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民国中华社播发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称:“保存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地下室的北京人化石和灵长类部分化石神秘失踪。”这一不幸事件距离“北京人”化石的发现仅13年。社会各界想方设法寻找线索,一无所获。“北京人”化石到底去哪儿了?
“北京人”神秘失踪
早在北宋的时候,北京周口店就有出产"龙骨"的说法,这里的一座山也因此得名"龙骨山"。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一位在北京行医的德国医生哈贝尔被迫离开北京,顺便带走了一箱"龙骨"。没想到,经过德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施洛塞尔教授的研究,这批龙骨里竟然有一颗远古灵长类的牙齿。191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来到中国,担任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矿政顾问。但是,施洛塞尔教授发现的那颗牙齿一直是他的心病,他相信龙骨山还会有新的发现。
经过他们的努力,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答应赞助24000美元,用于周口店发掘,并以协和医学院为依托,筹建一个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机构。1927年,在瑞典古生物学家步林和我国地质学家李捷的带领下,周口店考古发掘正式启动。
但是,直至1929年 12 月,除了发现一颗完整的臼齿外,考古工作队一无所获。1929年12月2日,参与发掘的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生裴文中正打算像往常一样收工时,突然发现主洞与裂隙交叉的下方有一个洞。在队友的帮助下,他滑入洞中,借着马灯微弱的光仔细寻找。突然,洞外的队友听到他狂喜的喊声∶"头盖骨!"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得以重见天日。他们发现了猿人头盖骨5个、头骨碎片12件、下颔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
1933 年,裴文中离开了考古发掘队,年轻的贾兰坡接替了他的工作。到了1936年,周口店再没有其他发现,洛克菲勒基金会表示,如果6个月内再没有新的发现,就要终止赞助。没想到,贾兰坡在11月,连续发现了三个头盖骨。消息不胫而走,震动了全世界。据说,当时主持工作的德国古人类学家魏瑞敦接到消息时是在早晨,他激动得一下子从床上蹦起来,裤子都穿反了。
那么,其貌不扬的几块头盖骨何以会让学术界乃至全世界都震惊呢?
在20世纪20年代,达尔文的人类进化论学说虽然正在传播,但缺乏有力的化石证据。以前发现的爪哇猿人化石虽然提供了物证,但学术界争议不断,谁也说服不了谁,而"北京人"的出土无声地平息了这场争论。"北京人"为研究整个人类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而且还关系到中国人是"北京人"的后裔还是从非洲迁徙来的问题。可以说,这几块头盖骨隐藏着破译人类起源的密码,正等待着古人类学家去解读。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消失
然而,生逢乱世,没料到这批国宝最后会落个失踪的结局。1927--1937年一共发现了5个头盖骨,都被送往北平的协和医学院保存、研究。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占北京。保存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新生代研究室保险柜内的“北京人”化石,引起了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和协和医学院院长胡顿的担忧。他们协商出就地藏匿、迁至重庆以及赴美暂存等方案,三个方案各有利弊,唯有第三个方案尚有可行性。斟酌各个方案的利弊后,选择了第三种。
当然,这也是打算离开中国前往美国的魏瑞敦最赞成的方案。但是,因为发掘周口店遗址时,中美双方签有协议∶不得把发现的人类化石带出中国。后来,时任中华民国行政完长的翁文灏以官方的名义委托詹森,美国方面才决定接收。
据最后一位见过北京人头盖骨的工作人员胡承志说,1941年 11 月,他奉命把头盖骨装箱,共装一大一小两个木箱,装箱十分讲究,先将化石用擦显微镜镜头的细棉包好,又用软纸包上,再裹上洁白的医用吸水棉花,再用粉连纸包,最后用医用细纱布多层包在外面,然后放入小木盒,并用吸水棉花将木盒填满。木盒装入木箱后,再用木丝填充。大箱上写着"SADE1"的字样,小箱上写着"SADE2"的字样。装好后便送到了北京协和医院总务长埔文的办公室,据说当天便转运至医院的保险室中。
后来,化石被美国陆战队运往秦皇岛,准备乘来接陆战队的"哈里森总统"号轮船前赴美国。恰在此时,"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被迫对日宣战。日军在长江口外炸沉了"哈里森总统"号,俘虏了负责携带这批化石的美国军医费利。但日方一直表示,从未见过这批化石。从此,这批异常珍贵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上图_ 北京人 (北京猿人)
1941年4月初,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魏敦瑞要求其助手胡承志尽早赶制“北京人”化石模型,准备先期送往美国研究。11月中下旬,美日关系趋于紧张,转运“北京人”化石势在必行。胡承志和同事吉延卿受命将“北京人”化石经过多层包裹,装进一大一小两个木箱。箱体标有“SASE1”和“SASE2”的字样。大箱子里主要装着5个“北京人”化石,小箱子则装着3个“山顶洞人”。装箱后,两个箱子送往协和医学院总务长博文的办公室。
1941年12月5日凌晨,一列美国海军陆战队专列由北京驶向秦皇岛。驻守当地的霍尔克姆兵营接收了“SASE1”和“SASE2”两个箱子,准备搭乘哈里森总统号邮轮运往美国。“珍珠港事件”后,美日关系急转直下,哈里森总统号被日军击沉在长江口。霍尔克姆兵营遭到日军侵占,“北京人”化石下落不明,离奇消失。
上图_ 古猿人、北京人、现代人 头像
隐藏日本?
1945年11月19日,美联社在东京发布消息,宣称:“北京人”化石在日本发现了。1946年1月1日,路透社表示:“北京人”化石将由日本归还中国。两大通讯社的新闻,给人们寻找“北京人”化石带来了希望。
当年3月31日,考古学家李济作为战胜国政府代表来到日本。他向盟军总部查询“北京人”化石的消息,得到的答复是:“盟军总部已查询东京帝大的教授,据他们的说明及答复,‘北京人’不在东京,也不在日本。”
李济试图找到曾在中国搜寻“北京人”化石的长谷部言人和高井冬二。二战结束后,这两位东京帝国大学的教授返日后杳无音信。李济在盟军总部史克门少校的协助下,在日本前后进行了5次寻找,均无果而终。5月5日,带着遗憾的李济回国,“北京人”的去向依然是个谜。
上图_ 李济(1896年7月12日-1979年8月1日),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
现身美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人”化石的下落更加扑朔迷离。1950年3月21日,香港《大公港》称:“‘北京人’被劫美国”。四天后,时任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主任夏皮罗在《纽约时报》进行“辟谣”,表示:“本馆从来没有展出过北京人化石,也未隐藏什么所谓的北京人头盖骨。”
1951年10月26日,德国柏林洪德堡大学古生物学家柯耐博士给中国科学院考古学家杨钟健写信,称:“英国伦敦大学生物系主任脊椎古生物专家华特生告诉我们说,周口店的头盖骨现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那是在魏敦瑞死前送去的。”
随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奥克莱博士在给“北京人”发现者之一的裴文中的信中坦言:“华特生看的头骨不是周口店第十一号,而是梭罗人第十一号。”也有一种可能是华特生看到的是胡承志制作的“北京人”化石模型。总之,寻找“北京人”化石的行动再次陷入僵局。
上图_ 北京人头骨化石复原模型
梦碎“阿波丸”
1999年9月21日,《北京青年报》在头版披露了有关“北京人”化石随日本“阿波丸号”沉入海底的消息。1945年4月1日23时,自新加坡返回日本的阿波丸号在福建平潭牛山岛附近海域被美军“皇后鱼”号潜艇击沉。
据日本民间提供的资料显示,阿波丸号搭载的9812吨物资中,有黄金、白金、珠宝工艺品、橡胶、锡、铝和大米等。来自美国的一份情报资料显示,船上的两个箱子里就装有“北京人”化石。1977年5月1日,中国政府对阿波丸号进行过水下打捞,捞出3000吨锡锭、部分散落物品以及大量尸骨。进入新世纪后,爱国人士和有关专家呼吁再次打捞阿波丸号,试图彻底揭开这一世纪迷案。虽找到了一些宝物,但并未见到"北京人"头盖骨的踪迹。
上图_ 阿波丸号是一艘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远洋油轮
藏身中国?
2005年12月,日本出版的《人类学杂志》刊登了题为“‘北京人’化石的去向”的文章,再次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作者春成秀尔教授首次披露了日本宪兵队提交给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关于‘北京人’搜查状况的报告‘通牒’”的内容。
“通牒”显示,1941年11月14日,美国海军陆战队接到撤退的电报。从11月24日至12月4日,陆战队官兵分四期接收了3090件军械及其他物资。陆战队预定12月11日至12日内撤离秦皇岛。有鉴于此,日本宪兵队认定“北京人”化石应该就在其内。
上图_ 魏敦瑞,德国解剖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北京人化石的研究者之一
日本宪兵队俘虏了打算退出中国的美军,逼迫魏敦瑞的秘书息式白、美国驻华北海军陆战队司令哈斯特上校交待化石的下落,同时,他们联系驻秦皇岛的2900和2909部队,对霍尔克姆兵营进行地毛毯式搜查,还花了两年半时间,在天津和上海等地查找,结果同样令人失望。
在“通牒”中,日本宪兵队建议将关押在上海战俘营的哈斯特列为重点人物,认为他是“化石运送的关键人物,通过他了解两个木箱的运输路线,划定搜索范围;通知各关系部队、沿路线调查应该能够发现化石”。
根据“通牒”来看,至少在1943年5月26日前,日本人并未得到“北京人”化石。而哈斯特对此事闭口不谈,并且早已撒手人寰,负责保管化石的福莱军医说话避实就虚,不讲真相,令人一头雾水。追踪“北京人”化石的线索再次中断。
上图_ 胡承志(1917年~2018年4月3日),著名古生物学家、古人类学家
也有学者认为"北京人"头盖骨在"哈里森总统"号沉船上,但又有人批驳说,这艘船还未到秦皇岛就被炸沉了,不可能装载化石。据美国当时的陆战队军人说,化石曾辗转运到了驻天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兵营,费利医生也说化石曾放在兵营大院的6号楼地下室,但当年的6号楼已经是天津卫生学校,而它在唐山大地震中已被毁坏后夷为平地。后来建楼挖地基时并未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另外,还有人说化石在日军的"里斯本丸"号沉船上,在原美驻北平领事馆,但都不可信。
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丢失后,社会各界都未停止过寻找。贾兰坡先生在 20 世纪末还进行过"世纪末大寻找"。1996 年,日本人仰木道之从朋友处获悉,化石被埋在北京城外东2000米的地方,也就是日坛公园的一棵松树下,松树的树干上还有记号。中国科学院对这里进行了秘密勘测和发掘,但并没有任何结果。2012年,美国当年的陆战队士兵鲍恩向金山大学的考古学家提供线索∶1947年,他在美国设在秦皇岛的霍尔康姆营参加一场战斗,美军曾挖出了装有化石的木箱,当时士兵把木箱当成了机枪垫。鲍恩认为,战斗结束后,化石可能又被就地掩埋。而现在该地已经变成了一个停车场。
结合各种线索分析,化石的去向是毁于战火、流失海外和隐身国内三种。
当胡承志将化石送往博文的办公室,中国人就失去了对国宝的控制权。由于牵涉到美国、日本等国外政府和有关人士,单靠机构和民间的力量,很难取得实际效果。如今,当事人均已去世,增加了搜寻化石的难度。时隔80年,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北京人”化石依然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
纵然说法各种各样,"北京人"头盖骨的下落仍是历史之谜。当年与周口店遗址发掘有关的三位学者杨钟健、裴文中、贾兰坡已经带着永远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他们都留下遗嘱,要把骨灰安葬在周口店,盼望着"北京人"头盖骨有一天能重返家园,让我们期待那一天吧!
参考资料:
【1】李鸣生 《全球寻找“北京人”》
【2】知 文 《“北京人”随“阿波丸”号沉睡海底》
【3】周国兴 《永久的北京人——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80周年》
【4】庚莉平 田利平 《北京人的发掘及失踪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