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更名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毕竟大学在发展,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得有一个名副其实的校名,所以更名计划被列入了很多高校的发展纲要。
虽说“学院”、“大学”都是大学,但是大部分考生的心理还是能上“大学”,尽量不上“学院”(专业类院校除外,如外交学院、中央美院等),因为在我们国家,大学意味着综合性更强,实力更强,就业也更好。所以,在考生和家长眼里,“学院”总是低“大学”一等。也许是为了迎合考生和家长的胃口,我国众多的“学院”都把更名为“大学”作为发展规划之一。
不过,翻开我国的高校更名史,但凡能由“学院”更名为“大学”的高校,清一色的都是公立大学。由此可见,“大学”之名,可谓是公办高校的专属。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的民办本科,几乎都是以“学院”为结尾。之前以“大学”为名的民办高校,几乎全部“降级”成了“学院”,如杉达学院、吉利学院、树人学院等等。那么有的民办大学“降级”成了“学院”,有没有民办学院能“升级”为“大学”呢?
根据教育部发布了《关于2018年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其中有16所学院拟更名为大学。这16所拟“升级”的学院中,有一所学院为民办高校由学院更名为大学的民办高校。这所民办高校就是位于吉林的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他变更为吉林外国语大学。原先的“华桥”字眼是如此地山寨,而今“吉林外国语大学”非常“公办”,瞬间鸟枪换大炮。
吉林外国语大学是我国冠名“大学”的民办高校吗?非也!
其实还有仰恩大学,但仰恩大学由学院更名成大学时,仰恩学院是福建省教委直接管理的(那时仰恩学院全资捐给了福建省),所以更名那会属于公办高校,也可以说是沾了公办的光,所以才有了仰恩大学,后面为了民办教育改革,仰恩大学又回到了仰恩基金会,所以又变成了民办;最终而言,吉林外国语大学才是我国唯一一所凭自身实力更名为大学的民办本科。
宁波大红鹰学院校名中“大红鹰”三个字,明眼人一看就能猜到是民办高校,这对学校的发展总是有影响的。现在去掉了“大红鹰”,直接成为宁波财经学院,民办院校的“味道”消失了,招生肯定要好很多了。虽然它没有升格为大学,但以后慢慢来嘛,说不定再过几年就可以成为“XX财经大学”。
西湖大学曾经名为西湖高等研究院,非普通高校序列。2018年2月14日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成为普通高校。
而“湖畔大学”已经不再是“大学”,大学的名称不是你随便叫的 “湖畔”不再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