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顶级国宝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到底藏在哪里?

news.xixik.com   2019-3-5 19:24:25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虽然《兰亭序》自诞生后就备受书家们的推崇,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书法艺术的第一座高峰。但真正给王羲之安上“书圣”头衔,将《兰亭序》捧为“千古一帖”的却是唐太宗李世民。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初三,长安街头,天光未亮,大唐宰相武元衡正走在上朝路上,随身卫队的灯笼突然被箭射灭,数十名杀手从黑暗中涌出,带头者手起刀落,砍断武元衡脖子,拎走头颅。

次日,女神探裴玄静收到了武元衡死前一晚临摹的半部《兰亭序》,和一首神秘的五言诗。原来,武元衡对自己的死早有预感,留下一道连环谜题,解谜者必须步步踏对,倘若棋错一着,真相就将永远湮灭。此后,名动天下的女刺客聂隐娘、被后世尊为“八仙”之一的韩愈之侄韩湘子、“鬼才诗人”李贺等纷纷牵扯入局;藩镇势力奇计连连;朝廷权臣各怀心机;甚至皇室深宫中也是人影闪动,鬼胎暗结,试图遥控局势……

文化悬疑小说,破解《兰亭序》真迹的千古谎言与生死谜局。

中国历史朝代表

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魏晋显赫家族名士共42人,聚会于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名士们共成诗37首,想要编成一部集子以流传后世,提议集会发起人王羲之写一篇序。王羲之拿起鼠须笔,乘着酒兴,现场挥就了一篇《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这篇书法共324字,凡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堪称神品,其文辞也隽永非凡,被后世作为古文典范来吟咏背诵。

经典的诞生往往就在转瞬之间,却凝结了创作者半生的功力,贯通了当世与后世的文化血脉,让历史的瞬间变为永恒。历代书法家和文学家在谈到兰亭集会时,都会有一种悠然神往的意绪。

但就是这一篇书法神品,却成了一个历史悬案、一个千古之谜。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兰亭序》版本均为摹本,真迹从唐代就已失传。而有关《兰亭序》真迹的故事绵延千年,至今争论不休。

《兰亭序集》的真迹究竟藏于何处至今为止仍是个谜。

《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历代书法界将其奉为极品。这幅作品,据说是王羲之酒后挥笔一气呵成。以后王羲之虽然又多次重写,但皆不如此次酒酣之作。为此,他曾感叹:“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故他本人对其也十分珍惜,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第七代孙王法极。

不过,《兰亭序》真迹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落入帝王家的命运,被唐太宗李世民所得,并在他去世后作为陪葬,埋进昭陵,从此下落不明。这也成为后人不断探寻的一个谜。

其一:李世民与《兰亭序》的千古奇缘

故事得从唐太宗李世民说起。虽然《兰亭序》自诞生后就备受书家们的推崇,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书法艺术的第一座高峰。但真正给王羲之安上“书圣”头衔,将《兰亭序》捧为“千古一帖”的却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代名相房玄龄等人撰写了《晋书》,写了《王羲之传》。李世民读后觉得意犹未尽,竟亲自操刀作《王羲之传论》。李世民几乎否定一切书家,独尊王羲之。三国时期的书法名家钟繇,李世民评价他“体则古而不今”;“二王”之一的王献之,也就是王羲之的儿子,李世民评价他“疏瘦如枯树”;南朝书坛巨擘萧子云,李世民评价他“无筋无骨无丈夫之气”。而对于王羲之,李世民的评价是四个字:尽善尽美。

(图)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唐太宗李世民书法《江叔帖》

李世民不仅仅是一个书法迷,也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只不过他政治上的巨大成功掩盖了其书法上的成就。当代书法家徐利明评论初唐四家为: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世民,而将薛稷替换掉了。虽然是一家之言,但李世民的书法造诣可见一斑了。但凡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过人技能,必定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李世民的某些疯狂举动了。

李世民搜集王羲之真迹的举动可谓如痴如醉。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知道李世民爱王羲之书法,长安城一夜之间就冒出成千上百件王字真迹,外地的收藏也潮水般涌向京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几位老臣昏花着老眼,一边鉴定真伪,一边奉诏临摹。有时为了争论真伪还争得面红耳赤。最后由褚遂良拍板,鉴定王羲之真迹二千二百九十纸,号称“一网打尽”,献给李世民。

真的是一网打尽吗?当然不是,因为少了神品《兰亭序》!

唐朝之前,“王”家一直是单传的,王氏家传之宝应该是传到了王羲之七世孙智永那里,李世民顺藤摸瓜就摸到了智永那里,但此时智永早已作古。李世民又打听到智永的一位徒弟辩才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临摹一卷神秘书法,据推测这卷神秘书法很有可能就是《兰亭序》真迹,于是李世民又打起了辩才的主意。

李世民召见了辩才,辩才拒不承认,说自己临摹的只是师父智永的摹本,不是真迹。兵家出身的唐太宗没有强行索取,他认为:“若得一智略之士以计取之,庶几必获。”,于是决定智取《兰亭序》真迹。

(图)萧翼赚兰亭图

李世民派出的卧底是监察御史萧翼。萧翼乔装为一名书生,从洛阳随商船来到浙江,抵达辩才所在的永欣寺。萧翼来到寺里,假装看寺里的壁画,引起了辩才的注意,跟辩才搭上了话,此后两人吟诗下棋,聊得很投机。一段时日后,辩才将萧翼引为知己,卸下了心防。二人聊起书法,辩才一时兴奋,就吐露了《兰亭序》真迹的秘密。

萧翼窃取了《兰亭序》真迹,献给了李世民。李世民重赏萧翼,大宴群臣。

一代明君为了赚取《兰亭序》,竟然出此“下策”,实在令后人咋舌。这或许是传说,或许是史实,后人不得而知。但《兰亭序》却因此被蒙上了一抹传奇色彩。

其二:《兰亭序》真迹到底藏在哪里?

唐太宗李世民遗诏中要求将《兰亭序》枕在脑袋下面,要永远拥有这件挚爱的宝贝。昭陵(唐太宗陵墓,位于今咸阳市)被合上的那一天,《兰亭序》就作别人间,沉入地底,陪伴李世民度过千年长夜。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兰亭序》真迹埋在昭陵,这是目前真迹去向最主流的说法。

但历史的一个插曲又让真相变得扑朔迷离。

搅局者名叫温韬,是五代时期的一个“盗墓狂人”。关中十八唐帝陵几均被盗掘 破败不堪但气势犹在

据《旧五代史》卷七三《温韬传》记载,温韬为耀州节度使时,把境内的唐陵盗了个遍,昭陵也不能幸免,几乎被他偷了个干净,“昭陵所出金器,十万人三十日犹运不绝”。不过在温韬的盗墓品目录里,并没有《兰亭序》的记载。被温韬盗掘出来的一些书法珍品,宋朝时还有人说见过。如此看来,《兰亭序》应该是被盗掘出来之后再遗失的。

后世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说温韬不通文墨,将《兰亭序》真迹损毁了;有说温韬把《兰亭序》真迹盗出,流落民间。此后历史上时不时就爆出《兰亭序》真迹现世的消息,当然大多是哗众取宠。就在十年前的2005年,还有媒体报道《兰亭序》真迹现世的消息,最后也被证明是假的。

除了《兰亭序》真迹陪葬昭陵的说法外,另外一个最主流的说法就是真迹埋在乾陵。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图)《兰亭序》摹本

有文献记载,当年陪葬昭陵的只是《兰亭序》的一个摹本。真迹让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调换了,陪葬在李治和他的皇后、大周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之中。因为温韬盗墓事件,使得很多研究者对于《兰亭序》陪葬昭陵产生了怀疑,而乾陵又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没被盗过的陵墓,埋存《兰亭序》的可能性最大。

1965年由郭沫若著文引发的《兰亭序》真伪之辩,由于毛泽东主席的关注和干预,更是轰动一时。郭老认为极大可能藏在昭陵或者乾陵中的原王羲之第七代孙永兴寺和尚智永献给唐太宗李世民的《兰亭序》真迹是冒名王羲之的伪作。因此目前史学界认为藏于昭陵或者乾陵中的《兰亭序》,可能不是真迹,真迹在哪至今还是个迷。

直到今天,《兰亭序》藏在哪里仍是一个谜,但如果有一天《兰亭序》真迹现世,也不要惊讶,因为它可能就在某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静静地沉睡着。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