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前夜,西方国家的人们会唱圣诞歌、吃大餐、交换礼物,而中国却有一个吃平安果的特殊传统。80、90年代,逐渐接触外国文化、喜欢热闹的中国人也过起了洋节日。那时,物资并不丰富的中国人就将寓意平安的苹果作为礼物互相赠送,讨一个平平安安的彩头。据说也有机智商贩捕捉到商机,将平安果盛装打扮、一售而空。
听说,今晚你们都在等一位红帽子白胡子的老爷爷……
你知道平安夜和圣诞节的由来吗?
稍微学过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平安夜和圣诞节起源于中国。清朝立国之初,任用自明末来华传教的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按照西方天文学成果制定新历法,引起激烈的历法之争。清康熙三年(1664),钦天监监正杨光先杨光上《请诛邪教状》,并对汤若望等人的“地圆说”提出质疑。汤若望等传教士很快被下狱,并被判凌迟大罪。
当时由鳌拜主审此案,其实鳌拜对汤若望等人的理论十分认同,只是迫于形势才判其下狱。鳌拜的祖先是生活在唐末南诏国的一位伟大的学者拜月,当时博学多才的拜月已经提出“地圆说”,对真理追求的精神代代相传。也正是出于对真理的敬畏,鳌拜暗中多方相救,终于在一个飘雪寒夜,将已被判处凌迟的汤若望等人营救出牢狱,这一天是西历12月24日,汤若望等传教士平安脱险,遂将此日称之为“平安夜”。而苦心营救他们的鳌拜也被他们亲切的称呼为“圣诞老人”。
康熙八年,鳌拜因几年前暗中营救汤若望等人的事迹败露,惨遭下狱,不久后康熙还派遣身边一名叫小桂子的太监到狱中将鳌拜杀害。当时汤若望已去世,但他的后人却一直铭记着鳌拜这位“圣诞老人”的恩典,并在归国后把鳌拜的事迹传到西方世界。为了纪念鳌拜,每年12月24日都会有“圣诞老人”出现,在汤若望留下的叙述中,鳌拜头戴清朝红顶官帽,留着白胡子,这也成了后来圣诞老人的形象。
清同治年间,西方传教士再度大批来华,他们在京城找到了鳌拜的后人,已是京城第一神捕的豹头,并与他叙说了其祖上鳌拜追求科学,营救传教士的事迹,豹头大受感动,决定在每年西历12月24日这天晚上,凭借其高强轻功将一件代表科学的小礼物送入每家每户,进行科学普及,这便是圣诞老人平安夜送礼物的习俗。
最后,关于西方圣诞歌曲也与这个故事有关,《圣诞歌》中有一句“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中文听着就像“金足拜”。
“鳌”是上古神兽,其足如金石般坚硬,相传女娲用其足补天,故也称“金足”。所以圣诞歌意思很明显了,“金足拜”其实歌颂的就是鳌拜,歌曲代表着西方人民对于鳌拜这位圣诞老人的歌颂与纪念。
作为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老爷爷和圣诞老人蜜汁相似,被玩坏了~
圣诞节的的那些冷知识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圣诞来啦!
愿所有生命的美丽都化作一句“圣诞快乐”!
满天飞舞起洁白的雪花,飘落在这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圣诞节前夜,也就是12月24日,今夜为何叫做平安夜?
其实国外把圣诞节前一晚叫做Christmas Eve,即“圣诞前夜”,那到了中国怎么就变成“平安夜”了呢?
据说,这是源自一首非常著名的德语圣诞颂歌《Stille Nacht》,即《平安夜》,平安夜寓意着这个夜晚会给世人带来平安幸福。
亲爱的朋友们,愿你平安夜,平安幸福;圣诞快乐!
快看,圣诞老人正踏着浪,以风的速度,从耶路撒冷赶来!
今天,小编为大家吐血整理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圣诞节冷知识,快来看看吧……
一、《Jingle Bells》——Various Artists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Oh what fun it is to ride
in a one horse open sleigh”
01. 圣诞节其实不是耶稣的生日
圣诞节的主人公耶稣其实并不是在12月25日出生的,他实际上出生在9月至10月之间。在公元后400余年,基督教为了将当时大众所庆祝的太阳节(12月25日)与新的国教结合起来,就把耶稣的出生日定为这一天。
有种说法是,圣诞老人是北欧神话奥丁神或者奥丁神的后裔。
也有人认为,圣诞老人的原型是圣人尼古拉斯:一位四处行善的主教。
02. 圣诞节竟也有洗脑神曲
宗教含义:《第一支圣诞歌》《马槽歌》、《圣婴降临》、《天使在歌唱》、《普世欢腾》;
还有大家熟悉的明星改编版本:《平安夜》、《白色圣诞》、《铃儿响叮当》、《圣诞老人来啦》。
03.《Jingle Bells》其实不是圣诞歌曲
来自格鲁吉亚的风琴手詹姆斯•罗德•皮尔彭特在其教堂感恩节音乐会上演奏了这首他作的曲子——“One Horse Open Sleigh”, 这首朗朗上口的歌曲一经演唱就引起了轰动。
1857年,这首歌再度公开发表,正式命名为Jingle Bells。因此,这首Jingle Bells原本是为感恩节创作的。
二、《Merry Merry Christmas (inst.) – instrumental》——Springloll
“Merry Merry Christmas
Merry Merry Christmas
Merry Merry Christmas
Merry Merry Christmas
Celebrate night”
04.“伯利恒之星”
据说在2000年前的伯利恒发生过一次异常的天文现象,一颗明亮的星星从西方出现,稳稳地挂在空中,引导着人们去祝福在马厩中诞生的耶稣。
所以人们在今天的圣诞树顶放上这样一颗“伯利恒之星”(The Star of Bethlehem)挂在树顶,驱散的黑暗,指引救赎之路。
05. 第一棵圣诞树
世界上第一棵人造圣诞树是由德国人制造的,用的是染过色的鹅毛,也是蛮像德国人会做出的事情,愿花这么多功夫去做一棵树也不愿去自己后院砍一棵。
06. 圣诞树到底是什么树
很久以前,罗马异教徒就用常青树的树枝装饰房子,寓意度过寒冷冬季之后的生命轮回。到了16世纪,德国人开始把常青树放到家中进行装饰。到了19世纪末,欧洲移民把圣诞树带入了美国殖民地并逐渐流传于世界各地。
只要是松柏类、常绿、树形呈三角形的树都可作为圣诞树。
圣诞树从1850 年就已经开始在美国公开销了,在被销售之前,它通常要长 15 年。
三、《Christmas Eve》——山下達郎
“Silent night, Holy night
If you were beside me
Then I could hear angels
And I'd give you rainbows, for Christmas
Somewhere far away the sleighbells ring
I remember when we used to sing”
07. 圣诞贺卡
单在美国国内,每年就有超过30亿张圣诞卡被邮寄,心疼米国的快递小哥哥一分钟。
08. 圣诞老人的驯鹿
大部分的圣诞老人的驯鹿都以男性名字命名,例如blitzen(闪电)、comet(彗星)和cupid(丘比特)。但是雄性驯鹿会在圣诞节时期脱去鹿角,所以帮助圣诞老人拉飞天雪橇的驯鹿其实都是雌性的,或者被阉割过的。
09. 听说每头驯鹿都有自己的名字?
原本圣诞老人的驯鹿只有九只,后来多了三只,变成了十二只。 第一只叫做Dasher(达实,意为猛冲者);第二只叫做Comet(可萌,意为彗星);第三只叫做Cupid(丘比特,意为爱神);第四只叫做Dancer(达瑟,意味跳舞家);第五只叫Kirm(卡姆),第六只叫做Prancer(彼兰瑟,意为跳跃);第七只叫做Vixen(维克森,意为雌狐);第八只叫做Donner(多纳,意为雷);第九只叫做Blitzen(比利森,意为闪电);第十只叫做Fireball(福莱波,意为火球);第十一只叫做Olive (奥利弗,意为橄榄);第十二只叫做Rudolph(鲁道夫)。
四、《Santa Tell Me》——Ariana Grande
“Santa tell me if you're really there
Don't make me fall in love again
If he won't be here next year
Santa tell me if he really cares
Cause I can't give it all away
if he won't be here next year
Feeling Christmas all around”
10. 圣诞老人红衣、微胖、白胡子的形象是怎么来的呢?
1931年,可口可乐公司与瑞典商业艺术家哈顿•珊布签约,让其创造一个喝可乐的圣诞老人形象。
珊布以他的朋友罗•普兰蒂斯为原型,创作了一个欢快和蔼的圣诞老人形象,至于说衣服颜色,可口可乐公司坚持圣诞老人皮毛大衣的颜色必须是明亮的可口可乐红。
随着可口可乐的广告散布全球,红衣圣诞老人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原来这都是可口可乐的商业套路啊!
11. 圣诞老人村
芬兰有个圣诞老人村,每年这里要收到来自世界150多个国家的和地区的数十万封信,而职业的圣诞老人(有专业认证的正经工作)会用至少8个国家的语言给孩子们回信。
12. 为啥圣诞礼物要放袜子里?
传说有个心地善良的没落贵族,生活艰难。三个女儿快要出嫁了,作为父亲却没有钱买嫁妆非常难过。平安夜,姑娘们早早睡觉了,剩下他在长吁短叹。
圣诞老人决定帮助这家人,从他们家的烟囱扔进去三袋金子,有一袋恰巧掉进晾在壁炉上的一只长统袜子里。于是在长统袜子中装进礼物送给儿童的习俗便流传下来了。
五、《Christmas Is Here to Stay》——Asher Book
“Now the Christmas is here.
And happy morning, snow is falling
Here the sleigh bells ring
Feel the stocking jingles rocking
Crow and angel sing
And happy holy, snow is falling
Santa's on his way
Feeling jolie the honey”
13.圣诞就要吃吃吃
除了圣诞树,歪果仁的圣诞节还一定要有姜饼屋和怎么都跑不掉的姜饼小人儿。
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
14.象征着平平安安的“平安果”
互送“平安果”是第一个中国人自创的圣诞节习俗。连外国人都对中国人的脑洞佩服得五体投地。
日本人过圣诞为什么要吃肯德基?
中国北方人冬至吃饺子,日本人圣诞节吃……肯德基。在平安夜想吃上肯德基就如同你在晚上七点想吃海底捞一样辗转反侧而不可得——因为各家肯德基的门口都排起了长队,还没人提供免费茶水、西瓜、美甲服务。
不过就算排不上队也有办法,很多家庭会选择去店里或者网上订购一个全家桶在家里吃,毕竟,平安夜应该与家人一起度过。美国快餐行业提供的数字显示,2018年12月20日至25日,日本肯德基店就创收大约6300万美元,平安夜这一天更是肯德基的疯狂之夜,销售额通常是平时的四五倍。
这个现象有点匪夷所思。当年我第一次在日本过圣诞的时候就被肯德基门口排起的长队震惊了——肯德基对中国人来说叫快餐,一般小孩子、大学生情侣比较青睐,为什么到了日本肯德基成为了圣诞大餐呢?难道因为日本人吃不起火鸡,拿肯德基对付?
其实并不是因为日本人吃不起火鸡,而是因为,日本就没有火鸡。1970年,日本第一家肯德基开店,生意惨淡。彼时,日本经济已经高速发展,提供标准化、服务优质的肯德基并没有引起日本消费者的关注。
但日本人喜欢过圣诞,在漫长的时空中,这个来自西方的节日已经被日本人广泛接受。其实,圣诞这个概念在明治维新时期就传到了日本。明治时期日本文学宗匠正冈子规在1892年的徘句中写道”腊八后就是喧闹的圣诞”。就跟咱们说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腊八之后就是年”异曲同工。
虽然在之后的岁月里,圣诞要不要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反对一方的理论非常清晰:日本不是基督教国家,为什么要过圣诞呢?日本自己的传统该如何保留?
但是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则认为:圣诞节不过是东方传统的冬夜活动,套上西洋流行元素而已……..而东方自古以来就有冬至夜的庆祝传统…….
意思就是,大家乐呵乐呵而已,何必那么较真呢?而日本人民才不关心这么多,开心最重要。他们很快就享受过圣诞的乐趣,从1910年代左右,圣诞老人、圣诞音乐会、舞会就纷至沓来,各大商业机构也竭尽所能的进行各种打折、促销。整个十二月都沉浸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中。
说回肯德基。1974年圣诞节前后,肯德基打出了洗脑的宣传语:“圣诞节当然要吃肯德基”没想到这个策略大获成功。
据说,这个创意是当时肯德基的店长梦中想到的,醒来后,赶紧拿小本子记了下来。除了这个口号,他还提出肯德基在圣诞节时期要推出圣诞套餐桶来吸引消费者。
据说还有一个原因是,有几个在日本生活的西方人抱怨说,圣诞节在日本都没吃到火鸡大餐,店长灵机一动,那么,哥们,来吃肯德基大餐吧,反正都是鸡。
此后,在日本过圣诞吃肯德基就成了一个传统。其实这背后有商业的意义。日本人虽然过圣诞的历史比较悠久,但没有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圣诞节该吃什么一直是市场的空白。就好比,在中国过春节要全家聚会吃年夜饭、看春晚一样,是一种习惯和习俗。但圣诞节要吃什么,日本人一直没有固定的习惯。直到肯德基的营销策略改变了这种情况。
而且,后来日本的肯德基更是强化了自己的圣诞意义,他们说,肯德基的老爷爷长得跟圣诞老人差不多……于是更多的日本人选择在圣诞节去看这位跟圣诞老人神似的肯德基爷爷。
除了吃肯德基,如果你凑巧在东京,在平安夜不去看看灯火璀璨的城市绝对是一大损失。无论是商业街区还是小公园,这一天一定会被华丽的,包含奇思妙想创意的灯光所笼罩。驯鹿、圣诞树、圣诞老人的形象会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路边的树木上也会被各种颜色的灯光所点亮。
几年前的平安夜,我一个人行走在东京丸之内大街上,被夜晚的浪漫深深打动。据说,这条全长约1.2公里的道路上,有超过200颗以上的路树都点上了闪耀光芒的灯,这里一共有大约93万颗灯泡照亮我身处的小天堂。
其实,对于我们今天时不时就涌现出来的节日不必太苛责,他们存在的底色可能是商家的策划:比如购物、吃饭、玩乐。但是这又怎么样呢?重要的是,如果现实生活让你感觉乏味无聊,在节日的氛围里开心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15.圣诞节的“主题色”
美国过白色圣诞节,芬兰过紫色圣诞节(因为漫山遍野开着紫罗兰),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过裸色圣诞节(因为是夏天,好yeah的)。
六、《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Enya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
16.圣诞节有多浪漫
圣诞节“定情”率比分手率高出34%
17. 人们因为圣诞节而受伤?
从爬上梯子挂彩灯到从烤箱中取出食物,圣诞节无不充满危险。实际上,根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测算,每年11月份到12月份,平均有15000名美国人因为节日装饰而受伤、去急诊室就医。
除此之外,干枯圣诞树引起的火灾平均每年造成7人死亡和1千3百万美元的财产损失。
18. 槲寄生下必须接吻?
圣诞节最浪漫的习俗之一就是在槲寄生下接吻。
这要从基督教前的欧洲说起。当时,槲寄生象征着阳刚之气,象征着浪漫、活力和生育力。
这样的象征意义让人们相信,槲寄生有神秘的力量,能开始一段浪漫情事,最后就演变成在神奇的槲寄生下接吻的习俗。
因此,当你和另一个人被发现站在槲寄生下时,就必须接吻,没有商量的余地。
噗……
圣诞节冷知识,了解一下!
在这个美好的圣诞节,大家都想好怎么过了吗?
七、《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坂本龍一
“这首曲子是坂本龙一
为大岛渚的同名电影谱写的
是他电影配乐的处女作
也是他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为了纪念伟大的音乐者、演员大卫鲍威”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劳伦斯先生,是否已经听到了这首专为你而作的音乐呢?
劳伦斯先生是谁?
他是《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里的与坂本龙一所演的世野井一见钟情的杰克。
斯人已逝,徒留此音。
这是一首听了就无法忘怀的纯音乐。
看过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人一辈子里不可回避的一首歌,如果你没有听过,那你的生命也死掉了四分之一。”
平静之中蓄敛聚力,波澜之处尚有静谧。
坂本龙一,像一位烈士暮年的老者回忆着自己的往事,通过这首曲子向你徐徐道来。
曲中的感情复杂波澜,从静谧到平静,平静到悲怆,悲怆到挣扎,挣扎到矛盾,矛盾到激动。
虽然没有歌词,却仿佛听见了无数个故事。
圣诞快乐,在这首歌里面,多了些凄美。
伴随着圣诞的脚步,跨年也就不远了,元旦也近了,新年也快来了!
亲爱的朋友们,以上盘点的关于圣诞节的冷门知识,你不知道没关系。
徐锦江怎么变成圣诞老人了?
躺着就红了。
眼看年关将近,网上最忙的人除了变着法两开花的六学家,还有一位香港电影明星通过换装不断地出现在网友的视线中,电影,恶搞图,表情包,他全都要。
他就是“海王”的“孪生兄弟”,香港影星徐锦江。虽然最近一年多他并没有在电影电视里上露过面,不过他仍然在年底频繁占领了我们的屏幕,靠的就是这张“撞脸无数”的脸。
网友们总结的“徐锦江版进化图”
圣诞节了,很多人都在梦想会有一个红衣红帽白胡子的老人来给大家送礼物——大家期待的当然是麋鹿拉车的圣诞老人,而绝不会是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里“关门放狗”的豹子头:
这次意外的“撞脸”最初只是网友们恶搞的段子,没想到很快就被一向非常幽默的徐锦江老师照单全收:
点开这条微博底下的评论,我们很快就被一种浓浓的沙雕气息包围了,网友们纷纷表示“徐老师您太辛苦了,刚演完《海王》,马上又要给我们送祝福了。”
这条点赞最高的评论后面也都是“亮点”
当然这里面数量最多的,还是网友们以徐锦江老师在《九品芝麻官》里的豹子头形象创作的圣诞套图。无论你PS技术高还是低,简简单单一个滤镜,或者一句台词,就能让你的图片带上浓浓的圣诞味道。而徐锦江老师也被大家公认为“大中华地区唯一认证圣诞老人”:
来源:微博用户@一念成真心
来源:微博用户@诗人山坡羊
在所有的这些二次创作作品中,微博网友@大绵羊BOBO是相当特殊的一位,他自制了一套徐锦江版圣诞老人的表情包。在通过微博官方、电影版权方和徐锦江老师三方的同意之后,这套表情包的微博表情包也正式上架了。
这套表情包能够上架,作为《九品芝麻官》电影的版权方,向华强和向华胜两兄弟拥有的永胜电影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向太陈岚在微博表示:“所以表情包这点小事我们同意也不会收半毛钱的。随便你们怎么用呗!欢迎使用是我们的光荣。”
另外一方面,徐锦江本人的幽默性格,还有对待网友恶搞作品的开放态度也是这些作品能够在网上流传开来的重要原因。
据悉,因为造型粗矿有型,徐锦江与好莱坞大片的男主造型不谋而合,细数徐锦江老师撞脸过角色,十八铜人,海王,雷神索尔等等都是大家们相当熟悉的,早在电影《雷神》上映之后,就有网友PS了徐老师和索尔拥抱的恶搞图,电影《海王》上映之后,他还自己转发点赞过网友们制作的对比图,还和海王亚瑟合过影,并感谢网友们“把我送上热搜”,“粉丝都期待我们同框”。徐锦江十分随和,感谢网友的关注。
甚至他自己也不止一次的加入粉丝们的行列,自己发布或转发一些形象的恶搞图,或者跟网友们互动。无论这是不是一种自嘲,从一个明星的角度来说,这些内容不仅平添了许多趣味,也拉进了他和网友们的距离。
更在网友中深入人心的是他在香港一些三级片里的出色演出,但是据跟他搭过戏的三级片女演员们都说,徐锦江拍戏过程中很绅士很温柔,并没有像片中那样粗鲁暴躁,很照顾她们。很多女演员在多年后即使早已远离这一行当,依然很感谢徐锦江当年的照顾。
恶搞一个名人,给他做表情包的原因有很多,既可以出乎喜爱,也可以因为讨厌。这些图或许在几个月之后就被人忘记了因何而起,但却可能长久的留在每一个人聊天时候的表情库里,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在我们的聊天中。
网上流传的梗大抵都是如此,但对待它们的态度却因人而异。
徐锦江:我们过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圣诞节
2020年的圣诞节,老艺术家徐锦江居然成为一个网络上被年轻人热议的“节日符号”。、
2020年11月25日,徐锦江发微博阐释了自己对圣诞节的一番理解与感悟,疑似回应网络争议。
“苹果和平安夜是没有关系的,这因为中文发音的原因,苹果被赋予了平安的寓意,就像橙子和成功,柿子和事事如意,喜鹊和喜事,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词语的谐音带来吉祥的象征,是一种心理感受上的人文关怀。所以,苹果与平安夜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圣诞节,我们赋予了这个节日一个东方色彩。”徐锦江在微博上写道。
“我演绎的鳌拜与豹子头巡捕成为中国的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互联网文化的特征,鳌拜与英文“All Buy”的谐音,然而,“All Buy”中文译“我都要”却是另一个角色(豹子头)的台词,这很碎片化的拼凑与巧合也是互联网文化的一部分,除了体现出大家对于我塑造的角色的喜爱,也体现了消费时代,大家的对于物欲无限的调侃。”
他最后表示,东方式的平安夜,让圣诞老人和财神合二为一,成为我们年末迎新年的新潮流。
全文如下:
苹果和平安夜是没有关系的,这因为中文发音的原因,苹果被赋予了平安的寓意,就像橙子和成功,柿子和事事如意,喜鹊和喜事,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词语的谐音带来吉祥的象征,是一种心理感受上的人文关怀。所以,苹果与平安夜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圣诞节,我们赋予了这个节日一个东方色彩。
也许时间久了,西方人会很好奇为什么中国人要在平安夜互送苹果,但只有他们理解了中文词语的发音与意义才知道其中原因,这就形成了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也很有意义。
我演绎的鳌拜与豹子头巡捕成为中国的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互联网文化的特征。
鳌拜与英文“All Buy”谐音,然而,“All Buy”中文译“我都要”却是另一个角色(豹子头)的台词,这很碎片化的拼凑与巧合也是互联网文化的一部分——除了体现出大家对于我塑造的角色的喜爱,也体现了消费时代,大家的对于物欲无限的调侃。我仿佛得到了幸运之神的眷顾,莫名其妙地成了中国版圣诞老人,红帽子、白胡子老爷爷——这些特征描述没错的。
“送平安、能All Buy”,平安与财富,这种东方式的新平安夜,让圣诞老人和财神合二为一,成为我们年末迎新年的新潮流。
在这则微博下,不少网友表示,徐锦江说得很对,“对网络文化的理解比我们年轻人还要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