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2018年最后一天。人们用各种方式告别令人伤感的2018年,有在维港烟花秀中倒数的,有在寒夜中静自反思的,也有热爱学习,在一场知识付费演讲中跨年的。
自以为熟谙网络江湖的中年油腻男罗振宇在冬季湿冷的深圳做了个四小时的跨年演讲。与前两年不同,罗胖跨年演讲的舆论翻车了,正受到外界的猛力批判。
在罗振宇《时间的朋友》颇有逼格的演讲PPT上,大意是做随着时间推移只会增值的事,大字引述了巴菲特的一句名言:没有一个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成功。罗油腻男还特地强调,巴菲特的话你总信吧?
可是,考据党们很快就找出证据,这句话纯属杜撰。
巴菲特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成功”。
这段话应该来自巴菲特的2015年致股东信,原话是“Indeed, who has ever benefited during the past 238 years by betting against America? ”最接近这句话的英文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没人在过去238年,有谁是通过做空美国/对赌美国国运而得利。
信里巴菲特谈到美国还是有很多未被挖掘的机会,论述了美国经济的强劲生命力。这是一个事实判断。在巴菲特的语境中,他是为了陈述事实的同时,帮助投资者确立定力和信心。
可是到了罗振宇这里,变成了价值判断。尽管他为了更符合自己的江湖人设,特地加了注解:“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不是在讲什么爱国主义,而是说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在分享一个共同体的红利。我们一生的所有红利,其实都来自于这样一条经济增长曲线。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的祖先埋骨于此、我们的血脉扎根于此、我们青春在此、也将终老于此、除了盼着它好、相信它好。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做一个理性乐观派,只有这个选择既符合我们的理性,也符合我们的情感,还符合我们的利益。”
但是,事实的硬伤,并非用解释可以掩盖。
所以,其实巴菲特说的是:没有一个人可以靠做空美国成功。罗油腻男忘了,巴菲特的祖国是美国。
罗胖用“反证法”论证了不是巴菲特说的名言,“除了盼着它(中国)好、相信它好。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听罢,我爱国,我无言以对。
2018年,300多家上市公司老板换人,无数上市公司老板跑路。多少家上市公司清仓式减持…………真正做空中国股市的是谁? 是散户? 还是鸡狗?真正做空祖国A股的是 贾跃亭们,他们清仓式 减持难道不是 赤裸裸的做空么?难道他们失败了?把自身的利益和所谓的祖国荣辱混为一谈,这是多么傻逼的言论。
且不去谈罗振宇想要诠释的观点是否正确,首先引用一个杜撰的名人名言,必然会削弱观点的说服力。当然,要说这是罗有意为之,也不客观。只要搜索一下就会知道,这句话在中文网络流传甚久。之前没有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只是因为引述者没有如此知名,传播环境没有如此复杂。
杜撰或者篡改名人名言以增强自己言论的说服力,是一种古已有之的恶趣味。唐朝之后,多少无名氏曾经以李白之名“发表”诗歌。而在如今的网络上,遍地流传从鲁迅到王朔、白岩松这些名人的无从考证的名言。这当中有的纯属恶作剧,有的是满足虚荣或者攫取流量收益。
这种语言环境当然值得批判。尤其对于现实中的那些名人,比如白岩松、莫言等等,各种良莠不齐的名言段子,那些伪造的“外国名人公知体” 他们真没说过,会造成对他们的曲解和误伤。把自己的虚荣或收益,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上,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不过以罗振宇如今的江湖地位,显然没必要故意耍这点小伎俩。他的错误引用,更像是一次技术差错。据说他的跨年演讲准备流程,就包括团队在网上搜集筛选各种段子和金句,供他发挥。问题应该在于没有对这些段子、金句进行鉴别确认。可见他的团队多么的low逼?早在2013年,“没有一个人可以靠做空美国成功”这句话便是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欧阳辉开设的风险管理课程中的重要观点之一,并且成为了口口相传的金句。
用金句、用段子、用图表公式等等,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的确是知识付费领域的常见做法,罗振宇显然是集大成者。这次罗振宇自露破绽,批评者自然不可能无视。如果搬出一个杜撰名言就能讲出一堆大道理,甚至提供对时代趋势的判断,不是能证明他套路的虚妄吗?技术差错于是就成了罗振宇收割智商税的一大例证。知识教主罗振宇:是狡猾而又粗俗的利己主义者
再进一步的观念之争,则源自这段“伪巴菲特名言”中的一个词——祖国。尽管罗振宇此地无银地强调这不是在讲爱国主义,但这个词自带感情色彩。这句话的句式,也并非事实陈述,而是带有价值倡导的倾向。
而且这个名言也完全不符合巴菲特的人设,倒是符合罗振宇的人设。这段“伪巴菲特牌鸡汤”与美国金融市场的原则相悖,对指数期货市场的理解也存在偏差,等于说是把购买国债从金融投资变成爱国行为。没有空头就不会存在多头,没有卖出就不会有买入,一段时间内的长期趋势并不等于经济规律,也并不等于可以在其他国家推而广之,投资家有自己的投资原则,至于是否是爱国的,与投资原则无关。
从爱国主义的层面看,这句话存在巨大的模糊性和争议性。比如,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在一些动荡国家,投资风险极大,诚然会有一些投机者会火中取栗,但是大部分投资者看重的依然是稳定安全的投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要坚持做多?如果一个金融市场对多头和空头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本身就是一个扭曲的市场,这样市场也不可能存在。做多并不意味着爱国,而做空也不等于叛国,将市场真实的信号表现出来,让管理者能了解到真实的信息,去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这才是真正地爱国。爱国应该是理性的,通过不允许做空制造一种虚幻的繁荣和发展的假象,迟早会受到市场的反噬,付出沉重的代价。
以罗振宇在内容行业浸淫多年的经验,本不可能发生这种错误,但,分析一下“伪巴菲特牌鸡汤”是怎么熬糊的,或许更耐人寻味。
苟且红利的老司机罗振宇,被巴菲特干翻了车
被“贩卖焦虑”覆盖着的整个罗胖演讲中,罗胖还在其中不断穿插了各种“概念炒作”、“抖机灵”、“捆绑国家”、“忽悠”等组合拳,割韭菜割的可谓不亦乐乎……
今年,看着朋友圈很多人打鸡血似的分享罗振宇的所谓金句,我认为罗振宇最让我叹服的是他PPT的水平(后文有简要说明)。整个演讲本身,太多的贩卖焦虑、哗众取宠的新词,我实在难以认同(个人观点)。
一、擅长造词
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你最大的本事,这样搞得很有高级感?科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复杂事情简单化, 你实现的反其道而行之,我不知道算不算伪科学!
苟且红利,什么意思?
用罗振宇的话说就是: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苟且的,而在某些时刻,只要我们不苟且,只要我们比别人稍微认真一丢丢,我们就能享受努力带来的红利。也就是说,是别人的苟且,成就了我们的努力,也是别人的苟且,提供给了我们享受红利的条件。对照一下, 罗振宇先生不正是一位苟且红利的代言人么?
整那么复杂干嘛啊。其实不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天道酬勤”、“付出就有回报”这些道理么,何必整的那么玄乎?
躬身入局,又是什么道理?
用罗振宇的话说就是:使自己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把自己放进去,那么很多看似无解的事,就有了答案。因为你不置身事外,而是躬身入局把自己放进去,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答案就能浮出水面。
说得那么多,其实就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等等这些道理的换个说法而已,真没必要搞的很深奥。
二、断章取义
我甚至认为你都是先有论点然后凑的数据。你对比淘宝前三品牌只有销售量,没有金额?没有 单价?这称得上研究报告?他却忽略了完美日记成功的真正原因:
1、中国的新一代消费势力正在崛起
完美日记、瑞幸咖啡等一众超级新品牌的快速发展,它们是成长于微信、淘宝直播、抖音、小红书、线下新兴业态等各类新渠道的新一代“网生品牌”。
2、 超级新品牌具备高质感,低价格
比如:完美日记的设计与包装,既没有国产化妆品常用的花草、图形等因素,也没有复制国外大牌,而是根据产品品类,设计不同的风格。有自己的特色,与年轻群体追求的个性独立非常契合。
拼多多的创始人黄铮说: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有好水果吃。当然安庆人看到这话就气,拼多多这个假货平台竟然还凌辱我们安庆?
3、以新渠道用户的姿态拥抱新媒体
从去年开始,快手和抖音这两个短视频王者,已经统治了三亿以上年轻人的生活,罗振宇去年也提及,一切的争夺归根结底是用户时间的争夺。
当这几亿最具消费力和话语权的年轻人,每天几个小时消耗在短视频和直播上,而另外的时间,他们在刷朋友圈,他们购物前已习惯小红书种草……
阿芙创始人雕爷曾自嘲:阿芙在完美日记面前“太逊了”。
他说,现在无数传统消费品牌,在看待“新锐、网红”疯涨品牌时,完全看不懂其运作原理,但年轻消费者就是在疯狂追捧。总结下来,这次“新消费品”的滔天巨浪背后,是三个大浪的叠加,分别是“新媒体”、“新渠道”、“新产品”。在这三股滔天巨浪的加持下,配合中国新一代消费升级,最终会得到一个叫“新品牌”的东西。从产品定义,到供应链,到传播,到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和以前教科书上说的消费品生产不一样。
罗老师,这可不能简单的就定义为是借助了中国新基础设施吧。
三、鼓吹梦想
鼓吹中国经济我不发表意见。
但是,你鼓吹菊花厂鼓吹赞助商,鼓吹买书的作者真的好么?
难道不记得当初极力鼓吹的锤子手机、乐视、暴风,如今被狠狠打了脸……
关于李佳琦的例子也是如此,直播带货、卖口红的成千上万,里面有几个李佳琦呢?从演讲逻辑的角度,这类孤例不宜用做论据。用个别案例否定传统、有效的方式途径,最大的作用往往是哗众取宠。
我认为,真正体面的文化人或者知识领袖应该真正的帮助大家认清真实现状才是你的责任, 而不是一味的鼓吹梦想。前年谈风口,去年谈小趋势,到现在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作为公众人物对公众资源的浪费、集体时间的浪费以及从众负面的效应,我对此不敢苟同。
四、贩卖焦虑
这更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更是一个急于求成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成功的风口。
都希望短时间就能掌握某项技能,成为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当你焦虑得焦头烂额时,“听风者罗振宇们”出现了,用手一挥:“跟我来!
知识付费就这样诞生了。
罗振宇有本书叫《我懂你的知识焦虑》。
没错,罗振宇确实十分懂你的焦虑。可能永远无法治好你的焦虑,但是深知比卖知识更高明的,是卖焦虑感。
这张油腻的脸和歪嘴实在是让人……
很多知识付费向用户兜售的,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慰藉,一种‘让你感觉很努力’的幻觉。跨年演讲上罗振宇顺便推销了一下得到的工具应用:时间胶囊。这类产品让你感觉自己随时随地都能得到些什么有用的东西,从而有一种收获的满足感。
听了一堆大神大牛们的分享,然并卵,结果还是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改变。
知识付费后,你依然还是你。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我学了这么多知识依然没长进啊?
为什么我认识了这么多大咖依然是井底之蛙啊?
知识付费会告诉你,这样解决:
完美!你已经进入了“焦虑—购买—焦虑—购买”的恶性循环,成为高复购率的 知识付费VIP用户。 燃鹅,贩卖焦虑、贩卖理想、贩卖情怀在9102年已成过去式。在2020年,还有什么能够用来贩卖呢?一切,只有时间的朋友才知道。
下面的跟着罗老师学PPT的时间:
讲真,抛开 演讲本身,罗振宇跨年演讲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做PPT的水平。
《时间的朋友》PPT启示:
1. 放大文字,突出醒目, 不要大段罗列,只给出关键词;
2. 数据和重点词放大加粗;
3. 配图就用一张最有代表性的;
4. 多个关键词直接/隔开;
5. 引用别人的话,用大头像+引用语,人脸更有冲击力。
以上,学以致用可助你锦上添花。
坦率的说,罗振宇的跨年演讲,看的时候会引起很多感慨、共鸣,看似很多干货。但其实…事儿还得自己做,道理还得自己悟。很多互联网上的知识都是如此,乍看很有道理,某个瞬间你被说服了,但很快你就把感悟和道理抛下脑后。当然,这个演讲是成功的。
苟且红利的罗振宇能跨年到什么时候,我不知道。但是,互联网一定会拥抱那些“做事的人”,而不是置身事外,指点江山的人。只有躬身入局,把自己放进去,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才有机会。
沉淀下来,向上生长。
着急什么,焦虑什么,生活不就是被一个个挑战堆起来的吗?直面这些挑战,设身处地解决问题就好了。解决一个问题,就上升一点。不仅是当下,在任何时代,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那条上升通道。
罗振宇提供零食是没错的,但是各位看官请勿当做正餐。
最后,把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分享给朋友们(来源于经纬中国):
“凡式皆有解,自强则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