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简称苏联(СССР/USSR))正式成立。后发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是被迫加入的。所以苏联解体前,这三国也率先宣布独立:立陶宛(1990年3月11日),爱沙尼亚(1991年8月20日),拉脱维亚(1991年8月22日)。
苏联领土面积2240万平方公里,基本上覆盖了原先沙皇俄国的版图,略小一些,少了芬兰、波兰等欧洲土地。苏联国土面积22,402,200 平方公里,人口数量286,730,817,首都莫斯科。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十一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
前苏联是有15个国家组成的超级大国,面积达到了2240万平方公里。毫无疑问,它的面积是世界第一,横跨了亚洲和欧洲部分,人口也接近2.86亿。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组成的这些国家。
苏联的核心是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英语:Russian Federatio),也因为此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继承了大量苏联的遗产。如今的俄罗斯同样是领土第一,他的面积达到了1700多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4亿。首都在欧洲部分的莫斯科,同时在欧洲部分他还有一块小地飞地叫加里宁格勒。不过整个俄罗斯的亚洲部分气候过于严寒,冻土广布,人烟稀少,这里有北半球最冷的地方奥伊米亚康曾,那里曾经达到过零下七十一度的低温。俄罗斯重点区域都在欧洲,他的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所以俄罗斯算是欧洲国家,而不是亚洲国家的原因之一。为了成为欧洲国家,俄罗斯改了亚欧分界线。而且看俄罗斯,虽然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但是他的航运并不算特别的发达,主要就是因为这个气候原因。俄罗斯的强体现在表面,冷战后的俄罗斯联邦却不再有昔日沙皇俄国的荣光,他成了个缩小版的俄罗斯国家。这里少掉的就是那十几个独立出去的加盟共和国,包括东欧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外高加索地区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坦。现在俄罗斯的土地差不多为1700万平方公里,相较苏联时期,俄罗斯少了大约540万平方公里土地。
"俄罗斯"这个称呼是中国人通过较早接触俄罗斯人的蒙古人学来的,在蒙古语中很少有以辅音R开头的,而蒙古人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都要加上相应的元音O,因此"罗斯"在蒙古语便译为OROS,第一个音节为O。这也是中国元朝史籍中称为"斡罗斯"或"鄂罗斯"的原因。到了明朝,中俄联系中断,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触,那时候中汉人便直译为"罗刹"。罗刹国这一称呼直到清初仍旧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编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为《平定罗刹方略》。但清朝的统治民族是满洲族,受蒙古族影响较深,故采取源于蒙古语的间接音译,在康熙以后统一称为"俄罗斯"并沿用至今,俄罗斯帝国简称沙俄。
下面我们视野来到欧洲部分来看一看,这里的几个国家面积都非常的小。
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指的就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总面积17.40万平方公里。波罗的海三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波罗的海三国2004年加入了欧盟,2002年11月21日加入北约。
第二个国家,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爱沙尼亚的面积只有4.5万平方公里,人口131万。首都是塔林,西邻波罗的海,航运业还算比较发达。
第三个国家,同样位于欧洲的拉脱维亚,拉脱维亚的面积6.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首都在里加,拉脱维亚同样西临波罗的海,东临俄罗斯。
第四个国家,立陶宛,大家看立陶宛斯和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相邻。立陶宛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280万。
而苏联解体的前三个国家都是波罗的海三国,分别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个国家。
这三个国家如此迫切地想要离开苏联,其实是有多方因素的。
其一,这三个国家是地缘政治国家,均在欧洲地区。面对欧洲的文化入侵,可谓是首当其冲。
其二,无论是文化信仰,沟通交流礼仪等等方方面面,这三个国家和西欧北欧更加相近,而不是说和苏联相近。
其三,波罗的海三国都有着自己的国家意识。这三个国家是苏联后期占领的,所以相对而言这三个国家的反抗意识更强。
其四,这三个国家的底子不弱,经济实力发展也相对可观。加入苏联之后并没有太多的既得利益。
其五,文化的冲突,经济的碰撞,甚至权力的交替,给这三个国家带来了更多的反抗意识。
东斯拉夫三国
除了俄罗斯外,白俄罗斯,乌克兰,我们称之为东斯拉夫三国。
第五个国家,白俄罗斯。这里就是白俄罗斯,白俄罗斯面积20.7万(207600)平方公里,人口约960万。首都在明斯克。
中文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只有一字之差,但国土面积、综合实力却有着天壤之别。同样的白俄罗斯也成立过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是在1919年的时候。
不久之后,在苏德战争当中,白俄罗斯也受到了牵连,而1945年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苏联的创始成员国和苏联一同加入了联合国,也就是一国三票。在1991年8月25日的时候,白俄罗斯的领导人宣布脱离苏联独立。
第六个国家,乌克兰的面积60万平方公里,它是欧洲除了俄罗斯以外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首都在基辅,人口大约4240万。近年来经常和俄罗斯发生领土冲突。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陷入泥潭。
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在国际方面的影响力还是不容忽视的,而且该国的工农业都较为发达。
在1917年的时候,东乌克兰地区就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而苏德之间的战争也直接烧到了乌克兰,就比如著名的基辅战役。
从1985年开始,也就是戈尔巴乔夫正式上台,苏联内部的矛盾更加激烈,而乌克兰也在这个时候开始有了独立的意识,并且有了自己的动作。
比如在1989年的9月份,乌克兰人民争取改革运动成立,在短时间之内就迅速扩散,成员达到百万人,而在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又通过了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在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也直接宣布独立。
但是乌克兰独立的时候,又因为和俄罗斯关于黑海舰队的问题闹得很不愉快,这一部分不愉快延续了很长时间。乌克兰的领土面积达到了60.37万平方公里,这个国土面积存疑,毕竟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还有国土之间的争议,比如克里米亚。
第七个国家,位于乌克兰西侧的摩尔多瓦,摩尔多瓦的面积非常小,只有3.38万平方公里,人口355万,首都在基希讷乌。
外高加索三国
第八个国家,位于黑海的东侧的格鲁吉亚,格鲁吉亚的面积6.97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格鲁吉亚的北侧是大高加索山脉,所以他也是地跨欧亚两洲,但是大部分主体在亚洲部分,首都在第比利斯。
在1917年的时候,俄国革命格鲁吉亚就宣布了独立,而在1918年也就是俄国革命的第2年,德国奥斯曼帝国和英国军队直接入侵格鲁吉亚,在此之后的三年时间里面,也就是1921年2月25日,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正式成立。
而在1936年的时候,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但是在1989年的时候,格鲁吉亚内部人民就示威要求独立。但是这一次独立是彻底失败的,因为被苏联的国防部长亲自带兵镇压下去了,而在1991年的时候,苏联解体,已经有独立意识的格鲁吉亚也顺利独立。
第九个国家,位于格鲁吉亚东侧的亚美尼亚。亚美尼亚的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306万。
第十个国家,位于亚美尼亚东侧的阿塞拜疆,阿塞拜疆也位于里海的西侧。阿塞拜疆的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人口990万,首都在巴库。阿塞拜疆在亚美尼亚和伊朗之间还有一块飞地。
阿塞拜疆国内的自然资源极多,这其中就包括石油和天然气。而在1920年的时候,阿塞拜疆成立了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的时候,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1991年的时候,更改国名为阿塞拜疆共和国,并于同年的10月18日正式独立。
中亚斯坦五国 中亚的五个“斯坦国”,是怎么演化来的?
第十一个国家,我们来到中亚看一下,就是位于这里的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之一,面积44.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330万。
第十二个国家是位于他西南侧的土库曼斯坦,土库曼斯坦面积4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60万,首都在阿什哈巴德。第十三个国家,我们来到这里的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面积27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830万。首都在阿斯塔纳,他也是与我国的新疆接壤。
第十四个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也是与我国新疆接壤,他的面积1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10万。
这个国家境内多山,平均海拔就达到了500米以上。同时这个国家还和咱们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在1864年10月7日的时候,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就割让了清政府的大量领土。
而在各样的这一部分领土当中,就包括现今的吉尔吉斯斯坦的大部分土地。
而在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五日成立了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且以此身份加入苏联。在1991年的8月31日,通过国家独立宣言,吉尔吉斯坦正式独立,更改国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该国的国土面积达到了199951平方公里。
第十五个国家。塔吉克斯坦面积14.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10万。首都在杜尚别。
立陶宛:1990年3月11日 (9);格鲁吉亚:1991年4月9日 (5);爱沙尼亚:1991年8月20日 (4);拉脱维亚:1991年8月21日 (8);亚美尼亚:1991年8月23日 (1);乌克兰:1991年8月24日 (14);白俄罗斯:1991年8月25日 (3);摩尔多瓦:1991年8月27日 (10);阿塞拜疆:1991年8月30日 (2);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8月31日 (15);吉尔吉斯斯坦:1991年8月31日 (7);塔吉克斯坦:1991年9月9日 (12);土库曼斯坦:1991年10月27日 (13);哈萨克斯坦:1991年12月16日 (6);俄罗斯:1991年12月25日宣布国名为“俄罗斯联邦”(1990年6月宣布收复主权)(11)
苏联解体成15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摩尔多瓦。
其中除波罗地海三国外的其他国家组成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即独联体 。
苏联解体后15个国家面积排名:
俄罗斯1709.82万平方公里、白俄罗斯207600平方公里、乌克兰60.37万平方公里(包括克里米亚)、哈萨克斯坦272.49万平方公里、吉尔吉斯斯坦19.99万平方公里、土库曼斯坦49.121万平方公里、塔吉克斯坦14.31万平方公里,乌兹别克斯坦44.7万平方公里、爱沙尼亚4.5227万平方公里、拉脱维亚6.4589万平方公里、立陶宛6.53万平方公里、格鲁吉亚6.97万平方公里、阿塞拜疆8.66万平方公里、亚美尼亚2.98万平方公里、摩尔多瓦3.38万平方公里。
按照区域划分苏联解体后15国
一:东斯拉夫三国
俄罗斯:国土面积1790.95万平方公里;
乌克兰:国土面积60.37万平方公里;
白俄罗斯:国土面积20.76万平方公里;
二:波罗的海三国
爱沙尼亚:国土面积4.51万平方公里;
拉脱维亚:国土面积6.37万平方公里;
立陶宛:国土面积为6.52万平方公里;
三:中亚五国
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
吉尔吉斯斯坦:国土面积19.99万平方公里;
塔吉克斯坦:国土面积14.31万平方公里;
乌兹别克斯坦:国土面积44.74万平方公里;
土克曼斯坦:国土面积49.121万平方公里;
四:外高加索三国
格鲁吉亚:国土面积6.97万平方公里;
亚美尼亚: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
阿塞拜疆:国土面积8.66万平方公里;
五: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国土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苏联解体后,除了俄罗斯之外,这十四个国家的国土总面积高达521.1万平方公里,而如今的俄罗斯比解体之后的国土面积增加了90多万平方公里。
苏联国土面积高达2240万(22402200)平方公里;
俄罗斯国土面积1790.95万平方公里;
但不能说俄罗斯领土少了/损失四分之一,因为当初俄罗斯也是加盟共和国之一。
苏联解体15个国家面积排名
1、俄罗斯:1790.95万平方公里;
2、哈萨克斯坦:272.49万平方公里;
3、乌克兰:60.37万平方公里;
4、土克曼斯坦:49.121万平方公里;
5、乌兹别克斯坦:44.74万平方公里;
6、白俄罗斯:20.76万平方公里;
7、吉尔吉斯斯坦:19.99万平方公里;
8、塔吉克斯坦:14.31万平方公里;
9、阿塞拜疆:8.66万平方公里;
10、格鲁吉亚:6.97万平方公里;
11、立陶宛:6.52万平方公里;
12、拉脱维亚:6.37万平方公里;
13、爱沙尼亚:4.51万平方公里;
14、摩尔多瓦:3.38万平方公里;
15、亚美尼亚:2.98万平方公里;
苏联解体15个国家面积排名
1、俄罗斯联邦:17,098,242平方公里。俄罗斯是苏联最大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15个国家总面积的约76.1%。
2、哈萨克斯坦:2,724,900平方公里。哈萨克斯坦是苏联解体后面积排名第二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的总面积的约12.1%。
3、乌兹别克斯坦:448,978平方公里。乌兹别克斯坦是苏联解体后面积排名第三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的总面积的约2%。
4、土库曼斯坦:488,100平方公里。土库曼斯坦是苏联解体后面积排名第四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的总面积的约2.2%。
5、乌克兰:603,628平方公里。乌克兰是苏联解体后面积排名第五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的总面积的约2.7%。
6、比利时:55,984平方公里。比利时是苏联解体后面积排名第六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的总面积的约0.25%。
7、立陶宛:312,679平方公里。立陶宛是苏联解体后面积排名第七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的总面积的约1.4%。
8、罗马尼亚:238,391平方公里。罗马尼亚是苏联解体后面积排名第八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的总面积的约1.1%。
9、阿塞拜疆:86,600平方公里。阿塞拜疆是苏联解体后面积排名第九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的总面积的约0.4%。
10、摩尔多瓦:323,802平方公里。 摩尔多瓦是苏联解体后面积排名第十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的总面积的约1.4%。
11、白俄罗斯:207,600平方公里。白俄罗斯是苏联解体后面积排名第十一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的总面积的约0.9%。
12、格鲁吉亚:69,700平方公里。格鲁吉亚是苏联解体后面积排名第十二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的总面积的约0.3%。
13、亚美尼亚:29,800平方公里。亚美尼亚是苏联解体后面积排名第十三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的总面积的约0.1%。
14、吉尔吉斯斯坦:199,900平方公里。吉尔吉斯斯坦是苏联解体后面积排名第十四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的总面积的约0.9%。
15、塔吉克斯坦:143,100平方公里。塔吉克斯坦是苏联解体后面积排名第十五的国家,其面积占苏联解体后的总面积的约0.6%。
苏联解体的15个国家人口排名
苏联解体后15国的人口数:
立陶宛,截至2020年9月,立陶宛总人口约279.4万人。
阿塞拜疆,截至2020年12月,阿塞拜疆国家人口1012.34万。
格鲁吉亚,截至2020年1月,格鲁吉亚人口371.69万。
乌兹别克斯坦,截至2021年1月,乌兹别克斯坦人口3455万。
吉尔吉斯斯坦,截至2021年3月,吉常住人口登记数量为663.68万人。
爱沙尼亚,截至2019年12月,奥沙尼亚总人口132.9万。
塔吉克斯坦,截至2021年3月,塔吉克斯坦总人口960万。
拉脱维亚,截至2013年,拉脱维亚总人口为204万。
亚美尼亚,截至2021年1月,亚美尼亚总人口296.4万。
乌克兰,截至2021年1月,乌克兰总人口4203万。
土库曼斯坦,截至2020年6月,土库曼斯坦总人口572万。
白俄罗斯,截至2020年4月,白俄罗斯总人口939.78万。
俄罗斯,截至2017年,俄罗斯总总人口1.445亿。
摩尔多瓦,截至2019年1月,摩尔多瓦总人口355.09万。
哈萨克斯坦,截至2021年2月,哈萨克斯坦总人口1900.33万。
苏联解体的15个国家分别是
在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
1990年3月11日 | 立陶宛独立 | 1991年8月30日 | 阿塞拜疆独立 |
1991年4月9日 | 格鲁吉亚独立 | 1991年8月31日 | 乌兹别克斯坦独立 |
吉尔吉斯斯坦独立 | |||
1991年8月20日 | 爱沙尼亚独立 | 1991年9月9日 | 塔吉克斯坦独立 |
1991年8月22日 | 拉脱维亚独立 | 1991年9月23日 | 亚美尼亚独立 |
1991年8月24日 | 乌克兰独立 | 1991年10月27日 | 土库曼斯坦独立 |
1991年8月25日 | 白俄罗斯独立 | 1990年6月12日 | 俄罗斯独立 |
1991年8月27日 | 摩尔多瓦独立 | 1991年12月16日 | 哈萨克斯坦独立 |
各加盟共和国独立时间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独立
1991年4月9日:格鲁吉亚独立
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独立
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独立
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独立
1991年8月25日:白俄罗斯独立
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独立
1991年8月30日:阿塞拜疆独立
1991年8月31日: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吉尔吉斯斯坦独立
1991年9月9日:塔吉克斯坦独立
1991年9月23日:亚美尼亚独立
1991年10月27日:土库曼斯坦独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独立
1991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独立
1.俄罗斯
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2014年3月21日,俄罗斯正式吞并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
国土面积:1709.82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1.46亿(2019年)
GDP:16998.8亿美元(2019年)
人均GDP:11582美元
2.哈萨克斯坦
1990年10月25日,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12月10日,改称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国土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1839.57万(2019年)
GDP:1801.6亿美元(2019年)
人均GDP:9812美元
3.乌克兰
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政府发表的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改国名为乌克兰。
国土面:积60.37万平方公里(包括克里米亚)
人口数量:4240万(不含克里米亚地区)
GDP:1537.8亿美元
人均GDP:约3600美元
4.土库曼斯坦
1990年8月23日,土库曼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0月27日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土库曼斯坦
国土面积:491210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566万(2016年)
GDP:423.55亿美元(2017年)
人均GDP:7356美元(2017年)
5.乌兹别克斯坦
1991年8月31日宣告独立,改称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国土面积:44.89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3308万(2018年)
GDP:503.9亿美元(2018年)
人均GDP:1529美元(2018年)
6.白俄罗斯
1990年7月27日,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通过《主权宣言》。1991年8月25日,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克维奇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2月19日将国名改为“白俄罗斯共和国”。
国土面积:207600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949万(2017年)
GDP:600.3亿(2018年)
人均GDP:6330美元(2018年)
7.吉尔吉斯斯坦
1991年8月31日通过国家独立宣言,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并于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国土面积:199951 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636.2万人(2018年)
GDP:82.7亿美元(2018年)
人均GDP:1308美元(2018年)
8.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于1991年9月9日宣布独立后,国内各种政治、宗教、地方利益集团斗争日趋激烈,导致政局持续动荡。在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伊朗等国帮助下,塔吉克斯坦基本上恢复秩序。
国土面积:14.31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928万人(2019年)
GDP:75.23亿美元(2018年)
人均GDP:827美元(2018年)
9.阿塞拜疆
1991年2月6日,改国名为“阿塞拜疆共和国”,10月18日正式独立。
国土面积:8.66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976万(2016年)
GDP:480.5亿美元
人均GDP:4238美元(2018年)
10.格鲁吉亚
1991年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正式独立
国土面积:6.97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372万(2018年)
GDP:176亿美元
人均GDP:4014美元
11.立陶宛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苏联不予承认。直到1991年9月6日,苏联才承认立陶宛的独立。
欧洲
国土面积:65,300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287万(2016年)
GDP:542.2亿美元(2018年)
人均GDP:1.9万美元
12.拉脱维亚
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共和国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拉独立。
国土面积:64589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193万(2018年)
GDP:348.49亿美元(2018年)
人均GDP:18089美元(2018年)
13.爱沙尼亚
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脱离苏联,宣布恢复独立。
国土面积:45339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131.9万(2019年)
GDP:302.85亿美元(2018年)
人均GDP:22928美元(2018年)
14.摩尔多瓦
1991年5月改为摩尔多瓦共和国,8月27日宣布独立。
国土面积:33,800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355.09万(2018年)
GDP:113.09亿美元(2018年)
人均GDP:3189美元(2018年)
15.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在1991年9月23日从苏联独立而出,再度恢复了独立国家的身份。
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296.92万(2018年)
GDP:124.6亿美元
人均GDP:4220美元(2018年)
苏联解体后,有些国家从兄弟变成了敌人,如乌克兰和俄罗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 。
苏联解体过程
1939年,苏联和纳粹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欧洲局势和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秘密条款把波罗的海三国划入苏联势力范围。1940年6月,当德国正在攻打法国时,根据苏德秘密协定,苏联内务部队越过边境,强占了波罗的海三国。到1980年代末期,苏联仍然拒绝承认苏德秘密协定的存在,而且宣称波罗的海三国是自愿加入苏联的。
自从1940年代被苏联吞并后,波罗的海三国人民就一直生活在苏联的暴政之下。1986年,苏共在政治上实行开放政策并承认斯大林主义的罪行后,各种新式的社会活动组织才逐渐冒出头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波罗的海三国争取自由和独立的道路上,波罗的海之路是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抗议活动,但不是第一次。1986年6月14日,里加就举行了纪念1940年代苏联暴行下的受害者活动。1987年8月23日,在里加、塔林和维尔纽斯,数千人走上街头,参加抗议活动。在塔林的活动还算是平静,但在里加和维尔纽斯,抗议者与警方发生冲突,数百人被捕。1988年8月23日,波罗的海三国又有数万人参加纪念活动。
1989年8月23日,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三国人举行了“波罗的海之路”的和平示威,震撼全球。二百万人(约70万爱沙尼亚人、100万立陶宛人、40万拉脱维亚人)手牵手组成贯穿三国的人链绵延600公里,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Tallinn)的堡垒山(Toompea)下一直到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的格迪米纳斯城堡塔楼(Gediminas),集体表达脱离俄人殖民统治的决心。1989年,波罗的海三国人民要求当局承认苏德秘密协定,并重新审视三国的独立地位。
主办单位在活动前期望原住人口中,有百分之25至30人会参与。要使人链在物理上可行,每国必须有约20万人参与。空中拍摄的录像显示,人链在农村地区几乎是没有断开的。总参与人数大约有200万人。迄今为止,波罗的海之路是史上首个和最长的没断开人链。2009年,纪录波罗的海之路的文件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以承认它们在纪录历史方面的价值。
波罗的海之路(爱沙尼亚语:Balti kett、拉脱维亚语:Baltijas ce?š、立陶宛语:Baltijos kelias)
波罗的海之路活动由三个国家的独立运动人士组织,目的是让世界关注波罗的海三国民众的自由呼声。于是壮观的一幕发生了,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成千上万的人们佩戴上了活动的徽章,积极的响应着号召,自发走上街道,成为人链中的一员。
为什么是8月23日?在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占领。 1989年8月23日,波罗的海三国举办这场和平示威。
波罗的海之路的最大成果就是苏联表示屈服,并承认了以前对三国犯下的罪行。在全世界的关注下,苏联不得不承认苏德秘密协定的存在,并宣布该协定无效。这是波罗的海三国走向独立的重要一步。波罗的海之路不仅刺激了整个苏联范围内各加盟共和国争取自由和独立的运动,而且还鼓励了德国的重新统一。
2008年6月3日,由捷克政府发起,瓦茨拉夫·哈维尔等人签署的《布拉格宣言》,提议8月23日订为正式纪念日,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于同年响应。
2008年8月23日,409名欧洲议会议员签署宣言,将8月23日定为“欧洲斯大林主义和纳粹主义受害人纪念日”,或称为“黑丝带日”。
波罗的海之路一直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民众运动,场面令人震撼,感人至深。之后三国的活动人士大力向国际社会讲述苏联的非法占领,三国要求独立不但是政治问题而且是道义责任。当然,苏联也相应展开密集的反宣传,但无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行动来说服民众。
6个月后,立陶宛成为苏联第一个宣布独立的国家,另两国跟进。苏联分崩离析。
波罗的海三国人从此获得了新生。今天,三国人的人均收入是俄罗斯的2倍以上。
为了确保来之不易的独立,他们最积极地加入了北约,以让繁荣永续!跟着俄罗斯是没前途的。
波罗的海三小国能够抗拒强国的威胁,就在于团结。兵力有限,民力无穷,三小国的抵抗意志值得学习!过去被苏联并吞的惨痛历史,造就三国人民的爱国心,对国家的认同与同舟共济.神,是波三国的最佳防卫武器,足以抵抗任何强权!!
苏联包括15个加盟国家,1991年苏联解体后,分裂成了15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
那么,30多年过去了,在这15个国家中,哪个国家发展的最好呢?1991年苏联解体后 15个加盟共和国经济发展排名
苏联解体以后,苏联的前加盟共和国,以及前华约国家的命运发展大体有三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凡是毫无反顾地立即投入了北约和西方怀抱,迅速地与俄罗斯做彻底切割的国家,例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等,这些国家摆脱了苏联阴影后,紧跟西方,全都获得了安全自保,经济也有较好地发展。
所有与俄罗斯继续保持铁杆关系的,似乎混的也不错,例如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
第三种比较悲催,同时与西方和俄罗斯关系暧昧,纠缠不清、首鼠两端的国家,下场都相当可悲,例如乌克兰和亚美尼亚。
这说明,国格如戏,站队很重要。
相对以前牛气冲天的时代,俄罗斯自独立以来的日子真的不好过,它失去了苏联时代几乎所有的海外基地,军工体系大幅萎缩,就剩下一艘破航母,经济很容易被美国制裁而遭到严重打击,连格鲁吉亚这样的小国家也敢对它舞刀弄枪……
实力,实力代表话语权,虽然俄罗斯有普京坐镇,但它依然在衰弱中,或者说俄罗斯很衰弱了。
当初这些分家的兄弟,俄罗斯是想留的留不住,不留的又不要,真是痛心疾首,宛如末日。
俄罗斯久居苦寒之地,除了东欧板块,大多数地区的自然条件都很恶劣,缺乏现代文明稳定发展的自然条件,俄罗斯人几乎是靠军事手段强行征服了一块块区域,但是在整合方面差强人意。
相对于中西欧,俄罗斯显得文化、经济、政治等都很落后,一旦要分家,波罗的海和东欧的小兄弟纷纷向更为强势的西方文明靠拢,而俄罗斯虽然军事还可以,但在经济上实在水平太低,无法吸引这些小兄弟向它靠拢,俄罗斯是想留他们下来,但是自己无法对他们产生充分的吸引力,文化落后,经济困难,俄罗斯实在拿不出让他们留下的理由。
当然,那个时候俄罗斯是否可以强行军事干预,迫使他们留下呢?
理论上可行,但是那时候俄罗斯已经穷困潦倒,自己都难保,哪有那么多钱来干预呢,即使有钱干预,也没钱维持。
毕竟,军事占领的成本是极其昂贵的,俄罗斯的国力根本无力支撑。
而中亚,在苏联时代就属于吃低保的贫困户,这里虽然地域辽阔,但气候干燥,距离俄罗斯本土又实在过于遥远,对于俄罗斯来说实在是个累赘,毕竟年年都要补贴一大笔钱,最终还是把他们撵走了。
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虽然加入了苏联,接受苏联的体制,不过在苏联的体制内发展得非常好。苏联的15个加盟国里,经济最发达的就是这三个国家。而且当这三个国家独立后,经济迅速崛起,波罗的海三国均已加入欧盟、欧元区、申根区和北约,现在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这三国之所以痛恨苏联,不仅仅是苏联当年吞并了他们。之后还不断迫害这些国家人民。这也是这三国如今坚决向西方靠拢的原因。
从各种数据来看,一些国家独立后,经济发展非常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有些国家没有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接近落后国家。
那么,苏联解体后现在哪个国家最富裕?
从整体经济实力来看,俄罗斯联邦绝对是这15个国家中最强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土地、工业设施、军事设施和外交影响力,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的数据,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1.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1位,也是15个加盟共和国中最强的,比哈萨克斯坦(约1600亿美元)高出近9倍。
然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由于动荡严重下滑。1997年,经济复苏,但1998年卢布贬值,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石油、天然气、金属、木材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俄罗斯经济再次复苏,外汇和黄金储备也越来越多。根据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环境部2019年的数据,该国自然资源约8440亿美元,约占GDP的60%。
由于其广阔的土地面积,俄罗斯的木材储量居世界第一。天然气已探明,占世界探明储量的25%,居世界第一。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探明储量的9%。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五。铁、镍和锡储量居世界第一。黄金储量居世界第三。
苏联加盟共和国人均实力
如果按照人均GDP比较,在前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中,目前经济实力最强的是爱沙尼亚共和国。根据IMF2021年的数据,爱沙尼亚的人均GDP多达2.6万美元,在全球排第33位。
爱沙尼亚位于北欧波罗的海地区,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30万,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国。
脱离苏联后,爱沙尼亚将自己定位为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关口”,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非常紧密。此外,该国先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北约和欧盟,被世界银行列为高收入国家。
在2006年以前,爱沙尼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GDP增速可以达到10%以上。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爱沙尼亚的GDP一度萎缩了15%,工业生产下降33.7%,幅度是整个欧盟中最高。随后,爱沙尼亚的经济逐渐恢复,增长率稳定在3%左右。
作为一个小国,爱沙尼亚的能源供应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当地开采的油页岩(约60亿吨储量)提供了90%以上的电力需求。然而,爱沙尼亚仍然需要向俄罗斯进口少量石油。
爱沙尼亚的重要工业部门包括机械制造、木材加工、建材、电子、纺织和食品加工。这些产品在欧洲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主要出口到芬兰、瑞典、立陶宛、俄罗斯和德国。
总之,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国情,受地理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苏联和俄罗斯的无赖
1980年,苏联开奥运会,不过因为刚刚侵入了阿富汗,美国等西方盟友就纠集总共62个国家进行抵制。
苏联不甘示弱,联合国里一吆喝,拉了100多个国家继续搞奥运会,装模作样。
这还没完,到了1984年,适逢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苏联及其小伙伴总共纠集了19个国家进行抵制。
虽然在抵制的势头上不如美国,但好歹作为超级大国的一员,苏联就能摆谱和强势一下。
2016年,俄罗斯兴奋剂丑闻震惊世界,于是俄罗斯多个体育项目被许多世界比赛赛事禁赛,俄罗斯虽然有普大帝,但最终也只能一边痛斥政治干预体育,一边捂着脸去参加其他比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