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黎各比夏威夷离美国更近、GDP更高美国为何不吞并?
美国是世界上面积第四大国,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我国。不过美国的面积并不是建国后就这么多的,而是不断扩张的。美国建国后购买了路易斯安纳地区、吞并了墨西哥北部、占领佛罗里达地区、购买阿拉斯加等,经过长时间的扩张才有了现在的版图。可以说美国的建国史就是一部领土扩张史。美国领土是如何扩张10倍的?借来的钱买领土!不过美国也并不是会吞并所有领土,有些领土美国并不会吞并。比如我们今天讲的波多黎各,这个地方被美国占领多年,但始终没有成为美国第51个州。
美国建国之前是由归属于英国的13个北美洲殖民地构成。建国后,这13个殖民地就变成了美国十三个州。美国国旗上的十三条红白杠就是代表这十三个殖民地。之后美国对外扩张时,每增加一个州,上面就多一颗星。目前美国有50个州,国旗上有50颗星。最后一个加入美国的州是夏威夷州。1959年,夏威夷州成为美国第50个州。不过很多人好奇,美国为何原因让夏威夷州成为自己的领土,却不愿波多黎各成为自己一个州呢?要知道和夏威夷州相比,波多黎各各方面并不差。
在地理位置上,夏威夷位于太平洋西部分,美国可以通过夏威夷控制太平洋。而波多黎各位于加勒比海。通过这里也能影响加勒比海周边很多国家;在面积上,夏威夷面积为1.67万平方千米,波多黎各为9104平方千米,虽然有所悬殊,但都比较小,悬殊也不是太大;在人口上,波多黎各有366万人,而夏威夷只有121万人,波多黎各人口明显比夏威夷要多,人口优势非常明显;在经济上,夏威夷GDP为934亿美元,波多黎各GDP为1011亿美元,这一点波多黎各有优势;在距离美国本土上,夏威夷明显比波多黎各距离美国本土远。
通过这两个地方的相比我们能发现,波多黎各还是有明显优势的。既然如此,美国为何不把波多黎各变成自己一个州呢,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复杂的。有时候是美国愿意,波多黎各不愿意。有时候是波多黎各愿意,美国又不愿意了。
波多黎各从1508年开始就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最先到达这里。之后波多黎各人民虽然多次反对西班牙的统治,但始终没有成功。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之间爆发战争,西班牙战败。根据签订的巴黎和约,波多黎各地区被割让给了美国。就这样,波多黎各从西班牙的殖民地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美国占领这里之后,先是用军人强制管理这里一段时间,后来开始派文官管理。和西班牙的统治相比,美国人的统治相对来说还是好一点的。可以说,美国人给波多黎各的东西要比西班牙人给的多。不过这仍旧引起波多黎各人民的反对。
1917年,美国波多黎各人民美国公民的身份,不过人家不理睬,这是美国自己一厢情愿的;1947年,美国允许波多黎各人选举自己的总督,但波多黎各人还是坚持反对美国,甚至在1950年还刺杀过美国的总统以及国会议员;1952年美国给予波多黎各自由联邦的地位,实行自治,但波多黎各人民还是坚持反对美国想要独立;1977年和1982年,美国想把波多黎各变成自己的一个州,但没有成功。2012年和2017年,波多黎各投票想要成为美国一个州,但美国没有同意。
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和波多黎各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有很多的原因的。我们看一下为何美国和波多黎各是现在这种装,为何始终无法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首先是波多黎各受西班牙影响比较大。前面说过,波多黎各从1508年就是西班牙殖民地,一直到1898年才被美国占领,西班牙在这里统治近四百年的时间。波多黎各的政治、经济、文化、语言、风俗等各方面和西班牙非常近。而美国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和英国非常相像。两者在很多方面都不同,可以说矛盾非常严重。而且由于长时间被西班牙占领,美国想要同化这里很难实现。
其次是反抗势力不断。上面对波多黎各和美国关系的介绍我们能发现,在二战之前,美国还是一直想要波多黎各成为自己的一个州的,不过波多黎各人民不愿意。和成为美国一个州相比,他们更像独立成一个国家。即使大现在,这里还是有很多人想要独立的的。如果美国强行吞并这里的话,这些反对的人会给美国造成很大麻烦,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第三是经济原因,这一点可以说是最主要的。如果两个地区在利益上是一致的话,他们还是容易成为一个国家的。不过他么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以波多黎各为例,这个地方人均GDP虽然高到3万多美元,但还是比美国人均GDP低。而且近些年,波多黎各的发展并不好,欠下很多外债。一旦美国把波多黎各变成自己一个州,不仅要偿还波多黎各的外债,还要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样的话,美国民众肯定不愿意。
再看一下波多黎各的状况,这个地方现在还是能保持很大的自主。一旦成为美国一个州的话,经济就成为美国的一部分。波多黎各的经济和美国融在一起的话,对其是很大的冲击。到时候不仅影响其发展,还会有很多人失业。这些人由于语言和美国不同,很难在美国找到工作。这也是波多黎各百姓反对的经济原因。
可以说这些就是波多黎各始终无法成美国一个州的重要原因。看完这些我们再看一下美国为何能让夏威夷成为自己一个州,夏威夷为何会同意。夏威夷从出现之后都一直受美国影响,这里面的人都是多国混血,并不只是某一国影响。而且这个地方最初人口并不多,大量的人都是美国后裔,美国在这里势力非常大。也正因如此,美国吞并夏威夷王国时国内才不反对,因为他们也觉得夏威夷是自己的。而夏威夷又有很多美国人后裔,他们也更加认同美国。就这样,夏威夷才顺利抵地成为美国第50个州。
其实波多黎各的现状或许更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始终能掌控这里,而且还不用对这里负责。以美国的实力,早在美西战争之后就能强制吞并这里了。之所以没这样做,和本身利益有很大关系。
美国求着他独立,还一次性给些钱,可是他就不独立,还投票要成美国一个州,可美国又死活不接受,就这么耗着,现在是两地交流正常,也不用签证,就是波多人没有美国投票权,其他都有。换俄罗斯试试看,波多黎各早就没了,美国还是一个很伟大的国家的。如果美国要领土根本不需要去占领,不少国家愿意并入美国!文明伟大的思想不是一般坏人能够理解的。如果真想用侵占别国来开疆拓土的话,早就成了世界第一大领土国了。
波多黎各的地理位置
当地时间6月11日,被部分当地人称作“地球上最后的殖民地”的美国境外领土(美国海外领地知多少?)——波多黎各,举行了一次无约束力的公民投票,投票结果一边倒:在参与投票的波多黎各人中,支持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有约50万,选择独立/自由结合的有7600多,选择维持现状的约6700人。
对此结果,波多黎各自由邦总督罗塞洛显得很激动,他当众表示“从今天开始,美国政府再也不能忽视广大波多黎各美国公民的呼声”。
一厢情愿的公投 傍大款解决破产问题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政府对此次公投结果表现得十分冷淡,甚至可谓不理不睬。事实上,2012年的上一次公投,尽管61%的波多黎各投票者投票赞成“立州”(立即成为美国一个州的意思,波多黎各现执政党新进步党的前身就叫“立州党”),却被华盛顿一直“晾”到了5年后的又一次公投。
不仅如此,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还表示,将进一步削减原本就不多的、对波多黎各医疗和教育的援助。一心“立州”的罗塞洛对此显然十分不满。
这一切,需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波多黎各原本是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美西战争中西班牙战败,波多黎各被割让给美国;1917年,为方便在波多黎各征兵参加一战,美国国会宣布授予全体波多黎各人美国国籍;1952年波多黎各成为所谓“自由邦”,这个岛上的居民可自动获得美国国籍,但只有移居美国本土才能获得美国联邦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由于不能“立州”,这个岛在美国参院无议席(每个州两席),众院则只有1个象征性、无表决权的席位。今年正是波多黎各人获得美国国籍100周年,现执政党新进步党在去年底击败主张维持现状的人民民主党,认为“时机成熟”,随即启动了此次公投。
2015年6月,由于无法偿付720亿美元的公共债务,波多黎各开启了债务危机模式,政府实际已经破产。按照美国法律,海外领地的政府和公共机构均无权享受破产保护。
从那以后,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愿望就愈加迫切。
白送美国都不要?成为美国的州有多难?
作为美国海外领土,波多黎各人拥有美国公民身份。但与美国本土公民不同的是,波多黎各选民在岛内只能参加美国总统选举初选,不能参加普选,只有在移居美国本土后才有普选投票权。
此外,美国各州在国会都有自己的议员,波多黎各只有一名没有表决权的众议院专员。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不愿做“二等公民”的波多黎各人共发起过5次全民公决,决定是否要成为“美国第51个州”。
在前3次投票中,作为“美国第51个州”加入联邦的议案均被否决。2012年11月举行的第4次公决中,虽有61%的选民投票支持成为“美国第51个州”,但由于三分之一以上选民未参与投票,这一结果合法性受到质疑。
不过,全民公投通过后,波多黎各就能成为“美国第51个州”吗?
美国联邦宪法第四条第三款“新州、联邦领地和财产”中,对新州的加入是这样规定的:
新州得由国会接纳加入本联邦,但不得在任何其他州的管辖范围内组成或建立新州。未经有关州议会和国会的同意,也不得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州或几个州的一部分组成新州。
国会对于属于合众国的领土或其他财产,有权处置和制定一切必要的条例和规章。对本宪法条文不得作有损于合众国或任何一州的任何权利的解释。
反对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人
虽然美国宪法对如何建立一个新州的规定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复杂得多。
拿波多黎各为例,作为美国的海外领地,如果有意愿成为联邦的一个州,需要走这些程序:
第一步,波多黎各政府先要举行公民投票,由人民表决这一提案是否通过。
第二步,全民公投通过后,波多黎各可以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不违背联邦法律的州宪法。
第三步,波多黎各在美国国会的代表将向国会提交议案,立法承认波多黎各加入联邦。
第四步,议案经国会两院通过之后,由总统签字批准,波多黎各即可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也就是说,要成为“美国第51个州”,波多黎各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而且,由于当天只有23%左右的合格选民参与了投票,较低的投票率也引发了多方对于投票结果合法性的质疑。
美国东北大学波多黎各事务专家巴雷托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直说道,波多黎各在财政破产的状态下想成为美国的一个州简直“太荒谬了”:
无论全民公投结果如何,这事儿最后还得听国会的。国会可能根本不会理睬投票结果,一周之后假装啥都没发生,这事儿就过去了。
“穷亲戚”急于“傍大款”
波多黎各急于“立州”,很大原因是因为贫穷,想“傍大款”。
2006年,美国废除该岛免税地位,从此这座340万人口的岛屿陷入长达11年的经济衰退周期。2015年,为填补亏空,波多黎各政府开始征收高额消费税,其结果非但未拯救经济,反倒造成一系列恶果:贫困率高达45%,失业率突破12%,政府债务高达740亿美元(去年底已停止支付本息,事实上该岛财政业已破产),教育和医疗体系崩溃,食品和公共服务价格比美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22%和64%??
“立州党”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波多黎各不是美国的一个州,无法获得联邦各种资助和补贴,因此要拯救这个岛就必须“立州”。
但“大款”美国却并不想认这个“穷亲戚”,因为这会让美国背上沉重包袱。2012年公投后,美国联邦问责办公室曾推出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波多黎各“立州”后联邦政府每年要额外补助该岛52亿美元,回报则只有20亿-40亿美元的税收。
不仅如此,为说服岛民支持“立州”,“立州派”的波多黎各政客们,不断鼓吹“一旦‘立州’美国的财富和资源都有本岛的份”——这种说法固然会令岛民血脉贲张,但想过美国本土公民的感受么?
还应看到,尽管自1960年以来波多黎各举行的5次公投,支持“立州”的比例越来越高(前三次都未通过,2012年也只有61%支持“立州”),但此次投票率之低却创下历史纪录:5年前180万选民中未投票的只有6.5万,此次投票率却只有可怜的23%。
数据变化背后的现实是,反对“立州”的波多黎各人,几乎都抵制了公投;上次公投中十分踊跃的年轻人,如今也被贫困和失业弄得心灰意冷。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就意兴阑珊的美国政府,面对罗塞洛“为何不给波多黎各人民主权利”的质问,大可理直气壮地“怼”回去:23%的民意也能算“广大民众呼声”吗?
“给”与“不要”背后都是利益权衡
有人可能会觉得,为什么送上门的一个州,美国却不要?以前世界强国不都是抢地盘搞殖民吗?持这种逻辑和思维方式,显然不符合当下这个时代了。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都不可能再像十八、十九世纪以及二十世纪前半期那样堂而皇之地去侵占一个地方。而“要”,也不再仅仅意味着获得,还有责任和义务。
说到底,“给”与“不要”背后,还是一个利益权衡问题。目前,波多黎各名义上拥有美国领土地位,其民众拥有美国公民身份,这些对美国来说,已经足够了。美国的算盘或许是,主权在我就够了,没必要去揽责任。要主权而不要责任和义务,这或许是美国不想波多黎各成为其一个州的真实“内心想法”。
换句话说,控制波多黎各,比拥有波多黎各更符合美国利益。
波多黎各之所以想公投成为美国的一个州,拥有美国本土公民拥有的权利,无非是想“过得好一点”;而美国之所以不要,是因为现在的状态对美国更有利。
事实上,历史上美国有机会完全“甩开”波多黎各。1937年,波多黎各人民在波多黎各国民党领袖P·阿尔维苏·坎波斯在蓬塞发动独立起义,但遭到镇压;1950年10月30日,波多黎各人民再次武装起义,宣布成立波多黎各共和国,但很快失败,100余人被逮捕。
在主权上,美国从来没有放弃。1952年美国给予波多黎各自由联邦的地位,实行自治,但外交、国防、关税等重要部门仍由美国控制。美国该要什么,不给什么,其实清醒得很。
美国也曾有总统支持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一个州,但“想法”总是付之东流。1977年美国总统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向国会提交了《1977年波多黎各立州法》,主张把波多黎各变成美国的第51州;1982年11月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总统发表声明,支持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一个州;2011年6月,奥巴马访问波多黎各时也表示,无论波多黎各人民作出何种选择,他都支持波多黎各人民的决定。
但这些,更多的是表面的“政治正确”,难以见到卓有成效的实质行动。为什么?
答案就在于几个字:利益高于一切。
除了波多黎各 这个地方也想成为美国"第51个州"
事实上,除了波多黎各,还有一个地方也非常想成为“美国第51个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作为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不属于任何一个州。
去年11月,在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的同时,作为华盛顿特区居民也进行了一次全民投票,79%的人支持特区成为“美国第51个州”。
与波多黎各人的理由一样,华盛顿特区人也是不堪忍受作为“二等公民”存在。不过目前来看,华盛顿特区想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希望同样很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