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外资银行利率倒挂 存5年期不如存1年期
自6月8日执行3.25%的基准利率后,外资行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出现分化,部分银行出现中长期存款和短期利率倒挂的现象。个别外资银行公布的利率显示,5年期存款利率甚至比1年期存款还低,真是怪事!
花旗银行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3年定期存款利率1.1%;星展银行3年定期存款利率2%,5年期定存利率2.5%;渣打银行3年定期存款利率1.6%,5年期定存利率1.7%,都低于一年定期3.25%的利率。
星展银行消息显示,该行3个月期存款利率为3.1350%,6个月期为3.3550%,1年期为3.5750%,2年期为4.1000%。从3年期存款开始,该行各档次存款利率与短期利率出现倒挂:3年期存款利率为2%,较1年期存款利率低1.25个百分点,相当于基准利率下浮约57%;5年期存款利率为2.5%,较1年期存款利率低0.75个百分点,相当于较基准利率下浮约51%。
这还不算长、短期存款利率倒挂得最厉害的。渣打银行信息显示,该行3个月期存款利率为2.85%,6个月期为3.05%,1年期为3.25%,2年期为4.10%。从3年期开始,各档次存款利率也出现了倒挂:3年期存款利率为1.60%,较1年期存款利率低1.65个百分点,相当于基准利率下浮66%;5年期存款利率为1.70%,较1年期存款利率低1.55个百分点,相当于基准利率下浮约67%。
同时,恒生银行2年、3年和5年定存利率未公布,花旗银行也没有公布5年人民币定存的利率,两家银行内部人士表示,人民币中长期存款做得少或者根本不做,客户只能把一年期存款自动滚存,做长期存款。
目前,东亚银行和星展银行的3个月、6个月和1年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分别是3.135%、3.355%和3.575%;汇丰、花旗、华侨、恒生、南商和五大行看齐,分别是3.1%、3.3%和3.5%;渣打银行、法兴银行和大华银行中国分别是2.85%。3.05%和3.25%。
据了解,花旗银行2年和3年期定存利率自2009年5月就已经下调至现在的水平,三年来都保持不变。而汇丰银行曾经在2009年同期将两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从2.79%下调至1%;3年期存款利率从3.33%下调至1.1%;5年期存款利率从3.6%下调至1.2%,此后又根据自身情况重新调高。
日前渣打银行官网在其6月9日更新的最新定期存款利率显示,人民币3月期、6月期、1年期、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2.85%、3.05%、3.25%、4.1%,而其3年期和5年期人民币定存利率分别仅为1.6%和1.7%,从而使得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与存款期限出现倒挂。“存5年期甚至不如存1年期,真是怪事!”
以在该行存款10万元计算,利率调整方案实施后,3年期定期存款客户每年只可得利息1600元,5年期存款客户每年只可得利息1700元,而该行1年期存款客户每年却可得到3250元,分别比3年期和5年期定存客户每年多得1650元和1550元。
记者致电渣打银行客户服务热线,客服人员表示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过低的原因在于“渣打建议客户做短期存款,所以利率相对低一些”。至于为何如此建议,对方表示“为了方便客户的资金流”。
也有其他外资银行尚未出现类似情况。以汇丰银行为例,该行3个月期存款利率为3.1%,6个月期为3.3%,1年期为3.5%,2年期为4.1%,3年期为4.65%,5年期为5.1%。
存贷期限不匹配致利率调整?
外资银行利率为何会出现倒挂?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长期定存付息成本高,外资银行不愿意继续承担;二是外资银行在存贷期限结构上存在不匹配,外资银行也不愿意再吸收中长期存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银行人士表示,外资银行一般愿意客户将存款转为理财产品,一方面降低了利息支出,另一方面也降低资产运作风险。
外资银行存款利率倒挂不是第一次。在2009年曾有报道外资行存款利率出现倒挂。当时,汇丰和花旗银行下调两年和五年期以上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至1%和1.2%,而当时1年期存款利率为2.25%。当时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中资银行跟进外资行调整长期存款利率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中资银行信贷增速增长很快,可以消化存款成本;另一方面,中资银行盈利收入多以存贷利差为主,中资行也不愿意减少生息资产的规模。成都商报记者对其他外资银行网站也进行了查询,花旗银行2年期定期存款为1%,3年期定期存款为1.1%,也低于其他银行。其他外资银行利率则与中资银行差不多。
虽然外资行一年以内定期存款利率和五大行看齐,不过,中长期利率差异却显著,花旗和恒生银行未公布5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而渣打和星展的5年定期存款和1年发生“倒挂”。
贷款结构决定存款利率
西南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付立春告诉记者,国内外资行和中资行相比,网点数量稀少,个人银行定位服务中高端客户,这类客户群体3年以上存款比较少,再加上外资银行5年以上长期贷款比例不大,不需要有相应的存款匹配。
某外资行总行合规部门一位负责人表示,外资行中长期存款吸收得少和银行流动性管理有关,5年期以上的贷款一般都是大型基建项目、政府的大项目等,外资行这类贷款放得少,没有太多长期资产,就不需要长期负债。
国内知名金融理财师姜龙军认为,外资银行下调长期存款利率是市场化的表现,是希望清晰地告诉客户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另外,中资银行盈利以吃利差为主,外资行以服务和产品见长,强调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他们服务的高净值客户也很少有把存款作为理财手段,更看重银行提供的多元化产品而不是存款。
此外,央行上海总部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减少274.9亿元,同比多减585.2亿元;外资银行新增本外币存款198.1亿元,同比多增6.7亿元。
对此外资行新增存款,东亚银行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陈柏轩表示,目前市场预期今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将大大放缓,从4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来看,银行代客结售汇本年首次出现逆差,也表明了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投资者对美元的持汇意愿有所增强。
主管部门称不违规
在市内金融主管部门人士看来,部分外资银行出现长、短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符合政策。对于人民币存款业务,央行在利率上实行的是上限管理,存款利率只要在基准利率1.1倍以内就不违规。
什么原因导致倒挂
部分外资银行长、短期存款利率倒挂,主要原因是什么?市内银行人士分析认为,存3年期以上存款的市民本来就不多,大部分存定期存款的市民会选择一年期自动转存,各银行在揽存方面的竞争也主要在1年期及1年期以内的存款。
有外资行人士表示,5年期以上贷款一般是大型基建项目、政府大项目等,外资银行这类贷款放得少,没有太多长期资产,不需要长期负债。
也有专业人士认为,外资行网点数量较少,定位服务中高端客户。而这类客户群体3年期以上存款比较少,再加上外资银行5年期以上长期贷款比例不大,所以不需要有相应的存款匹配。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中资银行盈利以利差为主,外资行以服务和产品见长,强调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他们服务的高净值客户很少有把存款作为理财手段,更看重银行提供的多元化产品。
提醒储户精打细算
长期存款利率比部分短期存款利率还低,对储户来说还是有账可算。以5年期存款为例,假设存款100万元,若存款年利率为1.70%,5年利息收入总共为8.5万元。若存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10%,执行年利率3.575%,5年利息收入总共为17.8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