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宣布5月9日24时上调成品油价格,汽油每吨上调95元,柴油每吨上调95元;折合每升93号汽油每升涨价0.07元、0#柴油每升涨价0.08元。此次调整幅度是采用原油定价法以来最小的一次,亦为近十年来最小。
3月26日,中国对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作出调整。与旧机制相比,现行机制将调价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了上下4%的幅度限制,并且调整了挂靠油种。同时国家发改委还指出,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这些变化使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联动性更强,也更敏感。而国家发改委并没有公布挂靠油种、调价公式以及基准价,由此各个研究机构针对调价时间及幅度的预测都有点吃不准。
据了解,自2009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调整26次,其中15涨11跌。此次油价上调也是2013年油价第四次调整。
此前,2013年4月25日汽油下调395元/吨,柴油下调400元/吨。2013年2月25日,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300和290元。3月27日,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310和300元。
虽然成品油在CPI中所占的比重(约为0.2%)较小,本次油价上调对CPI涨幅的直接拉升有限,但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将加大交通运输、物流企业的油耗成本,通过成本传导,进而加大对CPI的影响,对5月份PPI、CPI形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