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奇闻趣事 > 正文

中国人到底有多能吃?何解中华民族的吃货基因

news.xixik.com   2020-9-20 19:28:10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中国的社会文化也离不开吃,工作不叫工作,叫“饭碗”,开除叫“炒鱿鱼”,嫉妒叫“吃醋”,占便宜叫“吃豆腐”,拿人好处叫“吃回扣”,被拒绝叫“闭门羹”……太费劲叫“吃不消”,人缘好叫“吃得开”,更别提啥吃里扒外、小菜一碟、凉拌……等等各种比喻词。

2020年8月,日本人秋刀鱼捕获量大幅减少,导致鱼价飙涨。“砖家”们研究后发现:原来是大陆和台湾的渔船在外海大量捕捞。日本人吃不起秋刀鱼赖谁 真的是中国人太爱吃了

经过“砖家”们的深层次研究,发现原因竟然出在周杰伦身上。

中国历史朝代表

“秋刀鱼的滋味,猫跟你都想了解,初恋的香味,就这样被我们寻回……”这句歌词出自周杰伦2004年发表的歌曲《七里香》中,“由于是描述初恋的歌,加上他在两岸的超高人气,甚至有歌迷因此第一次得知秋刀鱼的存在,大家听完歌都跑去买鱼来吃!”

2016年,中国游客纷纷赶赴美国波特兰,只为吃25人民币0.9公斤的龙虾。

原本这个因为龙虾捕捞产量过剩面临转型的小地方,最终通过中国吃货们顺利扭亏为盈。当然,当地龙虾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了无数倍,据说让吃惯了便宜龙虾的美国人,感觉十分难过……

龙虾毕竟不是家常菜,再喜欢吃也没人舍得天天出国去吃,国内的价格也不便宜。但是牛肉就不一样了,自打我们开始从澳洲进口牛肉,韩国人就喊他们快吃不起牛肉了。

不过貌似由于受最近的事件影响,曾经受疯牛病影响的法国牛肉在被禁17年后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餐桌上。

还有水果中的牛油果,3、4年前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牛油果是何物,自打中国大陆民众开始追捧牛油果,这种在原产地墨西哥本不值钱的水果已经达到了每公斤55墨西哥比索,约合20元人民币,让一些外国人根本无法从墨西哥人手里买到牛油果。这也是自1998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让已习惯低价牛油果的当地人目瞪口呆。

歪果仁其实一直觉得难以理解中国吃货们:一个商品的价格远远超出了商品的实际价值,为什么还要买?

还有金枪鱼,因为中国人爱吃,导致日韩金枪鱼价格上涨。

日本人去年说他们的校服涨价都怪中国人爱吃火锅。

虽然我们国人爱吃,可这个锅我们不背!虽然我们在2017年吃掉了7700亿人民币的火锅,但是我们并不吃羊毛啊。

但是国人爱吃已经是世界闻名,大概已经很难更改我们在世界眼中的高(chi)大(huo)形象了。在歪果仁眼中,我们可是什么都吃的存在。在国外的搜索引擎上,如果你输入“中国人吃”这几个字,后面会出来N多选项↓

 

 

这些外国网友大概曾有幸目睹过我大国的“黑暗料理”。

我们真的不是啥都吃的,起码“人”,我们就是不吃的,好么?

各位歪国朋友在网上讨论的热烈,但是等他们真的来了中国,看见吃的那是肯定挪不动腿的。

不是因为原料格外好,而是因为我们特别会吃啊有没有,蒸、煮、煎、熬,滚、汆、涮、煲、烫、炙、卤、酱、风、腊、熏、糟、醉、酿、炒、炝、炊、烧、爆、炸、灼、焗、焖、炆、烩、熘、焯、煨、烘、炖、煸、烤……我们生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吃,能不能努力么?

去年有个姑娘说:“可以这么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吃饭。我出门旅游是为了吃外地的饭。我努力学习是为了挣钱吃饭。我穿好看的衣服,打扮自己是为了能有人请我吃饭……我买车是为了不用打车去吃饭。我买房子是为了在家吃饭。”

我竟无言以对……

“破釜沉舟”这个典故。

将士:WTF!黑心项羽将军把我们的电饭锅都砸了!砸了!!如果赢不了也是死路一条了!兄弟们冲啊!!!

想到没饭吃是多么惨痛的代价,然后赢了……

电视剧中经典台词: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给xx治病……

中国人砸锅代表了最大的勇气和担当,不到万不得已我们是不会砸锅的!

我这辈子唯一拿的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

2009年的时候,我入围了全国高中生物竞赛复赛,要考解剖,就是解剖环毛蚓,河蚌,蝗虫之类的。

学校老师发愁了,大冬天哪里找蝗虫给我们练习啊?

花鸟鱼虫市场倒是有,但那是观赏用的,贵。

有位同学说,现在网上什么都能买,试试淘宝吧,(那时有网购习惯的人还不多)

老师上淘宝看了一下,还真有,就随便选了个卖家下了单,

寄过来一看,

是椒盐的。

不信,淘宝搜索“蝗虫”,前几项结果都是“油炸蚂蚱”, “香辣蚂蚱”,“美味稻蝗”, “特色现炒”,“新鲜带籽母蚂蚱”之类的,可怕……

如果吃一勺地幔软流层会怎么样? - 美食 - 知乎

如果吃一小勺太阳会如何? - 脑洞 - 知乎

如果吃一小勺月亮会如何? - 物理学 - 知乎

如果吃一小勺黑洞会怎么样? - 脑洞 - 知乎

如果吃一小勺真空会怎么样? - 物理学 - 知乎

如果吃一小勺白矮星会怎么样? - 脑洞 - 知乎

在知乎上研究天体物理主要靠吃。

中国人叫China——吃那,还是很有道理的……

为了吃,中国人也是绞尽脑汁,从神农尝百草到“食指大动”的公子宋,再到吃肉吃成全国代表的苏东坡,虽然听起来很美,说起来很高尚,但归根究底那就是一个字“吃”。

“尝试”这个词用在中国人身上最合适,神农尝百草中毒而亡,发展到现在,只要是吃的大家都愿意试试,试过之后可能就刹不住车了……把随处可见的物种吃到濒危那是常事。

山东农村前两年闹一种虫灾,叫蛴螬,长下面这样↓(看后如有不适,我也没办法)

这种虫子专咬花生的根,当时普遍花生减产一半。它的成虫土名瞎碰,学名金龟子。

不用我说你们大概能猜到结局。当时有饭店推出了这种虫子做的菜并四处收购,开始三块钱一斤。后来老百姓都觉得这个好吃于是不卖留着自己吃,饭店只要涨价,最后涨到了10块一斤。据说也就两三年吧,真的把灾害吃成了濒危……中国人简直是…无所不吃。

2015年,欧洲的成年黄胸鹀数量大约是120-600只,十年里它减少了99%。俄罗斯的研究者曾经对此十分困惑,他们猜测可能水坝影响了繁殖地草原,或者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导致适合黄胸鹀越冬的稻田正在减少,但这种级别的变化根本不足以解释它过去二十年里的断崖式崩溃

他们那时还不知道,黄胸鹀是候鸟,而它们迁徙之路要经过一个地方叫中国。在这里,黄胸鹀在菜单上的名字叫做:禾花雀。

提醒大家:2017年12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黄胸鹀的评级被从“濒危”升级为“极危”,距离下一级“野外灭绝”只剩一步之遥。

除了天上飞的鸟,曾经作为主要劳动力的毛驴也快被吃光了。1990年,中国还有1100万头驴,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30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超过3%的速度下降。照这样下去,再过十几年,中国大概见不到一头驴了……更别提阿胶这种奢侈品了~

中国人现在已经满世界买驴,据说美国有大量的野驴被非法运到墨西哥进行屠宰,然后卖到中国!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美国野驴距离种族灭绝不远了……

不行,我一会得去吃个驴肉火烧压压惊……

其实,这种能力如果发展到全世界,那就不叫事儿了~

西澳满海滩的“野生三文鱼”。图:ABC News: Sean Murphy

澳大利亚的海滩上堆了3000吨“野生三文鱼”(鳟澳鲈),但是根本没人吃,任由其泛滥成灾。

该国媒体还声泪俱下,控诉这些无法无天的鱼类:3000吨啊,3000吨,根本没人吃!

这些所谓“野生三文鱼”,其实是鳟澳鲈。

这货肉体呈淡红色,有较重的腥味,口感粗糙,不是澳洲人民的菜。

因为数量实在太大,它们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野生龙虾的繁衍。

渔民很愤怒,也很无奈,最后只能以折合人民币3.5元/公斤的低价,卖了做龙虾饵料。

听到这里,大天朝人民一脸懵逼:什么?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如此珍贵的野味,人间美味!居然——没人吃?

丹麦的海岸边长满了生蚝,丹麦人民竟然不爱吃,任其泛滥成灾毫无办法。

北欧的丹麦人民也很烦恼。

丹麦驻华大使馆在社交媒体上控诉丹麦人的无奈:生蚝长满海岸,丹麦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原本不属于丹麦的太平洋生蚝,现在布满丹麦西部海域的瓦登海和利姆海峡。而当地人根本不爱吃。

这些太平洋生蚝在丹麦没有天敌,它们放开了疯长,对该国海岸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当地的科学家和渔民,却拿它们毫无办法。面对这些毫无人性的蚝,人们束手无策,只能认输。

这些霸道的生蚝还惊动了正在中国访问的丹麦首相拉斯穆森。

在成都,首相同志表示:热烈欢迎中国人民来丹麦“帮助我们消耗从海里打捞的新鲜美味生蚝”。

随同访问的该国环境和食品部长拉尔森,比首相还要热情:在丹麦,人们穿上胶鞋,走进浅水湾,直接用手便可以捡起生蚝。我了解到中国民众对生蚝的喜爱,欢迎更多中国人前往丹麦体验美味的生蚝。

中国的电商巨头很快就行动起来。

阿里巴巴立即派代表拜访了丹麦驻华大使馆,而京东则表示要马上派人赴丹麦抓蚝。

不过,生蚝这东西,中国本就有的是。中国是生蚝养殖大国,生蚝年产量长期保持世界第一。

又是丹麦蚝,又是澳洲鲈,看得天朝吃货们两眼闪光,口水直流。

英国巨型水母布满沙滩,吓坏英国人,但是我已经想到了糖醋海蜇的美妙滋味……

澳洲直升机射杀泛滥野山羊,住手!你们这群暴殄天物的废物!!

还有作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小龙虾早就颜面扫地了。因为不仅没有破坏生态,还被大规模养殖了起来。

在中国,只要发现一个新的活物,中国人最关心的就是:能吃吗?看到国外各种动植物泛滥的新闻,国人常常纳闷多过关心:吃了不就行了?

有新闻,开曼群岛附近的火山口发现了一种白色盲虾,可以耐热450°。99.9%的中国网友第一反应大概是:那要怎么才能做熟了吃呢?

而除了这些澳洲鱼、丹麦蚝,这些年在世界各地,还需要中国吃货发挥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出口相助的,至少还有:美国的亚洲鲤鱼、牛蛙,德国、古巴和美国的螃蟹,新西兰和苏格兰的小龙虾,澳洲的野兔……

这些不同的物种,分属不同的地区,但都同样的美味,同样的泛滥成灾。

对此,外国网友不禁感慨:能拯救我们的,只有中国吃货了!

中国人能吃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果然名不虚传,甚至已经到了老外们频频需要我们腾出嘴巴,帮他们维护生态平衡的境界。

在大部分吃货的心里,东西只有三类:直接吃的,看着好像可以吃的和得想点办法才能吃的。

有毛的不吃掸子,

有腿的不吃凳子,

大荤不吃人肉,

小荤不吃苍蝇

不过也有实在下不了嘴的食物,比如美国来的“大鲤鱼。”

前几年,亚洲鲤鱼泛滥成灾 美国密歇根州悬赏70万求方案。

当时中国人摩拳擦掌表示可以帮忙。

但是真的通过网购吃过此款大鲤鱼的同学表示:超级难吃,做成麻辣鱼都盖不住味儿。

这大概是中国吃货们唯一失败的案例。

在中国,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与吃有关的一切,高楼大厦挡不住一垄垄的菜地,护城河边、公园里,但凡有水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禁止垂钓”的大牌子。

中国的社会文化也离不开吃,工作不叫工作,叫“饭碗”,开除叫“炒鱿鱼”,嫉妒叫“吃醋”,占便宜叫“吃豆腐”,拿人好处叫“吃回扣”,被拒绝叫“闭门羹”……太费劲叫“吃不消”,人缘好叫“吃得开”,更别提啥吃里扒外、小菜一碟、凉拌……等等各种比喻词。

为了吃,我们可以过各种节日,或者是为了更好的过节?为了春节发明了饺子;为了重阳节发明了重阳糕;为了中秋发明了月饼;为了正月十五发明了元宵和汤圆;为了端午发明了粽子;为了腊月发明了腊八粥……哪怕是为了纪念先人而存在的清明节,我们也有青团可以吃……

有人曾问过一个无比深奥的问题:人是为了活着而吃,还是为了吃而活着?

其实何必纠结这种问题呢?只要我们吃的饱,吃的开心,吃的高兴就好啦~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只要发现一个新的活物,中国人最关心的就是:能吃吗?

而继“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之后,困扰中国人的第四大人生终极难题就是:晚上吃什么?

俗话也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既然老外总是想着让中国人用嘴巴来帮他们维护生态环境,那我们索性让他们理解得更深刻一些:对于吃,中国人到底有多疯狂。

巴西为中国保留非转基因大豆;智利为中国顾客培育更大的樱桃;德国开始养殖中国大闸蟹……感觉我们吃货们再努力一下,距离改变世界真的不远了~

中国人到底有多能吃?读完论语我总算知道了

都说三月不减肥,四月徒悲伤,五月徒悲伤,六月徒悲伤…

可是为什么就是,控几不住寄几吃啊啊!

 

 

盆友,管不住嘴其实错的不是你!而是这个世界好吃的太多了,而是中华民族这个吃货基因啊!摔!

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吃呢?追溯到春秋时代,孔子你知道吧,知名教育家教师的鼻祖,可是他实际上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吃货,要上孔子补习班得交肉干做学费。

传世名作论语里,提到“政”字有41次,提到“食”也有41次,可见,吃饭是和传道一样重要滴。

论语里出现的吃相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如果说孔子走的是精致的吃货路线,那么春秋时期的这位盆友是以量闻名。

廉颇将军是一位很实诚的吃货,每次求职之前就告诉人家,“我是一顿饭要吃一斗米十斤肉的人”,后来这位将军年纪大了退休再就业的时候,别人问他,“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了,还能吃饭么?这是瞧不起我们吃货廉颇么?

汉代的吃货张骞通西域,不仅自己在出差的时候吃吃吃,还把好吃的全都带回了国,葡萄,核桃,石榴,黄瓜,胡椒等等,这些都是张骞认证,美味保证!看到张骞带回来的这些食物 怀疑他是个资深吃货。不过…

为什么有人觉得香菜香,有人觉得香菜臭?

前面几个吃货还能兼顾吃与工作,这两位吃货则彻底贯彻了一个中心思想,“功名诚可贵,利禄价更高,若为美食故,两者皆可抛”。

晋代文学家张翰著有文章数十篇,行于世,家住吴中,身在帝都,秋天秋风挂起来的时候,想起家里的莼菜,鲈鱼都肥了,真的,此时立刻马上now!我就是想吃那个鱼那个菜!怎么办!辞职!

你以为嘻嘻网写段子?

关于这个事,《晋书·张翰传》有记载: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张翰还写了首诗,《思吴江歌》: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于是中国的诗学中就多了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

欧阳询行书《张翰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全文: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之为江东步兵。後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纭,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後。荣执其(疑缺“手”字)怆然,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方框内字残,现据《晋书》补)

无独有偶,唐朝也有一位四品官员叫张衡,也是因为吃丢了工作,这位张大人有一天下班回家,还穿着制服带着工牌,路过了一个路边摊,刚出炉的蒸饼香喷喷酥脆脆黄澄澄。

 

怎么可能啦,于是被大唐风纪委御史台发现了,告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觉得您真的是丢人,于是就辞退了张衡。朕觉得,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武皇帝自己没机会路过路边摊!街摊的魅力没有人能拒绝!!!

宋代的著名吃货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东坡,能吃能做能写绝对是吃货中的战斗机,苏东坡的一生可以说,从帝都一直贬到海南,被贬的地方有多偏远(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惠州、儋州、琼州),当地的食材就有多好吃,黄州的猪肉真香,海南的生蚝爆好吃。苏轼的被贬人生:给杭州带来苏堤春晓三潭印月

说到既能吃又能写的,我们很多人第一个能想到的大概就是宋朝的苏轼了。

直到今天,以“东坡”命名的吃的,多达数十种,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酥、东坡饼……

虽然,这其中很多只是蹭名人热度、强扯关系,但苏东坡绝对是不折不扣的美食家,煮粥、做肉、酿酒,他样样在行。

光是涉及饮食的诗词,苏轼就写了上百篇: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春菜》

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   ——《两桥诗·西新桥》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猪肉颂》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荔枝这玩意很好吃没错,不仅广东佬喜欢,唐朝杨贵妃也爱得不得了,可是我们的大文豪,你一天吃三百颗,就不怕上火吗?

除了这位大词人是著名吃货之外,南宋也有一位,没错就是那位爱干架爱撸猫的陆游同学,他发微博说人间最大的快乐就是,吃到好吃生鱼片配野菜,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他说用野菜做得甜羹敲好吃,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他说唐安的薏米怎么能这么好吃??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如果说为什么陆游的吃货名气没有苏东坡大,那肯定是因为,陆游专注吃素,苏东坡最爱吃肉。

清朝袁枚,不仅是一代文豪,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大吃货。

他的代表作《随园食单》,14个篇章,介绍了 326种菜肴,从食材、烹饪到品尝,美食出炉的各个环节,他一个都不放过。

猪有43种做法,鸡分5个部分可吃,甲鱼的6种做法……你吃过的没吃过的,听说过的和没听说过的,他都写了。

但是说到最拼的吃货,以上这些都比不上这位,清代著名评论家金圣叹同学,被判决死刑即将处决之时,他的两个儿子来看他,想说,父亲能有什么事情需要交待,金圣叹看到儿子们泪流满面,嘱咐道,“为父只有这一件事情,希望你们记住”

当然民国时代的吃货就更多了,比如总是横眉冷眼的鲁迅先生,鲁迅在北京居住的期间,找遍京城美食,还顿顿都喝酒,特别喜欢吃小吃和甜点,尤其是沙琪玛。

其实,早在1930年代,“吃货”一词就在民间普遍运用,口头语与书面语应当都曾出现,并不少见。早在1933年2月20日的北平《世界日报》上,就刊载过一篇署名为“吃货”的《废历新年》的文章。所谓“废历”,即指旧历、农历。原来,北伐胜利以后,国民政府颁布政令,通令全国自1930年1月1日起,商民一律不许沿用旧历、过旧历年,而必须遵行公历、过公历年。而普通老百姓们对此并不买账,部分政府官员对此也不认同,仍就按传统春节习俗,庆祝农历新年。这位“吃货”同志,身处河北南部的隆平县,看着当地热热闹闹的过年景象,感慨颇多、不吐不快,就给报社寄去了这篇文章。

其实,这位“吃货”应当是位爱国青年,他笔下的1933年春节,充满着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流露着对国民素质的失望。

废历新年

吃货(自隆平县寄)

  中国的废历新年,在我这没用的吃货只认为浑浑噩噩如醉如痴的冀南一带如此繁盛。不料展开报纸一看,嘿!就是极开化与最文明的上海和南京,在这废历的新年关,许许多多的生意亦在闭门大吉,一般居民仍在筹备年货,实行其过年政策。何况是醉生梦死的冀南,无怪如此?也是原来如此。

  虽然受着内忧外患国亡无日的空气笼罩着,而各地的兴高采烈呼幺喝六,到处不减于平昔。散路灯、敲架鼓、狮子会、高跷会、太平车、牛斗虎、龙戏珠、燃爆竹、放灯花、吃煮饺、吃元宵等等;仍是应有而尽有,大热而特闹!假使:拿这一笔消耗的精神和财力捐助到东北去买做亡国奴,不!捐助到东北去抵抗暴日,免做亡国奴!谁曰不可?岂不是“惠而不费”!

  当局的官老爷们,不但不加制止——废历年的消耗和提倡——捐助东北抗日,亦竟马马虎虎盲从着一般醉生梦死未来的亡国奴在这废历的新年上打混混!真令人……

  如果负责当局的官老爷,真个大驾幸临各地,实行有效力的手段去制止无意识的消耗,难道说也是“吹胡子瞪眼干生气”不成?然而……然而我这没用的吃货,在这废历的新年,说这种没用的废话,才是真正“吹胡子瞪眼干生气”哩!然而良心!然而热血!然而上等阶级分子论文明而最讲爱国的京沪尚且如此,何况醉生梦死的冀南?何况无知的老百姓?既乏国际知识,又无抵抗力量,中国不亡,将何以赖?於戏废年!於戏东北!

  一篇500余字的短文,把一位民国“吃货”的爱国情怀淋漓抒发。在1933年的春节,国难当头之际的春节,这位以“吃货”自嘲的青年,感慨着官民一体的醉生梦死、不知进取之态,抨击着上行下效的自顾自乐、不知节约之风。我想,这篇文章的价值不仅仅是将“吃货”一词的最早版本往前挪移了十年,更为重要的是,这位民国“吃货”的爱国情怀如此真切、如此炽烈,足以给80多年之后的读者们更多启示、更多体悟吧。

中国人到底有多馋?为了吃可以不要命!

有毒美食千千万,就看你敢吃不敢吃~大自然的规则是,越是毒性大的,可能味道越加鲜美。可能食物觉得自己百毒不侵,长着长着就变好吃了。除了文中所讲的,还有魔芋。魔芋全身都有毒,常吃的块茎部分毒性最大,如果误食的话,就会出现舌喉灼热肿大、腹泻呕吐的症状。此外,新鲜的黄花菜中也含有一种毒素,吃太多的话会影响呼吸系统从而导致中毒。在广州某些地区,有人曾误食蟾蜍致死,但是广州人吃蟾蜍的热情丝毫不减,蟾蜍跟田鸡很像,但蟾蜍的背部及四肢有凸起的颗粒,多数毒汁就存在里面。吃蟾蜍中毒便会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就会导致死亡。所以啊,管住嘴,美食面前安全第一啊。

入侵中国的失败物种,被吃到靠人工养殖

要说世界上美食最丰富的国家应该非中国莫属,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成就了品类繁多的中国美食,也造就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吃货,中国吃货们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不管是什么食材只要能做成菜的都可以吃,哪怕是一些让普通人难以接受的食材在吃货的心中都是美味,比如说蝉蛹、蜈蚣、青蛙,另外中国厨师的厨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只要是能吃的食材,都能做成让人喜欢的美食。所以在中国就不存在能吃的物种可以泛滥,但是在外国,很多物种达到泛滥的程度,于是纷纷向中国吃货求助,帮助其消灭,曾经国外泛滥的物种被引起到中国后,中国吃货一出手,最后只能靠人工养殖才能满足吃货的需求了,那么都有哪些物种呢?还有哪些物种被吃到靠人工养殖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呢?

小龙虾

小龙虾是一种淡水类的动物,在外国都是泛滥成灾!而在中国它已经失去了入侵者的尊严。在上世纪的时候就被引入到中国了,是入侵物种,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缺少天敌,小龙虾生长繁殖特别的快,而且适应能力很强,正因为它的繁殖速度快,在外国却没有人吃小龙虾,因此泛滥成灾了,但到了中国后,刚开始也是泛滥的,后来中国厨师经过精心钻研,发明创造了麻辣小龙虾的吃法之后,小龙虾就成了夜宵摊上最火爆的美食了,不管是男方还是北方,不管是男女还是老少,对麻辣小龙虾是来者不拒,吃得不亦乐乎,到如今小龙虾已经成为中国吃货们最想吃的美食之一,而且只能靠人工养殖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擦擦口水哈

牛蛙

牛蛙是北美洲那边的物种,外表让人恐惧和恶心,而且有一股浓浓的腥味,他们那边的人对牛蛙的泛滥真的是束手无策,但是被引进到中国后,牛蛙的命运急剧下降,吃货们刚开始也难以接受,但是经过中国厨师的钻研创造,牛蛙被做成了各种让吃货们欲罢不能的美味,比如干锅牛蛙、麻辣牛蛙、烤牛蛙、火锅牛蛙等等,如今牛蛙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全部需要靠人工养殖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罗非鱼

最后一种就是从非洲引起的罗非鱼,罗非鱼和鲫鱼种群有非常多的相同点,而且还有明显的特点,他的适应和繁殖能力特别强,在非洲罗非鱼泛滥成灾,但非洲人却不喜欢吃,可能是他们的做法太简单了,但是罗非鱼到了中国,却被厨师们做成铁板罗非鱼、烤鱼端上了餐桌,最后也只能靠人工养殖才能够续产了。

中国人对吃的追求和执着让外国人汗颜,因此只要是外国有泛滥的东西,中国吃货们都想将其引进过来,最终做成美食端上人们的餐桌,你觉得中国吃货厉害吗?

看到各国生物泛滥成灾,中国吃货那可是操碎了心。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中国吃货——组团帮吃

澳大利亚兔子泛滥,中国吃货——兔子有几种吃法

美国牛蛙泛滥,中国吃货——红烧酱爆都美味

苏格兰小龙虾泛滥,中国吃货——志愿当小龙虾的天敌

德国大闸蟹泛滥,中国吃货——愿意效劳

以至于后来印度鲶鱼泛滥都要求助中国吃货了……

不吹NB,只要各国在物种泛滥的时候就向中国开放签证入境,我们能把灾害吃能濒危……

如果有外来物种入侵中国成功了,一定是因为它不好吃。

中国人究竟有多能吃呢?

相传宋美龄女士对芒果过敏,一吃芒果就起红疹,而且奇痒无比,为此她想出了一个办法

吃一个芒果再吃一粒药……

你知道关于中药的中药定理吗?

定理一:中国人吃所有能吃的东西。

定理二:中国人把不能吃的东西叫做“中药”,然后想办法把它吃下去。

为了过春节,中国人发明了水饺

为了过元宵,中国人发明了汤圆

为了过清明,中国人发明了青团

为了过端午,中国人发明了粽子

为了过中秋,中国人发明了月饼

为了过腊八,中国人发明了腊八粥

……

中国人到底有多能吃呢?

红白喜事——吃

外出求学——吃

求人帮忙——吃

接风洗尘——吃

见面第一句——你吃了吗?

从看医生上看

如果是歪果人看病抓药,一般说的都是:“多锻炼,早睡早起,少抽烟”

而在中国,一般都是说:“饮食要清淡,少吃辣,少吃肉多吃菜”

这就是区别。

弥勒佛在印度

传入中国后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人人有责。所以……

吃吧!

骚年!

纵观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良的吃货基因代代相传。

所以!

不要压抑你的天性啊!

去吃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中国人真的是没有什么不能吃的!

不过,

在嘻嘻网小编的心里,

最难忘的……

还是红领巾角的口感和味道。


投诉/举报
搜索 吃货 中国吃货 中国美食 在百度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