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新的一天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在历史上人们对这个问题出现过不少争论。当年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启程向西航行,几年之后,当幸存者回到始发港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岸上的日期比航行日志记载的日期“多”了一天。这种奇怪的现象是有原因的:当船舶往西行进时,视太阳时正午的物理时刻逐日推迟,使得每天都在推迟中午的到来。通过计算,绕行地球一周就要减少一天的时间。
如果世界各地的人将自身所在地相应的地球另一面的一条经线当作“日期变更线”,那么就会出现很多条“日期变更线”,使用起来会非常麻烦。为解决这个问题,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非常有必要。因此,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上,人们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时差)。
为了避免日期的零乱,国际经度会议还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明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为“国际日界线”。地球上新的一天就从这里开始。日期需要发生变化是越过这条变更线的规定。日期要减少一天的情况发生在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线的时候,日期要增加一天的情况发生在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线的时候。也就是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现今,随着航空业的发展,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由此,国际日期变更线也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巨大便利。
这条穿过太平洋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方便地方生活,避开了一些国家和地区,这是为了使它们不致分成两个日期,因此,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三个曲折的曲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拐弯大致是:第一处在俄罗斯东部即白令海峡,
第二处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地区、阿留申群岛,
第三处在南太平洋,向东突出,让斐济群岛等属于东十二区(即东西十二区的西部)。
由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存在,那么在地球上就存在着最早迎来新的一天和最晚迎来新的一天的地区,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地方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地区,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最晚迎来新的一天的地方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的地区,包括美国的阿拉斯加、加拿大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