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华盛顿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美利坚合众国开国元勋、首任总统,美国人民尊他为“国父”。
人们以他的名字为美国的首都命名,他的头像出现在总统山和美钞上,他的纪念碑——方尖碑,高达169米,在美国以华盛顿命名的县市有22个、知名大学有3所…
总统山
美钞
华盛顿纪念碑
华盛顿大学
1783年初,美国独立战争接近尾声。
在地球另一端,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正跟画家韦斯特闲聊。
乔治三世问:“华盛顿打赢后,他会干什么?”
韦斯特回答:“听说他要回自己的农庄。”
乔治三世感慨:“如果真是那样,他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在美国人民看来,华盛顿拥有变不可能为可能的神奇力量,美国政治生活中最接近不证自明的真理的人物只有乔治·华盛顿,他享有至高无上的尊荣,他的事迹和精神让美国人世代感动,人们对他的亲密情感似乎将永存下去。
当然,华盛顿并非人们供于神龛的天神,他生来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经历
1732年,华盛顿出生于弗吉尼亚的一个大种植园主家庭,从小受到父母的严格管束和教育,但在正规学校上学的时间却很短。他11岁时丧父,不得不努力工作以争取成为一名绅士。
16岁时,他成了土地测量员,数次荒原探险,使他扩大了眼界,不仅熟悉了那些地方的山川地貌,还了解了那一带的风俗人情。
17岁时,他想加入英国皇家海军,但因母亲强烈反对而愿望落空。
19岁时,因为哥哥去世,他回到农庄帮忙打理农场。
没过多久,英法争夺殖民地的战争爆发,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他加入民兵,在英法七年战争的前线浴血奋战,虽然屡遭失败,却积累了军事指挥经验,并在挫折中把弗吉尼亚民团锤炼成为北美最具战斗力的一支队伍。
这次参战对华盛顿有着重要意义,他日后得以统率大陆军队,正是缘于他在英法七年战争中取得了一些军事经验和威望。
1758年,华盛顿当选为弗吉尼亚议员,他极力维护国家民主政治,积极主张建立“法治政府”。1759年,由于一直未获升迁,华盛顿辞去军职,并且结了婚,在弗农山庄过着平静的生活。
在随后15年中,他努力经营自己的家产,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成为北美殖民地中最大的富翁之一。不过,在经营农场、手工作坊的过程中,他也饱尝英国殖民当局限制、盘剥之苦。
从军队退役后,华盛顿担任了15年弗吉尼亚议会的议员。他在独立战争开始前曾主张在英国统治下的北美自治,希望破灭后极力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主张实现民族独立。
战争
1775年6月,第二届大陆会议一致推选他来统率大陆部队,这主要是因为:他军事经验丰富,家财万贯,久负盛名;他仪表堂堂,身强体壮,性格坚韧,指挥才能出众,是一位理想的统帅人选。
在整个战争期间,他忠诚效劳,廉洁奉公,不要一分酬劳,堪称模范人物。
此后,在长达7年的北美独立战争中,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以坚强的毅力和高度的爱国心,组织军队,整顿军纪,筹集物资,指挥作战,表现出了卓越的组织才能。
同时,他通过大量的信件、演讲和命令,不断呼吁美洲殖民地结成联盟,反对地方主义偏见;坚决主张把独立战争进行到底,反对妥协媾和,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在逆境中无比坚强的意志出生入死,带领殖民地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将美国人民带入了一个没有殖民压迫的新世界。
可以这么说,从华盛顿揭竿而起的那一天起,他的一生就是整个美国的缩影。
诚然,他并非军事天才,不但战术没有过人之处,而且在多次战役中犯下了大错。他的成功看起来似乎一半是因为英军将领的无能,另一半才是因为他自身的才能。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正是因为他了解美军的弱点,所以才限制他们进行过于冒险的行动,并以自己勇敢的人格激励军队,从而撑过了漫长而艰难的战争,最终赢得了胜利。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不仅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且在政治思想方面也做出过重大贡献:主张“对内团结、对外独立”,发表《独立宣言》,赞成建立共和制,反对君主政体;坚持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美国独立、制宪以及共和联邦制的奠基者。
1793年,华盛顿成功连任,在两届总统任期内,他建立和完善民主法制,成立最高法院,创立合众国银行,统一货币,建立税制,鼓励发展民族工业,使新生的美国步入正轨。他的人格与事业铸造了美国宪政的历史制度和精神,他设立的许多政策、原则沿用至今。
1796年9月,在两届总统任期结束后,华盛顿急流勇退,自愿放弃权力不再连任,隐退于弗农山庄,在“葡萄架和无花果树”下享受“光荣的孤立感”。
他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制、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当时一句流行的祝酒词,说他是“将所有的心灵团结起来的人”。
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是由许多不同文化、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人们,经过长时期的碰撞、协作共存而形成的。
作为一个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值得人们探究的历史很短,却没有人能够忽略它,美国今日的富裕、发达与强大,正是因为美国之父乔治·华盛顿在建国之初就给它植入了最优异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