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规定:申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所提交的学位论文,如果出现购买、他人代写,或者抄袭、剽窃等作假情形的,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已经获得学位的,依法撤销其学位。《办法》同时对指导教师提出了要求:未尽到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论文指导和审查把关等职责,将视情况获暂停招生、取消指导资格、处分直至解聘等处理。也就是说学生造假,还会“连坐”导师。
此征求意见稿一出,立刻引发强烈反响。记者从我省高校了解到,有人赞同新规,称其为解决论文造假的一剂重药;有人表示担忧,认为抄袭、剽窃等不易界定,或会误伤导师。大学教授们对此有什么态度?记者就此专访了浙江大学两位教授。
质量不高,本科生论文堪忧
浙大中文系教授陈建新说,他也关注到了这个信息。他认为,申请学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要获得学位证书,必须对某问题有专门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只有变成自己的东西,获得的学位含金量才是高的。”他说。
陈教授说,现在教育领域有教授提出,本科生可以不写论文,他也赞成这个观点。
陈教授认为,本科生写论文观点新颖的并不多见。“很多教授就要求他们,最起码要看过一些资料,文字起码要是自己的。”他说,这样的文章,其实已经跟一篇综述差不多,只要他们阅读量足够,知道这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前人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了解这个研究发展方向,就不错了。
“早该出这样的规定,社会对抄袭、造假行为,已经放纵太久。”陈教授说,有些人看别人在写论文时,抄袭、造假都没受到惩罚,就跟着做,刚开始一小部分人这样做,后来很多人跟着做了。
陈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指导学生论文,“那时的论文都是学生自己原创的,而且都写得很认真,会切切实实地去研讨一个问题;但到了90年代,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开始是本科生,后来是硕士生、博士生,因为监管不严,导致这种现象的蔓延。”
教育部拿出这个《办法》,陈教授表示,执行是最重要的。
“如果只出一纸规定,却没有真正的执行和监督,我怕还无法解决问题。”
学生造假,丢的是导师面子
《办法》对指导教师,也作出了规范要求:未尽到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论文指导和审查把关等职责,将视情况获暂停招生、取消指导资格、处分直至解聘等处理。
浙江大学园艺系教授高中山,每年都要带硕士生、博士生,“我们这个专业,抄袭、造假不是很普遍,只是个例。个例的事,国外也有。”
高教授说,他这个专业的博士生,论文要发表在国际刊物上,审查很严格,基本上都是自己的研究成果。“浙大教授,在这方面的警惕性很高的,学生造假,当导师的也会丢面子。”
高教授说,搞科研的论文一般不太能造假,如果导师跟学生经常交流、沟通,关注学生的科研进展,就不太可能出状况。
“学生都有一个实验记录本,什么时候做了啥,有了什么结果,都要记录,这就是原始记录,以后报专利、写论文,都可以拿出来验证,所以不可能造假的。”
高教授承认,也会有学生会伪造实验数据,如果导师跟学生接触不够紧密,就有可能发生这种状况,“有时候导师真是不知道,学生论文出问题,也不能全是导师的责任。所以啊,我们当导师的,得关注学生写论文的整个过程,把好关。”
对于教育部的这个《办法》,高教授认为,如果论文是伪造的、抄袭的,就很严重,撤销学位是有必要的。
力挺者:能有效改变“导师不导”
“高校学术不端的情况频出,导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华师历史文化学院大三学生朱洪峰力挺新规,他说,“大学部分老师把主要经力都花在自己的科研上,对学生论文不闻不问,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朱洪峰认为,新规的出台能有效改变“导师不导”现象,让老师们把更多精力用在指导学生做学问上。
湖北工业大学平面设计专业大三学生陈亚洁一直对自己的论文有些忧虑。她说自己是艺术生,文化底子平平,对于论文写作心里没底,本来打算借着百度“借鉴”一下,现在只有打消这个念头。不过她仍支持新规,认为能让老师更尽心地指导学生做论文,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好处。
湖北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一工作人员表示,毕业生论文造假现象已成为国内各大高校一大公害,若学生论文造假则指导教师要负连带责任,这样的规定能是扼制学术界不正之风的良药。
担心者:操作无细则,可能造“冤案”
“与其惩罚指导老师,不如改善学位论文的检查机制。”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徐红说,国内高校有专门的软件来检测研究生、博士生学位论文是否造假,而本科学位论文由于数量大,检测投入资金多,一直没有专门的检测软件,光凭指导老师个人的力量来检测学生学位论文,肯定无法做到万无一失,“比如,有的学生将两三篇论文拼成一篇,老师就很难发现。”徐红说。
曾在博客中发文建议取消本科学位论文的华师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建业坦言,现在不少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基本没有论文写作练习,再加上大四时忙于找工作、考研,最后交出的毕业论文多是东拼西凑。
但他认为,此规定让老师“连坐”有些不近人情。“因为一个老师不可能把自己专业领域的所有论文阅尽,肯定会有察觉不到的地方。”他说,何况现在一个指导老师通常要带十几个学生,实在无法确保所有的学生都没有论文造假。
戴建业还指出,新规缺乏相应的操作标准和细则,比如什么程度才算抄袭、剽窃?该如何界定?即使有的老师很上心地指导学生论文,仍可能“百密一疏”,造成“冤案”。
新情况:论文代写网站开始借机涨价
这部“史上最严”论文打假办法已在互联网上快速传开,记者发现,一些买卖论文的网站不仅对此不以为然,而且开始借机涨价。记者通过百度搜索看到,排名靠前的几家网站仍在提供有偿论文代写服务。
记者随即给一家论文代写机构打电话咨询,被告知原来600元就能代写的毕业论文,同样的价钱现在只能负责写一个初稿,该机构负责人说,因为这个新规的颁布,各大高校都非常谨慎,在各个关口都卡得非常严,所以他们代写的风险也增加了,涨价是理所应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