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几千年,中原王朝对中国的贡献固然重要,但少数民族政权对边疆的开发也是不是不可忽视的。宋朝以后的少数民族吸收中原文化,将自己整合成内部高度统一的国家政权,像辽、金、夏、元、清等国家已经为人所知,但宋朝之前的少数民族依然采用原始的部落联盟来组织原始的国家,在这些原始国家中,比较重要的有匈奴、柔然、突厥、回鹘、吐蕃、渤海和南诏,他们的重要性也是不可低估的。
匈奴:君主姓挛鞮氏,兴起于前公元3世纪初期(汉高祖刘邦时期),衰落于前公元2世纪初期(汉武帝刘彻时期),公元前1世纪中叶短暂分裂为东、西两部,公元48年彻底分裂为南、北两部。
匈奴鼎盛时期的疆域图
头曼单于(?—前209年在位)
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
老上单于(前174—前161年在位)
军臣单于(前161—前126年在位)
伊稚斜单于(前126—前114年在位)
乌维单于(前114—前105年在位)
詹师庐单于(前105—前102年在位)
句黎湖单于(前102—前101年在位)
且鞮侯单于(前101—前96年在位)
狐鹿姑单于(前96—前85年在位)
壶衍鞮单于(前85—前68年在位)
虚闾权渠单于(前68—前60年在位)
握衍朐鞮单于(前60—前58年在位)
郅支单于(西匈奴单于,前56—前36年在位,被汉将陈汤诛杀)
呼韩邪单于(郅支单于的哥哥,前58—前31年在位,和亲王昭君,在汉朝的帮助下重新统一匈奴)
复株累若鞮单于(前31—前20年在位)
搜谐若鞮单于(前20—前12年在位)
车牙若鞮单于(前12—前8年在位)
乌珠留若鞮单于(前8—13年在位)
乌累若鞮单于(13—18年在位)
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46年在位)
乌达鞮侯单于(46年在位)
北匈奴鼎盛时期的疆域图
蒲奴单于(46—?年在位)
优留单于(?—年88在位)
北单于(88—91年在位)
於除鞬单于(91—?年在位)
南匈奴:君主姓挛鞮氏,归附东汉,最后被曹操解散。
醢落尸逐鞮单于(48—56年在位)
丘浮尤鞮单于(56—57年在位)
伊伐于虑鞮单于(57—59年在位)
醢僮尸逐侯鞮单于(59—63年在位)
丘除车林鞮单于(63年在位)
胡邪尸逐侯鞮单于(63—85年在位)
伊屠於闾鞮单于(85—88年在位)
休兰尸逐侯鞮单于(88—93年在位)
安国单于(93—94年在位)
亭独尸逐侯鞮单于(94—98年在位)
万氏尸逐鞮单于(98—124年在位)
乌稽侯尸逐鞮单于(124—128年在位)
去特若尸逐就单于(128—140年在位)
车钮单于(140—143年在位)
呼兰若尸逐就单于(143—147年在位)
伊陵尸逐就单于(147—172年在位)
屠特若尸逐就单于(172—178年在位)
呼徵单于(178—179年在位)
羌渠单于(179—188年在位)
持至尸逐侯单于于扶罗(188—189年在位)
呼厨泉单于(195—216年在位)
402—555年,柔然:君主姓郁久闾氏,兴起于公元5世纪初期,长期与北魏对峙。公元6世纪中叶,其蒙古草原的霸主地位最后被突厥人取代。
柔然历代君主世系
柔然鼎盛时期的疆域图
豆代可汗(402—410年在位)
蔼豆盖可汗(410—414年在位)
步鹿真可汗(414年在位)
牟汗纥升盖可汗(414—429年在位)
敕连可汗(429—444年在位)
处罗可汗(444—464年在位)
受罗部真可汗(464—485年在位)
伏名敦可汗(485—492年在位)
侯其伏代库者可汗(492—506年在位)
陀汗可汗(506—508年在位)
豆罗伏跋豆可汗(508—520年在位)
弥偶可社句可汗(521年在位)
敕连头兵豆伐可汗(525—552年在位)
铁伐可汗(552—553年在位)
登注俟利可汗(553年在位)
库提可汗(553年在位)
庵罗辰可汗(553—554年在位)
邓叔子可汗(553—555年在位)
552—583年,突厥:君主姓阿史那氏,兴起于公元6世纪中叶,并在30年的时间内走向鼎盛,最后被隋文帝杨坚分化瓦解为东、西两部。
突厥鼎盛时期的疆域图
伊利可汗(552—553年在位)
乙息记可汗(553年在位)
木杆可汗(553—572年在位)
佗钵可汗(572—581年在位)
583—630年,东突厥:君主姓阿史那氏,曾臣服于隋朝。隋炀帝杨广末年,东突厥背叛隋朝,长期干预中原内战,甚至威胁初建的唐朝,最后被唐太宗李世民灭亡。
突厥分裂后的疆域图
沙钵略可汗(581—587年在位)
莫何可汗(587—588年在位)
都蓝可汗(588—599年在位)
启民可汗(599—609年在位)
始毕可汗(609—619年在位)
处罗可汗(619—620年在位)
颉利可汗(620—630年在位)
583—657年,西突厥:君主姓阿史那氏,与隋朝和唐朝的关系时而和平时而战争,最后被唐高宗李治灭亡。
室点密可汗(552—576年在位)
达头可汗(576—603年在位)
阿波可汗(583—587年在位)
泥利可汗(587—603年在位)
泥撅处罗可汗(603—611年在位)
射匮可汗(611—618年在位)
统叶护可汗(618—628年在位)
莫贺咄可汗(628—630年在位)
肆叶护可汗(628—632年在位)
咄陆可汗(632—634年在位)
咥利失可汗(634—639年在位)
沙钵罗叶护可汗(639—641年在位)
乙毘咄陆可汗(638—653年在位)
真珠叶护可汗(653—658年在位)
乙毘射匮可汗(642—651年在位)
沙钵罗可汗(651—657年在位)
682—745年,后突厥:君主姓阿史那氏,兴起于公元7世纪末期,并迅速走向鼎盛。公元8世纪30年代走向衰落和瓦解(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其蒙古草原霸主的地位最后被回纥取代。
后突厥鼎盛时期的疆域图
颉跌利施可汗(682—691年在位)
迁善可汗(691—716年在位)
毗伽可汗(716—734年在位)
伊然可汗(734年在位)
登利可汗(734—741年在位)
骨咄叶护可汗(741—742年在位)
乌苏米施可汗(742年在位)
白眉可汗(744—745年在位)
744—848年,回纥/回鹘:君主姓药罗葛氏,兴起于公元8世纪40年代,与唐朝保持着长期和平友好的关系,曾两次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公元9世纪40时代,回鹘走向崩溃瓦解。
回纥/回鹘鼎盛时期的疆域图
怀仁可汗(744—747年在位)
威远可汗(747—759年在位)
英义可汗(759—780年在位)
武义成功可汗(780—789年在位)
忠贞可汗(789—790年在位)
奉诚可汗(790—795年在位)
怀信可汗(795—805年在位)
毗伽可汗(805—808年在位)
保义可汗(808—821年在位)
崇德可汗(821—824年在位)
昭礼可汗(824—832年在位)
彰信可汗(832—839年在位)
阖馺可汗(839—840年在位)
乌介可汗(841—846年在位)
遏捻可汗(846—848年在位)
怀健可汗(848—?年在位)
620—842年,吐蕃:兴起于公元7世纪初期,与唐朝时而保持和平,时而进行争霸战争。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后,吐蕃联合南诏,迅速攻占唐朝的大片领土,走向全盛时期,甚至一度攻入长安。进入公元9世纪后,吐蕃走向崩溃瓦解。
囊日论赞(618—629年在位)
弃宗弄赞(629—650年在位)
乞黎拔布(650—679年在位)
器弩悉弄(679—704年在位)
弃隶蹜赞(704—755年在位)
娑悉笼腊赞(755—797年在位)
牟尼赞普(797—798年在位)
牟如赞普(798年在位)
赤松德赞(798—817年在位)
可黎可足(817—838年在位)
达玛(838—842年在位)
617—902年,南诏:君主姓蒙氏,兴起于公元8世纪,与唐朝时而和平时而战争。公元10世纪初期,南诏灭亡。大理国的前身正是南诏国。
地地处西南的南诏国
细奴罗(617—674年在位)
罗盛(674—712年在位)
盛罗皮(712—728年在位)
皮罗阁(728—748年在位)
阁罗凤(748—778年在位)
异牟寻(778—808年在位)
寻阁劝(808—809年在位)
劝龙晟(809—816年在位)
劝利晟(816—824年在位)
劝丰祐(824—859年在位)
酋龙(859—877年在位)
隆舜(877—897年在位)
舜化贞(897—902)
698—926年,渤海:君主姓大氏,兴起于公元7世纪末期,与唐朝长期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最后被辽国灭亡。
地处西北的渤海国
大祚荣(698—718年在位)
大武艺(718—737年在位)
大钦茂(737—793年在位)
大元义(793—794年在位)
大华璵(794年在位)
大嵩璘(794—809年在位)
大元瑜(809—812年在位)
大言义(812—817年在位)
大明忠(817—818年在位)
大仁秀(818—830年在位)
大彝震(830—857年在位)
大虔晃(857—871年在位)
大玄锡(871—893年在位)
大玮瑎(893—906年在位)
大諲撰(906—926年在位)
匈奴、突厥、契丹、柔然、女真、鞑靼……历史变迁
匈奴、东胡、突厥、回鹘、蒙古、契丹、女真、鞑靼、鲜卑、羌、党项、乌苏、柔然、哈萨克……
这些游牧民族,你可能甚至不会读~但是它们不停的出现,所以下面的介绍,绝对值得你收藏!
从商周时代开始,匈奴和东胡就存在了,他们的位置大概是这样的:
然后匈奴把东胡干了。情况是这样的:
东胡好可怜!由于遭受得意忘形的匈奴的打击,变得分裂,分裂成了两部分,鲜卑和乌桓:
终于,强大的汉王朝来了!结果就成了这样:
汉朝时,匈奴分裂成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鲜卑势力变得异常强大,正是在东汉末年分三国时干的,毕竟中原内乱顾及不了他们,匈奴已经被弄得半死了,乌桓被曹操灭了,鲜卑反倒强大起来。
拓跋鲜卑其实就是北鲜卑。
鲜卑贵族慕容氏在西鲜卑和东鲜卑都很有地位,西鲜卑后来在慕容氏的带领下跑到青海东部安营扎寨,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吐谷浑。鲜卑参与了晋朝之后的五胡乱华:
在上图中,吐谷浑就是西鲜卑的后裔。
鲜卑拓跋部创立了北魏,这就是南北朝中长江以北的王朝,北魏一直跟柔然死磕。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柔然原本隶属于鲜卑拓跋部,是拓跋的奴隶,成天干苦力,后来拓跋南迁,小柔然也就闯荡成了大柔然,并跟原来的主人掐起了架。
在南北朝时期,柔然也有了自己的奴隶,常常对奴隶拳打脚踢。
负责给柔然炼铁的部落,是突厥部落,被唤作“煅奴”,意思就是打铁的奴隶,十分卑微。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突厥把柔然灭了:
注意,这个室韦不是突然出现的,有人认为室韦的发音其实就是鲜卑,鲜卑-森被-室韦。如果的确如此,那么室韦显然就是鲜卑后裔了。因此多数观点认为,室韦主体就是鲜卑,本源一定是东胡。
再说靺鞨,靺鞨其实一直也都存在,一直在中国东北生存。周代、秦朝、西汉时,被唤作肃慎,东汉到魏晋谓之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时叫靺鞨。
因为大突厥汗国分裂了,这得益于隋朝文臣的离间计,总之,分裂了,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就是东突厥和西突厥。
情况是这样的:
原本突厥可以很牛的。可惜南面的隋朝灭亡了以后,迎来的是唐朝。再想南下捞一把,是不可能了。反而被唐朝一窝端,被一窝端的,还有高句丽等等。
于是情况变成了这样:
然而突厥后来复国了,不过这次复国,突厥内部的部落已经有很多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