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产经资讯 > 正文

铁打的女王 流水的英国首相 任内辞职10位首相

news.xixik.com   2022/7/8 1:18:14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自进入20世纪以来,包括鲍里斯·约翰逊在内,英国已经有10位首相在任内辞职。

伊丽莎白二世:“铁打的女王,流水的首相”,见证英国兴衰的史上最长待机女王!

穿着藏绿色斗篷,顶着花白蓬蓬头,一脸慈祥地站树下,牵着两匹小白马。

中国历史朝代表

这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96岁的生日纪念照,伦敦时间4月21日,摄于温莎城堡。

01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实际上,“4月21日”只是她今年两个生日中的一个,据悉,英国将在6月2日至5日举行女王“官方”生日庆典,欢庆女王登基70周年(“白金禧年”),致敬这位英国迄今最长寿、在位最久的君主。

女王的全称为“托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以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的保护者伊丽莎白二世”。

登基70年来,伊丽莎白二世历经多个时代传奇,见证14任英国首相,可谓“铁打的女王,流水的首相”。

同时,她见证了英国的兴衰,从日不落帝国到英国脱欧“黑天鹅”,影响力逐渐退却。

她的一生也几乎贯穿整个现当代史,近百年人类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流转在她的眼眸。

英国《金融时报》曾评论道,96岁高龄的女王已经成为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连续和传承”的象征。

伊丽莎白二世不仅是英国的女王,同时也是15个英联邦国家及地区的女王。在位期间,她曾外访300多次,到过上百个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英国最为知名的代言人。

“英国象征”“英国代言人”已经成为了她生存的标签,她不想撕掉,坦然接受,因为她曾在第一次访问南非的时候就下定决心“我在你们所有人面前宣布,我的一生,无论长短,都将献给你们,为我们都属于的大家庭(our great imperial family)服务。”

那时,她还只是年仅21岁的公主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或许在1953年真正戴上皇冠的那一刻起,她真正明白了自己不再是贤妻良母,而是嫁给了英国,成为了英国的女人,于是她开始“伪装”自己。

她在大众面前永远沉着冷静,高贵典雅,你永远也抓拍不到她慌张的蛛丝马迹,因为这是作为70年跨世纪“女王”的素养。

02

天降王位

其实,谁生来都不是女王,伊丽莎白也如此,10岁以前的她还是无忧无虑的小公主,直到1936年爱德华八世被迫逊位。

1926年4月21日雨夜,伊丽莎白出生在伦敦西区布鲁顿街17号,祖父母家中。

她的童年充满欢乐,与父母 、妹妹在苏格兰、英格兰乡下过着田园小生活,日常放风筝、骑小车。她不会放大公主的身份,喜欢和同龄小伙伴在草坪上“放飞自我”,但又总是张弛有度,不会去做危险的事情。

她没有去学校上学读书,而是在家,和妹妹玛格丽特一起学习语言、音乐和舞蹈,由家庭教师专门授课。父母并不要求她们在学业上大有所成,但伊丽莎白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制定每一天的阅读计划。

这段隐逸的时光定格在1936年,意外来临,由于她的伯父爱德华八世“爱美人不爱江山”而被迫逊位,父亲阿尔伯特继承王位,称为乔治六世,她也随之成为了准继承人。

10岁,从懵懂的小女孩,到君王候选人,她一下成为了公众瞩目的焦点。

成为“准继承人”后,王室为她制定了一套专属课程,学习《宪法的制定法与习惯法》《英国社会史》、《帝国联邦》、《英国宪法》等,帮助她积淀知识,理解英国政坛。

她花了6年的时间,学完了《宪法的制定法与习惯法》,反复在书本上勾画、注解,并在伊顿公学副教务长亨利·马汀爵士的帮助下,深入理解立宪政体和议会制度。

她的母亲伊丽莎白·鲍斯·莱昂是苏格兰的名门望族,贵族的那套礼仪课从未落下,想把女儿培养成为社交场上的名媛,得体,又不古板乏味。

《伊丽莎白女王传》中记载到:王后告诉她,一个高贵的女士的后背永远都不能靠在椅背上。后来,她一直保持坐姿前靠,最长达几个小时之久。

“女王”的第一课开课了,王后作为老师,告诉女儿: “避免嘲笑、不许炫耀、和声细语、从不吼叫和吓唬、时刻控制情绪”,“这样才能取得信任,赢得爱戴。”

03

编号230873号

1939年,德国袭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欧洲陷入战乱。

1940年,德军开始轰炸英国本土,不久后,伊丽莎白和妹妹与300万伦敦平民(以儿童为主)一样,被送往伦敦周边的小城镇和乡村避难。

和普通“难民”不同,英国政府给王室安排了一个秘密城堡。在城堡里,有人候着,有舞会,有宴会,过着相对安逸的生活。

但伊丽莎白公主仍心系万千民众,发表了对家人、对失散儿童的演讲,成功安抚民心,在历史上意义重大。

“这个国家的数千万人不得不离开家园,与他们的父母分开。我和我的妹妹玛格丽特·罗斯为您感到非常难过,我们明白离开您最喜欢的人意味着什么。对于生活在新环境中的您,我们向您表示真正的同情,同时我们也感谢那些接纳您的好心人。”

1940年10月13日,英国国家广播电视台(BBC)播报。这时她年仅14岁,这也是她的第一次公开演讲。

不拘泥于城堡的安逸,1945年,19岁的伊丽莎白主动说服父亲,允许她直接参与协助战争。

而后,她加入了后方防卫支援部队“国内妇女支援部队”(Women's Auxiliary Territorial Service),编号为第230873号。

在部队,她亲自驾驶汽车,修理汽车,这大概是英国王室中第一个经过正式训练的汽车修理员。由于表现出色,她获得了荣誉少尉军衔。

战乱期间,一位浅黄色头发,铜蓝色眼睛的“希腊式美男子”,成为了她的精神慰藉。

1939年,她参观英国皇家海军学校,遇到了英俊潇洒的菲利普王子,两人一见钟情,从那一刻起,她从未再喜欢过其他男人。那时,伊丽莎白13岁,菲利普18岁。

此后,两人经常书信来往,互诉衷肠。菲利普对于女王来说,很特别,当所有人都在恭维她的时候,菲利普会告诉她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急了也会说她是个“笨蛋”。

他似乎有点大男子主义,独立,倔强,和伊丽莎白的性格互补。

二战结束后,菲利普放弃王位继承权、改变国籍和宗教信仰,在1947年11月20日和伊丽莎白结为夫妻,这为历经战乱的英国人民带来了慰藉,国民都祝福他们。

结婚不久,他们开启了甜蜜的世界之旅,同时也不忘慰问英联邦国家及地区。

这时候的伊丽莎白仍向往爱情,向往浪漫,未褪去少女的样子。

1997年,在他们结婚50周年之际,伊丽莎白曾这样评价菲利普: “很简单,他一直是我的力量,这些年来一直存在。”

04

“上树是公主,下树是女王”

由于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伊丽莎白会代替父亲出访,她先后去到了希腊、意大利、马耳他、加拿大、华盛顿、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

1952年,伊丽莎白在肯尼亚收到了父亲英王乔治六世去世的噩耗,以及自己即将登基加冕的消息。

在得知继位的那一刻,她正在一个树上旅馆中,这段经历,被当地人妙称为“上树是公主,下树是女王。”

1953年6月2日,伊丽莎白的加冕典礼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

此刻,她发誓:“既然上帝旨意要她做王室的继承人,她理应担起这份义不容辞的责任——绝不推卸,永不退位。”

此刻,她开始重拾王者的素养,真正进入到英国女王这一角色。

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一直是一位追求浪漫,追求独立的人,他结婚后仍坚持继续他的海军生涯,伊丽莎白也非常支持。但伊丽莎白登基后,一切就改变了。

在伊丽莎白的加冕礼上,菲利普向妻子下跪宣誓:“我,菲利普,爱丁堡公爵,愿终生成为你的臣民并且尊敬你,我愿意效忠你……”

这一来,意味着菲利普不能再做自己喜欢的事,逐渐失去了自我。由此,他产生了负面情绪,不断地制造“花边新闻”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就情感层面来说,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不幸”的。此后的女王开始辗转于国内外政治,再也没有时间去做一名尽职尽责的好妻子,好母亲。

关于菲利普的绯闻很多,他是世界公认的“花花公子”。关于他出轨的消息,女王气愤不已,但不是气事情本身,气的是菲利普损坏了王室形象。他们曾分居过一段时间,为了王室的尊严,女王选择隐忍。

他们彼此之间达成了共识,就是努力扮演好夫妻的角色。

登基后的女王早就没有了儿女情长,一心投身于国家和王室,履行着女王的操守。

05

“贾府老太太”

对于政治事务,女王更多的是倾听,完美诠释了君主立宪制下元首的职责:代表国家形象,不干涉首相的政策,凝聚国家人民。

虽然伊丽莎白二世是有名无实的英联邦元首,但她却通过这一角色,团结了英联邦。新西兰前总理大卫·郎伊曾说: “我们在争斗,而她在团结。”

女王96岁生日当天公布了最新民调结果,有近2/3的加拿大人仍对伊丽莎白二世持有好感,但有51%的加拿大人反对继续保持君主立宪制,还有近60%的人表示,假如英女王离去,至少会对他们产生一定影响。

有人调侃道,英国女王就像红楼梦里的贾母,尊贵、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却不主动管事。平日里平易近人,但稍一动怒孩子们就敬畏三分。贾府需要这样一位老太太,她是贾府的象征,是贾府凝聚力的人格表现,没了贾母,贾府或许就不再是曾经的贾府了。

伊丽莎白二世也一样,从二战开始就建立了很大的民心基础,几乎成了这半个世纪英国的象征,她的存在就是大英帝国曾经辉煌的象征。

从二战的第一次公开演讲,到随父亲游历多个英联邦国家地区,再到后来亲力亲为,走访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2016年女王到访卡迪夫

她创造了一个新纪录—— 英国历史上外访最多的君主,直到96岁高龄,她仍坚持外访。

1986年10月12日,一架从香港飞来的喷气式客机,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金秋夕阳的辉映下,身着一袭黄色衫裙的伊丽莎白二世慢慢走下舷梯。

1984年中国和英国签署解决香港问题的协议,消除了两国关系中最大,也是最后的障碍。中英各方面的关系与合作迅速发展,一度被誉为中英关系的“史上最佳时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女王的首次访华具有重大意义。

访问期间,邓小平同志说: “感谢你不远万里来看我这个老头子”,女王回应道: “我就是来看你这老头子的”

女王表示,到中国来访问是她的一个夙愿,她一直期待这次访问。访问结束时,女王给李先念主席亲笔写了封感谢信。

“希望这种良好关系能继续下去并得到发展。毫无疑问,这次访问已在英国国内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我相信,这将有助于两国人民和政府认识到未来建立更密切关系的潜力。”

女王向来是喜欢中国的,曾先后与中国五任领导人会面。丈夫菲利普亲王比较随性,时常在媒体面前打趣中国形象,女王都会积极圆场,批评亲王的言论,这样的女王得到了中国人民的爱戴。

06

五支红玫瑰

对于宗教、道德标准和家庭事务,女王都非常保守。

她重宗教,重责任,重加冕的誓言,这是为什么她不选择退位的原因之一。

像她的母亲一样,她从未原谅伯父爱德华八世退位一事。在她看来,伯父抛弃了自己的职责,被迫让父亲负担起这个责任,加重父亲病情。

她一直没有忘记1947年许下的诺言,如今她已经96岁,在位的70年里,她为国际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后,一直秉承着英国王室恪守坚忍的准则,从不张扬,从不显露个性,不苟言笑的她常常得不到国民的爱戴。

常常有人戏称她为“冷血温莎”,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流传出攻击女王的歌曲、恶搞女王的画。

可是,不管别人怎么抨击她,她依然恪守坚忍,从不针锋相对,从不反击回应,波澜不惊。

然而,这张不苟言笑的面具在1997年被摘下来了。

1997年,“戴安娜王妃”因车祸不幸去世,“对前儿媳的去世保持沉默”让女王处于风口浪尖,当时的英国媒体、民众对王室充斥着不满,王室被批冷血无情。

而后,女王出席戴安娜的葬礼,在灵柩前,鞠躬弯腰。这个举动,安抚了民众的情绪,赢得了民众的谅解。

当时,女王沿着前来悼念的人群向前走着,一个11岁的小女孩伸手,递给了她五支红玫瑰。

女王停下脚步问: “你想让我帮你把花献给王妃吗?”

小女孩回答说: “不,女王陛下,花是送给您的。”

在接过玫瑰花的一刻,女王恪守的英国王室的操守,瞬间幻化。

在后续的民间访问活动中,女王逐渐改变了与民众的交流方式,变得更加亲和。

为君者,需拿得起,放得下,她逐渐摘下了演员的面具。

她开始追星,露齿大笑,穿各种糖果色的套装,收集各种类型的帽子。

她喜欢养柯基犬,每次出门,都要牵着,“女王和她的柯基犬”成为媒体的新焦点。

近年来,有关英国女王病逝的假消息层出不穷。今年2月,女王确诊新冠。

近期,女王因行动不便减少出席公共场合,在2月的一次公开会面上,她也曾表示 “我就站在这儿了,如你们所见,我不能动。”

女王的身体情况成了未知数,但是女王一直保持规律的作息,晚11点准时入寝。

几十年来,她一直坚持用“王室步行法”在温莎公园里散步,70岁之前,她还经常骑马散步。

女王坚持吃时令蔬果,不吃过季果蔬,她的饮食习惯有个特点,定时定量,注重少而精,再美味的食物也只吃一两口,女王前“御厨”达伦·麦格雷迪曾透露。

这些或许都是女王长寿的秘诀——严于律己。

2021年4月9日,一直陪伴在女王身边的菲利普亲王去世了,女王又失去了一个牵挂。

晚年,菲利普和女王的感情反而好了起来,孩子们总不让女王省心,反而这个出轨、喝花酒的菲利普,还老老实实地陪着她,甚至会准备一些小惊喜。

有一次,菲利普扮成卫兵站在女王旁边,女王认出了菲利普,在镜头前偷偷地笑了,难得露出如此少女的表情。

弥留之际,菲利普告诉女王,要将自己葬在温莎城堡的草坪下,那是女王平时遛柯基的地方。

他们或许诠释了爱情美好的姿态,那就是相互陪伴,一直惦记。

2022年4月21日,女王迎来了96岁生日。

这一天,她在英格兰东部的桑德林汉姆庄园平淡度过,没有礼炮,没有礼花,没有盛宴,只有曾经和已故丈夫菲利普亲王的美好回忆。

07

写在最后

近年来,每年都有人传言“伦敦桥倒了”(英国女王去世的代号),关于女王去世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有商家利用“女王去世”话题,生产女王“纪念品”,试图牟取暴利。

女王的生活跨越2个世纪,与经济大萧条伴生,历经二战的洗礼,见证美苏冷战和苏联解体,也看到过人类登月的伟大壮举,与世界各国和平交好传递友谊等等。

有人把女王比喻为现代史的活化石,她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国别和政治。

我们更希望看到大家讨论她的可爱,她的经历,她的主张,以及她带给时代的希望和意义。

参考文章

纪录片《伊丽莎白二世——伟大的女王》

澎湃新闻《人物|“英国象征”伊丽莎白二世》

新华网国际频道《英国王室与中国的不解情缘》

中国新闻网《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6年:92岁高龄 注定成传奇》

 

铁打的女王流水的首相:从丘吉尔到约翰逊,出现了多少个首相?

自1952年2月6日即位,到2015年9月9日,英国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打破其高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所创下的“63年216天”的统治记录,成为英国历史上在位最久君主。

而就如这位女王21岁生日时向英国人民许下的诺言一般,她的整个人生,无论是长还是短,都将致力于为他们服务。在“永不退位,永不辞职,永不退休”的宣誓下,她的“超长待机”将继续持续下去。

而这位截止目前已稳坐英国君主之位长达68年的铁打女王背后,是多达14届的流水首相。从丘吉尔到约翰逊,英女王治下的14位英国首相又都在其在任期间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1926年4月21日,伊丽莎白出生于伦敦。出生在皇室又是长女的她,从六岁起就开始接受传统且严格的临民治世之道的教育,这使得她变得越来越稳重、温和而又有主见。

尽管在学业上不能有喘息之机,但伊丽莎白和妹妹玛格丽特在童年时代一直是随身为约翰公爵夫妇的父母一起过着平静、隐逸的生活,可以说是无忧无虑的。毕竟,那个时候,他们没有想到过有一天会继承王位。

但随着伊丽莎白的伯父爱德华八世不惜放弃王位也要与离婚两次的辛普森夫人结婚之后,伊丽莎白一家的走向就彻底发生了变化。在父亲阿尔伯特继位,成为乔治六世之后,伊丽莎白也成为了王位的第一继承人。

而从1951年父亲乔治六世的健康状况越发糟糕之后,伊丽莎白就开始代替父亲出席各大公开场合,多次出访其他国家。一年后,随着乔治六世病重去世,伊丽莎白就继位成为了英国女王。

但那个时候英国已经是一个分崩离析的落日帝国,逐渐衰弱的军事与经济强权,以及逐渐瓦解中的松散组织英联邦,都让这位刚刚继位的英国女王感到吃力。但即便如此,她不断为保持前殖民地与英国的特殊关系做出了很多尝试与努力。

事实上,早在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就从封建国家走向了资本主义国家,而作为封建时代独裁者的国王或女王也因为与资产阶级所要求的的“民主”思想相冲突,而在议会权利不断扩大的同时,手中的权利也越来越小。

时至今日,英国国王或女王统而不治,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一个国家团结的精神领袖,而真正的立法权在议会手中,行政权则在首相手中。哪怕是后来在位时间长达68年的伊丽莎白女王,也只能遵照这样的历史轨迹,在首相的辅佐下,完成自己身为英女王的职责。

前7位英国首相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期间,经历的前7位首相分别是温斯顿·丘吉尔、安东尼·伊登、哈罗德·麦克米伦、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哈罗德·威尔逊、爱德华·希思、詹姆斯·卡拉汉。

第一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分别在1940年至1945年,1951年至1955年,辅佐了伊丽莎白父女二代君主。因与丘伊丽莎白一家交情颇深的缘故,丘吉尔可以说看着伊丽莎白长大的“英格兰爷爷”。而在伊丽莎白继位成为英女王之后,丘吉尔就成为了影响她、见证她成长的第一任首相。年轻而没有经验的英女王,是在丘吉尔的教导与鼓励下,一步步实现蜕变的。这使得丘吉尔在她心中有了不一般的地位与意义。也因此,当1965年丘吉尔去世的时候,英女王不仅为他举行了国葬,还破例先于灵柩到场,晚于灵柩离场,完整地送了丘吉尔一程。这是她破例给予丘吉尔的荣耀。

第二位首相安东尼·伊登的任期则非常短,仅为1955年到1957年。因为对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处理不佳,他被评为20世纪英国最糟糕的领导人之一,同时不得不下台。

第三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任期为1957年到1963年。尽管上任时对处理苏伊士危机一事存有担忧,但最终还是成功改善了紧张的英美关系。他在在位的6年里,一直与英女王一直保持着融洽的关系。

第四位首相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任期为1963年到1964年。他是英女王母亲的童年朋友,因此也与英女王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就因为一件政治丑闻而失去了公众的信任,不得不以生病为由辞去首相的职务。

第五位首相哈罗德·威尔逊,曾在英女王统治时期担任过两任英国首相,任期分别为1964年到1970年、1974年到1976年。他与英女王的关系非常融洽,是继丘吉尔之后,英女王唯一出席辞职晚宴的首相。

第六位首相爱德华·希思,任期为1970年到1974年。因与英女王在欧洲一体化问题存在很大分歧,而与英女王保持着非常紧张的关系。

第七位首相詹姆斯·卡拉汉,任期为1976年到1979年。不同于前任首相爱德华·希思与英女王之间的紧张关系,他与英女王在相处时一直很温馨,是朋友般的存在。

后7位英国首相

除了上述7位首相之外,英女王在统治期间,还与以下7位首相有过共事的经历。他们分别是玛格丽特·撒切尔、约翰·梅杰、托尼·布莱尔、戈登·布朗、大卫·卡梅伦、特雷莎·梅以及鲍里斯·约翰逊。

第八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任期为1979年到1990年,是与英女王相处时间最长久的英国首相,仅比英女王年长6个月。因两人同为有权势的女人的缘故,经常被外界编撰彼此间的冲突故事。撒切尔夫人是继丘吉尔之后,英女王参加葬礼的第一个首相。

第九位首相约翰·梅杰,任期为1990 年到1997年。尽管其内阁曾被卷入一系列性丑闻,但也没有影响他与英女王之间相互支持的关系。甚至在戴安娜王妃去世之后,梅杰还被任命为英女王孙辈威廉王子与哈里王子的特别监护人。

第十位首相托尼·布莱尔,任期为1997年到2007年,因理念不合而成为唯一让英女王更改会面时间的首相。其与英女王之间的关系非常冷淡,甚至还曾向公众透露英女王在秘密会议与他的对话。

第十一位首相戈登·布朗,任期为2007年到2010年。性情谨慎的他从不对外透露他与英女王的私人谈话细节,且一直与女王保持着有礼貌的工作关系,也因此得到了来自英女王的友谊。

第十二位首相大卫·卡梅伦,任期为2010年到 2016年,是英女王在位期间最年轻的首相,也是唯一与女王有血缘关系的首相。

第十三位首相特雷莎·梅,任期为2016年到2019年。尽管其与英女王之间因为脱欧计划而产生过一些矛盾,但在后来还是恢复了友好的工作关系。

第十四位首相则是从2019年上任、至今仍在任的鲍里斯·约翰逊。因疫情缘故,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通过电话来实现交流的。尽管关系和睦,但两人在脱欧事件中,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小结:

伊丽莎白是对待宗教责任十分严肃的君主,一直以来都践行着她的加冕誓言。这使得她在位期间兢兢业业,哪怕是晚年因为高龄而带来的身体不适,也没有使她产生退休的念头。而这样的“超长待机”下,她也经历了14位英国首相的轮换。

任内辞职10位首相

自进入20世纪以来,包括鲍里斯·约翰逊在内,已经有10位英国首相在任内辞职。

1. 内维尔·张伯伦(保守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提出了著名的辞职。

2. 温斯顿·丘吉尔(保守党)在1955年第二次担任首相期间因身体不适而辞职。他的第二个任期持续了3年零162天。

3. 安东尼·伊登(保守党)于1957年因苏伊士危机而被迫辞职。他只做了1年零279天的首相。

4. 哈罗德·麦克米伦(保守党)于1963年因普罗富莫丑闻而辞职。他当了6年零282天的首相。

5. 玛格丽特·撒切尔(保守党)在1990年11月因未能在党内领导选举中赢得多数席位而辞职。她做了11年零209天的首相。

6. 托尼·布莱尔(工党)于2007年6月辞去工党领袖职务,这是他第三次担任首相,原因是在入侵伊拉克后他的声望骤降。他执政超过10年。

7. 戈登·布朗(工党)在2010年大选失败后辞去了首相和党首职务。他担任首相2年零319天。

8. 大卫·卡梅伦(保守党)在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公布后辞职。他担任首相6年零64天。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9. 特蕾莎·梅(保守党)在无法通过她的英国脱欧协议后于2019年7月辞职。她执政3年零12天。

10. 鲍里斯·约翰逊(保守党)在一系列用人丑闻后失去党内支持,于2022年7月7日宣布辞职。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搜索 英国首相 英国女王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