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四位“仁宗” 怎样的皇帝才是仁?

news.xixik.com   2019-8-18 19:18:37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整个封建王朝,数百位皇帝,能得到“仁宗”庙号的,只有这么几位,可见这个庙号的重量。能被称之为“仁”不仅仅是为政清明,更要怀有仁慈之心,要把天下百姓看的比自己重要。

庙号皇帝死后,后继之君和大臣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起到一个盖棺定论的作用。自汉代高祖刘邦开始,历代皇帝庙号,有褒有贬。虽然皇帝众多,但是能配的上“仁”字的皇帝却不多。数了数历史上称为仁宗的皇帝只有六位,而正统王朝只有四位。

咱们首先来谈谈,为什么在古代历史上“仁宗”很少?

“仁”字在古代社会,是对君王的第一要求。所有的太子,当他们在受教育的时候,他们的帝王师都会告诉他们,君王必须要“仁”,只有仁,才能够把国家治理好。

中国历史朝代表

但是,等到太子当了君王以后,真正按照“仁”这个字来治理天下的,却非常少。为什么按照“仁”的方式来治理国家的君王非常少呢?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字,它与皇权是相抵触的。这个字要求的是一种分享,一种权力的分享,一种物质的分享,一种荣誉的分享。

皇帝要实施“仁”,那就应该尽量听从大臣们的意见,尽量采纳大臣们好的建议。而一旦听从大臣们的意见,也意味着一种权力的分享。

皇帝要实施“仁”,就应该尽量多地把物质分享出去,赏赐给大臣,赏赐给天下的老百姓。但是当把这些东西赏赐出去以后,皇帝的财富自然就变少了,它能够享受的物资就不多了。

皇帝要实施“仁”,他就要礼贤下士,就要关心老百姓。这也就是抬高大臣和老百姓地位的做法。而抬高他们地位的同时,皇帝的地位,就不再那么尊崇了。

而皇权又是一种趋向于独裁的,极为自私的权力。皇权要求皇帝应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应该有至高无上的物资享受,应该有至高无上的阶级地位。由此可见,皇权和仁政,本身就是一对矛盾。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古代却一直提倡,皇帝要实施仁政呢?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皇权的独裁,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给皇权降降温,独裁将变得愈发不可收拾。这种愈发不可收拾,自然就会引发天下大乱。二是实施仁政,本身就是一种虚假的宣传。通过宣传皇帝讲仁政,让老百姓甘心屈服于皇帝的统治,不再造反。其实,本来皇帝获得的那些权力、物资和荣誉,都是老百姓给的。但是,事情要往相反的方向引导,要让老百姓觉得,不是皇帝给他们的,恰恰是他们给皇帝的,是皇恩浩荡,这就是古代宣扬仁政的目的。

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皇帝要实施仁政,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个皇帝在他当皇帝期间的几十年里,一直保持这种对权力的分享状态,是很难实现的。

第一位是宋仁宗赵祯。宋仁宗的仁是实至名归,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皇帝。对待大臣、百姓甚至身边的侍从都很仁慈。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宋仁宗批阅奏折到很晚,又饿又冷,非常想喝一碗羊肉汤。但后来想到如果是这样,内侍肯定又要大动干戈,而且自己吃习惯了很有可能成为定例,一年下来要杀数百只羊,这样会给老百姓造成负担,而且会伤害生灵实在不应该,于是宋仁宗忍住饥饿没有说。

他不仅对人仁慈而且非常勤俭节约。赵祯去世前不久,中书门下、枢密院曾在福宁殿的西合奏事,看见赵祯所用的床帐、垫具都质朴灰暗,许久未更换。赵祯看着宰相韩琦等人说:

“朕居宫中,自奉正如此耳。此亦生民之膏血也,可轻费之哉!”

宋仁宗的仁俭之名不仅在宋国流传,而且已经流传到国外,征服了一大批辽国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辽国皇帝,《天龙八部》中乔峰的结拜大哥耶律洪基。据《邵氏闻见后录》记载:嘉祐二年(1057年)秋,辽朝曾派使者前来求取赵祯的画像。朝臣担心画像被使用厌胜之术,赵祯说:“朕待虏人诚恳,他们一定不会这样做。”于是遣使将自己的画像赠送给辽朝,辽道宗耶律洪基举行隆重仪式,亲迎赵祯画像。耶律洪基见到画像后

“惊肃再拜,谓左右曰:‘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

全民偶像宋仁宗:去世时连辽国皇帝都泪流满面

“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并且为他建造了衣冠冢,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皇帝死后,能让举国上下,甚至是敌国君主为其痛哭,实在是可以当得上“仁宗”这一庙号

第二位是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仁宗在位期间,大力进行改革,启用汉族文臣,减裁冗员,整顿朝政,重开科举制度,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复兴元朝,经元仁宗的励精图治,元朝到达了强盛的顶点,以元仁宗的雄才大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中国固有版图。

第三位是明仁宗朱高炽。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后,对建文旧臣毫不留情,景清、方孝孺等众多大臣被灭族,同时派遣郑和六下西洋,五征蒙古,虽然巩固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国库空虚,人民生活艰难。朱高炽即位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虽然在朱高炽在位仅仅只有八个月,但是朱棣在位期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务一直是交给朱高炽来掌管,因此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推行自己政策,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加上这段时间,朱高炽对明朝做出的贡献就毋庸置疑了。

朱高炽似乎也没有干出什么政绩,他何德何能,为什么他的庙号,就可以叫“仁宗”呢?

明仁宗之所以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被叫做“仁宗”,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明仁宗当的时间很短,成就了他。如果明仁宗当的时间太长,他能不能够一直坚持仁政?那是非常难说的。

在古代皇帝中,李世民是把仁政坚持得比较久的一个皇帝。但是李世民在晚年的时候,也不愿意再实施仁政了,他也有些贪玩享乐了。原因就在于,李世民当皇帝的时间太长了的缘故。所以说,明仁宗当的时间很短,是他生命的不幸,但却是他政治生命的万幸。

当然了,明仁宗之所以被称为“仁宗”,也不能够简单就说,这是因为他当皇帝的时间比较短的缘故。事实上,明仁宗是一个一以贯之实施“仁”的人。他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一直以仁爱著称。他的仁爱。甚至使得他的父亲朱棣都有些不喜欢他,觉得他这种做法,很难把皇位坐稳,所以一度想废黜他的太子之位。而他的弟弟朱高煦也因此蠢蠢欲动,觉得这个皇位,应该是自己的,多次试图下手夺取皇位。

所有这一切,大臣们都看得很清楚,都觉得这是仁宗的“仁”。

另外,明仁宗在当了皇帝以后,虽然只有八月的时间,但是他做了一个拨乱反正的事情。也就是矫正了朱棣当皇帝期间,做出的许多维护中央集权的政策。

明仁宗矫正朱棣的做法,事实上也就是适当把一些权力下放给大臣们。而这一点,也使得大臣们欣喜若狂,觉得明仁宗是非常仁爱的。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总之,明仁宗之所以被称为仁宗,既与他当皇帝的时间太短有关,同时与他从太子当皇帝一以贯之的做法有关,还与他与前面的皇帝朱棣的对比有关。正是因为如此,大臣们才给明仁宗上了这样的庙号!

第四位是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清仁宗成就不高,他所统治的清朝,正是从盛到衰的转折点,他的父亲乾隆皇帝给他留下的是一个国库空虚,满朝贪官,起义频发的烂摊子。虽然他有心他肃清吏治,还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他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为品格的平庸天子。

不过清仁宗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作为守成之主还是合格的,但是处在世界大潮巨变的环境下,他就显的很差了。

整个封建王朝,数百位皇帝,能得到“仁宗”庙号的,只有这么几位,可见这个庙号的重量。能被称之为“仁”不仅仅是为政清明,更要怀有仁慈之心,要把天下百姓看的比自己重要。


投诉/举报
搜索 仁宗 宋仁宗 清仁宗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