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营销的战火刚刚偃旗息鼓,加多宝与广药又在场外诉讼和广告领域展开了新一轮的唇枪舌战。
日前,广药召开媒体见面会,高调宣布要求追加两项诉讼请求,一是请求法院判定“加多宝凉茶获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要求加多宝做“‘王老吉’及‘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即王老吉从未更名’”的正面广告宣传。王老吉收入不及加多宝1/5 广药恐被高费用拖垮
广药代理律师温旭提出,要求加多宝出资在相同电视台、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或其它相同的广告方式,以相同的形式、时段或版面,以相同的播放、刊登、展示次数或广告时长的广告宣传,以消除对广药的影响。加多宝发致代表万言书 广药回应加多宝斥其为影帝
温旭表示:“如果加多宝拒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则由王老吉代理实施上述广告宣传,所产生费用由加多宝承担。少则几亿,多则上10亿元。”
“我只能说对方的要求完全是无理取闹!”对于广药新一轮的发难,3月4日,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月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应说。
同时,王月贵指责广药称:“他们通过发短信、打电话、发传单的方式对加多宝的客户、经销商、还有投放广告的媒体进行‘恐吓’。手段非常的‘恶劣’。”
广药连环拳
在此前的1月31日,广州市中级法院曾下达“诉中禁令”裁定书,裁定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等被申请人立即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或与之意思相同、相近似的广告语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
在过去几年中,加多宝对各地媒体广告的投放均超过10亿元,2012年11月刚以2亿元的天价独家冠名2013年《中国好声音》的第二季,而后又以8600万元的价格摘走央视《新闻联播》10秒广告的第一标。在广告投入上的巨大耗资,意味着一旦全面撤换广告,加多宝将可能付出重大损失。
因此,加多宝公司在当时表态称,加多宝不是虚假宣传,法院的裁定有失公允,所以坚决不会撤换任何广告。而也就是在此之后,加多宝方面开始遭遇各种外部压力。
广药在近日向媒体透露,2月20日,广东工商执法人员在广州大粒沙路加多宝某经销商仓库查出58500箱印有虚假宣传语的加多宝产品;2月22日,工商人员在广州市中山八路某大型连锁超市又依法查出一批涉嫌违规宣传加多宝凉茶。
在更早前,云南大理工商局因加多宝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查处3000箱凉茶产品;山东潍坊工商局也因加多宝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对其开出责令改正通知书。
王月贵告诉记者,更让加多宝不胜其扰的是广药对经销商的“恐吓”。“在诉中禁令的案子中,广药特意拿了一家销售加多宝的个体经营户开刀,向其索赔50万元。春节期间加多宝收到来自各地100多个经销商反映广药对其骚扰的反馈,为了避免广大经销商和媒体再次受到骚扰,我们被迫更换广告。”
而对于加多宝此说法,广药方面回应称,加多宝的言论,不仅是针对王老吉的攻击,更是对中国法律公平正义的公开挑衅。
目前加多宝方面尚未透露此次撤换广告的成本费用,而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申请诉中禁令的一方需要提供相应的担保金额,一旦最终判决结果与诉中禁令不符,原告需要将担保金额作为赔偿金支付给被告。
有确切的消息称,广药对此次诉中禁令提供的担保金额是500万元。王月贵向本报表示,此次更换广告的范围包括电视媒体、平面广告以及户外广告,加多宝投入的成本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担保的500万元。
新广告争议再起
在加多宝宣布正式更换此前在市场上使用的“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及“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广告后,3月1日,广州药业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下称“王老吉”)宣布对加多宝追加两项诉讼请求:判定“加多宝凉茶获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要求加多宝做“‘王老吉’及‘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即王老吉从未更名’”的正面广告宣传,以消除加多宝虚假宣传行为给王老吉造成的负面影响。广药王老吉砸数亿押宝央视和湖南台 对抗加多宝
尽管加多宝方面并未正面回应这一被迫的更名广告将对其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广药王老吉方面代理律师广东三环汇华律师温旭称,加多宝长达大半年的“改名”广告投入已经高达30亿元。
而来自广州中院的消息显示:截至3月1日,全国已经有43家电视台停止播出加多宝相关广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加多宝“中国每卖出10罐凉茶,7罐是加多宝”的新广告语,同样强调了加多宝在中国凉茶行业的老大地位。对此,加多宝集团董事长办公室总监冯志敏在采访中向记者称:“我们未来的广告策略将一直坚持强调加多宝在凉茶行业的地位。”
然而,对于加多宝的新广告语,广药王老吉方面并不认同。“这个广告语指的是品牌和产品,但是加多宝公司在去年上半年几乎卖的还是王老吉,下半年才开始推加多宝凉茶,他们将卖出的王老吉与加多宝凉茶两个牌子的销售额计在一起才有七成的市场份额,并非加多宝凉茶的市场份额有七成。”广药王老吉内部人士表示。
在广药王老吉的乘势追击下,也有市场人士指出,2013年加多宝公司能否保住市场第一的地位也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从业已公布的广州药业数据来看,广药红绿王老吉的销售额明显低于预期——根据广州药业2012年报,王老吉净利润3096万元;王老吉药业经营的绿盒王老吉销售额约20亿元,同比增长20%。
王老吉公司总经理徐文流告诉本报记者,按出厂价计,广药红罐王老吉2012年销售额20亿元。这意味着,广药红绿王老吉2012年销售额只有40亿元,与此前广药60亿元的销售目标整整相差了20亿。
而以公开资料中2011年加多宝红罐凉茶销售额160亿~180亿元测算,2012年其全年销售额已经超出200亿元。
申银万国投资顾问谭飞分析称:“开拓新市场业务面临巨大困难,尤其是在加多宝长期形成市场渠道垄断的情况下,给王老吉制造了很大的障碍。”
“广药红罐王老吉最大的问题是拿不下餐饮渠道。”饮料行业研究机构多宝营销首席顾问曲宗恺如是认为。监测数据显示,餐饮渠道在红罐凉茶的消费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当部分的消费是在餐饮渠道完成的。
目前餐饮渠道方面,加多宝的覆盖率较高,“春节期间,加多宝销量实现了35%的增长,这个增长即便比起往年也是相当不错的。”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月贵告诉记者。
广药营销费激增91%
在收回红罐王老吉后,广州药业近日交出了首份成绩单:2012年报显示,广药实现净利润为3.95亿元,同比增长37.5%,其中,全资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创造净利润3096万。
但值得注意的是,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去年加大了广告宣传力度、营销人员费用以及运输费用等,使广药去年销售费用达到13.6亿,同比增加了91.25%。
“去年是广药集团有史以来最受关注、最不容易也最不平凡的一年。”3月4日,广药集团总经理李楚源坦言,在去年医药市场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大环境下,集团能够超额完成任务主要来源于红罐王老吉的贡献。
广药在收回了红罐王老吉后,虽然也大力拓展销路,但始终需要时间来消化。据倪依东介绍,经过半年的运作之后,目前红罐王老吉在全国的铺货率约为60%。而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总经理徐文流日前接受本报采访时则透露,去年红罐王老吉总体销售为20亿元(以出厂价计算)。
而为了实现红罐和绿盒王老吉100亿元的销售目标,广药今年将计划投入20亿元,在广东、浙江、江西、湖南、河南、四川以及北京等重点市场进行广告投放。“仅以广东地区一个销售区域为例,春节期间的销量相比元旦增长了70%。”徐文流表示,今年王老吉大健康将与现有经销商建立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不过据本报了解,加多宝已与绝大部分经销商都签订了排他性协议,里面的一项主要限定就是不许经销商销售广药生产的红罐王老吉凉茶。
附:“凉茶之争”大事记
1995年 羊城药业将红罐和红瓶凉茶的生产经营权租赁给鸿道集团,公司保留盒装王老吉。
1996年 广药集团成立,羊城药业被纳入旗下,王老吉商标等无形资产划归广药集团。
2000年 广药集团授权许可鸿道集团在红色罐装凉茶上使用注册证号为626155号的“王老吉”商标,期限从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共10年。
2002年 2003年 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分三次向广药集团原总经理李益民行贿300多万港币,延长王老吉商标的许可期限至2020年。
2004年 陈鸿道行贿案东窗事发,行贿人陈鸿道弃保潜逃,目前仍在抓捕归案当中。
2010年 鸿道集团租用王老吉商标到期,广药计划收回商标许可权。
2011年 广药集团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
2012年 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裁决加多宝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7月1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鸿道集团关于撤销王老吉仲裁结果的申请。11月30日,广药集团以加多宝公司涉嫌虚假宣传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为由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索赔千万元的诉讼。
2013年 1月3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诉中禁令”裁定广东加多宝诉中暂时停止使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广告语。2月4日,加多宝发布“对不起”系列营销。2月28日,加多宝宣布将被迫更换广告。3月初,加多宝更换新广告语为“中国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王老吉将追加“消除虚假宣传负面影响”和“涉嫌凉茶非遗代表作虚假宣传”两项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