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由腾讯QQ的域名历史,说互联网创业的域名意识

news.xixik.com   2016/10/26 20:21:16 资讯来源:老时老实说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姚劲波说:没有好域名,宁愿不创业。由腾讯QQ的域名历史,说互联网创业的域名意识。

腾讯仲裁域名weixin.com成功的消息,引爆互联网圈。

2015年4月,9秒社区创始人李明以1000万收购weixin.com域名,要3000万卖给腾讯,双方多次交涉,价格未谈拢。李明用weixin.com建立网站,做微信应用开发平台。

中国历史朝代表

图:嘻嘻网于2017年7月12日截图显示weixin.com的whois信息看,并非属于腾讯

年前,腾讯将之诉诸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仲裁结果出来:李明侵权,需要将域名转移给腾讯。李明不服,在国内法院提起诉讼。最终结果会如何,目前还未可知。截止嘻嘻网发稿,weixin.com还在李明手里。有媒体报道:2017年5月17日,原weixin.com域名拥有者发布公告称:基于行业秩序和用户利益考虑,目前域名所有权人已经与腾讯控股就weixin.com域名达成一致和解。weixin.com域名所有权将归属于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并不实。

不过,此事可以借鉴2013年马云的弟弟马啸天诉阿里域名仲裁一案。阿里也是通过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仲裁,获得马啸天持有的alijiedai.com和alijiedai.net的所有权。马啸天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最终判决原告(马啸天)败诉,域名归阿里所有。

网友纷纷吐槽腾讯不厚道,认为微信火了几年了,自己不作为。而别人从国外收购回来后,腾讯采用“巧取豪夺”的方式,意图获得所有权。

抛开李明自己“作死”,使用weixin.com域名建站,开展与腾讯微信相关业务不讲,网友讲的也确实在理。

腾讯在域名方面,相比很多知名互联网公司,从来不是很有远见和决断。

Uber创业使用的域名是Ubercab.com,后来为了获得Uber.com域名,付出了2%股份的代价。那些说APP时代不需要域名的同学可以收声了。

Facebook.com是扎克伯格2015年花20万美元买下的,10年后用了850万美元买下FB.com。移动终端时代,为了记忆和输入方便,域名越短越好。

奇虎360上市前去找沃达丰买360.com,对方开价200万美元加5%股份,周鸿祎没有同意。去年花了一亿人民币终于买了回来。想当初,蔡文胜花了三天三夜才说服周鸿祎花50万人民币买下360.cn。域名与品牌最好一致。

乐视要做生态系统,原来的letv.com明显覆盖面不够广,去年花了6000万人民币买下了le.com。

大家比较熟知的还有:罗永浩200万人民币收购T.tt;**200万美元收购VIP.cpm;雷军360万美元收购MI.com;京东3000万人民币收购JD.com。

好了,回到腾讯的域名故事。为什么腾讯没有在推出微信初期甚至之前,以较低的代价收购weixin.com?

我们回顾下腾讯相关的域名历史,就可以发现,这家公司在域名方面向来后知后觉,而且多与人发生纠纷。

年轻的朋友可能不知道,QQ刚出来的时候不叫QQ。那时候叫OICQ,产品的创(chao)意(xi)来(mo)源(ban)是1996年三个以色列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做的ICQ——一种使人与人在互联网上能够快速直接交流的软件。他们为新软件取名ICQ,即“I SEEK YOU(我找你)”的意思。ICQ支持在Internet上聊天、发送消息、传递文件等功能。他们成立了Mirabilis公司,向注册用户提供互联网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 IM)服务。ICQ的使用用户快速增长(案例资料 TX-1),6个月后,ICQ宣布成为当时世界上用户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在第7个月的时候,ICQ的正式用户达到100万。1998年,ICQ被美国在线以2.87亿美元收购,此时其用户数超过1000万。 

1997年,马化腾开始接触ICQ并成为其用户,他发现ICQ的英文界面和使用操作难度有碍中国用户的使用,于是马化腾与张志东用了数月时间,开发出符合中国用户习惯的ICQ类似产品。腾讯公司将新软件命名为OICQ(Open ICQ)。您可以使用OICQ和其它OICQ用户进行交流,信息收发及时方便,功能全面,具有即时信息收发、网络寻呼、聊天室、传输文件、手机短消息服务等功能,对传统的无线寻呼和移动通讯进行增值服务。 

1999年,腾讯推出OICQ,并注册使用域名OICQ.com。1999年9月和2000年2月,美国在线发出两封律师函向腾讯公司交涉,认为OICQ的域名oicq.com构成对ICQ域名的侵权,有误导用户认为OICQ的服务就是ICQ的服务之嫌。2000年3月,美国在线收购ICQ,并向美国NAF(仲裁论坛)提起诉讼,以QICQ包含ICQ为由,判决腾讯侵权。腾讯不得不改名为QQ2000,同时失去了OICQ.com的所有权。此时腾讯公司的用户市场已经打开,市场开始稳定成熟。为避免与ICQ间的纠纷,腾讯公司决定全面更换OICQ的名称,改称“腾讯QQ”。

有趣的是,2012年,OICQ.com域名过期,又被国内个人域名投资者抢注。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腾讯一直用tencent.com这个域名作为网页访问入口。大家都觉得不方便记忆和输入,腾讯当然也知道。可是那时候,腾讯还没改名叫土豪。QQ.com的持有者要价200万美金,腾讯舍不得。

腾讯有人突然想出了一个好(sou)主意:既然美国在线可以仲裁我们的域名,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仲裁别人的域名

北京鼎扬科技有限公司老板杨飞雪于1999年6月的QQ.com.cn非常符合腾讯的口味。于是在2003年1月,腾讯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提出域名的归属诉求。可是人家域名注册在你商标之前啊,于是失望而归。

到了2003年3月17日,国内CN域名开放注册。20分钟内,QQ.cn被**江数据通信局(现在的中国联通**江分公司)的刘志勇成功抢注。而10天后,腾讯才发现。于是马上要求注册局将QQ.cn还给他们,被拒绝,对方可是国有单位。腾讯又出价40万购买,对方不卖!

忍无可忍,终于在2003年4月8日,腾讯以千万人民币的代价收购QQ.com。一年后,腾讯香港上市。

虽然拿到com后缀的顶级域名,但腾讯对于QQ.com.cn一直念念不忘。到了2014年1月,通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旗下的三产公司——北京中科三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直接将北京鼎扬科技名下的域名转移给了腾讯!理由是域名注册单位已注销,可是域名注册人杨飞雪一直没有变化。这段公案尘封至今,可能不会有人再追究了。十几年前的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丛林法则相当明显。

另外作为四大主流后缀之一QQ.net也在国内,是广东的雨林木风公司在2012年花几万欧元从国外买回来的。据说奇瑞汽车想要收购。

难道就不怕腾讯申请仲裁吗?别怕,仲裁争议域名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存在混淆可能。争议域名与投诉人拥有的商标或服务标记相同或极其相似,容易引起混淆;

2)不享正当权益。被投诉人不拥有对该域名的权利或合法利益;

3)存在“恶意”使用。被投诉人的域名已被注册并且正被恶意使用。

Weixin.com一案中,最主要而就是李明大帅哥建站并且经营微信相关业务,存在“混淆”的可能,并有“恶意”嫌疑。

如果你没耐心看前面废话,直接看结论也可以:

作为创业者,第一要注重域名的重要性。58同城姚劲波说:没有好域名,宁愿不创业。美国top10风险投资家保罗·格雷厄姆说:没有跟品牌名字相同的.COM域名,是互联网企业最大的软肋。

第二,要注重品牌商标的重要性。话说,这次腾讯申请仲裁,是引用的在香港申请的商标。腾讯其实没有持有微信的大陆商标,尚在争议中。这也是微信自己作死,微信1.0推出后,才去申请商标注册。项目立项的时候,就应该做了啊。最早提出微信商标申请的,比腾讯早两个月。估计是内部人员透漏的消息吧。

商业皆人性,生意唯成本。

曾经,腾讯不得不将“OICQ.com”和“OICQ.net”的域名返还美国在线。

盘点的最近几年国内的一些比较知名的域名更改/纠纷事件

2008年3月,北京开心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了kaixin001.com,kaixin.com才卖几万美元,但是创始人没有买。后来被9158的老板买去了又卖给了人人网,同年10月,北京千橡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使用kaixin.com网站,上线开心农场。2009年5月,开心网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对千橡开心提起侵权之诉,提出了包括停止使用开心网名称、kaixin.com域名,赔偿1000万元人民币等5项诉讼要求。结果呢?人人网上市了,开心网没人玩了。

2011年4月7日,新浪微博正式启用独立域名weibo.com,同步更换全新标识,据称花费800万人民币。坊间有传闻称,当年五大门户网站都看上了新兴的微博市场,纷纷跑马圈地,其中就数腾讯和新浪斗得最凶。没想到,新浪早已买下weibo.com域名,一招就定了输赢。

2011年9月,携程网300万收购“携程”双拼域名xiecheng.com,但是用户访问该域名还是跳转至ctrip.com。其实ctrip.com对国人来说非常晦涩,为此携程网每年在搜索引擎中购买自己名字“携程”这个关键词,都好花非常多的广告费。2019年2月,携程收购Trip.com,一方面是看重Trip.com域名,一方面看重了Trip.com团队在内容和技术方面的积累。并表示携程将其国际品牌重新命名为Trip.com。域名Trip.com注册于1998年,至今已有21年历史,有新“旅游、旅行”的含义。并在2014年被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以160万美元收购,2016年初又被Gogobot公司收购,交易价格并未透露。Gogobot公司在2016年11月更名为Trip并启用新域名Trip.com。时隔两年,如今域名trip.com身价自然又不可同日而语。曾有业者猜测,携程对Trip.com的整体收购价格可能在 7000-8000 万美元之间,这更多是基于Trip.com的融资历史,及其对携程战略价值的判断。而域名本身的价值,则难以估算。携程旗下域名众多。比如“旅居”lvju.com、“惠选”huixuan.com、“铁友”tieyou.com、“旅品”lvpin.com、松果songguo.com等数百枚域名

旅游企业也同样非常重视域名的匹配:2012年,51book创始人陈鹏将Tongcheng.com的域名以120万人民币卖给了同程。后来同程收购了LY.com,据称交易价格超过一千万人民币。而2014年10月,阿里旗下的 “淘宝旅行”升级为全新独立品牌“去啊”, 并启用新域名Alitrip.com上线,后来改名为“飞猪”收购了FeiZhu.com域名作为官网。而Qua.com域名于2014年11月被去哪儿收购,并且作为去哪儿旗下国际机票网站启用,建立海外子品牌。

2011年10月27日,卓越亚马逊总裁王汉华宣布,卓越亚马逊正式更名为“亚马逊中国”,并启动短域名Z.cn,目前域名跳转亚马逊中国官方网站amazon.cn。

2012年1月11日,淘宝商城在北京举行的战略发布会上宣布,Tmall.com更换中文品牌“淘宝商城”为“天猫”。与此同时,域名信息查询显示,淘宝已经购入tianmao.com。不过只作为转向域名使用。

2013年2月20日,京东从360buy.com改为JD.com,据称,JD.com花费300万美元。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许多用户都以为京东是360旗下的网站。京东创业初期的域名360buy.com没有特别的意义,甚至可以说落入俗套,阿拉伯数字加英文,有点不伦不类。

2013年12月1号,唯品会由vipshop.com更改域名为vip.com,非常好记,一步到位。

2013年6月18日,1号店宣布启用全新短域名yhd.com,蕴意着“轻装上阵”。用户仅需输入yhd.com的三字母短域名,即可直接进入1号店首页。

2014年4月22日,小米启动新域名mi.com,吹嘘花费36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43万元左右,雷军屌丝地觉得肉疼,感慨称:“这个域名贼贵,估计算得上中国互联网史上最贵域名吧!” 当然雷布斯这人没几句实话,打个1折吧。

2014年7月18日,搜房网正式上线了此前高价购得的单拼域名"房"fang.com,并更名为"房天下"。与此同时,有消息称搜房网还又花了75万元,保护了fang.com.cn。

奇虎360公司收购360.com

早前360安全公司使用的域名是360safe.com,之后360公司收购了数字域名360.cn,并于2008年完成了从360safe.com到360.cn的域名切换,360safe.com被独立启用,建360安全中心英文版网站。

后来,奇虎360为保护其品牌,又收购了4数字域名3600.com。该域名曾跳转至奇虎360官网360.cn,后又跳转至360导航hao.360.cn。但是对于360导航网站启用域名3600.com,有部分网友表示,已分不清该域名是360公司的,还是钓鱼网站;也有人误以为电脑“中毒”了。可见,该域名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2010年,沃达丰公司击败国内一家IT公司,拿下了域名360.com。2015年2月,360公司花费亿元从沃达丰手中收购360.com,拿下域名360.com无疑是实至名归,但是仍将360.com指向360.cn。

360搜索的品牌更迭过程

2012年8月16日,奇虎360推出综合搜索,初期采用二级域名so.360.cn上线,整合了百度搜索、谷歌搜索内容,短短10天后获得10.22%市场份额,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二大搜索引擎公司”。 

2012年8月31日,360综合搜索正式启动独立域名360sou.com和360so.com,品牌为“360搜索+”,其中360sou.com为主域名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周鸿祎曾在微博上发起投票,调查so.com、sou.com、qihoo.com、360so.com以及360sou.com等域名的用户支持率。当时共有21220人参与投票,域名so.com获得了41.4%的支持率,成了众望所归的域名

2012年9月21日,360搜索正式启动独立域名so.com。该域名同此前360公司收购的sou.com和sou.cn一样,so对应中文“搜”,s代表着安全(safe),o代表这开放(open),两者结合就预示着网络时代到了注意安全和更多开放的时代。

2015年1月6日,360搜索正式推出独立品牌——好搜,新品牌名和LOGO于2015年1月6日起正式启用,同时域名haosou.com上位,用户登陆原域名so.com后将自动转跳到新域名

2016年2月1日,好搜搜索更名为360搜索,域名也从haosou.com,切换为更易记忆、更易输入的so.com。

除此之外,360公司手中还有haosou.com、fanqie.com、360.cn、360kan.com、360sou.cn、3600.com 、0360.cn、3360.cn等多个与“360”品牌和项目有关的域名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