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杭州大学在并入浙江大学前是个怎样的学校?

news.xixik.com   2018-10-14 19:35:25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5月3日,是曾经的杭州大学的校庆日,世上再无杭州大学。

杭州大学,杭州曾经的思想高地和学术重镇!

1998年9月,杭州大学与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四校合并成了新浙大。转眼间,杭州大学成为历史名词,已经12年。在这12年间,“老杭大”已经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个名字,更多的时候,成为了一个路标,用以指代“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的校址。如今,它虽已远去,但杭大精神不灭,杭大人的归属感不减,杭大人的身份认同感不变!为了更好地记住她,更好地传承她的文脉,更好地发扬她的传统,特就杭大校史做了一番梳理,以飨诸君。

中国历史朝代表

关于杭州大学的数据和基本情况是1997年杭州大学百年校庆时候的官方介绍,此后所有关于杭州大学的记述都被定格在她被并入浙江大学的1998年。

杭州大学是一所文理商法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浙江省的重点大学,校址在著名的文化旅游城杭州市,濒临风景秀丽的西子湖,1998年9月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等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成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也开始了杭州大学在新浙江大学的一个新篇章。

贵州湄潭国立浙江大学校舍

杭州大学历史悠久,前身最早是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1901年-1914年曾几度易名,1914-1927年停办;1928演变为“国立浙江大学”,育英书院于1914年沿革为私立之江大学。1937年日军占领杭州,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也就是说,杭州大学本来就是“国立浙江大学”的一部分。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浙江大学文学院和理学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学文理学院与建政后创办的浙江师范专科学校、俄文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11月26日该院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5月3日为校庆日。其校训为:“求是育英”。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大学停办,后招收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杭州大学迎来了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杭州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基础比较雄厚,综合实力较强,总体水平较高,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文、理、商、法、工管学科齐全、体系完整的综合性大学。现设有13个学院:外国语学院、金融与经贸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旅游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乡镇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1个分校:义乌分校;28个系:中文系、历史系、哲学与社会学系、新闻系、外语系、经济系、金融系、国际经贸系、财政与会计系、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系、工商管理、法律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教育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物理系、化学科学与技术系、环境科学系、生物学系、生物工程系、生物医药学系、资源与海洋工程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心理学系、体育系、电子工程系、区域与城市科学系等。学科门类涵盖文、史、哲、理、经、法、工、教育八大类,有全日制学生8500余人。学校还设有大学外语、公共体育、计算机基础、政治理论等4个教学部,成人教育学员5500人。

杭州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13个,硕士点61个,博士生导师41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自行审定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试点单位。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目前在校就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700多人,国内访问学者、博士后45人。

学校形成了“求是、育英”的校风,教学总体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有3项9人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7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在第一、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教材评选中,3部自编教材获国家级优秀奖,5种获部委一等奖,6种获部委二等奖。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英语四级全国统考第一次通过率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科研规模日益扩大,经费逐年增加,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现有55个研究所,33个研究中心,26个研究室。1991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和省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和科技开发项目2800余项,获得专利46项,3次获国际奖,15次获国家级奖,140余项获省部级成果奖。出版各种专著、译著、教材700余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000余篇。1996年学校科研经费2723万元。学校建立并完善了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的格局,建立了三结合实体,校办产业已有一定规模,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杭州大学是对外开放较早的高校之一,每年接收培养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高级进修生、研究生100多人。学校与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巴西、俄罗斯、韩国等12个国家的55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聘请外籍专家客座教授来校任教,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同时,经国家教委批准,杭州大学被列为可以向港澳台胞、海外侨胞招生的学校。

老杭大校徽

杭州大学当时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8人,教授164人,副教授509人,讲师584人。教师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人,国家教委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4青年科技专家11人,受到国家级表彰42人(次),担任国际学术组织领导工作的49人,有165位教授、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杭州大学一贯重视学术梯队的建设,从1994年开始,学校启动“博士化工程”,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注意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1991年以来共引进博士69人,有高级职称者14人;学校在职称评聘上,不搞论资排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实行对青年教师职称的破格晋升。从1987年至1995年,先后有170多人(次)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副教授,其中40岁以下的教授19人,35岁以下的副教授89人,他们已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崭露头角,有的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1994年下半年,学校决定实行100名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首批评定53名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校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其中5名被浙江省首批评为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杭州大学图书馆现有藏书165万册,中外文期刊1万余种,各系还设有专业资料室。1989年成立的出版社,目前已出书600余种。学校还建有文物馆,收藏品达3491件,其中不少属珍贵文物。学校校园网已与国家教育科研网联通,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益。

杭州大学占地面积98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2万余平方米。校园内林荫夹道,绿草如茵,景色宜人,环境清幽,为师生员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杭州大学经过艰苦创业,发展很快,面貌日新月异,为国家输送了5万多名建设人才,在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了贡献。1996年9月学校通过了国家教委“211工程”主管部门预评审,正式进入了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100所高校之一。

  那块曾经辉煌的金字招牌 老杭大出过很多名人

百年历史之间,原杭州大学是个名人辈出之地。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许多著名学者如竺可桢、苏步青、贝时璋、谈家桢、陈建功、王进、陈立、梅光迪、孟宪承、王遽常、马叙伦、郑晓沧、董聿茂、姜亮夫、夏承焘、王驾吾、胡士莹、王承绪、陈学恂、沈炼之、任铭善、严群、金松寿、白正国、陈士怡、江希明、朱福、周洵钧、陈桥驿等曾经或正在教坛耕耘,他们呕心沥血,创立了不朽的业绩。而近年来,中国最年轻院士麻生明、杨焕明、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绿城集团老总宋卫平、南都集团老总周庆治等杭大学子的成名更是提升了原杭州大学的社会声望。

老杭大图书馆大楼

二、全国排名

1、杭州大学1995年全国综合型大学(不含理工类大学)综合实力排名第13位,这个数据是当时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排名数据:

北京大学 217 综1 / 南京大学 202 综2 / 复旦大学 156 综3 / 吉林大学 108 综4 / 中山大学 103 综5 / 武汉大学 102 综6 / 山东大学 101 综7 / 南开大学 97 综8 / 四川联大 94 综9 / 兰州大学 86 综10 / 厦门大学 73 综11 / 中国人大 70 综12 / 杭州大学 68 综13……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排名里面,排在杭州大学前面都是副部级级985大学,或者用当时的话来说都是全国重点大学。杭州大学当时应该是省属重点大学,1996年正式列入国家211建设大学。

所以杭州大学也可以说是在非全国重点大学的文理高校中的领头羊,并且,得分上和厦大的差距也只有5分之差。可想,杭州大学如果发展到今日,以杭州和浙江省的各方面优势,非常令人期待。

这个排名放到现在,以浙江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势头,以及杭州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至少有几个大学会被杭州大学超越: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人民大学因为学科太单一,也会被超越,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也有可能被杭州大学超越。

四校合并严重破坏了浙江省的教育生态,千秋功罪谁与评说?

2,全国首个大学评价体系1996年对全国所有大学评价杭州大学排名第45名。

第42名厦门大学、第43名北京师范大学、第44名中国人民大学、第46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47名南京农业大学、第48名中国石油大学、第49名上海大学、第50名北京理工大学。

3,杭州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国务院首批自行审定増列博士生导师教师试点单位,当时全国只有约四十所高校获此试点,尚有三分之一的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未获此殊荣。

在教育部1984年公布的博士点单位中,杭州大学有博士点10个,是全国少有的博士点达到10个的单位之一(排名靠前,同期苏州大学和云南大学各只有一个博士点),四校合并前,杭州大学建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30个,硕士点61个。

4,杭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1996年杭州大学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二十一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5,杭州大学是教育部特别邀请与会“教育部直属高校会议”单位。

该会议的范围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部分部属重点大学(约占部属高校的三分之一)、个别地方重点大学。

6,杭州大学是全国地方重点高校协作会会长单位。

该协作会成立于1994年,由杭州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6校发起成立,北京大学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会议。1998年1月第四次会议时南昌大学和新疆大学加入,形成地方重点综合性8所大学协作会。现已成为“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SC9)”。其成员为:山西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新疆大学。

7,杭州大学的教学实力十分雄厚。

根据当时国家教委80年代初的统计,杭州大学拥有教授93人,列全国所有大学第30位。

其前后大学排列如下:第29位吉林大学98、第31位重庆大学91、第32位山东大学84。

8,杭州大学的本科生教育质量在全国高校中领先。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8年四校合并,杭州大学本科生中有七人当选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全国所有大学中并列第九位。

列杭州大学之后的高校有:并列第十位的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并列第十一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排在第十二位的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9,杭州大学是全国最早对外开放合作的高校之一。

学校与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巴西、俄罗斯、韩国等12个国家的55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聘请外籍专家客座教授来校任教,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同时,经国家教委批准,杭州大学被列为可以向港澳台胞、海外侨胞招生的学校。

10,杭州大学有一大批著名学者:陈建功、王进、陈立、梅光迪、孟宪承、王遽常、马叙伦、郑晓沧、董聿茂、姜亮夫、夏承焘、王驾吾、胡士莹、王承绪、陈学恂、沈炼之、任铭善、严群、金松寿、徐瑞云、白正国、陈士怡、江希明、朱福、周洵钧、陈桥驿、徐规等,是浙江省的文理学术高地。

一九九八年九月十五日,同根同源的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组成了新的浙江大学,四十六年来的四校分治宣告结束。杭州大学从此也结束了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进程。

历史记忆:1999年,原杭州大学旧址改称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杭大路】地名始终会在。

三、其它观点

网友井六白:我是来戳穿所谓杭大是浙大分出去的谎言的。杭州大学从驻地,历史来看,都是之江大学的传承,先抄一段wiki:可以看出,在合并之前,除了接收过浙大文学院以外,杭州大学和浙江大学并无交集(如果这也能称为是浙大分出来的话,我想杭州大学也可以自豪称复旦大学是它分校了)。

用户:我只说一个指标:1984年的时候,杭州大学有23个二级学科可以授予博士学位,这些学科横跨文理史哲经管法。因为这些底子,就算现在再怎么不注重人文社科,浙大还是有世界史、哲学、工业心理学、工业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教育学等一批拿得出手的学科,来维持一流综合大学的脸面。

用户:杭州大学合并之前,在1996年进入211高校之列。按照在此10年前的1986年教育部对全国大学教授、博士点统计,杭州大学有教授93名,当时的教授都是北京批准的,大部分都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这在全国高校里(包括文理工农医所有院校),大概排名是33位吧,与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差不多。另外杭州大学的中文、历史、教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都强于当时以工科为主的浙江大学。如果当时不合并,以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杭州市的人文地理环境,杭州大学应该可以进入现在中国大学20位左右。须知当年把杭州大学作为榜样学习的苏州大学,现在已经是30来位了,浙江工业大学都76位了。四校合并是对浙江省教育生态的大破坏,如果不合并原浙江大学同样可以大发展,而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都是211高校,包括浙江医科大学,可以并入其他具有强烈需要的学校。那样,今天浙江的高等教育生态,将在全国是另一番景象。浙江的孩子们,也有更多进入优质高校的机会。四校合并,积怨浙江,千秋功罪,谁与评说?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校门(老杭大主校区)

那原杭州大学是个怎么样的学校呢?

杭州大学从1994年开始,启动“博士化工程”,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1991年以来共引进博士69人,有高级职称者14人;学校在职称评聘上,不搞论资排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实行对青年教师职称的破格晋升。从1987年至1995年,先后有170多人(次)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副教授,其中40岁以下的教授19人,35岁以下的副教授89人,他们已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崭露头角,有的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1994年下半年,学校决定实行100名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首批评定53名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校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其中5名被浙江省评为首批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如果杭州大学未与浙江大学合并,杭州大学现在肯定会是一所“211”工程大学。但与浙江大学的合并让杭州大学能够更好的发展,并提前迈入了“985”工程大学的行列,正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重新启用杭州大学校名 谁能传承新衣钵?

自1998年原杭州大学并入浙江大学后,“杭州大学”的称法已不复存在。然而原杭州大学在浙江省的声誉,以及其背后巨大的无形价值让在杭的一些高校对杭州大学校名心动不已。是不是该重新启用杭州大学校名,成为近年浙江教育界讨论的焦点。而此间先后传出有高校欲“注册”杭州大学的说法。当年杭州市政府向浙江省政府提交了将杭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杭州大学的申请。浙江省教育厅专家组考察了杭州师范学院,一致认为其已具备升格为大学的条件,并希望其能更名为杭州大学。当年经通盘考虑,省政府决定不以杭州大学的校名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多方博弈之下,浙江省政府经通盘考虑,最终决定对杭州师范学院升格为大学,不以杭州大学的校名向教育部提出申请。2007年,杭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主席孙忠焕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建议,将杭州师范大学更名为杭州大学,并把新杭州大学建设成为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请教育部对杭州师范大学更名为杭州大学的条件进行审查和指导,并批准更名申请。”

孙忠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有可能部分老杭大的师生,会觉得把现在的杭州师范大学更名为杭州大学,感情上有些接受不了。

“我觉得大可不必。”孙忠焕做了一个有意思的比喻:“你那个曾经辉煌的大学校名,已经被束之高阁了,已经蒙上灰尘,被人慢慢遗忘。杭州师范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重新启用杭州大学,建设新的杭州大学,不正是在发扬重新光大‘杭州大学’吗?”

“被人家遗忘好,还是拿出来让人发扬广大好?”孙忠焕直言说:“我认为优质资源、好的名字,应该发挥作用,不能因为感情上接受不了,而让好的金字招牌,好的资源束之高阁,这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老杭大的前身曾是“浙江师范学院

 有关大学更名,而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的校名,也是历史进程的镜子。历史上,许多大学的名字,都是随着历史的变化在发生着变化,以杭州大学为例:老杭州大学,也是在1958年更名为杭州大学的,在此之前,这所学校有过很多原名,除了最初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机缘巧合的是,1958年更名之前,老杭大的名字也和师范有关,就叫“浙江师范学院”。

再比如,现在的浙江师范大学,原来叫杭州师范学院,1958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再之后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重新利用杭州大学校名的立场是坚定的。他们并不掩饰对杭州大学校名的渴望心情。

杭州师范大学认为其更名杭州大学最为合适,理由有三。  

首先,地域的接近性。以当地的名称命名大学似乎已成为一种惯例,如宁波大学、温州大学、上海大学等。杭州师范大学地处杭州,理应利用这个资源。杭州市教育局高教师范处副处长蒋锋说,杭州若没“杭州大学”是这座城市的缺憾。  

第二,体制的优势。杭州师范大学是杭州市属高校,使用“杭州”似乎比谁都合理,且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记者在杭州市教育局的8月份工作计划表上清楚地看到“杭师院更名申报为杭州大学”的事项。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第三,科目设置上的优势。杭州师范大学与原杭州大学在科目的设置上惊人的相似。他们同为文科性质的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理学等都为他们的优势项目。“这样在情感上人们比较能够接受,因为杭师院演变过本来的杭州大学与原杭州大学不会相去甚远。但如果杭州大学校名被理科为主的大学申请走,情况会大不同。”   

杭州师范大学在校学生对将杭师院更名为杭州大学持十分积极的态度,虽然理由听起来五花八门,但肯定之心无一例外。什么“听上去比较舒服”啦,“文凭会好看一点、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高了一个档次,向综合性大学迈进了一步”等等。该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同样不掩饰自己对杭大校名的推崇:“最起码这对学生今后就业会有好处。” 

不过,杭州师范学院更名的消息传出后,却招致老杭州大学校友与教师的强烈反对。

在他们看来,杭师院与杭大毫无历史渊源,使用杭大校名“名不正言不顺”;再则,杭师院即使真取了杭大名也不过是拿去了“杭大”这张皮,却无法拿走老杭大的精神内涵。

“欲借杭大校名扩大影响力毫无必要,因为校名如同人名只是一个代号,真要出名恐怕还是得从练内功上下功夫。”“如果有一天,杭师院变成了杭大,那么原老杭大的毕业生会不会成为找不到母亲,或是没有户籍的孩子?”


投诉/举报
搜索 杭州大学 重建杭州大学 在百度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