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阳?
山南水北谓之阳
那既在山之南
又在水之北的地方在哪?
那地方可能你去过
没错!
就是陕西咸阳
今天的咸阳市,图by精灵1963
▼
今天一提起它
最著名的历史标签
无疑是“秦都”
公元前350年
秦孝公迁都咸阳
从此这座无名的小城华丽转身
变成华夏第一帝都
杨鸿勋据秦咸阳宫一号宫殿考古遗址
所复原出的建筑模型
图by猫猫的日记本
▼
那么
他为什么选择了咸阳?
1、为什么叫咸阳?
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在北回归线以北,终年不会有太阳直射,阳光只会从南面照射过来。一年之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内来回移动,处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点会出现阳光直射和斜射现象。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
所以对于山来说,南面是可以被太阳照到的,也就是说有阳光一面为“阳坡”,没有则是“阴坡”。
相反
对于低于地平面的水系来说
由于受地形与地转偏向力影响
向东流的河流在流动时
会倾向于东南方向
南岸易受河水侵蚀下掏
相对高差大,地势低显
岸下难受光照
故南面为阴,北面为阳
山南水北谓之阳,图by《中国自驾地理》
▼
“咸”意为都、全部
咸阳位居九嵕(zōng)山之南
渭水之北
山水俱阳故得此名
在风水学家看来
咸阳就是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它以九嵕山为祖脉
以渭河平原为明堂
以渭水为朱雀
山水相互映照
咸阳各个区分布图,by《中国自驾地理》
▼
同时
由于九嵕山主脉的高大特异
所以咸阳是个可以成就大业的地方
2、秦朝定都于此
《吕氏春秋》有云: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我们都知道今天中国国土的“中心”
就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
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
这个小村子距边界正北为880公里
距东北2500公里,距正东1000公里
距正南1750公里,距西南2250公里
距正西2930公里,距西北2500公里
大地原点并不是指中国的几何中心
而是国家地理坐标系的基准点
系建立国家大地坐标系统
和推算大地坐标的原始点
它象征着国家的尊严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
这个原点处在祖国大陆中部
及“八百里秦川”腹地
可能这正是历代帝王
愿意在陕西建立国都的原因
八百里秦川沃土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
“秦中自古帝王州”
西周、秦、汉、新莽等13个王朝
都将国都设置在这关中地区
而今天的咸阳市区
就位于大地原点西南约40公里处
历史上那个不断更换国都的秦国
最终就是选择在此定居
公元前677年
秦国正式成为诸侯国后
定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县南)
这里算是周秦发祥之地
雍城遗址,图by凤翔天气
▼
到了后来
秦统治者的野心不断膨胀
为了向东边扩张
于是选择将都城迁到了泾阳(今陕西泾阳县)
随后又搬到了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
正所谓:高回报高风险!
虽然定都栎阳
有利于和魏国争夺河西之地
但也加大了都城被攻陷的风险
秦栎阳城遗址曾入选
2017年度“十大”新发现
图by丝路遗产
▼
因此公元前350年
秦孝公登临君主之位
他又从栎阳转到了咸阳
一方面
商鞅变法后秦国开始强大起来
栎阳城太小了住不下更多的人
另一方面
咸阳有易守难攻的九嵕山
又扼渭水之渡,地势平坦
具备了作为都城的有利条件
地处渭河平原腹地的咸阳
就像一块大肥肉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
于是才有了后来我们熟知的
咸阳是秦朝的国都
秦始皇嬴政在此登基
剑指八方,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大秦帝国
秦灭六国顺序图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
3、一把火成就了长安
秦时期的咸阳地域范围
如今已很难考究
毕竟这座依天象而建的咸阳城
早在秦时期就已付之一炬
1962年陕西挖掘出秦朝咸阳城遗址
图by《人民画报》
▼
西楚霸王项羽
武功盖世,力能扛鼎
大破秦军,杀苏角,败章邯虏王离
项羽是今江苏宿迁人
在宿迁市就有座霸王举鼎广场
图bynikon-su
▼
当项羽的大军进入了咸阳城
是何等的气派威风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一把火
图一时痛快
失去的却是民心
于是“厚黑”的刘邦大举起义之旗
天下尽皆响应
集机智腹黑于一身的刘邦
图为《楚汉传奇》中刘邦剧照
▼
只不过霸王已死
咸阳也已不复存在
刚得天下的刘邦在此时就犯难了
没了咸阳宫,以后要睡哪?
聪明的萧何早就猜到了刘邦的小心思
他发现离咸阳不远的渭河南岸
有一个长安乡
那里有一处名叫兴乐宫的秦朝离宫
只要把它修建起来就能作为皇宫了
就是红色圈圈里的这个地方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
刘邦也觉得这主意不错
就以此为都
先搬过去把兴乐宫修建起来
都城沿用之前的叫法
就叫长安
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
汉长安城更不是
近两年时间
兴乐宫才修建完成
并改名为长乐宫
清朝毕沅所绘制的汉长乐未央宫
▼
在修建长乐宫时
刘邦也开始修建未央宫
只等它修建完成
就能成为正式的皇宫
同时他还建立了长安的东市
轮到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做皇帝时
他修建了长安城城墙
在城墙完成时
与此同时修建了北宫、西市
至此,长安城已基本成型
今天大雁塔南广场还有着
众多新唐风建筑
图bychensiyuan
▼
4、西咸合并?
当打开陕西省行政区划图
可以看到西安和咸阳
这两座城市紧密相连
咸阳和西安就是俩强强联合的邻居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
对于大多数不知情的人来说
他们可能会误以为
两者是隶属关系
但其实咸阳是一个地级市
它并不属于西安管辖
这两个市中心之间的距离
都不到30公里
在这种情况下
西咸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竞争
所以就有人呼吁
西安和咸阳应该连成一体
我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
国务院2014年1月6日正式批复设立
图为其大致范围,by《中国自驾地理》
▼
抱团一体化
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
并且二者之间
有着很深刻的渊源
更容易接受对方
一河相隔的西安和咸阳
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城市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了:
“秦咸阳即汉长安也。”
秦时期长安是咸阳下属的一个乡
到了汉朝正好相反
周秦汉唐都城位置图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
隋唐时
在原长安东南修建了新长安城
基本上与今天的西安市重合
到明清时,改名西安府
咸阳是西安府下辖的一个区县
民国初期
咸阳西迁到今咸阳市的位置
成为关中地区的水运中心
依然属于西安管辖
秋染咸阳湖
图byltx48823
▼
两者之间分分合合
今天的西安更是成为了省会
但毕竟相比较于其他省城
西安还是太“瘦”了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历史的不断“叠加”
造就了今日长盛不衰上千年的西安
西安行政区划图,by《中国自驾地理》
▼
只是近些年来
对比重庆、成都、武汉等中西部城市
西安的经济似乎稍显落后
想要更快速的发展
就要借鉴其他省会的发展模式
比如成都吞并简阳
济南吃进莱芜等例子
西安南有秦岭
东有黄土高原
工业在它这里生活不下去
只好向西去发展
只不过西北方向正是咸阳地盘
“中华龙脉”秦岭
图by大秦岭智库
▼
西安需要咸阳的土地资源
扩大城市竞争力
而咸阳则想依靠西安的经济辐射
拉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在《大西安2050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
提出这样一个战略:
“东拓”:使东部区域成为
面向世界的时尚新窗口
“南控”:把秦岭作为国家中央公园来打造
实施最严格的保护
“西进”:建好西咸新区
推进西咸一体化
“北跨”:实现跨渭河发展
加快大西安北部建设发展
“中优”:彰显千年古都底蕴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标识地
这是2050年的大西安!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
只不过西咸分而治之的生活过久了
现在突然想重新走到一起
这之间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是有多大
在咸阳
有条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
叫做秦直道
这是秦朝修筑的交通干道
起于今陕西淳化县,到今包头市南郊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
有个独具民俗乡情的古驿站
叫做马嵬驿
历史上的“马嵬驿兵变”就发生在这里
图by秦川侠
▼
有个能感受到神秘之茶茯茶的
关中民俗小镇
叫做茯茶小镇
在这里你可以感知当年茶马古道的繁华
图为茯茶小镇,by990e5792
▼
有条母亲河
叫渭河
渭河含有大量的泥沙
于是被一些专家称为第二条黄河
图by李志萍
▼
有个佛门圣地
叫彬县大佛寺
彬县大佛寺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
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
图by范特西Fantasy
▼
有座历史上与
黄鹤楼、鹳鹊楼、岳阳楼齐名的
清渭楼
这座楼见证了古都咸阳的兴衰史
图by7758521
▼
有条最热闹的美食一条街
叫袁家村
只有200多人的小村子
却能带动周边十余村致富
图by西安旧事
▼
有座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
昭陵
被誉为“天下名陵”的
唐太宗昭陵
图byaxing121
▼
有处慈禧太后干女儿
安吴寡妇的娘家住宅
叫周家大院
集精巧的建筑结构
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的周家大院
图byno1qinling
▼
有处豪华程度不输“乔家大院”的
明清建筑叫唐家大院
唐家在清初便很有声望
家大业大、名扬边陲
“出门不离车马轿,全堂执事开道锣。”
好不威风
图by咸阳文旅
▼
有种不管春夏秋冬
都想要来一碗的美味
叫凉皮
凉皮+肉夹馍+西安特产冰峰
简直就是享受
图by咸阳日报
▼
当然也少不了陕西关中的特色
biangbiang面
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
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
你一扭,我一扭……
图by咸阳日报
▼
(图文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绍
欢迎大家来补充!)
为天下之中的咸阳
本身并不大
在大西安的规划中
更是有些地区被划入西咸新区
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西咸的拼接
西咸新区,下一个五年
会有多厉害?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
一体化是未来大趋势
只是在交通,经济等方面进行合并
而不是行政合并
就像国内外很多城市圈一样
即使不合并
未来西咸共同发展是不可能阻止的
时尚的咸阳桥,可是摄影者的心头好
图by精灵1963
▼
如果你们对这座城市充满期待
何不来这听一段秦腔
赏一曲繁华、品一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