意味着接下来天气会更加炎热,过去民间有吃野菜、苦菜的习俗。此时,人们需要投入到繁忙的农事活动中去,为之后的丰收打下基础。

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名字都很好听,有着浓重的古代文化气息,比如清明芒种谷雨白露等,而且每个节气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熟悉传统24节气的人不难发现,只有小满,而无大满,这与很多节气形成了鲜明反差。比如小暑之后有大暑小雪之后有大雪小寒之后有大寒

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满,之后便是芒种,为何没有“大满”呢?

“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一般来说,在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从农业角度说,“小满”既关涉北方麦粒的饱满,又与南方雨水的丰盈有关。这时候,中国北方冬小麦类的夏熟作物进入灌浆期,籽粒渐渐饱满,收割在即。

在南方,俗语说“小满大满江河满”,随着降雨量增加,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中水量丰盈。否则便意味着赶上了干旱少雨的年份。所以,这里的“满”字代表雨水多的意思。

小满时节,是农事活动繁忙的时候。此时,蚕开始结茧,意味着养蚕人家要忙着缫丝。《清嘉录》中提到:“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

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便有大暑与之对应,有小寒,便有“大寒”。但有小满,却没有“大满”。

小满之后却是芒种?what?有些自媒体牵强附会解释:这主要是因为“大满”并不容是古人所追求的完美境界,正所谓水满则溢,而小得盈满,还有向上的空间才符合中国人的理想。

扯什么二十四节气中为什么只有小满,没有大满与我们祖先的价值观不无关系,中国传统儒家中庸之道,忌讳太满,有「满招损,谦受益」、「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之说。

民俗学专家王娟解释,大寒小寒大暑小暑都是在极冷和极热的时间段,由于冷、热持续时间长,相当于两个节气,且人们正好在猫冬、避暑,没什么活动,所以分成两个相连的节气。

“但春种、秋收期间农事繁忙,事情比较多,节气本身的特点分明,所以不需要命名两个大小相连的节气。”王娟说道。

祭祀“车神”与“蚕神”

无疑,无论南方北方,小满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小麦需要谨防籽粒干瘪,水稻需要及时灌溉。而这都离不开水。

民俗学专家高巍表示,小满的形成与当时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习俗有关,反映了人们的切实需求。正是出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小满这一天,民间会祭祀车神与蚕神。

在有些农村地区,留下了在小满时节祭祀车神的古老习俗。这里的“车”指的是水车,传说中,“车神”是一条小白龙。在车水前,人们在车基上摆好鱼肉、香烛等物,“祭品”中还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谁倒入田中,期待水源涌旺。

另外传说称,小满为蚕神生日,在江浙一带还有一个“祈蚕节”。蚕丝得来十分不易,靠人们养蚕结茧抽丝而得,但养蚕又对气温、湿度、食物要求很高,很难养活。

古人并不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因素,所以,由于蚕的饲养太难,便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辛苦劳作能有回报、养蚕能获得好收成,人们会在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小满吃苦菜 麦饼散清香

虽然还未到夏至,但在不少地方,小满时的天气已经比较炎热,多适合吃一些清淡去火的蔬菜。《周书》记载:“小满之日苦菜秀”,而苦菜,也是中国人较早食用的野菜之一。

关于苦菜的功效,《本草纲目》里提到:“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据说,古人还会用它来醒酒。

吃的时候,可以先把洗净的苦菜用开水烫熟,加入醋、蒜泥、盐等调料。又或者把煮熟的苦菜挤出汁液,拿来做汤、调馅……别有一番风味。

“夏季饮食以清淡为宜。过去这个时候,刚好青黄不接,但包括苦菜在内的野菜却是蓬勃生长的时候,民间逐步形成了小满吃野菜、苦菜的习俗。”高巍解释道。

俗话说,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的劳作,意味着人们离丰收又近了一步。或许,这个节气的名字,也正好代表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盼。

二十四节气中为什么只有小满,没有大满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二十四节气完美的指导着人的生产和生活,通过一年四季的节气分布,我们也能清楚将养自己的身体,以达到阴阳的平衡。

但是二十节气不仅仅给我们以生产的指导,他还包含着深刻的宇宙哲理,足以令我们折服。

比如,在二十四节气里,有小雪大雪,有小暑大暑,这些都是相对的,有小就有大,但是在小满之后,却并没有大满,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吗?

中国的古代哲学深受太极八卦的影响,对称性很强烈,从白鱼、黑鱼的相对中,衍化出阴阳相对理论。于是在二十四节气中,小雪大雪小暑大暑等这些节气便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小满是其中表示降水多少的一个节气,在夏天排第二。到了小满,就表明一年中降水量最大的季节就要来到了,尤其一些地区更是会出现强降水天气,会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二十四节气中就是没有大满这个节气,这确实反映了中国古代老百姓的一种朴素的哲学观。

小满后面为什么没有大满?

自古以来,我国便崇尚“中庸”思想,《说文解字》说:“满,盈溢也。”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走下坡路。而“小得盈满”,是将熟未熟还有向上的空间,还可以“继长增高”,这才符合中国人的理想。

谦受益、满招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谦虚的人处处改正自己的不足,时时发觉自己的缺点,总不忘修正自己,这样就会得到很多通顺的发展。而一些自我满足,自高自大的人就会遭受到灾害和损失。

这句话出自《尚书》,已经很是古老了,但是其中的含义却时时刻刻在告诫我们做一个谦虚的人是多么的迫切。

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也就意味着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会走下坡路。所以“小得盈满”,表示恰到好处,人生亦是如此,小小的满足即可,大大的自满不要。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

小满节气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意思是小满一到,麦子就要熟了,但还不能收获,所以人们常以野菜充饥;靡草是一种植物,由于其喜阴,所以在炎热的夏天都将消失;麦秋是指麦子成熟,即将收获。

物至于此,小得满盈。小满即可,大满即缺。小满节气也提醒我们,要懂得满足。小小的满足就像雨天的时候有人为你撑起一把雨伞,心情失落的时候收获了别人的一个鼓励,以为快赶不上车的时候司机却停下来等你。满足,就是你想要,刚好有,也许很小,却很幸福。最好人生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

谦,亨,君子有终。

一个人,当他具备了谦虚的美德的时候,就会事事亨通,坚持走下去,才会有始有终。

这句话出自《易经》中的谦卦,那时候文字还不是很发达,许多意思都是通过图形的方式表达的。

广袤的大地能够涵养着一座座大山,君子看到这种情况,深受启发,自觉地将自己的胸怀扩展的更加广大,广大到足以容纳世间种种不平的事,不善的人,但是君子依然能够谈笑风生,不忧不虑,不怨不悔。

谦谦君子能够做到有始有终,不会节外生枝,人们和他接触,就会感觉十分舒坦,这样的君子在人间弥足珍贵。

小满即雨,大满不可取。

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意味着一年中最大的降水量季节要来临了,但如果模仿其他几个节气,有了小之后再来个大,就是“大满”了,大满就意味着一个人会将自我满足的状态发展到极致,个人欲念会无限增长。

历史上个人欲望膨胀而自作自受的例子多如星河,所以人们都不赞成一个人大满,也不赞成一件事取得大满。

有几个俗语说的就是这种担忧,比如:

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

人类的智慧极为丰富,如果将这些智慧能够好好炼化成自我的修行,那么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招惹祸患,自讨苦吃了。

小满后面为什么没有“大满”?这个节气的名字很特殊

一、为什么叫小满?大满去哪了?

说起小满这个名字,熟悉二十四节气的朋友可能会感到奇怪:有了小满,那为什么没有大满?毕竟二十四节气里很多都是成对出现的吧,有小暑就有大暑,有小雪就有大雪,有小寒也有大寒。那么大满去哪了呢?这还得从小满这个节气名称的来历说起。

关于小满节气名称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说和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有关。所谓“小满,四月中,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因未熟也”,也就是说麦子的颗粒到这个时候开始变得饱满,但还没有完全长成,所以叫小满

小满,麦子将熟未熟

第二个说法是,小满名称的来历和降水有关。谚语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说法,也就是说过了小满,降水就开始变得频繁起来。尤其是偏南方的地区,暴雨开始增加,经常是疾风骤雨,甚至有时候会有洪涝灾害。

那么为什么小满之后的节气,是芒种,而不是大满呢?其实古人对这事儿也挺疑惑的,比如宋代马永卿在《懒真子》里就说:“二十四气其名皆可解,独小满芒种说者不一”。对这个疑惑,后人也做过分析。实际上,之所以用芒种取代“大满”,主要是和中国古人传统的儒道观念有关系。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里有“满招损,谦受益”的说法。在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里,极限的圆满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反者,道之动也”,事情太过圆满了那就要向不好的方向转变了。所以,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里说:“夫寒暑以时令言,雪水以天地言,此以‘芒种’易‘大满’者,因时物兼人事以立义也。”意思就是,用小满芒种这两个节气,不仅仅是描述寒暑这样的气候,更是将物候和做人的道理结合在一起了。过了小满,气候越来越炎热,却也正是麦子渐熟、稻子插秧的农忙时候。这个时候,小满尚还可以,但要是农民都“大满”了,不愿意下地干活,那就要出事情的。所以,小满的后面,还是叫“芒种”吧。

二、小满的民俗:浓浓的乡土味

小满是一个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节气,相应的小满时期的民俗,也就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对笔者这个年龄(35岁)或者更大的人来说,这些东西或许是很值得怀念的吧。

1、小满的农事习俗

小满时节,北方的麦子接近成熟,所以这个时候很多习俗其实和麦子有关。比如在山西关中地区的农村,到了这个时候有个看麦梢黄的习俗。就是嫁了人的姑娘要回娘家看看,瞧瞧家里的夏收准备的怎么样了,然后问问麦子的长势。当地有个俗语:“麦稍黄,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

然后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农民在小满时节麦子将熟的时候,会到田地里看麦子的长势,然后就捎回一些半青半黄的麦穗。回家以后就用火烤了,搓掉皮之后把烤麦仁给小孩子吃。烤麦仁焦香扑鼻,也是很多北方朋友童年的美好回忆了吧?

烤麦子的味道,都还记得吧?

此外,和立夏一样,小满节气也有荐新的习俗,就是把一些新收的农作物敬献给祖先,求祖先保佑来年的收成。清代道光间苏州文士顾禄有一本笔记叫做《清嘉录》,里面分十二个月记录了当时苏州地区的一些节令习俗。其中小满这段就有荐新的记载:“岁既获,即播菜麦,至夏初则摘菜苔以为蔬,春菜子以为油,斩菜萁以为薪,磨麦穗以为面,杂以蚕豆,名曰‘春熟’,郡人又谓之小满见三新”,大约便是菜苔,菜籽油,麦粉馍馍一类的东西吧。

2、小满的祭祀习俗

祭祀是古时候人们对心中美好愿景的一种表达,进而衍生出的一系列仪式。小满节气在夏收之前,在古代的农业社会,这个时候最大的愿景当然就是丰收了。所以,在小满节气前后,也有很多与农业有关的祭祀习俗。

比如在北方的很多地方,都会有小满会。小满会是由水神祭祀衍生出来的一种庙会活动,历史有一千多年了。现在的小满会,以河南济源地区的最为出名,还入选了非遗名录。小满会最早是祭祀水神,乞求风调雨顺的。不过这些年随着农业生产形式的变化,对水神的崇拜其实比较淡了,所以现在大家去庙里,除了丰收之外还乞求健康、生子等等内容。既然是庙会,那自然少不了农贸市场和文艺表演。早年间的济源小满会以农具交易为主,现在品类要丰富得多,也吸引了周边洛阳等大城市的商贩前来。

此外,在有些地方还流行着小满祭祀车神的习俗。这个车神可不是现在的汽车,而是古代农业生产中用的水车。在丘陵地区,农业生产取水特别不方便,最早在汉代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水车的雏形,后来工艺也是不断改善。因为水车对丘陵地区农业生产十分重要,逐渐的在当地居民中就产生了“车神”的崇拜。传说在古时候,人们把车神看作是一条白色的巨龙。每到小满节气,人们就要在水车前摆上酒肉进行祭祀。在祭祀的同时,还要摆上一杯白水,象征着雨水

最后,耕与织构成了古代农村主要的两个生产部门,尤其是南方地区,养蚕缫丝更是每家每户都会有的家庭副业。而小满这天,相传是蚕神嫘祖的生日。在江浙地区的很多地方,都会在这一天前往蚕神庙,组织祭祀活动。这其中以绸都盛泽的先蚕祠祭祀最为盛大,甚至在这场祭祀中表演的歌舞都形成了一系列标准的剧目,就叫做“小满戏”。

小满这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特殊的一个。除了有传统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之外,其命名还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在里面。二十四节气是我们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产生自农业社会的二十四节气,如何完成向现代社会的引渡?除了指导农业,二十四节气还有没有其它的意义?或许小满这个节气,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1] 孔玉芳:《经典河南·庙会》,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

[2] 冯军:《济读庙碑刻研究》,郑州大学,2011。

[3]周德华:《蚕神崇拜与祀蚕神祠兼记盛泽先蚕祠的蚕文化特色》,《江苏蚕业》2002年第1期。

[4]邱炳军:《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

[5]宋英杰:《二十四节气志》,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版。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搜索 二十四节气 小满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