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海,自然会想到这座东方大都市对人们的吸引力,上海自鸦片战争开埠以来已经辉煌了百余年的时间,如今依旧辉煌,大家都知道北京作为首都高校林立,名校众多,985和211高校数傲视全国,而上海的985名校数也是仅次于北京的有四所之多,分别为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211高校也有9所(包含985的四所)。
除此之外其它的一些院校虽然不是985和211名列但是实力却不容小觑,甚至还有一所院校因为和同类院校的名字十分相像而被误认为是211高校,但实际上这所大学既不是211院校也不是985高校,不过论及它在业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及真实的综合实力,早已远超普通211高校,虽无211之名却有211之实,堪称无冕之王。
这就是华东政法大学,说到它为何会被误认为是211高校,因为在北京有一所中国最著名的政法类211高校名叫中国政法大学,而上海的华东政法大学,仅从名字上听和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比较类似,前两者皆为211院校,甚至华东师范大学还是985高校,为此让外地朋友特别是不了解实情的人以为华东政法大学是211高校就不难理解了。
华东政法大学在政法界非常知名,除了中国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外就属华东政法大学了,华东政法大学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直接以“政法”命名的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于1952年创办当时的校名为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几经沧桑,2007年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
如今是省部共建高校,华东政法大学作为新中国最早的政法高等院校,曾经历过院系分出和停办,但现在的华东政法大学在新世纪迎来了发展的契机,进步很快,如今是上海除了985和211院校外的一流类高校。
华东政法大学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硕士点有50个,博士点16个及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在法学一级学科全国的评估中位列全国高校的第五名,华东政法大学含有24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8万人,设有21个学院,而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项目和司法部立项数上华东政法大学均列全国第一。
华东政法大学教师队伍中有5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同时包含五一劳动奖章、长江学者数人,教师队伍中博士占比超过60%,不仅如此,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等专业在行业中非常知名,同时毕业生的能力很扎实。
华东政法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他在法学圈子里面,绝对比很多985/211口碑更好、影响力更大。不能光看学校的帽子,还要看学校的专业特色。你比如很多985甚至顶尖大学,他的法学院在当年的调整中都没有了,现在的法学院都是新建的,不管是底蕴、口碑还是实力,都不如华东政法大学。
所以华东政法大学的学生毕业后,非常抢手,特别是法律法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很多都成为了行业中的精英,在我国为数不多的政法类专业大学中,华东政法大学虽然不是211大学,但是它在专业领域的深耕和综合实力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一些普通211大学。所以对希望上政法专业的考生来说,华东政法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华东政法大学在不少省份每年的招生分数可是不低的,所以想上华东政法大学还是需要好好努力考个好分数才行的。
在国内高校之中,一般校名带方位大区的老牌院校实力都很强,在几大方位之中,名字带“华东”的高校逼格都显得比其它方位高,比如原华东工学院(今南京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等。然而有这么一所“华东xx大学”,经常被许多网友误以为是211高校,然而并不是!
经常被误以为是211大学的华政
它就是华东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地处上海,又是政法牛校,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汉东大学的原型高校之中华东政法大学的呼声最高,可见在网友们的心中,华政之名还是很有分量的。许多网友看到华东政法大学,一直以为是211高校!华东政法大学1952年(当时叫华东政法学院)由华东地区诸多名校(包括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9所)法律系合并组建,可以说集中了整个华东地区的法学精华,在实力上与中国政法大学(原北京政法学院)不相上下。
中国政法大学
华政的发展可谓是充满波折,1958年第一次被撤销,与上财、复旦法律系等合并组建了上海社会科学院;直到1964年,华政才迎来复校的机会,不过这种曙光仅仅维持了8年,1972年,华政再一次被撤销,大部分师资力量流向了复旦大学,校舍被上海地区的八个单位瓜分,可以说此时华政是名不在,校不在,彻底不复存在。一直到了1979年才逐渐有了重建华政的声音,可怜的华政没有校舍就搭帐篷教学,靠着这种“帐篷精神”华政迎来了大发展。当别的政法学院都升格为大学了,华政直至2007年才升格成功,此时想成功211高校已经失去先机了。地处武汉的中南政法学院早在2000年就与中南财经大学合并,并在2005年跻身211序列了。
简称真的是“中南大”
当时评选211大学的时候,除了教育部之外各大部手里的指标并不多,当时还叫学院的华政比不过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实属正常,抱团取暖成为当时许多高校进入211(甚至985)序列的捷径,大多有“骨气”的单一性学科高校都成为“双非”甚至“四非”院校,同病相怜的兄弟院校西南政法大学亦难逃此运,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亦如此。
法学界的“五院四系”之中,如今四系借助985的身份发展得是如日中天,华政、西政等政法名校在业内也是颇有声望,并不会因为“四非”的身份遭到歧视。其实只要坚守自己擅长的,少涉足跨界的专业,华政这种单一性学科的院校不论何时都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