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未知,毕竟咱又不能时空穿越,爬到过去几百万年那边瞅一瞅。但是:一部分专家的确有这样的言论。
有谁能想到在一次超额的碳排放量之后演变出来一个非常可怕、非常庞大、统治地球数亿年的生物,它是恐龙。而在恐龙出现之前,那属于百万年计算的超大暴雨,则是一次事件,我们称之为卡尼期洪积事件。
三叠纪元时代的开启
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恐龙属于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吗?肯定不是,那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啥呢?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大家可以去翻一下书,不好意思,书中恐怕也没有记载。因为整个地球的发展演变史是有着46亿年的历史的。
这个46亿年历史意味着什么?我可以举一个简单例子:很多人可能一辈子能够活100岁,就算得上是谢天谢地了。而我们活100个一辈子也就仅仅是1万岁而已,整个华夏文明史的延续也可能仅仅就是5000年而已。
人类文明真正意义上出现火山级爆发的也就是近几百年,以西方引导的文化启蒙,以及后期的几次科技大爆发。换句话来说,人类真正意义上能够思考未来、能够探索自然甚至能够上天开飞机,下地坐地铁,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如果我们把这个时间线进行无限延长,人类对于地球所带来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当我们把时间线推到2.5亿年之前的时候,那一片世界一切都是新兴的,一切都是罕见的,大家姑且看看这个事件叙述可能本身并不准确,毕竟2.5亿年实在是太过于遥远了。
在三叠纪开始之前,还有另一个叠纪,我们称之为二叠纪,二叠纪即将陨落三叠纪即将崛起,而在这中间的过渡时间段里面,有将近70%的陆生脊椎动物以及96%的海洋生物灭绝。请注意,这里指的是灭绝,换句话来说,此时的海洋生物已经所剩无几,而陆生脊椎动物也仅仅存在不到1/3左右。
在当时天地万物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大陆是连成一体的,并没有现在的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等等等等,它只是一个统一的版块,我们称之为盘古大陆。
一场延续几百万年的暴雨
盘古大陆衍生之后的没有多久,预估在距离现金2.34亿年之前,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地球突然之间升温,升温之后水蒸气自然上升,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空间,突然变冷,水份又以雨滴的形式降落下来。
降落下来之后,由于地面的温度较高,水变成了水蒸气的速度加快,又进一步形成了云,云变成积雨云,积雨云变成雨,雨下到地面上,地面上再次进行蒸发雨,又变成了空气当中的水分漂浮在空气中。这是一整套的循环,而这一整套循环循环了数百万年。
而此时因为大陆是形成一体的,也就是所谓的盘古大陆,盘古大陆形成一体,就导致水汽很难从大陆到一边飘到另一边,也导致水汽很难从大陆的外边飘到里面。再加上盘古大陆本身并没有崎岖的山脉,也没有珠穆朗玛峰,无法进行拦截雨水。这一系列的特殊事件也就为卡尼期洪积事件埋下了伏笔。
除此之外,因为此时的地球板块正处在剧烈运动的过程当中,剧烈运动就会导致地球内部的二氧化碳大量涌出,二氧化碳多了,温室效应也就加强了。整个地球的平均温度直线上升,海水的水面温度也进行大幅度的上升,也正因如此地面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桑拿房一样,在这个桑拿房的上面铺天盖地都是水汽。
一些有理有面的证据
就像我在小学的时候一样有一次我和我的同桌吵架了,老师要惩罚过,然后我告诉老师:并不是这个样子的,是他先骂的我,所以你不应该惩罚我。老师听了我的意见,惩罚了我的同桌。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进行一些需求判断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假想我认为多少多少年之前,曾经下过一场数百万年的大雨,没有拿出足够的证据,你就算说破了天也不行。接下来我们要讲一些证据,这些证据是对应的科学家研究了数10年甚至上百年研究出来的。
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英国的地质学家一共有两位,这两位地质学家发现了三叠纪岩石这里面每一层都有着化石夹心,而其中有一层它的化石夹心非常不一样,里面包括但不限于河床和沉积物以及泥煤的痕迹和淤泥。
这一下引起了这两位地质学家的好奇,他们走遍了大江南北,甭管是在美洲,欧洲,非洲,亚洲,甚至在南北极,哪怕是在喜马拉雅山脉都找到了这个特殊的印记。这就意味着的确在某一个年时间段里面,所有的大陆肉眼可见的地方都在下大雨,而且因为历史的原因,因为时间的因素,它们以某种特殊的形式沉积起来了。
我们如果看过考古方面的电影,电视剧就会发现一些考古的专业人才拿着其中的一小块土,就能够说出这块墓地距离当今有多少年。那他们是怎么测出来的呢?答案就是同位素法。
这一点讲起来非常困难,包括我在内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姑且算是结论的结论来。我们在中学的时候说过碳的某一位同位素是具有放射性的,伴随着时间年轮,它的放射性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也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对碳进行同位素测定来判断他是多少年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甭管是在意大利发现的红粘土,还是在中国发现的巨大的古代河流,根据它们这个同位素的测量结果,这一段时期均在2.32亿年到2.34亿年。这个时间段里面,它的预估时间为100万年。
除此之外,根据地质学家得出来的数据来看,在2.35亿年前,有一座大火山,发生了火山爆发,而那个大火山现阶段所处的位置就是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附近一块叫做兰格利亚的地方。
这个火山具体有多大?以及火山带来的恶劣影响有多大,咱们暂且不讲,我们只是单纯的讲一下:根据地质学家的推测,这个火山大概爆发了500万年,500万年意味着什么?
一个火山几乎可以说是地心通向地上的一个口子,这个口子一旦开了,里面各种各样的有害物质就通通爆发出来了。这其中爆发最多的恐怕就是各种各样的污染气体,而这些气体如果我们再给它用一个新的名词来形容的话,没错,那就是温室效应。
在之前的时候,我曾经看过一份西方的媒刊报刊,而那个报刊里面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点,那就是如果地球的平均温度升高零点几度,海平面就会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将会有一些沿海城市直接消失,那么如果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4~7度所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卡尼奇鸿基事件的演变
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如同双刃刀一样,有好的那一面也有坏的那一面,可以说这一次变化给地球上当时的那些生物而言带来了巨大的毁灭和灾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出发,却给另一个全新的物种带来了一丝契机,那就是大量的恐龙出现。
大家都知道,一旦气温升高,与此同时下雨也降多,那么对于植被的生长而言具备着先天便利性。植被的生长,一旦变得快了,与此同时陆地生物大量消失,就给植被的生长带来了更大的契机,而当时因为火山喷发,各种各样的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横空出世,给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光合作用条件。
这一点的话,大家可以详细查看一下中学生物课本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简而言之,当时的氧含量达到了一个极高值,在这种情况之下更有利于大个头的生物出现,而大个头的生物是谁呢?没错就是恐龙。
阴差阳错之间,这一场几百万年的大暴雨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物种,当然这一场几百万的大暴雨是怎样具体形成的以及在形成的过程当中又带来了哪些极其详细的变化,这一点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论证。
这场持续几百万年的雨,这是不是真的?
平常下一周的雨,我们就觉得很神奇了,但地球上确实下过一场持续几百万年的雨,这就是2.3亿年前著名的卡尼期洪积事件。
这场下了200万年的雨,直接把微不足道的恐龙给送上了“地球霸主”的宝座,否则恐龙还只是“战五渣”,或许这就是游戏中的“一代版本一代神”吧。
地球上第一场持续了上千万年的大雨
起初宇宙一片混沌,到处都是星云物质,在太阳系中,这些星云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结合在一起,慢慢的越积越多,自然其产生的引力就越大。
就这样,太阳系中绝大多数星云物质,最后都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太阳,至于其他的行星,比如地球、火星、金星等等,可以看作是太阳系中的边角料星云物质汇聚而成的。
由于各种星云物质碰撞所产生的热量,所以地球在形成之初就是个“火球”,所有物质皆被融化。
而太阳系中存在大量的氢、氧、碳元素,其中氧元素十分活泼,它会跟氢、碳元素生成二氧化碳跟水。
不管是氧元素跟氢元素结合的水,还是小行星跟彗星撞击从天外带来的水,在熔炉般的地球上,水根本无法以液态形式存在。
水蒸气飘到上空遇冷,就会液化成水滴降落到地面,然而又因为高温,水滴在没有降落到地面之前,又会重新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因为地球引力的缘故,无法逃离地球。
到了40亿年前左右,地球开始降温,此时水蒸气终于能以液态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但地球此时的温度仍然在70℃左右,所以地球上的水就陷入了液态水、蒸发、水蒸气、遇冷、降雨、液态水的循环过程,这场降雨整整持续了上千万年。
地球上第二场持续了几百万年的大雨
再将视线挪回地球形成初期,氧元素跟碳元素结合生成了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因为比较重,地球的引力很容易将其捕获,所以二氧化碳同样无法逃脱地球。
起初由于地球温度较高,所以二氧化碳以气体的形式存在,到了40亿年前左右,地球开始下雨,液态水开始出现,二氧化碳跟水会产生碳酸,碳酸又会跟钙、镁等其他物质生成碳酸盐,而碳酸盐又逐渐沉淀下来,慢慢的就沉到了地球内部的岩石圈。
碳酸盐继续往下,它又会重新遇到高温高压的环境,于是碳酸盐继续发生反应,也就是重新释放出二氧化碳,可今时不同往日,地下的二氧化碳并不能回归大气层,因为地壳已经把“通道”给封锁住了,于是海量二氧化碳就在地球内部。
本来二氧化碳以为用不了多久,就能重归大气层,可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一困就困了30多亿年……
时间一晃来到2.3亿年前,当时地球上就是一整块超大陆,名为“盘古大陆”,四周的海水包围着盘古大陆。
当时的地球,早就度过了漫长的不稳定阶段,所以各种元素趋于平衡,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时间段,刚好是盘古大陆分裂时期,所以地壳运动极为频繁。
我们都知道,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火山喷发极为频繁,在卡尼期洪积期,北美西部的兰格利亚火山群大规模喷发,在地球内部的二氧化碳早就被“关”了30多亿年,现在终于能借着火山喷发重归大气层了。
于是远古地球的海量二氧化碳,不断被排放到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出现,直接打破了生态平衡,接着地球温度开始升高,大气环流开始“沸腾”。
随着火山不断朝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地球上就开始下起了一场长达200万年的大雨,这就是著名的卡尼期洪积事件。
卡尼期洪积事件直接把“战五渣”恐龙送上了“地球霸主”的宝座
2.3亿年前,盘古大陆由于面积太过庞大,海洋中的水分无法进入腹地,导致盘古大陆边缘树木葱郁,绝大部分中心区域却十分干旱,当时恐龙占大陆生物数量仅为3%左右,完全是边缘角色。
但随着卡尼期洪积事件的到来,大量水分终于达到了盘古大陆腹地,海量耐旱植物纷纷死去,耐湿的苏铁松柏等裸子植物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破土而出,没过多久,草原沙漠直接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森林。
卡尼期洪积事件把整个生态圈重新洗牌,草蕨类植物被针叶植物取代,而本来的战五渣恐龙,就好像提前知道卡尼期要到来一般,竟然迅速演化,要么脖子很长,要么腿很长,而且胃里还有胃石可以把粗糙裸子植物纤维不断研磨粉碎。
这片大陆上本来的顶端生物,如鸟鳄、喙头龙、二齿兽和水龙兽等纷纷灭绝,恐龙借此上位,顺利坐上“地球霸主”的宝座,从此地球进入了长达1.6亿年的恐龙时代。
当时的森林古猿,同样也扮演着“战五渣”的角色,直到小行星的到来,恐龙灭绝之后,森林古猿等一众生物因最顶端掠食者突然消失,纷纷开始进化,最终由猿人夺得“地球霸主”宝座。
果真应了那句“一代版本一代神”,对于恐龙来讲,卡尼期洪积事件就是它们族群命运的转折点,但可惜的是,在1.6亿年间,恐龙并没有诞生出高级智慧,以至于在下一次灭绝危机来临之前,无法避祸。
幸运的是,猿人在短时间内就能诞生灵智,从而一步步进化成如今掌握高科技文明的人类,如果我们肆意破坏环境,导致二氧化碳增多,卡尼期洪积事件可能再度来袭,到时候人类文明是否能顺利度过劫难尚且未知,但只要我们保护生态平衡,就能最大限度降低出现卡尼期洪积事件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