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平奖,于1895年设立,以提供资金支持的瑞典著名的物理学诺贝尔名字命名。该诺贝尔和平奖评选工作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负责,其5名成员均由挪威议会选出。每年的9月至次年2月,委员会接受提名,10月公示获选人,到12月才正式颁奖。
提名人选的前提,必须要对世界和平作出突出贡献。根据挪威议员泰布林·吉加德的说法,特朗普之所以获得提名,理由是其促成了以色列和阿联酋的和平协议。
另外,该议员还强调,“就他的功绩而言,我认为他在创造国家间和平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其他大多数和平奖提名者都要多。”
截止2019年,诺贝尔和平奖有134位获得者。历史上,美国共有4位总统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第一位,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人称老罗斯福(区别于其侄子富兰克林·罗斯福)。其在任期间,对外奉行门罗主义,扩充军队、干涉美洲事务、支持巴拿马独立,推动《排华法案》成为永久法案。190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成功地调停了日俄战争”。
第二位,美国第28任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是唯一一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执政期间,威尔逊频繁侵略拉丁美洲国家,尤其是墨西哥、古巴和巴拿马。本国内,他还大力压制印第安人,甚至发起种族矛盾冲突。但也曾做过为人称赞的事件——倡导和平组建国际联盟,获得了1919年的和平奖。
第三位,吉米·卡特,为美国第39任总统,美国最长寿且离任时间最长的总统。任总统期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其卸任后,他还依旧活跃在政坛,在国际冲突中担任调停者的角色。此外,他还致力于健康和慈善事业,成立了卡特中心。2020年,卡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为表彰他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不懈为国际冲突寻找和平解决方案、致力于增进民主及改善人权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 ”。
第四位,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为美国第44任总统,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国人总统。执政八年,他推进了医疗改革,打击IS,放宽对古巴限制,与伊朗达成核协议等。2009年,他宣布从伊拉克撤军的计划,并于当年获得了和平奖,理由是“奥巴马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他为人民带来了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这四位总统中,奥巴马获奖的非议最大,理由很简单,因为奥巴马为和平作出的贡献还未实现,奖项理应颁发给已完成的和平贡献者。在奖项颁发后,美军并未撤走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驻军,还介入到叙利亚内战中。
就提名而言,进入的门槛并不高:所有国家元首或国家级的国会议长都能被提名。大学教授、外交政策研究机构所长、过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成员,都有资格提名他们属意的候选人。提名不需先接受邀请,只要在和平奖提名截止日期——每年的2月1日之前提出,提名就会被接受。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不公开评论被提名者的身份,提名名单将保密50年。
而国家元首被提名乃至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一事也并不罕见,201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就是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美俄两国也都有领导人拿过该奖。
有意思的是,2020年9月,当时美国总统大选的角逐进入白热化阶段,拜登也被英国工党议员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拜登在席卷全美的暴力抗议中缓解了政治紧张局势。而当时拜登的竞争对手特朗普在2020年已3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