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末的一个寒气逼人的冬天,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兰·米卢蒂诺维奇来到贝尔格莱德和平大街一座破败的老式房子中,去探望一位老妇人。在这所没有暖气的房子呆了不到半小时,差点冻僵的米卢蒂诺维奇便赶紧离开了。当随行的记者们让总统谈谈感受时,总统只说了一句:“这简直是国家的耻辱! ” 便匆忙钻进汽车离开了这所破败的房子。
回到总统府后,米卢蒂诺维奇找来贝尔格莱德市长,让他马上安排资金修缮这座房子,并且三天内给房子通上暖气。因为这座房子里,住着的是曾领导南斯拉夫人民进行英勇的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世界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连续当选南斯拉夫联邦总统的铁托的遗孀约万卡·布罗兹。
1980年铁托去世后,约万卡的生活便从天堂坠入了地狱,由于没有养老金,铁托的遗产也全部被充公,约万卡的生活过得极度艰难。
铁托是南斯拉夫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影响的人物。二战中面对凶狠的德国纳粹,他率领南斯拉夫人民反抗,战胜了强大的敌人,成为举世闻名的反法西英雄。在和平建设的日子里,铁托又率领南斯拉夫党和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他的一生对南斯拉夫的历史、政治和外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铁托,是一个政治强人,他创建了南斯拉夫,也是毁灭南斯拉夫的铁腕政治家。
南斯拉夫是1929年-2006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以12个从南斯拉夫存在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击败土耳其、奥匈帝国及周边诸小国,吞并原来从属于此二帝国的各弱小民族聚居地而形成的国家。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王国解体。1945年,战后重建南斯拉夫民主联盟。1946年,更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1963年,又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前南斯拉夫的领土已分成以下7个主权独立国家: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共和国,黑山共和国,北马其顿共和国和科索沃共和国。科索沃于2008年2月17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塞尔维亚。
昔日的南斯拉夫,自铁托去世后,早已分崩离析。但部分老人面对今昔生活的巨大反差,仍然非常怀念这位政治强人和他执政时的铁托时代,都认为那是一段黄金般的岁月,活得很有尊严。
毫无疑问,他是独裁者,过着帝王般的奢靡生活,是一个十足的花花公子,但是他算一个另类的独裁者,敢于和老大哥斯大林翻脸,虽然他自身也比较奢侈,但是他统治下的南斯拉夫经济还是可以的,在1976年几乎可以做到,36%家庭拥有一台小轿车,要知道那个年代,中国连自行车都是奢侈品。
在美苏冷战中,世界各国纷纷站队,两拨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但他统治的南斯拉夫确是一个例外,政治上不与任何人结盟,他可以跟西欧和美国做生意,也能跟苏联做生意。苏联和美国也都没有采取政策来打压它。
在他的领导之下,南斯拉夫迅速崛起,却也随着这个强人的离去,而迅速衰落,从天堂跌倒了地狱。在短短的二十年里,从一个偌大的国家,变得四分五裂,独立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两国发展更快。斯洛文尼亚2004年正式成为欧盟成员,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斯洛文尼亚只有一个小港为何是前南最富的国家?
马其顿在前南斯拉夫的共和国中就属于经济落后的。独立后,因受到国际社会对南斯拉夫的制裁等影响,2001年人均GDP为1823美元。
各共和国中发展最慢的就是波黑,因遭受战争摧毁,人均GDP在欧洲仍属于最贫穷国家之列。
自2000年西方解除制裁之后,塞黑的经济开始复苏,2005年一年引进外资达15亿美元,2005年塞尔维亚的人均GDP达3200美元。因投资不足,黑山的人均GDP稍低一些。
南斯拉夫各国独立日
1991年,世界最大的事件是苏联解体成15国,其影响波及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当时解体成5个国家:南联盟(塞尔维亚和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2003年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到2006年,黑山也独立出去。加上2008年,科索沃独立,南斯拉夫分为了7个国家。
南斯拉夫面积约25.58万平方公里,是当时巴尔干半岛面积最大的国家。
①斯洛文尼亚:1991年6月25日宣布独立。
斯洛文尼亚,地处阿尔卑斯山脉东南麓,迪纳拉山脉北侧,亚得里亚海东北岸,是一个森林国家。斯洛文尼亚面积2.03万平方公里,约为重庆市的1/4,人口只有209万(2019年10月)。
斯洛文尼亚的海岸线,位于威尼斯湾,只有短短46.6公里。比起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斯洛文尼亚科佩尔港有一大优势,因为通往的里雅斯特港的铁路和公路,很长一段修筑在阿尔卑斯山上,路线曲折且速度缓慢。通往科佩尔港的铁路公路,则是经过多瑙河中游平原,路线短速度快。小国家往往一个港口就能带动一个国家起飞,新加坡、斯洛文尼亚都是如此。
②克罗地亚:1991年10月8日宣布独立。
克罗地亚,5.66万平方公里,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北部,亚得里亚海东北岸,陆地邻国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塞尔维亚、波黑。南斯拉夫的海岸线,大部分被其占据,岛屿上千个,海岸线长约1880公里。
克罗地亚领土最奇特的地方,也就是其所占的这些海岸线,看起来相当霸道,差点把波黑堵成一个内陆国。
克罗地亚人口只有420万左右,足球却强的令人惊讶。1998年获得世界杯季军,2018年获得世界杯亚军。
1998年,克罗地亚百废待兴,克罗地亚3-0德国杀入四强,半决赛输给法国,三四名决赛克罗地亚2-1荷兰夺得季军,苏克进6球夺得射手王。2018年,克罗地亚战火一代成熟了,决赛克罗地亚2-4法国,再次输给法国,这是宿命吧。莫德里奇获得金球奖(最佳球员)。
③马其顿:1991年11月20日宣布独立。
古代马其顿帝国(又称亚历山大帝国),大致是在中国战国初期崛起的,那时候赵武灵王正谋划胡服骑射。
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马其顿的国名为“马其顿共和国”,但是其国名引起希腊强烈反对。希腊认为马其顿帝国的首都和核心区域在希腊,现在南斯拉夫解体出来的这个国家,只不过是马其顿帝国的边缘地带,他们称马其顿国,是对历史文化的剽窃。
1993年马其顿加入联合国,当时把国名改成“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
2019年,马其顿更改国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此举为该国加入欧盟和北约的准备工作铺平了道路。北马其顿当年就加入了北约,赶上了北约东扩的新一轮顺风车。
④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91年10月15日宣布独立,引发波黑战争。1995年11月21日通过代顿协议,正式独立。
波黑全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面积约5.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3万(2013年)。波黑极少部分濒临亚得里亚海,海岸线长约21.2公里。
从地图上看,克罗地亚的海岸线把波黑包裹了起来,不放大看我们还以为波黑真是内陆国呢!然而在紧邻佩列沙茨半岛的地方,克罗地亚却给波黑留了大约二十公里的海岸线可以进入亚得里亚海。
波黑首都萨拉热窝,是一座世界历史名城。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当地青年暗杀,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奥匈帝国是天主教实力范围,波黑则在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下信伊斯兰教。
⑤塞尔维亚:1992年4月27日,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2003年2月4日,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松散的邦联)。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同年6月5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领土。南斯拉夫解体,继承衣钵的塞尔维亚面积约8.84万平方公里(含科索沃地区1.09万平方公里),约为南斯拉夫的1/3强,如果不算科索沃,塞尔维亚实际控制只有7.75万平方公里,占南斯拉夫三成不到。黑山独立后,塞尔维亚沦为内陆国。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位于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处,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干流经过九个国家,分别是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最后注入黑海。萨瓦河是南斯拉夫第一大河,流经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及塞尔维亚。
⑥黑山:2006年5月21日全民公投。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和黑山解体。
黑山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几个哥哥都是大块头,而黑山只是个小兄弟。
1991年,塞尔维亚和黑山合称南联盟。2003年,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就是为黑山独立做铺垫的。2006年,黑山独立出去,塞尔维亚成了内陆国。
黑山人口约62.2万(2019年1月),其中黑山族占45%、塞尔维亚族占29%,波什尼亚克族占8.6%,阿尔巴尼亚族占4.9%。黑山族和塞尔维亚族都信东正教,官方语言为黑山语。
黑山独立后,塞尔维亚就成了内陆国。黑山海岸线长约293公里,对自身作用有限,却救了塞尔维亚的经济。黑山族与塞尔维亚族同种同源同宗教,黑山巴尔港,几乎成了塞尔维亚对外的唯一港口。
⑦科索沃:科索沃于2008年2月17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塞尔维亚。除塞尔维亚、俄罗斯和中国等90个国家外,获得了108个国家和地区的承认。2010年7月22日,国际法院指科索沃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并不违反国际法,然而是否承认科索沃地位各国均有自己的见解。中国政府认为: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是塞尔维亚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
一、强人铁托建立的斯拉夫强国
前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它的影响之下,随着二战的胜利,一大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就此建立了起来。
以约瑟普·布罗兹·铁托为首的斯拉夫人在前苏联的帮助之下,建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包含了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原属于奥匈帝国的小国家。
这些国家原本属于不同的民族,其中以斯拉夫民族为主体。铁托就是出生在克罗地亚的斯拉夫人。
铁托在建立南斯拉夫之后,大力发展重工业、制造业,形成了汽车、船舶制造与出口的经济格局,南斯拉夫的国力迅速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在当时的欧洲简直是首屈一指。
冷战期间,南斯拉夫并不投靠美国或苏联任何一方,参与组建了不结盟运动。1963年随着新宪法颁布,地方自治权逐渐扩大,南斯拉夫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71年和1974年的新宪法再次继续分权,将各共和国权力提升。使得各个共和国离心力增强。
二、斯拉夫逝世后的南斯拉夫
铁托是南斯拉夫历史上的强人政治,因此,不管是塞尔维亚,黑山、斯洛文尼亚还是克罗地亚,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民众都愿意跟随其左右。
最开始铁托组织军队反抗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胜利之后,又组织了民众进行经济建设,并且与前苏联的地位始终保持在平等的位置上面。
70年代的时候,南斯拉夫大约三分之一的民众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汽车,一半的家庭拥有电视机,少年儿童能够接受8年制义务教育。
这一切,让其他欧洲人都羡慕不已。每年前往南斯拉夫旅游观光的人数超过了700万。
但是,这一切,都在铁托的逝世之后戛然而止。
铁托逝世之后,南斯拉夫以光速般的速度迅速坠落,先是分裂成了数个小国家,彼此征战不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上的损失更是数以亿计。老百姓的日子一下子从天堂跌倒了地狱。
如今的南斯拉夫仅剩下塞尔维亚这个小国家继承了其衣钵,在战火之后,塞尔维亚的民众生活困顿,成为了欧洲最穷的存在。
三、塞尔维亚迅速堕落的原因
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是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铁托在世的时候,大家还能够彼此相安无事,毕竟,大家对于铁托的认可,是任何人都不敢去违背的。
不过危机依然存在,因为大家虽然都是斯拉夫人,但是在历史上因为争夺资源不止一次大打出手。
如果不是铁托的存在,这个南斯拉夫的国家联盟根本就建立不起来。
所以,铁托一死,大家的向心力一下子失去了,又回到之前那种四分五裂的状态中,即便是有心人想要继续维持南斯拉夫的联盟状态,但是没有了铁托的威望,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南斯拉夫联盟的分崩离析是早晚的事情。
第二个原因就是西方的干涉。一是采用经济制裁,让南斯拉夫的经济处于崩溃的状态中。二是培养反政府势力,特别是那些亲西方的反政府势力。
在外部势力的双管齐下之下,南斯拉夫联盟很快就解体了,最后仅仅剩下塞尔维亚这个小国家继承者南斯拉夫仅有的余光。
下面来说一下这位另类强人的政治手腕:
一、民族政策
熟悉政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曾经辉煌一时的南斯拉夫这个国家已经不存在了,解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经济的,也政治的,也有宗教历史的原因,既然要完整的介绍铁托时代就不能绕开南斯拉夫的构成问题。
可以把南斯拉夫看做一个迷你的苏联,它是由克罗地亚、马其顿、塞尔维亚、科索沃、斯洛文尼亚5个国家组成,由于是多国家组成的一个团体国家,就免不了出现民族和宗教矛盾,比如南斯拉夫的初创者塞尔维亚,他们基础雄厚,人口众多(南斯拉夫一半人口),宗教信仰以东正教为主,而铁托出身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却是天主教国家,马其顿虽然是东正教国家,但却处处以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后裔自居,至于波黑更是穆斯林、东正教、天主教共存。
但铁托建立了南斯拉夫以后,各个民族却能和谐共处几十年,直到他去世。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第一,铁托个人崇高的威望和强大的权力,让各个民族不敢生出分裂野心,第二,铁托当政期间南斯拉夫人民生活富裕,没有必要分裂,第三,铁托执行平均主义,对待各个民族十分平等,比如说铁托要是在塞尔维亚建个工厂,不管有没有必要,马其顿、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也的建一个。虽然浪费,但是大家心里舒服。这样一来,虽然大南斯拉夫时期也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但都在可接受范围以内,就民族团结而言,铁托非常成功。
二、经济政策
不同于同时代社会主义国家效仿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铁托治下的大南斯拉夫早早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体制,土地私有,允许发展商业旅游业,允许百姓外出务工,轻重工业均衡发展,到1976年,全南斯拉夫36%的家庭拥有自己的小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机,每2.1个家庭拥有一台电冰箱。恩格尔系数从1952年的54%下降到1976年的32%。如此高的生活水平不但远远高于同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和西欧发达国家比也不逊色,不仅如此,南斯拉夫还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医疗保障体制先进,体育娱乐产业发达。对于二战以前欧洲较为贫困的地区,南斯拉夫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就,与铁托个人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三、外交政策
南斯拉夫的外交政策打上了铁托个人的鲜明烙印,尤其是与苏联的关系。1948年更是发展到撕破脸的地步,从后来公开的资料来看,苏南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在苏联,这也是为什么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主动道歉缓和两国关系的原因,但是后来随着匈牙利“纳吉事件”、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等问题,两国关系起起伏伏,直到铁托担心自己去世以后国家无人可以对抗苏联才主动缓和与苏联关系。除此以外,南斯拉夫与当时的中国政府关系也很糟糕。
出身平民家庭的铁托却生来具有一副小资的心肠,他崇尚优越自由的生活,这也导致他对苏联那一套僵化的体制不感兴趣,但是“慈父”斯大林就是要把他的父爱强加给铁托,严重伤害了铁托的自尊,最终导致南斯拉夫和慈父决裂,而南斯拉夫国内复杂的形式也让铁托明白,苏联那一套在南斯拉夫根本行不通。
四、个人生活
布里俄尼群岛(克罗地亚语:Brijuni,发音:[brijǔ?ni])
在铁托执政南斯拉夫的数十年里,他不仅变成了大富豪,而且还过着帝王般的奢靡生活,是一个十足的花花公子。从克罗地亚黄金度假海岸,乘坐渡轮行驶20分钟就到了布里俄尼岛,这是一个由14个岛屿组成的群岛。这个群岛在铁托执掌国家政权30年中,一直是他的私人娱乐场。铁托每年有6个月的时间是在这些岛屿上度过的。他平时不是整理花园,就是到海边钓鱼。总之,铁托享受着一种百姓做梦也想不到的豪华生活。
铁托喜欢收藏宫殿、珠宝、名马、豪华汽车、游艇、古董武器、珍本古书、古代手稿和名画。凡是名贵的东西,他都喜欢,这也不难理解了为什么他死后个人财产仅能找到的就高达7万多件,这些物件预估价格高达上千万美金,要知道这可是上世纪80年代初。铁托对于喜欢的东西占有欲十分的强,他为此还曾向博物馆借过历史文物,最后占为己有。
他还喜欢收藏世界名表和名贵宠物狗,各国名酒和顶级雪茄。除了这些雅致的爱好之外,铁托的另一个独特爱好是收集各国的权杖和勋章……
铁托个人的大部分财产都归国家所有,现在他的别墅等地变成了旅游景点,他度假的布里俄尼岛也变成国家公园,后对民众开放,至于铁托的其它个人收藏,基本上都存放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前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里,这里有他收藏的名画、珠宝等物品,甚至还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送给他的月球陨石。
不过总体来说,铁托的“个人”财产,不动产被南斯拉夫解体之后的国家所有,能够找到的物件大部分存在博物馆中,在南斯拉夫动乱之后,小部分遗失的已经找不回来了,这其中有一些名表、汽车和珠宝等。
虽然铁托个人生活奢靡,作风不检点,甚至有些粗暴,但比起同期的政治强人,他更有长远眼光, 也更精明,他牢固垄断政治权力,却采用了开明专制的治国方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让百姓过上了较为富足的生活,对于起家的政治老人虽然防备却也没有大肆屠戮,民族政策看似笨重,但效果显著,外交政策虽然强硬但也不僵化,此外,他虽然生活腐败,占据了大量的资源,但却没有留给自己的子女,也没有让自己的子女继承权力。可以说,他是20世纪口碑最好的独裁者。
1953年的南斯拉夫 那个早已不复存在的国度
1953年,南斯拉夫克罗地亚乡村的年轻女性,身穿传统民族服装。
1953年,南斯拉夫老城杜布罗夫尼克的一条老街,一个穿着清凉的南斯拉夫小姐姐,身后一位老奶奶静静地看着她。
杜布罗夫尼克的葡萄酒市场,小贩出售自家酿制的葡萄酒。
杜布罗夫尼克是位于南斯拉夫东南部的一座海滨城市,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每年都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此消暑度假。
杜布罗夫尼克的小贩,就在家门口出售自家种的小菜。
杜布罗夫尼克的老街,一位南斯拉夫女子展示她的头上功夫。
开往杜布罗夫尼克的轮船上,酣睡中的乘客。
杜布罗夫尼克,是一座建于公元七世纪的古城,曾在亚得里亚海和东西方贸易中起过重要的中转站的作用。1979年杜布罗夫尼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是后话不提。
科尔丘拉岛的街头。科尔丘拉岛位于亚得里亚海沿岸,岛上遍布古迹,大名鼎鼎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诞生于此,没想到吧?
历史名城斯普利特的海港。
斯普利特海港的老人。
南斯拉夫的乡村。
菜市场中熟睡的小男孩。
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街头。
参加完群众集会,铁托总统的画像又被送回了仓库。当年南斯拉夫的总统铁托,是一位经过二战考验的政治强人。
当年拍摄这些照片的,是著名摄影家马克·里布(MarcRiboud)。几十年过去,铁托早就去世了,南斯拉夫这个国家也早已四分五裂不复存在了。
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访问中国的盛大欢迎
1977年8月30日,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到达北京,受到北京上十万群众的欢迎。铁托总统在华期间,先后对北京、杭州、上海、乌鲁木齐等地进行了友好访问。 铁托是毛泽东逝世后我国接待来访的第一位外国元首,华国锋、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亲自前往机场迎接。 图为铁托总统由华国锋主席陪同绕场一周,同机场上数千名欢迎群众见面。
华国锋主席同来访的南斯拉夫总统亲切握手。
铁托总统是结束了对朝鲜的访问以后,乘专机来到中国访问的。图为铁托总统访朝期间,同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一起观看文艺演出。
铁托总统访华随行人员名单。
铁托总统由华国锋主席陪同乘坐敞篷汽车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受到首都群众的热烈欢迎。
8月30日下午,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前往宾馆看望铁托总统。
8月30日晚,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热烈欢迎铁托总统一行。
宴会结束时,铁托总统同中方领导一起走到乐团前,向乐团祝酒,感谢乐团成功地演奏了南斯拉夫乐曲。
8月31日,铁托在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陪同下,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泽东主席的遗容。
铁托总统敬献的花圈。
8月31日晚,南斯拉夫贵宾应邀出席晚会,观看文艺演出,演出结束后,铁托总统由李先念副总理陪同,走上舞台同演员合影。
9月1日晚,铁托总统一行由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陪同观看体育表演。
9月2日,铁托总统登上了八达岭。
9月3日,铁托总统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杭州访问。铁托总统同华国锋主席握手告别。
华国锋主席、邓小平副主席、吴德副委员长以及首都群众数千人在机场热烈欢送。
9月6日,铁托总统参观访问上海市郊区周西人民公社。
铁托访问”硬骨头六连”。
9月8日,铁托总统圆满结束对我国的友好访问,离开乌鲁木齐回国。 中南两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可由于历史原因,两国关系一度冷淡,中国视南斯拉夫为修正主义,称之为“南修”。铁托总统的来访,标志着两国关系两党关系的正常化。中国的对外关系,也从此走向正常。此次访问,在我国外交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可惜,南斯拉夫已经四分五裂,南斯拉夫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独裁者的落幕 铁托奢华葬礼现场照片
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是不结盟的主要创始人,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威望。1980年5月4日铁托病逝于卢布尔雅那城,享年88岁。 来自全世界128个国家的209个代表团参加了他的葬礼,其中有122个国家代表团、68个政党代表团、4个解放运动组织的代表团、9个国际组织代表团和6个其他代表团。代表团成员中有3位国家元首、4位国王、8位国家副主席、6位王子、22位总理、11位国民议会议长、12位副总理和47位外交部长。这种规格的葬礼是非常罕见的。
我们来看看葬礼现场的照片就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