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产经资讯 > 正文

温州庞氏骗局已经疯狂 高利贷不断加重“赌注”

news.xixik.com   2011/9/17 9:18:47 资讯来源:中国经营报   字号控制:[ ]  

前言:现在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高利贷”一词,马上能看到一系列相关报道,地域涉及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山西等众多省份。当前,政府银根紧缩,而融资需求却未见降温,一些游走在正规融资渠道缝隙间的民间借贷,迅速填补了信贷需求的巨大缺口。

央行温州市中心支行2011年上半年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规模约为1100亿元,而去年同期该行的数字显示为800亿元,这意味着过去1年间温州有300亿元资金涌入民间借贷领域。今年1-3月,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分别为23.01%、24.14%和24.81%,其中3月的利率水平创历史新高。5月利率达24.6%,6月则为24.4%,“利率水平处于阶段性高位”。另据该行调查显示,温州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

温州已非制造之城 企业感兴趣的只有房地产和高利贷

中国历史朝代表

中国经营报9月17日报道 现今,温州已经不是一个制造之城。不管经销商还是中小企业主,现在唯一感兴趣的项目就是投资,就是高利贷。你月息1角给我,我月息1.2角给下家,高利贷在掮客链条中不断加重“赌注”,直至达到让你瞠目结舌的地步。

如果不断有新资金加入或者有暴利的产业出现,这个接力棒也将会不断“接力”下去,但问题是这个暴利产业地产已经降温,新的资金也开始进行风险管控。这个充斥在温州的“庞氏骗局”式赌局已经疯狂。

“要使之灭亡,必使之疯狂”。愿温州顿醒。

一线调查

温州高利贷:盘踞房地产 活跃博彩业

月息高达1角的高利贷到底去向何处?民营企业的利润不足以支撑这些钱流向生产线,那么,天量的钱都在做什么?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温州调查采访发现,地产和赌博是“安放”温州天量高利贷的两个最大去处。大部分的资金在地产行业,但没有流通,风险一触即发;难以核对数量的资金通过赌博流向海外,更是危机重重。

温州,已经成为一个因高利贷而诡异重重的地方。

80%左右涌向地产

温州天浩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鸿认为,温州市场上包括高利贷在内的游资,70%~80%流向了房地产市场。

在“2010年温州市百强企业”名录中,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企业,无一不涉足了房地产开发,包括康奈、奥康、报喜鸟等知名制造业企业。

“一周前刚接到一个单子,一个客户委托给我们出售的房子按照现在的市值算大概有4亿多元。”出于职业要求,陈鸿无从得知该客户资金链的具体状况,但觉得肯定出现了问题,因为该客户要求尽快出手,不挑价格,差不多就卖。

陈鸿估计,手里持有大量地产的人或机构在高利息的资金压力下有些撑不住了。

温州市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秘书长卓学宋也证实了这一点,“现在房产投资者的资金链紧张,压力确实很大。”

果然,前两天,就又有了类似的客户对陈鸿提出了快速卖房子的要求。陈鸿说手里有十几套房子的温州人不在少数,而十几套房子在温州至少要占用7000万~8000万元资金,即便买房人向银行按揭,自己前期支付的资金也要4000万元左右,这4000万元的前期垫付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融资途径得来的,当然很可能包含高利贷。即使从银行贷出来的资金,也因为各种隐形的搭车费变成名副其实的高利贷。

这样一来,买房人要支付的成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需要定期给债权人的利息,令一部分是需要给银行的利息,在目前的利率条件下,成本之高令很多买房人难以支付。更可怕的是,到了卖出的时期,却找不到接盘的下家。

自6月以来,温州房地产一直处在有价无市的低迷状态,在鹿城区,二手房房价平均每平方米下跌2000~3000元,整体下跌幅度在5%~10%之间,但一直甚少人问津。

温州一家房产中介公司的郑先生说他总觉得最近手上的好房子特别多,无论是地段、装修、价钱,同以往相比,性价比相当高,但就是粘在手里,甩都甩不掉。

新楼盘开盘也在打9折,“以前多是9.8折,而且新楼盘的推介力度明显加大,活动、广告都比以前多,以前哪里需要打这么多广告、做这么多活动。”郑先生总结,“最近行情不好,价钱悬着,二手房还是三四万元一平方米,但是交易量少了,房子卖得闹心。”

温州市房屋登记中心的统计显示,今年1~6月份,温州市区受理二手房登记4849件。“进入7月后,受理量降至559件,比上半年月均受理量808件少了249件。8月以来,二手房每天受理量只有20件左右,如果按照这样的情况今年整年估计很难突破1万件,而去年和前年的数据分别是15800件和21717件。”该中心工作人员说。

不仅成交量萎缩,土地亦出现流拍,温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石海均说:“温州楼市在不断叠加的调控政策之下,无论从商品房的投放量、二手房成交量和土地拍卖等项指标来看,均出现大幅萎缩的情况。特别是土地流拍的现象非常明显,今年上半年出让的19个地块中有14个流标,占比高达74%。”

人民银行温州市支行今年上半年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目前温州民间借贷规模约为1100亿元,而去年同期该行的数字显示为800亿元,这意味着过去1年间温州有300亿元资金涌入民间借贷领域。

作为地产链条上的一环,陈鸿最担心高利贷崩盘,因为只要房屋持有者的资金链出现了任何问题,温州的房地产市场就立即面临崩盘的危险。“地产目前还在僵持,真正能引起温州地产市场地震的,就是游资抛售房子。一旦市场上有这样的成交出现,理论上讲价格就已经形成,并且具有参考意义。”陈鸿说,“投资者持有的重点楼盘的示范作用就更明显。”

当老板不如当债主

记者在浙江温州调查时发现,在高利贷融资的链条里,看上去最该与之势不两立的银行,居然也扮演着极为微妙的角色。

吴先生在温州瑞安一家民营企业上班,前不久他把自己30万元积蓄从银行转出,借给朋友的亲戚,从这个月开始,他每个月可以拿到6000元的利息。在吴先生看来,这笔收入比他的工资还要多,放钱“吃利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吴先生:民间现在至少是一分半,银行只有几厘,肯定是民间合算,如果存在银行保值都保不了。

吴先生口中的一分半就是指月息百分之1.5,即使不按复利也就是民间通常所说的利滚利来计算,年利润也会高达近百分之二十。

尝到了甜头后,吴先生有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他准备把自己在市区的一套房子拿去抵押,向银行贷款200万元,再借出去,获取中间的利差。他算了一笔帐。

吴先生:如果方便的话,尽可能从银行贷款,借给民间借贷,赚取利差。贷一百万的话,每个月至少能赚5000,多的话能赚一万。

知道算这笔帐的不仅仅是个人,如今在温州,不少商家和企业也经受不住高息的诱惑,纷纷利用自己的闲散资金或者银行贷款,进入放贷者的队伍,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更坦言,现在当老板实在不如当债主。

某企业负责人:利息就按1分5去算的话,利润就达到20%,如果你做企业的话还不一定就有。你赚过来的钱还不够利息,企业就是亏本状态,这是目前企业发展面临的危机。

赌徒的心态

记者在浙江一带调查了解到,求助于民间高息借贷的主体大都为无法从银行等正规渠道贷款却急需资金的企业、个人。他们的资信相对较差,缺少抵押品,是被银行排除在外的群体。

一位直接操作高利贷的人士告诉记者,中小企业大量借入高利贷资金维系正常的现金流转,即便面临增长困境也不会主动放弃,“哪怕亏本,企业主不太可能放弃”。

“但正规经营,他们还不起这个钱。”一位经营担保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按照6%的月息,以单利来计算,年利率为72%,真正做实业的企业根本还不起。

“只有之前暴利的房地产行业可以弥补高利贷的利息。”浙江银监局一位人士说。

宁波市担保协会副会长林军告诉记者,高利贷借款多为项目性的,“赌一把,一旦成了,高额的收益可以弥补高利贷的成本”。一旦失败,借款人还不起高利贷,只能“消失”以对。

倒在高利贷下的企业不在少数。特别是在2008年,出现过金乌集团董事长张政建人间蒸发、中港房产高管集体失踪、温州霸力集团董事长王跃进远遁他乡等大事件。

在绍兴,说起因深陷高利贷泥潭而倒下的江龙控股和华联三鑫,至今让人心有余悸,其连环担保圈,让绍兴的一些企业深受其害,“目前仍有一家企业在政府接管情况下,还是无法走出高利贷泥潭”。

对于高利贷本身来说,也存在风险,贷出去的资金很可能随着企业的倒闭而收不回来。

单单资本的流通能生钱吗?不能。钱怎么才能生钱,靠生产。全民放贷的时候,谁去生产?企业借银行的钱去放贷了,还有人生产吗?把下层的钱放到上层而已,层层累加,和传销一个道理。所以全民高利贷,就是金融传销。

赌博链条清晰

由于房地产持续的有价无市,大量找不到出路的资金已经流向博彩业。

几天前,陆军(化名)曾接到朋友的提醒电话,说小静正在打电话借钱,在上海输了一千多万元,输急眼了,一万、二万、三万都借。“头几次每次都赢五六百万元,现在越输越多,填不上了,千万不要借给她!”朋友再三嘱咐说。“朋友不敢借钱给她,只能选择高利贷了。”陆军叹惜,“很年轻,才20多岁的姑娘。”

温州的“太太炒房团”闻名于全国,与之齐名的,是“太太赌博团”。某些公司化运作的赌场,由几个“大股东”组成“董事会”,在“董事会”的授权下,赌场设立“猎头”,专门寻找赌博人员。

“猎头”的主要任务就是接近老板的太太和子女,因为他们有钱,而且赌技差,容易“杀猪”(即设计赌博陷阱)。即使对方欠下赌债也不怕拿不过来。“如果手上有那么几个富太太和富二代,生活就不用愁了。”陆军介绍说。

赌场高利贷,在温州俗称“马刀钱”。业内人士介绍,赌场里,“马刀钱”的通常利率是非法借贷10000元,一天的利率是300~500元,“而且是当场就把"利息"扣除。”

今年6月,温州龙湾区公安分局曾捣毁了一个全村皆赌的窝点,赌场由村长开设,65人涉赌。村民翁学筹集亲友资金,组建了一个地下钱庄,专在赌场放贷,月息少则七八分,多的高达1.5角。5月9日,赌徒翁士俭向翁学等借了10万元,借期一个月,双方约定月息1.5角,也就是说,至6月8日归还时,翁士俭要付出1.5万元的利息。

亲友之间的拆借月息为1分5或2分,赌场的利息则是一般借贷的几倍。正应了温州俗语“亏本的生意没人做,杀头的买卖有人干”,暴利吸引了不怕死的资金铤而走险,滚滚流向赌场。一位“偶尔也玩几把”的企业界人士估计,一年起码有上百亿元的资金流入地下赌场。

今年6月,一个温州“赌博旅游团”在上海一家五星级酒店被警方抓获,涉案资金上亿元,以网银划账结算赌资。

不过,陆军说,这种玩法已经很小儿科了,最近有了更high的,免费飞韩国济州岛,在当地待上一个礼拜,旅途、住宿全包,不用花一分钱,只要带着赌资在济州岛赌场玩几把就行。

免费的出境游,不需要官方途径的推介,只通过赌客的口口相传,就形成了极高的人气。作为济州岛赌场的“VIP客户”,济州岛每年都会来温州免费接送“游客”。

除了韩国,澳门、拉斯维加斯、西班牙也是温州赌客常去之地。像济州岛一样,都是境外的赌场前来推广,本地的旅行社很少参与。

由于在国外赢了钱很难带回来,于是诞生了“洗马”(本地人称“洗马”,俗称“洗钱”)这一职业,温州有一批人专门在澳门或拉斯维加斯“洗马”。“洗马”人手中囤有大量闲散资金,这也是赌场高利贷的一大源头。

为何温州受到国外赌场的格外注目,主要是本地钱多;其二,真有人在外地豪赌结果大赚一笔,买好车、豪宅,“榜样”力量无穷,便有人跟风参与。

在温州各大银行的柜台上,都有这样的提醒:千万不要把身份证借给别人,防止洗黑钱。在温州,黑钱即是赌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高于同期银行利率的四倍将不受法律保护。

疏导之路

温州高利贷泛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一些有意聚合各方资金的各类平台开始出现。以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目前登记在册、寻求投资的资本规模高达160多亿元。据介绍,该中心至今已举行金融、基金、环保、新能源、新农业等30多场项目推介会,成功为20多个项目“牵线搭桥”。该中心还先后与温州市有关部门联合发起成立了文化发展产业基金、旅游产业基金和教育产业基金,进军文化影视、瓯江口沿岸开发、教育及培训市场等。

另外,据某投资公司经理介绍,PE和VC是其两大业务,VC投资的企业以本地居多,而PE则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投资项目。“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的项目,我们都可以投资,比如教育、海洋产业、金融、文化、旅游、大宗贸易。”

知情人士透露,由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牵头,联合香港、台湾资本收购的全球唯一双体六星级邮轮“亚洲之星”最近已办理交接手续,此举符合浙江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导向,也对温州经济转型、服务升级产生重大意义。 风险频发给资本敲响了警钟。“必须要把资本投入到实体经济建设里。”

之前温州民间资本已经过多次洗礼,巨量的游资涌向楼市、高利贷、矿产等领域,但并不像外界传闻的那样每个人都挣钱,盲目的跟风投机只能令温州商人损失惨重:在迪拜楼市被套牢50多亿元,损失10亿元;在俄罗斯“灰色清关”事件中损失80亿元;罗马尼亚查封华人商铺,损失近10亿欧元;山西煤改,损失近250亿元。

民间借贷有先天性的弊端:税收流失、运行不规范、借贷利差过大,存在非法集资之嫌等。某投资公司总经理说,“利用平台优势,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正在摸索,对温州民间资本进行引导,比如说,实体经济要转型,但缺乏资金支持,该中心就可以扮演这角色。”

目前在温州,官方的、民间的、半官方半民间的,各种性质的平台陆续搭建,企图为温州民间资本寻找出路。关于风险投资的各类培训班等在温州密集出现,现在已经有很多具备一定实力的温州企业家,组成一定规模的投资基金后,再去找专业的私募基金公司提供相应服务。

数月前,温州巴菲特有限公司将两亿元投向具备上市概念的新疆某农业科技公司。温州巴菲特有限公司是温州成立较早的私募基金公司之一,其主要股东都是来自温州的传统鞋服企业。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该公司已经大大区别于其股东所从事的传统制造业。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里,已经有50亿温州资本流向专业PE投资机构。虽然50亿占数千亿甚至更多的温州资本总量很小,但至少说明,变化正在悄悄地发生着。

“大部分手握资本的温州商人,尚不具备独立考察项目、并制定投资策略的专业能力,但是PE作为专业投资机构,可以在这方面有效补充。”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兼温州民间资本战略投资联盟主席陈工孟说。

与温州民间资本有关的几个数据

50亿元

来自温州市金融办的数据显示,至今年3月底,温州市21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可贷款余额高达80亿元。

按从银行融资三分之一计算,小额贷款公司诞生以来吸收民间资本已超过50亿元。

按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平均贷款利率18%计算,21家小额贷款公司年利息收入超过14亿元。

3亿元

来自温州市经贸委的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全市的典当行新增了21家,总量达到48家,这些典当行中,注册资本最高的达3000万元,最低为500万元。其中,民间资本总量占有超过3亿元。

6000~8000亿元

据金融领域的人士估算,目前温州有民间资本6000亿元至8000亿元,前几年大量民间资本活跃于矿产资源、房地产、农产品等方面。

在温州本地,存在民间融资的行业包括造船、陶瓷、泵阀、海运、汽摩配等十几个行业。

1326家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0年末,温州有各类民间资本平台1326家,其中担保公司186家,寄售行360家,投资咨询公司780家。

阅读延伸:老板频频跑路 民间借贷温州临危

华夏时报 记者 应辽产 温州报道

中秋节前后,温州宝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保忠突然不知所踪。坊间传言,吴保忠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仓皇出逃。

“近期连续‘跑路’的企业大部分在龙湾,而且这些企业基本上都不是实业不行,而是因为其参与的担保公司出现问题而跑路,到下半年或明年春节前全国会出现大爆发,此地将成风暴眼。”在被有关部门要求噤声的情况下,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依旧直言:“上市公司放高利贷,国有企业也在放高利贷,老百姓也在放贷,政府官员也在放贷,银行自己也在放高利贷,社会很浮躁,这个很可怕。”

连环套案再发

9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龙湾区海滨街道蓝田标准厂房东区2号的温州宝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公司大门紧闭。在宝康工厂边上,隔壁厂房的一名工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吴保忠是在9月12日前跑的,过了中秋,员工都回来上班,一些债权人上门搬运东西,员工被强制解散。

记者在该公司的网站上看到,该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亿元,流动资金6000多万元,年产不锈钢无缝管10万吨以上。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出事前,吴保忠比较高调,开着一辆劳斯莱斯到处露面。吴的一位朋友说,吴保忠做生意很厉害,这几年除做实业外还搞了担保公司,听说替别人做担保一个多亿,结果人资金链断了。

他跑了,跟他一起租用永中新石浦大楼同一个办公室的温州俊企不锈钢有限公司也被连累,“那些人来闹,第二天就把东西都搬完了,还撬开我们办公室想搬东西。”该公司的一位女职工对记者表示,听吴保忠的亲戚说,吴欠银行贷款2亿多,民间借贷8000万,承兑汇票5000万没有归还。

频发的“跑路”事件

类似吴保忠的事情,实际上已经接二连三地在温州中小企业中曝出,现在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7月底,坊间传言龙湾区巨邦鞋业有限公司老板王某失踪。这家主攻外贸女鞋的企业,这几年生意一直不错,几乎是一夜间就变天了。记者在龙湾区鞋业行业协会的《内部通报》上了解到,王某系因涉足一家担保公司而受牵累。

9月9日下午,在龙湾颇有名气的某家电老板郑珠菊,“落跑”半个月之后,在温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园区被警方抓获。有媒体援引郑珠菊其子讲述报道称,郑珠菊共欠债权人现金借款、银行承兑汇票等高达2.8亿元,其中现金1.8亿元,银行承兑汇票1亿元左右。

记者梳理了一下,从今年7月下旬至8月,宝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所在地的海滨街道已有4家企业老板出逃,涉及皮革、机械等行业。人们渐渐发现,诸多“跑路”背后,更多牵涉了“担保”字眼。

温州市信用担保行业协会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龙湾区隶属温州,经济较为发达,主要产业为皮革、阀门、钢材(4865,-9.00,-0.18%)为主,这个地方担保公司至少有20-30家,牵涉到的资金有1000多个亿,。

温州借贷面临崩盘?

9月14日,温州市新城大道发展大厦21层的浙江攀远律师事务所,有出资人上门请求法律援助,对方称借款的法定代表人被人绑架了,担心收不回出借的2000万,要求律师介入向法院提起财产保全。该律师事务所主任颜贻潘建议他们先报案。

“现在的问题不是集中大爆发,不是几个人跑的问题,主要还是心理预期,出现挤兑现象,钱放在别人那里都要拿回来。”颜贻潘说,民间放贷有两个极端,一是钱放心地放在别人手里去放贷,风险不把控;二是听到什么风声,就开始挤兑。

颜贻潘称,从去年10月份开始,每天都会有企业主为了放贷的事情上门寻求法律援助,有时一天好几起,资金超过2个亿的不下10个人。

而关于温州现在出现逃跑的事情,身份甚至已经扩散,坊间传闻身份原是某局干部的王某涉及15个亿的民间借贷资金,牵涉公务员、企业家、社会人。

“龙湾区企业家24小时不敢关手机,坐飞机前都要预先告知客户,给龙湾企业放贷的银行天天盯着企业,市里的有些银行一个星期去三趟。”周德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小企业利润率低于贷款利率,企业的实际借贷成本已经达到100%或者更高,而利润率不过3%~5%。

“20%的利润维持工厂,按我们统计核算,每年多发340万工资,2011年1-8月产值跟往年同期比递增3000多万,原材料年递增16%-17%,缴税700万-800万,占产值5%左右,产值1个亿左右,在机械生产企业算中上水平,接下来,技术改进,银行不给融资,我们就这样被拖死。”之前为三旗集团担保受牵连至今未果的基安机械董事长陈纪恩表示,现在搞民间资金生意的人,一般都是三股势力:政府、黑社会势力、银行,必须具备这三个要素,否则放出去的很难收回来。

在周德文看来,温州70%以上家庭都有从事民间借贷活动,一旦出现挤兑潮,牵一发动全身,将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对此,颜贻潘呼吁民间借贷应将法律服务前置,不要在问题出来后才想起找律师,而在宏观层面上,金融体制需要改革,逐渐放开这一垄断市场。

温州企业主频发落跑事件

今年以来,有关温州企业主“落跑”的事情,突然接二连三曝出。

如果说4月,江南皮革、波特曼咖啡和三旗集团扎堆出问题,还有赌博和经营不善作为前置。

那么7月,资金断链犹如“魅影”,吞噬一个又一个看上去“实力雄厚”,实际上“退潮后却在裸泳”的企业之后,人们渐渐发现,诸多“落跑”背后,更多牵涉了“担保”字眼。

7月底,坊间传言龙湾区巨邦鞋业有限公司老板王某失踪。这家主攻外贸女鞋的企业,员工自己都说这几年生意不错,待遇比其他企业高出许多,却几乎一夜间出了问题。

8月1日,龙湾区鞋业行业协会就此事向各会员企业发出《内部通报》,称王某逃离企业,主要原因是“涉足一家担保公司”,因担保公司老板出逃而受牵累。

8月24日,温州锦潮电器有限公司老板戴某神秘失踪。当地媒体报道,该公司创办10多年,此前生产经营一直很正常,戴某突然“落跑”,很有可能是参与经营的担保公司出了问题。

9月9日下午,在龙湾颇有名气、原先的家电老板郑珠菊,“落跑”半个月之后,在温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园区被警方抓获。有关她的坊间传言,也提到了担保公司等。

阅读延伸:温州80年代的抬会

80年代温州抬会规矩是这样的:一个会员入会交1.6万元。从第二个月开始,会主每月付给会员9000元,连续12个月,共计10.8万元;从第十三个月起,会员再付给会主3000元,连续付88个月,计26.4万元,会主仍然每月付出9000元。如此循环滚动,一个会期为100个月。有人计算过,一个1.16万元的会员要维持下去,到第六个月必须发展22个会员,到第十二个月,要发展691个会员,到第十八个月,就要发展20883个会员。

当时在乐清,共有大大小小抬会1346个,最大的抬会发展了12122人,从1985年到1987年初,温州九县两区有30万人卷入其中,会款发生额达12亿之巨。甚至出现了“短会”“官会”等不同形式的变种。 这种疯狂的游戏在1986年春夏,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会主潜逃,影响巨大。最终以“李启峰、郑乐芬”等知名会主被判处死刑结束。

阅读延伸:江苏“宝马乡”全民疯狂的覆灭

民间非法集资并不是在温州一地出现,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0年6月,我国非法集资类案件超过1万起,涉案金额上千亿元,每年以2000起、集资额200亿元的规模快速增加。

石集乡是距离江苏省泗洪县城约10公里的一个普通乡镇,该乡并不富有,在泗洪县域经济发展框架中属于中上等水平。近一段时间以来,石集乡因畸形高利贷被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宝马乡”,泗洪也因“宝马乡”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大约从2000年开始,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泗洪的房地产开发开始借助民间融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该县注册房地产企业168家,注册资金约40亿元,其中在外地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超过100家,同时,随着银行持续紧缩银根,房地产企业只有通过民间借贷方式,来融通资金。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民间放高利贷人员,打着开发房产的幌子向村民集资,这些资金一部分进入房地产企业用于房产开发。同时,泗洪县最近几年城市化发展很快,很多老百姓被征地以后,手里有一些拆迁补偿款,这些钱放在银行利率较低,而这种民间高利贷的出现,就刺激了老百姓把钱拿出来投进去,导致非法集资愈演愈烈,最后近乎疯狂。在一夜暴富心理和高息诱惑促使下,石集乡民间“高利贷”现象开始在部分地区蔓延。

部分村民起初确实从高利贷中得到了一些实惠,在利益的驱动下,范围和规模也越来越大,从几万、几十万到上百万,甚至连手续都没有,将从亲戚朋友手里筹来的钱,全都交给上线进行放贷。村民说,最高的时候,月利息达到四五毛,高得惊人。据统计,石集乡下辖9个行政村,5800多户中共有1740户参与融资,占全乡总户数的30%左右。其中李台村是融资问题最严重的村,全村282户人家,有115户参与融资,涉案金额多达1050万元。

9月14日上午,在泗洪县石集乡乡政府院内,泗洪县“打击非法集资情况新闻发布会”。除了核心人物石国豹外,其犯罪团伙骨干成员张善园、王继闯等17人,全部被公安机关缉拿归案,其中,逮捕4人,刑事拘留2人,监视居住6人,取保候审5人。冻结扣押涉案人员现金、房产、汽车,以及金银首饰等资产,总价值约5500万元,为下一步妥善处置民间非法集资工作奠定了基础。石国豹、孙祥竞拍两块地所缴纳的保证金已被政府暂扣。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