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这里是美国 > 正文

美国“禁枪”怎么就这么难?为何枪声不绝于耳?

news.xixik.com   2012-12-16 15:48:21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美国的枪支文化,是由美国早期特殊的历史积淀造就的。16世纪,当第一批欧洲人来到北美大陆,面对的是野兽出没的广袤荒野以及与印第安人的激烈冲突。当时的社会非常松散,政府还难以为民众提供有效的防卫,最可信赖的就是自身力量,而枪支在保障人身安全方面发挥了举足

现在只要一提到美国,“枪击案”就成了无法避开的话题。在这个全球私人拥有枪支最多的国家,因枪支暴力引发的惨剧仅仅在一个多月内就连续上演了4起。枪击事件的频发,再次将美国的枪支文化和枪械泛滥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目前,美国有近17万家枪械专卖店,每年的枪支交易量约在300万至500万支之间。售枪广告随处可见,公民只需交35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轻松取得为期三年的持枪执照。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目前大约40%的美国家庭拥有枪支,约2.5亿支枪在私人手里,而在美国南部,70%的家庭都有枪。

中国历史朝代表

连续发生的惨案虽然原因不同,但“枪支管控不力”无一例外的成为了众矢之的。官方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每年大约有超过3万人倒在枪口之下。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的枪支犯罪主要跟四个方面有关:恐怖主义、种族主义、经济问题和枪支控制问题。由此看来,枪支的泛滥是导致血腥惨案频繁发生的前提。这已激起大多数美国民众的强烈不满,要求禁枪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可是,政府的态度却总是模棱两可,能回避就回避。相反,还有更多的人为了寻求自我保护购买更多的枪支,导致每一次枪击案发生后,枪支销量不降反升的局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禁枪”变的如此艰难?枪支背后究竟又有怎样的利益集团?

枪支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美国再发枪击案折射枪支管理难题

当地时间2012年8月24日,纽约帝国大厦发生枪击案,造成十多人死伤。图为枪击案第一现场,地面上摆放着警方的黄色证物标记。警员在周围研判案情。

 当地时间2012年8月24日,纽约帝国大厦发生枪击案,造成十多人死伤。图为大批民众在纽约帝国大厦枪击案封锁线外围观。

枪支在美国是一种文化,很多美国人都有“枪支情节”,是由美国早期特殊的历史积淀造就的。追溯到殖民时代,16世纪,当第一批欧洲人来到北美大陆,面对的是野兽出没的广袤荒野以及与印第安人的激烈冲突。当时的社会非常松散,政府还难以为民众提供有效的防卫,最可信赖的就是自身力量,而枪支在保障人身安全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独立战争时期,美国的民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莱克星顿民兵打响了第一枪,为独立战争拉开序幕,至此,枪支在美国被蒙上了一层神圣的爱国主义色彩。

再后来,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面对一片远离法律和秩序、具有绝对自由的蛮荒土地,吸引了一大批冒险人士过去探险寻宝,这批人后来被成为西部牛仔。在美国影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两个牛仔决斗的场面,双腿站立对峙,双手下垂,然后就看谁能在最短时间拔枪射击,获胜者可以生存,并不用担负任何法律后果,美国的牛仔文化影响至深,而在牛仔文化中枪支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枪支又被赋予了一种“拒绝强权、个体自由不可冒犯”的意义。

正是由于枪支文化的影响,美国人对枪支情有独钟,枪支已经成为了美国人必备的一项生活用品。除吃之外,在很多美国人看来,枪支并不是用来犯罪的,相反只有拥有了枪支,在面对强盗、小偷等犯罪分子的入侵时,他们才可能更好的保护自己。试想一下,犯罪分子是愿意到一家有枪的家庭去,还是愿意到一家没有枪支的家庭去,因此,在他们看来,枪支的存在反而是降低了犯罪率。

在亚利桑那州很多人不仅可以拥有枪支,而且可以在酒吧和一些学校等公开场合携带枪支。最近出事的得克萨斯与弗吉尼亚是美国枪支管理最为松懈的两个州,人们甚至不需要身份验证,就可以合法获得枪支。在1700万人口的得州,枪支数量就高达6800万支,平均每人持有4支。难怪有人说,枪支之于美国,就犹如汉堡包、热狗、摇滚乐之于美国,是美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枪支管理制度相对宽松。在亚利桑那州很多人不仅可以拥有枪支,而且可以在酒吧和一些学校等公开场合携带枪支。最近出事的得克萨斯与弗吉尼亚是美国枪支管理最为松懈的两个州,人们甚至不需要身份验证,就可以合法获得枪支。在1700万人口的得州,枪支数量就高达6800万支,平均每人持有4支。难怪有人说,枪支之于美国,就犹如汉堡包、热狗、摇滚乐之于美国,是美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整个19世纪,美国政府基本上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从法律上限制使用武器,拥有枪支成了十分寻常的事情。枪支,在其他国家被公认为危险品,但在美国却被认为是“秩序的象征和保守主义的图腾”。 震惊娱圈的性丑闻事件 华人告诉你:美国的穷人怎么省钱?

法律赋予民众“拥枪权”

美国控枪的“高压线”

当地时间2012年7月20日,美国丹佛市举行《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的首映现场发生枪击事件,截至目前至少造成14人死亡,50人受伤。图为枪击案嫌犯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lmes)首度出庭受审,引发美国各界广泛关注。

枪支权利的起源在英国《普通法》,独立后的美国做了继承。1791年,美国通过的宪法第二修正案,给予美国人在必须时反抗政府、推翻暴政的依据。原文使用了“受到良好管理的民兵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是必要的,人民拥有和使用枪支的权利不受侵犯”的表达,而不是写“享有”此项权利,明确认定枪权是一种天赋权利而非宪法上的创设。

从法律角度看,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民众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拥有和携带枪支的权利与言论自由一样,已被视为最基本的人权之一。从法律上来说禁枪基本上是一条死胡同。此外,主张持枪自由的全国步枪协会有超过400万会员,该协会财大气粗,号召力强,对选情有一定的影响。大选之年,谁也不愿意去得罪它。

著名的《人权宣言》第一条是关于言论和信仰自由,第二条就是公民拥有枪支的权利。

2010年美国发生近1.3万起谋杀案,其中8775起是枪支谋杀,占三分之二;枪支抢劫、攻击的发生率分别都在10万分之40多。在首都华盛顿,每10万人有256件枪支抢劫案,99件枪支攻击案,是全美枪支暴力犯罪最严重的城市。

拥枪权之所以难以被否决一来是因为者是民众被赋予的权利,被认为体现了美国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二来也由于武器制造商和拥抢者利益集团的阻挠,常常使得废除拥枪权之争不了了之。

而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似乎并不认为,社会上枪支多寡与犯罪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丹佛枪击案之后,美国众议员卡洛琳·麦卡锡(CarolynMcCarthy)曾感慨万分,“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机会让人们听你说话。”她在担任议员期间,自始至终都在努力对攻击性武器采取些措施,以免让某些疯子轻而易举地几分钟就可以杀害一群无辜的受害者。可惜麦卡锡和其他一些要求控枪的团体的努力收效甚微。反对控枪的人辩解称,犯罪分子若想犯罪,他们可以想法设法地弄到枪支,无论途径是否合法,而民众拥有枪支也可以起到自卫的作用。尽管恶性枪案不断发生,但是没有给予反对控枪的人以警醒。

面对枪支泛滥带来的严重后果,美国民众纷纷投入禁枪活动,并呼吁美国政府加强对枪支的管理。但是,几十年来,美国国会虽然也制定了一些有关枪械管制的法律,而且确实呈现越来越严格的趋势,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

巨大的经济利益集团

枪支暴力给美总统大选“出难题”

当地时间2012年8月5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奥克里克一座锡克教寺庙内,发生枪击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多人受伤,包括与警方交火中丧生的一名犯罪嫌疑人。这是继丹佛影院枪击案发生仅半月之久,美国又爆出一次伤亡严重的枪击事件。

枪支问题的背后,大都涉及庞大的经济利益。枪支制造商在美国是一股很强的政治势力,甚至能够影响美国总统的选举。因此,即使枪击案频发,民众要求禁枪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美国国会几次都无法通过控制枪支出售的议案。

枪支销售在美国一直是“大生意”,Smith &Wesson等知名上市枪支公司的股票一直表现良好,即便在经济危机下,枪支销量也只升不降。目前全美有8千万合法注册持有枪支的公民。枪支游说集团以及以美国步枪协会(NRA)为首的民间组织一直在用巨大的人财物力争取民间持有枪支的更大空间。不少遍布各州县的民间枪支协会甚至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不少人家更是代代相传的会员。

距离11月6日的美国大选投票日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奥巴马与罗姆尼的对垒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帝国大厦枪击案的发生使两人再也无法回避美国舆论关注的枪支管制问题。

此前,奥巴马对枪支问题一直都是“笼统的”表态,原因也非常好理解,即不想得罪对枪案惨剧频发愤怒的民众,也不想得罪对于国会具有巨大影响力、资金雄厚、具有数量庞大高端会员的全美步枪协会。或者说,是以全美步枪协会为代表,赞同民众持有枪支权利,且对大选影响力斐然的群体。

自20世纪70年代起,以全美步枪协会为代表的群体每次选举期间都在大众媒体花巨资力挺反枪支管制的总统,如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小布什,都是反枪支管制者或者全美步枪协会的会员。现任总统奥巴马虽然提出应该反省美国枪支泛滥的现状,但却并没有提出改善这一状况的具体措施及时间表。对奥巴马而言,谈论枪支管制这个敏感的话题,在大选即将到来的紧要关头,极可能触碰“政治风险的礁石”。 而且,美国政府似乎并不认为,社会上枪支多寡与犯罪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丹佛枪击案之后,美国众议员卡洛琳·麦卡锡(CarolynMcCarthy)曾感慨万分,“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机会让人们听你说话。”她在担任议员期间,自始至终都在努力对攻击性武器采取些措施,以免让某些疯子轻而易举地几分钟就可以杀害一群无辜的受害者。可惜麦卡锡和其他一些要求控枪的团体的努力收效甚微。反对控枪的人辩解称,犯罪分子若想犯罪,他们可以想法设法地弄到枪支,无论途径是否合法,而民众拥有枪支也可以起到自卫的作用。尽管恶性枪案不断发生,但是没有给予反对控枪的人以警醒。

揭秘美国枪文化:枪击案引发的思考

美国人对枪有着特殊的感情,崇尚暴力是美国的一种文化传统。在美国人“开拓新边疆”的历史过程中,美国殖民者用枪与野兽搏斗和获取食物,抵御匪徒劫掠。生存和安全的需要,决定他们必须拥有枪支。如今,美国人仍把持枪视为西部精神的再现,视提枪、跃马、哼小调的牛仔形象为楷模。如今,从西部枪战片到今天的好莱坞大片,这些文艺作品经常把小偷、杀人犯描写成英雄,激烈的枪战镜头成为美国电影电视不可缺少的画面。因此,可以说,美国崇尚暴力文化由来已久。

暴力文化对美国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不容低估。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警告说,今天,美国少年在初中毕业时已经通过媒体看到8000多起谋杀场面、10万多场暴力情景,到高中毕业时,这些数字将成倍增长。在这种没落文化的熏陶下,孩子们一旦遇到特殊问题,就很容易铤而走险。最近两年,美国校园枪杀案不断增多及罪犯年龄越来越小,充分显露出美国暴力文化的恶果,暴力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主旋律。这种暴力文化思维甚至扩展到美国政治外交。当美国在采用外交手段不能解决国际争端时,就会诉诸武力,伊拉克战争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美国难以走出“枪支怪圈”

2012年4月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警察在枪击案发生现场侦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匹兹堡市4日发生一起枪击事件,有2名警察在与犯罪嫌疑人交火时被打死,另有3名警察负伤。 新华社/美联

美国人在枪支问题上的意见分歧,可谓一大奇观。在世界绝大多数地方,加强枪支管理天经地义。但在美国,枪支管理不仅是治安问题,更涉及传统和政治。美国早期殖民者为在险恶环境中保全身家,几乎人手一枪。持有武器,在美国被视为公民基本权利之一,美国宪法对此有明文规定。日后也就成为“挺枪派”最强有力的论据。

关于枪支问题的争论并不严格以党派划界,但总的说来,支持持枪自卫的以共和党人居多,而反对者以民主党人居多。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执政以后,将枪支管制提上重要日程。共和党的小布什上台后,则采取一些有利于放松管制的措施。奥巴马上台后,也有望逐步加强枪支管制。

因此,美国的枪支管理时松时紧,周而复始,形成一个难以走出的“怪圈”:一个或几个令人震惊的枪击案会成为推动枪支管制立法的一个催化剂。但当这些暴力事件暂时平息,特别是共和党执政时期,反对枪支管制呼声就会卷土重来,或推翻早先的法律,或制定法律维护持枪者权利。

当地时间2012年5月30日,一名男子在美国西雅图地区一家咖啡馆开枪袭击多人,造成3人死亡,2人严重受伤,随后,被认为是同一嫌疑人的男子在靠近市区的地方又枪杀一名女子并开走了她的车。在警方抓捕过程中,枪手弃车后自杀。

鉴于枪支在美国人民文化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美国设置了一条专门的法律:“人们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容侵犯”。因此,美国人认为持有枪支这是他们的合法权利,国家不应该剥夺。而美国的总统虽然有禁枪的想法,但是因为害怕失去选民的支持,也不得不迁就民众的意愿,这也是民意绑架政府的典型例子。

王璜:自由的边界

美国再发枪击惨剧,奥巴马在流下热泪的同时,表示要尽力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中国网友也激烈谈论,观点有不少同情、祈祷的,也有人主张禁枪;又有明眼人道破是人在杀人,不是枪在杀人;同时也有人指责这是鳄鱼的眼泪,因为美国对外战争杀死更多人,只在国内讲人权,价值观不一致。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我倒是很为奥巴马怎么采取预防措施着急,因为操作起来肯定难比登天,特别是在美国这个推崇自由的国度。具体来说,要维护治安,恐怕难以避免牺牲一些个人的自由,比如摄像头监控、机场安检搜身、军事管制区禁止通行等——这些措施已被普遍接受;但真要避免此类事件,恐怕更有效的方法是对个人行为的全面监控——包括禁枪、公共场所的全面安检,甚至类似美剧《24小时》中的各种手段,这些手段相信美国人是难以忍受的。

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预防措施是可行的呢?在当今高速运行的社会中,自由的边界需要更加仔细地界定。比如说禁枪,对于普通人而言,禁枪的确限制了紧急情况下自卫的自由,但对已遭枪击身亡的儿童们而言,纵使拥有再多自由也是枉然。从伦理上说,自卫权是不容剥夺的,但从技术上说,其实大有探讨空间的,比如只允许拥有一定强度杀伤力的武器,其他的一经发现即严惩,也是完全可能实行的。当然,反对派会说,自由绝不容妥协,但是比起每天面对死亡威胁,孰轻孰重?政治的精髓本在于妥协,自由的边界也需要摸索。当今的社会已如一列疾驰的火车,一些小概率的个体事件即可能导致深重的灾难。毕竟如果我们的祖先中有一个心怀怨恨,至多也只能引发一场群殴而已。

事实上,精英阶层普遍认为“不太自由”的新加坡,此类枪击案发生的几率就大大减少。可见自由的边界设定在何种挡位,都是可以调试,也必须经过调试的。国人普遍擅长价值判断,辩论起来唾沫飞溅;却不愿做技术上的精确设计和调整,这需要持续的默默努力。只有牺牲一些自由,才能换来一些自由。

美国总统里根作为被枪击刺杀过的总统,是受害者,曾经说过,“杀人的是人,不是枪。” 如果一个人开枪杀害无辜,那么就要设法解决他杀人的原因,比如是家里被强拆投诉无门报复社会?是遇到贪官污吏被打杀破产了?是从小受到欺凌,没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导致心理疾病?是种族歧视,那么就要从小从环境上打造正确的思想观念根本上摒弃歧视这种现象。是遇到司法不公?是家徒四壁无钱看病交学费,导致万念俱灰报复社会?等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就应该解决这些问题的诱因。

没有枪,两个歹徒可以驾驶飞机坠毁,可以驾驶公交投河,可以驾驶火车脱轨,可以引爆煤气轰炸……只要歹徒想,降维打击的道具多了去了。而大家普遍拥有枪的环境下,另外八个好人可以在本没有能力制止的情况下终结歹徒的行为。大家都有枪的目的不是恃强凌弱,而是缩短“贫富差距”。


投诉/举报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