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异域风情 > 正文

傻傻分不清楚,世界上的四个“几内亚”有什么区别?

news.xixik.com   2019/7/31 19:05:57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有几几几几几个几内亚啊?世界上的四个“几内亚”有什么区别?非洲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和赤道几内亚这三个国家,还有亚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它们都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四个国家的国名都是几百年前欧洲人取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今。

几内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平时没什么存在感,却因为发生了军事政变而频频登上热搜。

中国历史朝代表

全世界四个“几内亚”,不要傻傻分不清楚了

当你打开世界地图,就会惊讶地发现,世界上可不是只有这一个几内亚。在它的周边还有一个几内亚比绍和赤道几内亚,更远的地方,大洋洲还有一个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么多“几内亚”,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殖民时代的亚非拉各国,大多都是附带有名称割裂的属性。

几内亚比绍、几内亚、赤道几内亚这三个名字分别是葡萄牙、法国、西班牙在西非殖民几内亚地区的时代产物,而新几内亚则是葡萄牙殖民亚洲地区的时候,对大洋洲岛屿借用此前所发现的几内亚而冠名的一个称呼。

这种起名方式就好像是古代穷苦之家,随意给自家孩子起个狗蛋儿、狗剩儿之类的意味。

“黑人之地”几内亚

几内亚湾自发现以来,一直很热闹,它是非洲最大的海湾,西起利比里亚的帕尔马斯角,东止加蓬的洛佩斯角,属于大西洋的一部分,历史上是西非与欧洲、美洲的贸易通道。臭名昭著的黑奴买卖就是在这里出海的,大约千几两千万非洲黑人在贸易中被卖,造成非洲经济文化上损失,成为非洲贫困的一个原因。

几内亚湾沿岸有10多个国家,沿岸主要港口有阿比让、阿克拉、洛美、波多诺伏、拉各斯、杜阿拉和利伯维尔 等,几内亚湾是非洲可可、咖啡、油棕和天然橡胶 四大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几内湾总面积约为153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三位,平均水深2960米,最深处达6363米。沿岸大部分地势低平,多浅滩、泻湖和茂密的红树林,海中有鲱鱼、沙丁鱼、鲶鱼、龙虾等水产,不过种类不多,主要是海水盐度低,缺乏珊瑚礁生态系统,鱼类不适合生存。

几内亚湾的海岸线与从巴西到圭亚那的南美海岸线明显一致,如果合在一起比较吻合,这是当年两大陆漂移分开的证据,几千万上亿年前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分开了。

几内亚湾沿岸有10多个国家,沿岸主要港口有阿比让、阿克拉、洛美、波多诺伏、拉各斯、杜阿拉和利伯维尔 等,几内亚湾是非洲可可、咖啡、油棕和天然橡胶 四大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沿岸有五条大河流入几内亚湾,为海湾带来大量有机沉积物,经过数百万年形成了石油。几内亚湾石油资源丰富,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0%,几内亚湾石油多为浅层石油,一般离岸仅十几至几十公里,但石油开采基本被欧美西方石油巨头控制,近些年来,亚洲国家也试图进入分一杯羹。

公元7世纪开始,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开始了迅速的对外扩张,一口气打到非洲西海岸的摩洛哥,拿下了整个北撒哈拉地区。他们停下脚步后,就管撒哈拉南部的那一大片土地叫“比拉德苏丹”,意为“黑人之地”。不过,摩洛哥当地的柏柏尔人更喜欢用柏柏尔语称呼那片土地为“几内亚”。

另一种说法是当初欧洲探险家初次登上几内亚湾的海岸时,遇到一位妇女,他们就向她打听这个国家的名字。

这个妇女听不懂他们的问话,就说「几内亚」意思是:我是妇女,有事请问男人我不懂。

而欧洲人误以为这就是国名了,一直沿用至今。

时间来到12世纪,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王国兴盛起来,开始了探索之旅。他们最初的目标是北非,打算出兵入侵摩洛哥,而在与摩洛哥人的接触中,葡萄牙人改变了想法,决定去寻找更南边的“几内亚”。

几内亚在当地语言中就是“我是妇女”的意思,先是葡萄牙人占领了这一地区,后来为西班牙所占,当法国人、英国人进来后,他们瓜分了几内亚湾周边的土地,英语和法语中的“几内亚湾”扩大了几内亚的知名度,所以非洲和亚洲这四个国家都以几内亚来命名国名。

传说中的几内亚地区

1415年,葡萄牙军队攻陷北非城市休达,国王将自己的儿子亨利亲王任命为休达总督,这位著名的航海家亨利便开始不断派遣船队沿着海岸南下。1418年,马德拉群岛被发现,也就是著名球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的故乡。1434年,博哈多尔角被发现。1444年,葡萄牙人的帆船抵达塞内加尔河河口。

为了向亨利邀功,率领船队的迪亚斯俘虏了几名当地的黑人,宣称自己找到了传说中的“几内亚”,葡萄牙国王立刻宣布这一地区为葡萄牙领土,当地也就逐渐发展成了如今的几内亚比绍。

关于几内亚比绍国名的由来,普遍流传的说法是,葡萄牙人上岸后,向一位黑人询问地名。那个黑人不耐烦地用部族语言说道:“Bissau!”意为“往前走”,于是他们就把这里叫做了几内亚比绍。

列强的争夺——黑奴交易之地

殖民者来了,黑人的灾难也就来了。依靠着当地丰富的黄金和黑奴贸易,葡萄牙人大发横财,他们的邻居西班牙看得是十分眼热,立刻向葡萄牙人提出:“哥们儿,能不能分我一块地,我也想搞黑奴交易。”

葡萄牙当时几乎是垄断了黑奴交易,怎么可能说给就给,况且你西班牙人占了那么大片的美洲,也没给我呀。两国就这么争吵起来,一直吵到了18世纪,结果,西班牙人以巴西西部一些土地为代价,换得了一个小小的比奥科岛。比奥科岛和大陆上附近的土地,也就成了后来的赤道几内亚。不过如今的赤道几内亚相比原来已经小了很多,早就没有赤道穿过了。

再后来,伊比利亚两兄弟逐渐弱势,西部非洲的老大换成了法国。法国一看,你哥俩这地方挺好啊,也给我来一块!于是,1884年,15个殖民国家在柏林召开会议,讨论的其中一个结果就是,最近发生政变的几内亚所在的土地被划分给了法国。这样,非洲的三个“几内亚”就被瓜分完成了。

非洲几内亚三兄弟

几内亚比绍国旗

葡属几内亚,后来成了几内亚比绍首都比绍,1973年9月24日宣告独立。

几内亚位于非洲西岸,面积24.5万平方公里,人口1280万。官方语言:法语,主要宗教:伊斯兰教,军事:总兵力2万人,教育:文盲率高达70%。

赤道几内亚国旗

西属几内亚,后来成了赤道几内亚首都就是比奥科岛上的马拉博,1968年10月12日独立。

几内亚国旗

法属几内亚,就是后来的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1958年10月2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几内亚是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黑非洲国家(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于1959年10月4日建交。

几内亚有2个国庆节。

一个在10月2日,宣布共和日。

一个在11月22日,人民战胜侵略纪念日。

几内亚总统府由中国援建,占地面积35000平米,建筑面积5868平米。

几内亚对公鸡十分迷恋,视作力量和美丽的象征。男人会将头发梳成鸡冠状。

几内亚是非洲第二大割礼(割除一部分性器官)国家。之前政府曾经有禁止过,但被人民反对,所以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几内亚实行一夫多妻制,男人可以最多娶4个老婆。最后一位老婆可以随意休掉。

在一些部族婚礼上,岳父会送女婿一根鞭子。意思是女儿交给你管教了。女婿吻接礼物后,会把鞭子挂在新房中央,象征夫权!

几内亚矿产资源丰富,有“地质奇迹”之称。铝矾土贮藏总量估计为400亿吨,其中290多亿吨已探明,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30%,居世界第一位。

钻石储量为2500万-3000万克拉。却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4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41美元。

几内亚通货膨胀十分严重,发工资都是用麻袋。

两万几内亚法郎(GNF)

几内亚的歌利亚巨蛙是世界上最大的蛙,体长可大1米,体重超过3公斤。

几内亚有一种大香蕉每支重达半公斤以上,当地一日三餐都以香蕉为主食。

在几内亚不能随意拍照,部分当地人认为会摄取灵魂。也不能随便砍价,谈好价格最后不买则会引起麻烦。

书店,要么是《圣经》要么是《古兰经》

香蕉摊贩

头顶功夫

做饭

打水

不同的被殖民史,也造成了不同的国情,就像“几内亚”三兄弟,虽然都叫“几内亚”,却一个说法语,一个说西班牙语,一个说葡萄牙语。

遥远的新几内亚

非洲的三个“几内亚”虽然文化略有不同,但也离得不远,那遥远的大洋洲为什么还有一个“几内亚”呢?

1511年,葡萄牙航海者发现了大洋洲中的一个新岛屿,发现当地人皮肤是棕色,头发卷曲,就把这里命名为“新几内亚”,新几内亚岛也是世界第二大岛。1526年,又有一波航海者来到附近,到一片无名之地躲避风浪,根据马来语将那里命名为“巴布亚”,意为“卷发人土地”。

分属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几内亚岛

新几内亚岛

经营了一段时间,葡萄牙人感觉这里没什么好东西,挣不到钱,慢慢地也就不管了。葡萄牙人走后,荷兰人、英国人、德国人接踵而至,三国瓜分了新几内亚岛和周边岛屿。西边的荷属新几内亚后来成了印度尼西亚领土,东边的德属土地和英属土地几经变迁,最终在1975年9月16日独立,成立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这也是继说法语,说西班牙语,说葡萄牙语的“几内亚”之后,又一个说英语的“几内亚”。

殖民时期的新几内亚岛,荷属、英属、德属新几内亚

本来新几内亚岛西部的原荷兰殖民地在1961年曾宣布独立,成立“西巴布亚”,但是印度尼西亚随即入侵了新几内亚岛西部,并占领了该地区,成立巴布亚省和西巴布亚省。岛屿的东部地区一直归澳大利亚管辖,到了1973年才获得自治权,到1975年获得独立,成立了新的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首府为莫尔斯比港。

巴布亚新几内亚国旗

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斯比港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大洋洲领土面积第二大国家

巴新是一个岛屿国家,所在的岛屿叫做“新几内亚岛”,别称“伊里安岛”,是仅次于格陵兰岛的世界第二大岛,分属印尼和巴新两个国家,西部归亚洲国家印尼,东部归大洋洲国家巴新,两国各占该岛大约一半。

巴新没有君主制度历史,土著民族是美拉尼西亚人,据考证起码已经住了四五千年,公元1511年葡萄牙人发现这片土地,而且认为这片土地上的土著民族跟非洲西部几内亚的黑人土著民族很像,就命名“新几内亚岛”。随后几百年,欧洲各国的殖民者相继来到新几内亚岛进行殖民活动和开发。

公元1884年,荷兰、英国、德国瓜分新几内亚岛,西部沦为荷兰殖民地,东部的北部沦为德国殖民地,东部的南部沦为英国殖民地,都称为“某属新几内亚”。公元1918年,德国在一战战败,德属新几内亚并入英属新几内亚。

公元1920年,英国把新几内亚并入澳大利亚,变成澳大利亚的托管地,并且改名“巴布亚新几内亚”。到了二战期间,巴布亚新几内亚短暂被日本占领,二战结束后重归澳大利亚,1973年升级为自治领,这是殖民地独立前夕的最后一步。

公元1975年9月16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正式脱离澳大利亚独立,正式国号“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简称“巴新”,首都莫尔斯比港,实行尊英国君主为国家元首,总督为全权代表,总理为政府首脑的议会君主立宪制度,是英联邦王国成员国,当时的英国君主是至今仍在位的英国温莎王朝第四位君主伊丽莎白二世,约翰·吉斯为开国总督,迈克尔·索马雷为开国总理。

巴新开国总理迈克尔·索马雷

迈克尔·索马雷(Michael Thomas Somare;1936年4月9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国父”,爵士头衔,生于巴新东新不列颠省拉包尔市。曾为东塞皮克省卡劳村酋长。1968年当选议员,同年创建国民联盟党并任政党领袖,领导民族独立斗争。他1973年至1975年任自治政府首席部长。巴新独立后,从1975年到1980年出任首任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1982年至1985年第二次任总理。1988年7月至1992年1月任外长。1996年8月创建国民联盟党并任领袖。1999年7月任外长,8月起兼任布干维尔事务部长。1999年12月至2000年11月任矿业部长兼布干维尔事务部长。2000年11月至12月任外长兼布干维尔事务部长。2001年11月至2002年7月任反对党领袖。2002年8月5日第三次当选总理。

巴新独立后,国家发展一直都不是很好,政治比较稳定,但经济欠发达,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等方面也较为落后,但是第二任总理陈仲民于公元1980年上台后,情况有所好转。陈仲民是华人,祖籍广东江门台山,其父陈柏不知道多少年前就漂洋过海到巴新谋生,通过努力成为当地富商,并且与当地土著女性结婚,于公元1939年生下了陈仲民。

巴新第二任总理、华人总理陈仲民

陈仲民天生政治能力很高,中学毕业后先是跟着父亲从商,后来转而从政,他对巴新脱离澳大利亚独立也作出了贡献,在当地很有威望,公元1980年接替开国总理迈克尔·索马雷,当选该国第二任总理,但两年后因为某些原因卸任。到了公元1994年,陈仲民再次当选总理,他上台后就实行各种改革措施,使得巴新的国家发展焕然一新,巴新人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另外,因为陈仲民是华人,所以他致力于中国和巴新的友好关系,两国自公元1976年10月12日建交以来,关系一直友好,陈仲民上台后,关系就更加友好了,即使是陈仲民在公元1997年卸任总理后,两国关系依旧友好。

今天的巴新,虽然算不上穷国,但也算不上富国,多数巴新人仍生活贫困,所以这个大洋洲领土面积第二大国家,仍然要加倍努力,希望巴新的未来会越来越好。级妇联干部及妇女群众认真收听收看开幕盛况

与世隔绝的巴布新几内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一个位于大洋洲的岛国,位于赤道以南,距离澳大利亚以北160公里的地方,它跟澳大利亚的联系非常紧密。

 

该国的人口总数将近800万,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而且,令我震惊的是,在21世纪的今天,巴布新几内亚依然还存在少数几个与世隔绝的部落。

这些人与外界几乎没有联系,并过着完全自力更生、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巴布新几内亚的国土面积约为46万平方公里,包含了600多个岛屿。原是英国殖民地,官方语言是英语。

该国主要有4个地区,共有数百个土著民族居住,每个地区居民的性格和文化都各不相同。

这里的景观也极为多样化,有丛林覆盖的山脉、白色的沙滩、壮丽的火山和较为完整的雨林。在这里还能看到类似澳洲袋鼠之类的有袋类的动物和稀奇的鸟类。

根据该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原本可以像澳洲一样,成为一个全球旅游热门的目的地。令人遗憾的是,实际上,这里的国外游客数量很少。

因为,想在这个国家出行是一件很困难并充满挑战的事情,本国人自己的基础设施都不能得到满足,为游客提供的基础设施更加的有限。

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该国缺水严重。缺少饮用水,因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许多城镇都没有标准的供水系统。

居民们必须长途跋涉用水壶挑水回家。而且,缺水会影响当地孩子们的上学时间。尤其是在旱季,孩子们会逃课帮父母到远处取水。

好在,令人欣慰的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当地人拥有充沛的精神且热情好客。来这里旅游的外国人会觉得自己像一个真正的客人。

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愿意为了让游客们感到舒服,会为他们提供跑腿服务。无论多么远,都会尽力为游客跑到。

从目前来看,这个国家的旅游业要想得到发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况且,直到现在,这个国家还没有完全被开发 。

巴布亚新几内亚属热带气候,温度通常不会超过30摄氏度。 气候宜人,很适合椰子、咖啡豆和可可豆的生长和出口。该国的经济主要以农业和渔业等传统行业为主。

同时,该国也从能源和矿产开采中获得了些许利润。这些利润多数用在了,首都莫尔兹比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为吸引该国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我看来,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世界上文化最多样化的国家之一。这个岛国有许多不同的风景,会是一个充满冒险和机遇的地方。

但近年来该国的农村人口有向城市迁移的趋势,这样就会导致该国原本没有被开发的地区,依旧得不到开发。

所以,我认为全球的富豪们,可以把这个国家未开发的地方买下来,作为自己的私人游乐园。

唯一的纽带

四个“几内亚”,在曾经的原住民时代,应该都不叫几内亚。只不过因为后来的殖民入侵,才形成了如今相似的名字。他们在延续传统的同时,又多多少少保留着殖民者的生活习惯,也许“几内亚”这个名字,就是能把他们联系到一起的唯一纽带吧。

几内亚兵变:谁打破了游戏规则?

非洲的地形环境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这里虽然没有海拔较高的山脉,对于非洲上古时期的原始族群而言,有一处地方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撒哈拉大沙漠。

简单分割非洲的地形环境,简单可以分为三类。

绿洲、沙漠、高地。

这看似简单的三类中的沙漠,对于上古的原始族群而言,沿河的绿洲地带无疑是适合他们生存的最佳环境。

即便早期的非洲原始族群有探索其他地域的打算,但是碰壁撒哈拉沙漠之后,他们仍旧要学会面对现实。

他们仍旧会觉得撒哈拉沙漠纵观东西,成为族群发展不可逾越的一道鸿沟。

这道撒哈拉大沙漠鸿沟对于族群甚至后来已经步入文明时代的欧洲,仍旧阻遏开发非洲地区长达千年之久。

所以,非洲早期的文明以埃及为中心,其文明发展的核心特点就是环海辐射,北部的希腊、罗马,东西部的西班牙、巴勒斯坦地区就是埃及文明辐射的极限。

而非洲地中海环岸南部则完全成为了文明的真空地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于早期的原始族群来说,探索环绕地中海海岸南部的陆地地带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撒哈拉大沙漠的存在,则完全抹杀了创造埃及早期文明原始族群对于向南探索的欲望。

探索一个纵向深度最多达3000多公里的沙漠地带,远远要比探索距离埃及文明重心只有一千多公里的希腊地区更划算。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创造埃及文明的原始族群没有进行向南的探索,只是向南探索的方案最终被否决。

及至今日,部落酋长制仍旧在无时无刻影响着非洲。

试想,如果非洲没有撒哈拉大沙漠,埃及文明作为早期的世界性文明,它的积极作用,完全有能力像秦国一样快速完成资源的整合,实现非洲真正的大一统,而不是如今的支离破碎。

公元7世纪,自默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崛起之后,迅速席卷亚非洲,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非洲南部的历史真相才得以被发现,但也只是进行地理方向的简单探索。

至于,阿拉伯人为何会发现非洲南部,为何他们有勇气、有毅力闯过撒哈拉大沙漠,这也许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总之,他们的开始,也许为非洲打开了时光之门,却也带来了长达千年之久的时代噩梦。

不过,阿拉伯帝国财大气粗,对于刚刚发现的那几个尚在部落阶段,类似原始野人的非洲南部地区而言,他们着实没有太大的兴趣。

公元15世纪,历史走过了漫长的900多年,中亚崛起强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它的存在阻遏了东西方之间的商业贸易,欧洲人开始逐渐放弃这种自西而东的单一性商业通道,尝试沿着漫长的海岸线进行“新商路探险”。非洲地区也终于开始了真正的拓荒时代。

那个世纪,葡萄牙的王子亨利被封为休达总督。

王子踏海逐梦、开发西非地区的故事,正式宣告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这位葡萄牙的王子,用自己高额的总督收入撑起了葡萄牙的航海事业。他的船队从直布罗陀海峡一路沿着大西洋的非洲西海岸航行,顺利抵达了马德拉群岛,踏足西非地区。

但,如何在广阔的非洲地区,瞬间获得有效的资源供给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1418年到1448年,葡萄牙的亨利王子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才在非洲西海岸建立起了第一个殖民据点。

---阿奎姆岛。

如今,从直布罗陀海峡到西非地区的马德拉群岛,也不过三天的航行时间。

在万物混沌的初期,一切原始的探索不仅意味着时间的代价,还有生命。

从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之后,葡萄牙人就开始沿着塞内加尔河流域往西的山地进行试探性的探索,终于发现了大量金矿。

而这些金矿的分布地点,就是如今的三大几内亚地区。

1884年,渐渐成长起来的新旧资本主义欧洲强国开始组团殖民欧洲。

这一年,欧洲列强在柏林召开会议,会议的内容无非是扯皮抢地,剑指非洲。

如果,你扒一张19世纪的非洲地图,它的版图几乎是这个样子的。

唯一没有列强势力染指的便是埃塞俄比亚,所以,大家可能会明白为何中国在建国之初周恩来首次访问非洲,敲定的唯一投资地点是埃塞俄比亚。

至此,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被划分了三块分属列强的殖民地。

葡属于几内亚(现几内亚比绍)、法属几内亚(现几内亚)、西属于几内亚(赤道几内亚)。

我们如今所听到的几内亚兵变就是原来的法属几内亚。

殖民时代的正式开启,给几内亚民众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奴役、屈辱时刻深入骨髓的刺痛着每一位几内亚的政客。

1958年,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法国总统戴高乐为了继续维系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尝试建立以法国本土为核心的,以广大非洲法属殖民地为体系的“法国---法属殖民地国家”结合体政权。

「法兰西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的存在,可以允许原法属非洲殖民地成为独立的国家,但是外交、军事、经济三大权力不随着国家独立而独立,而是归属于法兰西共同体所有。

说白了,所谓的法兰西共同体掌握外交、军事、经济权力,仍然属于法国所有。

所以,所谓的国家独立呢?

在强权国家面前并不存在。

同年,作为几内亚总理的「艾哈迈德·塞古·杜尔」领导几内亚人民果断拒绝加入法兰西共同体,成为非洲反抗法兰西共同体的第一人。

1958年,10月2日。

几内亚宣布独立,艾哈迈德·塞古·杜尔被几内亚人民选为为总统,开启了长达25年的执政生涯,也成为几内亚历史上的第一位民选总统。

如何走出曾经寄生于法国殖民体系的经济牢笼,成为艾哈迈德·塞古·杜尔刚刚执政不久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几乎任何一个从殖民体系脱离的非洲国家,第一代领导人不是“头铁哥”就是“横跳少年”。

比起直接的硬刚法国,艾哈迈德·塞古·杜尔就属于在典型懂得站位的横跳少年。

几内亚在成立的当初,戴高乐看着这位西非刺头儿十分的恼火,他所使用的方法也十分的简单粗暴,准备直接用法郎砸死这个刚刚成立的刺头儿国家几内亚。

一方面,利用法郎作为非洲通用货币的职能,扰乱几内亚的国家经济。

另一方面,向几内亚的军政要员大面积撒钱,他不相信金钱腐蚀不了几内亚政坛的人心。

艾哈迈德·塞古·杜尔面对这种局势,仍旧选择硬刚,他开始在国内发行新的通用货币,渐渐消除法郎对于几内亚经济的影响。

不料,戴高乐又一次选择了砸钱,只不过这一次他砸的是假钱。

一群活跃在几内亚境内的法国间谍开始大面积散发和几内亚新币一样的假钱,其质量还远远的超过了几内亚官方发行的新币。

眼看着推行新货币的大政就要半路夭折,艾哈迈德·塞古·杜尔一把搂住了苏联人的大腿,开始稳定了国内的局势。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也并不是一个完全有能力处处出击、时时出击的国家。

在这场对几内亚进行经济制裁的战争中,美国也利用欧陆大国深受二战经济创伤的时机,开始对欧洲进行经济渗透,企图达到控制欧洲的政治目的。

命运轮盘,似乎将刚刚降落在几内亚头上的经历,完完全全地嫁接在了法国的身上。

法国开始俨然以欧洲大陆大哥的姿态挑起大梁,放弃了对于非洲殖民体系的过多干预,而是喊出了“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坚决抵制美国的经济渗透。

那个年代的法国,想的是如何和曾经的宿敌联邦德国联手合作,抗击美国的经济渗透。

艾哈迈德·塞古·杜尔也因此引来了自己执掌几内亚政权的黄金时代。

即便这样的黄金时代在他国严重显得那么不入眼,又那么的破败不堪。

从1962年开始,几内亚就开始按照苏联模式进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简单而言就是全力回收一切地方资源,利用国家的行政权力,为脱离殖民统治的几内亚,重塑一套完全不一样的经济模式。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艾哈迈德·塞古·杜尔利用国家强制力开始控制国民经济,工商业、农业全部收归国有。

所有的一切,都要为国家服务。

所有的一切,都要参与国家分配。

但结果如果我们所想,利用国家强制力构筑的新型经济模式固然可以在建国初期得到有效且有序的发展,但是固定化的经济模式并没有后续的发展潜力。

近十年的发展,几内亚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代,但在非洲诸国和平发展的背后永远都暗藏刀锋。

北部的葡属几内亚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葡萄牙为了维系自己的殖民统治,联合几内亚比绍、几内亚当地的流民武装势力,对这两个横跳国家进行军事打击。

在葡萄牙支持下的流民武装,甚至公开宣布反抗艾哈迈德·塞古·杜尔的统治。

那一年,流民武装势力在葡萄牙殖民当局的支持下,兵锋直指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

36岁的兰萨纳·孔戴在首都保卫战中,因为亮眼的表现,在军旅生涯中一骑绝尘,直接被艾哈迈德·塞古·杜尔提拔为博凯军区司令长官,统领几内亚西海岸所有的武装势力。

战争进行到最后,几内亚国内的战争不仅取得了胜利,而且北部的几内亚比绍也完全获得了独立。

兰萨纳·孔戴再度因为战功升迁,成为了几内亚陆军参谋长。

经济内耗、战争损伤,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后,几内亚的国内经济就走上了一条死胡同。

1980年,几内亚因为高度疲软的经济开始迅速崩塌。

四年后,艾哈迈德·塞古·杜尔也带着自己未完成的社会主义梦想,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几内亚的国家体制并非铁板一块,在艾哈迈德·塞古·杜尔病逝后不久,总理贝阿沃吉、矿业部长伊斯梅尔·杜尔、高教部长马马迪·凯塔展开了争夺总统宝座的政治斗争。

最终,兰萨纳·孔戴发动四月政变,一举夺取了政权,兰萨纳·孔戴成为总统。

兰萨纳·孔戴的上台,也暗示着几内亚结束了文官政权,正式开启了军政府时代,也开始将几内亚带入了一个无序的时代。

军政府噩梦时代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政治最讲规矩,坏了规矩的人可能还有好下场,但也可能永远开启了罪恶的潘多拉魔盒。

从这一点而言,兰萨纳·孔戴和司马懿没有什么区别,中国古代几千年的仁义礼信的最后道德底线,最后的政治有序底线,被司马家族撕扯的面目全非。

祸乱之源,始于无序。

孔戴上台仅仅不到一年,总理迪亚洛·特拉奥雷就趁着他外出访问的时候,悍然发动兵变。孔戴马上远程电话摇人,稳定了国内的局势。

所以,从这一刻起的孔戴就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他的上台其实不是人生的真正开始,亦不是人生的巅峰。

而是这辈子,最大的污点所在。

在这场政变过去仅仅四年之后,孔戴马上开始着手推行军政府改革,因为他清楚的知道,他的上台其实已经毁掉了几内亚原生良性的民选政治体制。

1989年,孔戴开始力推转变军政府将其变为民选政府,同时改变以往的一党制,而转而实行多党制。

孔戴清楚的知道,他想要进行进行政府性质的转变,势必会损害到拥护自己的群体,为此他引入多政党参与国家行政职能,在分化、弱化原来一党制的基础上,还能够形成一股拥护真正拥护自己的力量,为成立民选政府奠定政治基础。

果不其然,实现多党制仅仅四年之后,孔戴正式宣布举行民选,建立民选政府。

孔戴成为了名正言顺的民选政府总统。

2008年,随着民选政府的重新稳定,孔戴的生命也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他这一生,促使国家体制回归民选,可能是所做的最为正确的一件事情。

不过,他可能不会想到,破坏民选规则的代价并非抚平伤口就能真正的痊愈,规矩坏了就是坏了。

在孔戴病逝仅仅几个小时,当国家刚刚宣布进行总统民选的时候,几内亚再度发生军变。

孔戴的女婿穆萨·达迪斯·卡马拉上尉马上纵兵夺权,想要不通过民选,直接夺取国家权力。

这无疑是一场豪赌。

政坛要员、人民群众纷纷指责卡马拉窃权,活生生的窃国大盗。

卡马拉在攻伐、谩骂中下台,几内亚成功进行民选,阿尔法·孔戴以2%的优势票获胜,成为了几内亚的新任总统。

这位总统,也是我们前几天所看到的被几内亚兵变士兵左右包围的孔戴总统。

2021年,9月5日。

外媒传出消息,马马迪·杜姆布亚领导军队策划兵变,其总统和高级幕僚全部被扣押,即宣布解散原政府,国家由参与兵变的军事首脑马马迪·杜姆布亚执掌,成立了军政府。

回望几内亚的成长路,杜尔一手将几内亚缔造成为了一个几近完美的民选体制国家。

但遗憾的是,有人出来践踏了几内亚国家本来有序的政治规则,而这种践踏规则的底层逻辑仍旧是几内亚军人私欲、野心的膨胀。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他们并不期冀于为人民、为国家的漫漫未来,缔造一个有序的国家。

这可能是一个大时代下,真正的悲。

当然,几内亚的兵变并非是因为有先例,而是大家在兵变逻辑中,感知到了获取权力的另一种方式。

而它,无关民选。

因为大家看到了权力天花板之后再次登峰造极的另一种捷径。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