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被权欲毁掉的母子之情:武则天与她的四个儿子

news.xixik.com   2022/9/23 19:53:44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核心提示:李弘生性敦厚,可惜英年早逝;李贤文武双全,无奈与生母有隙,巴州自杀;李显愚莽,两次为帝,都不能把握大唐江山;李旦生性懦弱,唯一得到善终。大唐国史,一笔难书,武则天功过后人已经多有论述。在她的无字碑下,是否存在他对四个儿子的评价呢?

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她四个儿子的争帝大战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她还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中国历史朝代表

武则天,荆州都督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进入宫,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获赐号“武媚”,后人称之为武媚娘。武才人伺候李世民13年,没有生育。对此,历史上有两种说明:一是武则天不受李世民宠爱;二是李世民自从长孙皇后过世后,无心后宫。武则天是公元637年进的宫,长孙皇后是公元636年去世。于是有人就问了,是不是李世民上了年纪,力不从心了?其实不然,武则天进宫的时候李世民才40岁,正值不惑之年。至于李世民13年有没有临幸过武则天就无处而知了(武则天和李世民睡过吗?跟李治才是第一次吗?)李世民驾崩后,按唐朝惯例,没有子嗣的妃子,包括武则天被安排到感业寺出家。只是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可能是他顾不上武则天,他儿子唐高宗李治,在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和武则天眉来眼去了。李世民驾崩后两年(公元651年),李治便急不可耐地强行把武则天接回宫中,封为昭仪,公元655年封为皇后

唐高宗李治娶了小妈

这段历史,极为复杂。要想理清楚事情的脉络,我们就得从武则天嫁给李治的时候说起了。

武则天原本是李世民的女人,14岁的时候就奉诏入宫,做了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去世之前,武则天和其他妃子,一起侍奉左右。在此期间,武则天就勾搭上了同样来侍奉李世民的太子李治。

李世民去世后,按照唐朝的规矩,所有前朝未生育的妃子必须得去感业寺出家,武则天也不例外。但武则天实在是个很有魅力的女人,后来李治去感业寺给李世民上香的时候,又遇到了武则天,两人旧情复燃。

照理来说,武则天身为李治老爹的女人,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李治纳入宫中的,因为这样有违人伦,李治绝不可能自己提出来。可惜造化弄人,当时后宫当中,李治的皇后王氏正在和宠妃萧氏争宠。为了打击萧氏,王皇后就想从外边找外援,分去李治对萧氏的宠爱。经过一番寻找之后,王皇后很快就锁定了武则天。王皇后先是让武则天蓄发,然后再主动到李治面前,申请让武则天进宫。

这种事情,李治自己不好说出口,但如果是皇后主动开口,那就另当别论了。在王皇后的干预下,武则天顺利入宫。入宫之后没多久,就给李治生下了一个男孩。后世很多历史学家考证,认为这个男孩极有可能是武则天还在感业寺做尼姑的时候,就已经怀上的。

这关系,真的是够乱的。

武则天和李治的四个儿子

武则天生下这个男孩之后,李治给他取名为李弘。李弘是李治的第五个儿子,但却是李治和武则天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公元653年,李弘出生。

因为给李治生了儿子,武则天在宫中地位大涨。再加上武则天确实极有魅力,所以很快就得到了李治的全部宠爱。最开始的时候,王皇后倒还乐得如此,很高兴看到武则天能够抢走萧淑妃的荣宠。但是时间长了之后,王皇后很快发现,武则天的存在,不光威胁到了萧淑妃,甚至还威胁到了她这个皇后,这下子皇后娘娘也坐不住了。

那没办法,接着斗呗!

可惜的是,武则天是何等人物?就算王皇后和萧淑妃联起手来,也斗不过她。后来为了打击皇后,巩固自己的地位,武则天甚至不惜亲手杀掉了自己的女儿,嫁祸给王皇后。当时武则天刚刚生下一个女儿,王皇后按照礼制前来看望。王皇后走了之后,武则天直接把女儿给掐死,等到李治来看的时候再装作刚发现。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只有王皇后来过,大家也不认为武则天会自己杀掉自己的女儿,所以王皇后就成了可能性最大的凶手。

为了宫斗,亲手干掉自己的女儿,这样的心机和手腕,王皇后和萧淑妃如何能敌得过?于是,永徽六年,李治正式废掉了王氏的皇后之位,改立武则天为皇后。

同样是这一年,在武则天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但是还没被李治封为皇后之前,武则天给李治又生了一个男孩,也就是老二李贤。刚生完李贤,当上了皇后,武则天又怀孕了,而且还是男孩。这个男孩,就是老三李显。

公元655年,老二李贤出生;公元656年,老三李显出生。也正是在生老三的这一年,老大李弘,被封为了太子。

武则天当上皇后以后,并不满足于皇后的位置,开始逐渐插手朝政。恰好当时李治有头疼的毛病,很希望有个人帮他一起打理朝政,两人倒是一拍即合。随后的几年里,武则天在朝中威势越来越重,逐渐从后宫走向前朝。

公元662年,在武则天当上皇后六年之后,武则天的权势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样也正是在这一年,生下了老四李旦。

四个儿子,至此全部出生。

为了权力 跟儿子斗

大儿子李弘死了

武则天掌权之后,虽然也和李治产生过矛盾,让李治觉得自己的皇权被夺走了一部分,甚至李治还一度曾想要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之位。但最后两口子总归是重归于好,武则天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四个儿子也都算孝顺。总得来说,一家人也还算其乐融融。

但是,到了公元675年,这种局面戛然而止。

这一年,李治和武则天的长子,太子李弘死了,死时年仅24岁。

这一年,李治48岁,武则天52岁。

李弘的死,对于整个唐朝的历史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据史书记载,李弘做太子期间,以仁孝闻名,朝野上下多加赞誉。对于这位储君,不光李治、武则天两口子满意,满朝文武也满意。大家都觉得,将来李弘顺利登基的话,唐朝也能再延续一代人的辉煌。

唯一的缺点是,李弘身体不好,经常病恙在身,所以才会死得这么早。

李弘死后,身为老爹的李治,悲痛莫名,最后竟然追赠李弘为皇帝!老爹还在世,将死去的儿子追赠为皇帝,这事在唐朝还是头一遭,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无比罕见。由此可见,李治是多么地喜欢这个儿子。

李弘一死,身为老爹的李治,实在太过哀伤,所以多年一直头疼的毛病,更加严重了,打理朝政也是越发的力不从心。儿子死了,自己还经常头疼,但是朝政这一摊工作还得有人做啊!于是李治就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想法。

禅位给武则天!

让一个女子做皇帝,这事可是古来未有的。所以不出所料,李治的这个想法,刚被提出来,就几乎遭到了满朝文武所有人的反对。大家都觉得,就算你大儿子李弘死了,你不是还有其他儿子吗?如果你实在不想干了,让其他儿子干也是一样的嘛!为啥要让你媳妇干呢?

在大臣们的反对声下,李治至少打消了这个念头,立老二李贤为太子,并且让这个二儿子李贤,和媳妇武则天一起打理朝政,自己彻底做了甩手掌柜。

但是,李治估计打死都没想到,他的这个选择,为后来的唐朝埋下了一个多大的雷。

经过这件事之后,身为皇后的武则天,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或许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以往女子掌权,做到极致,也不过就是以皇后、太后的身份监国。从中国有文字记载开始,就一直是这样的。但是李治的这番操作,却提醒了武则天一件事:女人为啥不能做皇帝呢?为啥我就不能再进一步,由皇后升为皇帝呢?

矛盾的种子,就此种下。

儿子李贤太贤能 母亲绕不了他

老二李贤当上太子,开始处理朝政以后,很快就熟悉了业务。李贤也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估计是继承了武则天的优点。上任不久之后,就将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

但是,李贤当上太子之后,却和老妈武则天的关系,迅速恶化。

照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太子,老妈应该高兴才是吧?在以前的历史上,基本都是老妈帮着儿子争夺太子位,然后扶保儿子上位。但是到了武则天和李贤这儿,情况真的是截然不同。

这娘俩不光不站在同一条战线,甚至还相互敌对。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葩现象,原因说起来其实相当复杂。首先是因为血脉问题,后世很多历史学家,都坚定认为,李贤其实并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

当年武则天当上皇后以后,在宫中权势熏天。如此一来,她姐姐自然也就能自由地出入宫禁,经常去看武则天。但武则天的姐姐也不是个善茬,在宫里出入旧了,就勾搭上了自己的妹夫李治。照理来说,姐妹二人共侍君王,在古代倒也不是不行。但问题是,当时武则天的姐姐武顺已经嫁人了,当然丈夫贺兰越石早逝。而且接下来更夸张的是,武则天的姐姐为了得到李治的欢心,竟然把自己女儿武顺 贺兰敏月也拉了进来,母女二人共侍君王!当然,在唐朝,这不是个事儿。

这种事情,就比较有悖人伦了。

而根据历史上的一些蛛丝马迹,后世史家推论:老二李贤,极有可能并不是武则天的儿子,而是武则天她姐姐和李治生的儿子。但是因为这事实在是好说不好听,武则天她姐又没有名分,所以李贤就只能算作武则天的儿子。

当然,这事只是传闻。具体怎么样,估计就连李贤自己都不清楚,后世的史学家们也只能是猜测。李贤当上太子之后,也听到了一些传闻,心里越发恐惧,同时对武则天也越发的忌惮。有这件事横在娘俩中间,娘俩关系自然不可能好到哪去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武则天此时的心态转变。

正常情况下,皇后当然要扶保自己的儿子上位,因为没有别的选择。但是武则天这会儿,李治之前提出的那个想法,让武则天看到了一丝希望。

原来自己是可以做皇帝的!

既然这样的话,那太子就相当于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了啊?

于是,本来应该站在同一战线上的娘俩,因为这些烂事,不得不走到了对立面。

公元680年,李贤做了五年的太子之后,武则天派人举报李贤谋反,然后在东宫内搜出了数百具铠甲。在古代的时候,私藏铠甲是重罪,就算你是太子也不行。这数百具铠甲,就成了李贤谋反的罪证。李治原本很喜欢李贤,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还想宽恕李贤。但是接下来,武则天坚决不同意,坚持李治必须得大义灭亲。最后,李治无奈,只能罢黜了李贤的太子之位,将其贬为庶人。三年之后,李贤被流放到巴州。又过了一年之后,李贤被逼自尽了。

从李贤的这些遭遇当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李贤有可能真的不是武则天亲生的。虎毒尚且不食子,如果李贤真是武则天亲生儿子的话,那只能说明,武则天实在太恐怖了,为了权力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不过,联想到当年和王皇后宫斗的时候,武则天有可能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这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李贤被废的时候,身为皇帝的李治,已是垂垂老矣,而且头疼的毛病极为严重,随时可能会挂掉。

傻逼三儿子李显当了太子 也当了皇帝

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老三李显被扶上位,做了下一任的太子。

和之前的大哥二哥不同,老三李显就相对要差很多了,能力有限,做人也相对昏聩。但这样的人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好操控。所以李显当上太子之后,倒是和老妈武则天关系还算可以。

就这样,当了三年傀儡太子之后,李显终于等来了自己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时机。

老爹李治挂了。公元683年12月27日,李治病逝,享年56岁。这一年,武则天60岁,太子李显28岁。

终于到了我的时代啦!可以浪起来啦!

然而李显登基之后,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这个皇帝,其实根本没什么权力,大权都在老妈武则天手里把着呢!这可咋办?

李显倒是勉强还算有点心机,知道不能和老妈硬来。为了从老妈手里争权,李显打算重用自己皇后的家人,组成自己的权力集团,和老妈相抗衡。但是李显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命令发下去以后,根本没人听。当时李显想把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升为侍中(宰相),提拔到中央来帮助自己。结果宰相直接把他的圣旨退回给他,告诉他不行。

李显气急之下,脱口而出:我想把天下给韦玄贞都可以,还在乎一个侍中吗?

就是这句话,惹祸了。武则天也不傻,在发现儿子打算提拔自己的的外戚势力之后,就知道儿子并不打算做一个傀儡皇帝,想要和自己这个老妈争权。这还得了?反了你了!李显说完那句气话之后,宰相马上就把这事报告给了武则天,武则天这下总算找到理由了。

没说的,废帝!

公元684年二月,刚当上皇帝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一纸令下罢黜了皇帝之位,改封庐陵王,赶出了长安。此后十四年,李显先后被囚禁在均州、房州等地,只有媳妇韦氏和他相依为命。公元684年秋,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了帝国的夜空。只因在这短短的一年中,大唐已经二易其主,还死了一个废太子。唐朝迎接三次哈雷彗星回归,对应三次重大灾难

紧接着,他们的母亲派出亲信丘神勣前往巴州(今四川巴中),秘密监视废太子李贤。防止不臣者借机以李贤名义,起兵谋反。就在丘神勣抵达巴州当日,废太子李贤即被勒令自杀,死于非命。尽管事后证实李贤之死源自丘神勣误读圣旨,但武则天始终无法摆脱毒杀儿子之嫌。李唐皇子的相继遭难,令满朝上下人心惶惶。

四子李旦捡了个便宜 他真是个蛋蛋

李显被废之后,老四李旦被扶上位,做了新一任皇帝。但是李旦上位之后,日子过得更惨了。登基当天就失去自由,被垂帘听政的母亲幽禁于别殿之中,不得随意走动,不得干预朝政。甚至就算在宫中,都不能自由行动。所有权力,完全归于武则天一人之手。皇帝形同虚设,这是大唐建国60多年来未有之变局。这皇帝,当着有啥意思嘛?

不得不说,老李家坐了几十年的江山,还是很得人心的。武则天这么搞,自然让很多心向李家的大臣们不服,更让很多李氏宗亲不服。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唐朝爆发了不少反对武则天的起义,最大的要数扬州徐敬业的造反。可惜最后在武则天的强力弹压之下,这些起义都被镇压了。

六年之后,武则天的威势,已经达到了顶点。不管是朝中还是地方,都再没人敢反对她了。到了这时,武则天也已经不需要再玩什么太后称制了,皇位已是唾手可得。

终于当上女皇了

公元690年,做了几年傀儡皇帝的李旦,将皇位禅让给了武则天,自己则降一级做了太子。

这一年,武则天67岁,终于当上了皇帝。

整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不得不说,武则天还是很有能力的。登基之后,唐朝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反而是蒸蒸日上,国力越发强大。但是,老四李旦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虽然把皇位让了出去,但还是有个太子位在手里。这个太子之位,非但不能保护他的安全,反倒成了大家争夺的目标。

只不过这一次,和他争太子之位的,不再是他的兄弟,甚至不是李家人,而是武家人。

武则天登基之后,自然要大肆任用武家之人,毕竟武家才是她的本家。但这样一来,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按照规矩,武家人是不是也可以做太子?

正常情况下,皇帝确实应该传位给自己的亲生儿子。但问题在于,亲生儿子他之前姓李姓了好长时间,不算是武家人啊。而如果传位给武家的话,那和武则天关系最近的,就是她的侄子。

于是,接下来的几年里,武则天的侄子,开始疯狂进攻李旦,搞得李旦每天提心吊胆,生不如死。

反抗?那是不敢的!因为你只要反抗,就代表着你对武家不服,你是想反抗你妈?

没法子,李旦只能隐忍,咬着牙过自己的苦日子。最惨的时候,甚至连武则天身边的宫女都敢欺负他。当时武则天身边有个得宠的宫女叫韦团儿,韦团儿打算诱惑李旦,但是李旦不吃这套。韦团儿恼羞成怒,直接诬告李旦的媳妇刘氏(开国名将,刑部尚书刘德威的孙女)和窦氏,说她们阴谋诅咒武则天。武则天听说以后,直接将这两个人给秘密处死,连个原因都没给。

要知道,这里面的刘氏,可是李旦的正妻,当年李旦做皇帝的时候,她可是做过皇后的。

但是现在,就这么死了。而且两个妻子被杀之后,李旦为了保命,甚至还不敢表现出任何不满,只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一家人到了这个地步,也就真的再没什么所谓的亲情了。

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李旦过了整整八年。八年之后,李旦终于解脱了。

当时武则天已经彻底衰老下去,自觉命不久矣。但是立谁为皇储这件事,她依然没有决定下来。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叫狄仁杰的人站了出来,一句话决定了所有的事情。

没错,就是电视剧里那个总爱说‘元芳你怎么看’的胖子,在真正的历史上,狄仁杰也是个极为关键的人物。不但为官清廉,而且深受武则天信赖。

当武则天问到他所谓的皇储问题之后,狄仁杰只回答了一句话:立儿子为嗣,以后您可以久居太庙。但我从来没听说过,哪个侄子供奉自己的姑妈。

明白了。本来就摇摆不定的武则天,终于被这句话彻底压倒了。武则天终于决定,还是立自己的儿子做继承人吧!

不过,武则天就算决定立儿子为继承人,还是要考虑长幼有序的惯例。这样一来,老四李旦就排不上号了,因为前面还有个老三李显。

老三李显重柞 当上皇帝早点死

公元698年,武则天秘密召回了老三李显。在经历十四年的囚禁之后,李显终于再次回到洛阳。同年九月,李显被复立为太子。至于李旦,虽然没了太子之位,被该封为相王。但此时的李旦,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既然太子不是他了,武家自然也再没有攻击他的理由,他终于可以过几天好日子了。

重新当上太子的老三李显,这次也学乖了,知道斗不过老妈,开始老老实实做他的安稳太子。并且还注意和武家人搞好关系,主动和武家联姻。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表面上都老实了,都在等着武则天的死。李显在等武则天死,等武则天死了,他就能顺利即位,重新掌权。而武家人也在等,因为武家此时在朝中势力极大。只要武则天死了,他们就能直接发动政变,彻底控制朝局。

公元704年,武则天病重。此时的唐朝朝堂,就像是一个火药库,随时都有可能爆炸。但只要武则天还活着,这个火药库就爆不了。不过,此时的武则天,情况同样十分特殊。她之前宠爱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以照顾武则天为名,断绝了武则天和外人见面。不管是武家还是李家,都一概不准。

这里要稍稍解释一下这哥俩的身份。武则天登基之后,觉得自己也是皇帝,就应该像以往的男性皇帝那样,充实一下自己的后宫。但她本人是女的,自然也就只能找男妃子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入宫,成了武则天的男宠。到了武则天病重的时候,两人因为照顾武则天,所以也有很大的权力。这两人也很清楚,武则天一死,他们绝没有好下场,所以干脆杜绝其他人见武则天,打算玩一出狐假虎威,继续掌握权力。

就是在这样微妙的局势之下,终于有人出手了。只是,出手之人,既不是武家,也不是李家,更不是张家兄弟。

而是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一众老臣。这一日,以张柬之为首的老臣们,率领御林军发动政变,砍了张家兄弟,拥立李显为帝。此时的武则天,已经病重在床,再无力争权,只能还政于李显。武家方面,因为武则天还活着,也没法直接发动政变。而李显这边,也没法对老妈下手,要不然他这个皇帝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这场政变,史称神龙政变。不得不说,这场神龙政变,真的改变了很多很多事情。如果按照之前的局势发展,一旦武则天死去,唐朝高层必然会发生一场剧烈的大地震,武家和李家会相互杀戮,最后谁输谁赢不好说,但唐朝说不定就会就此衰败了。但经过神龙政变这么一搞,原本已经接近爆炸的矛盾,竟然迅速被平息了下去。

公元705年正月,一代女皇,则天大圣皇帝,宫斗大师武则天同志,死了。武则天死后,去帝号,以皇后身份与李治合葬入乾陵。

无字碑……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不过,武则天虽然死了,但这故事依然还没有完。

李显的媳妇要学婆婆武则天

武则天死后,李显终于坐稳了皇位。但是接下来,更奇葩的一幕出现了:之前和他共患难十四年的那个韦氏,这会儿当上了皇后,竟然同意野心大增,妄图做第二个武则天。

为了巩固自身的权力地位,韦氏和此时在朝中威势仍在的武家串通,企图架空李显。李显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他本就是个庸碌之人,根本就无能为力。倒是李显所立的太子李重俊,还算有点骨气,发动了一场兵变,清理了不少武家人。但结果最后还是没能杀掉韦后,反倒被左右背叛干掉了。

没了武家,没了太子,这一下,韦皇后更是大权在握了。接下来,韦氏更是做了一件极为过分的事情:直接毒杀李显。

公元710年,六月,李显驾崩。

当年的武则天,狠则狠矣,好歹还没对李治下手。到了韦皇后这儿,直接开始谋杀亲夫了。当年曾经一起共患难十四年,如今却生死相向。不得不说,有时候人真的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福。

至此,老三李显也死了。

李显驾崩之后,韦后称制,立儿子李重茂为帝,妄图重演武则天的故事。但是,如今的唐朝,已经不再是武则天的那个时代,韦皇后也不是武则天那样的女子。

最终花落四子李旦 全因为有个厉害的好儿子 还有个好妹妹

老四李旦一脉,即将发力。

李旦其实也是个没本事的,要不然也不至于做了几年傀儡皇帝,然后再让位给老妈。但是李旦生了个好儿子,还有个好妹妹。李旦的这个好儿子,就是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而这个妹妹,则是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

韦皇后拥立唐中宗李显第四子李重茂(生母不详)登基之后,李隆基便找到姑姑太平公主商议。两人一致认为,韦后上台之后,一定会清理他们这些人,所以不如先下手为强。就这样,六月二十,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正式发动政变,抢先下手,最终成功杀掉了韦后。史称“唐隆政变”。

韦后被杀后,李隆基迎自己的老爹李旦入宫,辅佐李重茂,自己则担任丞相,掌控整个京城兵马。李重茂眼见大势已去,只能让位给四叔李旦。

就这样,公元710年,六月二十四,李旦再次登基。和他哥哥一样,第二次做了皇帝。

李旦虽然登基,但其实权力还是掌握在发动政变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手里。李旦也识趣,知道自己这个皇位,纯粹是捡来的,自己根本就不是做皇帝的料。所以,两年之后,公元712年八月,李旦正式禅位给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

侄子干掉姑姑

李隆基当上皇帝以后,事情依然没有消停。此时的朝堂上,太平公主依然掌有大权。太平公主同样是个野心勃勃之辈,继承了老妈武则天的优良传统,认为自己也能做一代女皇。所以在李隆基登基之前,就多次对李隆基发难,想要废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李隆基登基之后,太平公主依然不消停,甚至曾公然提出要废帝。

虽说当年曾是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但到了这会儿,李隆基也无法再忍下去了。

公元713年,李隆基抢先下手,诛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此时的李旦,早已彻底让权,便是有心庇护妹妹都做不到了。最终李隆基成功掌权,彻底坐稳了皇位。

没有人知道,李旦这时在想什么。

李旦这一生,亲眼见证了自己的母亲,逼死了自己的二哥;然后三哥上位,又很快退位;自己做了六年的傀儡皇帝,最后禅位给了老妈;老妈临死之前,又让三哥继承皇位;然后三嫂又干掉了三哥,自己的儿子和妹妹又联合干掉了三嫂。最后哪怕自己已经交出了皇位,儿子和妹妹依然无法共存,只能以儿子干掉了他妹妹为结局。

都是一家人,干嘛要这么杀来杀去的呢?无非是为了一个权字罢了。此后的李旦,像是看开了一切一样,安安心心地做他的太上皇,再也不过问朝政,不碰任何权力。

三年之后,公元716年,李旦病逝,享年55岁。李旦,算是武则天四子当中,唯一一个善终的了。

李家的这份恩恩怨怨,横跨数十年时间,牵扯四代人,可以说是古来罕见了。武则天和李治的四个儿子,一个早逝,一个被逼自杀;一个两度为帝,最后被媳妇毒杀;一个眼见一家人互杀之后,让位给儿子,勉强得以善终。

为了权力,将亲情彻底抛之脑后,真的值得吗?

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一共有6个孩子,分别是长子李弘、长女安定公主、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小女太平公主。武则天与她四个儿子的帝王之争,赤裸裸地体现了亲情在强权面前是多么的脆弱。

一、武则天的长子李弘李弘是李治的第五个儿子,4岁的时候就被封为太子,从小天资聪颖,颇有帝国储君的气度,深受李治重视。李治由于体弱多病,急于培养李弘,想让他提前继承皇位,多次令他监国听政,以积累治国经验,提高他的威望。而李弘很早就对母亲干预朝政极为不满,咸亨二年,高宗携武则天前往洛阳,太子李弘留京监国。李弘见到两个长期被幽禁的姐姐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萧淑妃之女儿),萧淑妃在与武则天争宠中身亡,武则天软禁她的两个女儿,30多岁仍未婚配。李弘奏请让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出嫁,此事引起武则天的强烈不满,母子从此结下无法化解的恩怨。

李弘慢慢地,武则天的野心和权势日益增长。此时唐高宗李治身体日渐虚弱,想提前传位给太子李弘,而太子李弘在随李治后武则天去洛阳时突然暴毙,时年24岁,李治悲痛万分,追封其为“孝敬皇帝”,以天子礼仪下葬。而直至今天李弘的死因还是个迷,大部分的历史学家分析是李弘阻碍了武则天的称帝道路而遭到毒杀。

二、武则天的次子李贤李弘死后,李贤被立为太子。表现也不错,三次监国,得到了李治及众位大臣的认可。慢慢李贤对其母亲专权弄权甚是不满意,借着修注《后汉书》的机会指桑骂槐,历数后汉太后临朝、外戚专权如何导致国势倾颓,暗讽武后干政及重用武氏宗亲。骄横跋扈的武则天如何能下这口气,指使东宫官员告发李贤失德。

两个人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武则天对她的次子起了杀心。最终借在太子府搜出几百副士兵铠甲,治李贤谋反罪废为庶人。这个理由简直无可挑剔。

三、武则天的三子李显李贤谋反罪废为庶人,李显入主东宫,改元永隆。三年后(公元683年),高宗李治病逝,留下遗诏削减武则天权利,让李显即可即位登基,只有遇到难以决断的军国大事时才考虑听取武后的意见。而武则天不甘心当一个甩手太后,她指使宰相裴炎上奏:按照高宗遗诏,新皇7天正式册封后,才能发号施令,期间国家大事,仍由武则天以“天后令”的形式,下达到门下省执行。然而过了7天后,武则天仍未把权利交还给唐中宗李显。做了皇帝的李显也不甘心继续做一个傀儡皇帝,联合自己妻子韦氏的家族,欲从母亲手中夺回权力。

李显一句气头话:“我就算把天下让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让武则天抓住了把柄,韦玄贞是李显的丈人。武则天下诏废唐中宗为庐陵王,李显问其母亲:“我何罪?”武后答道:“你要把天下送给韦玄贞,还敢说没有罪?”就这样李显仅仅做了一个月皇帝,就被废了。武则天的四子李旦受唐高宗遗诏制约,武则天不能直接坐上皇位,公元684年只能立自己最小的儿子豫王李旦为皇帝,即唐睿宗,武后垂帘听政。武则天为了防备李旦像他三个哥哥一样忤逆自己,不让唐睿宗李旦及其皇后住进皇帝的宫殿,而是住偏殿,国家政事更是全部又武则天处理,活脱脱就一傀儡皇帝。她还担心被她囚禁的次子李贤东山再起,派金吾将军丘神勋逼迫李贤自杀。

四、唐睿宗李旦而武则天的年纪越来越大,她不想再等下去。公元689年,武则天彻底掌控了政权,做好了称帝前的准备工作。当年九月,武则天指使亲信傅游艺领着九百多名不知内情的“关中百姓”联名上表,请武后改国号为“周”,让唐睿宗改国号为武旦。武后假装推辞了请求,却将傅游艺提升为给事中,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众人闻风而动,请愿的请愿,上表的上表,纷纷请武后改国号,“赐”皇帝改武。其实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武则天在安排。傀儡皇帝李旦也逼迫不得不给自己的老娘上了一道表章请求改姓。一切都水到渠成,公元690年9月9日,67岁的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也是登基时年龄最长的皇帝

女皇武则天其实武则天的长子李弘、次子李贤都是颇具才能的人,如能继承大统都不失为一个好皇帝,可惜他们碰上一个迷恋权利且心狠手辣的老妈。自古红颜多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

武则天的4个儿子是谁?他们轮流当了4次皇帝,其中2个当了2次

神龙元年,82岁武则天,病居上阳宫。她已经是行将就木之人,但是作为中国第一位女皇,她似乎不太甘心就这样死去。他一生有四个儿子,两个已经去世,还有两个,都无法让自己满意。她曾想过,把皇位传给侄子武三思,可是满朝百官都认为李唐才是正统。后来禁军兵变,武则天被逼提前禅位,三儿子李显登基,恢复李唐江山,一代女皇武则天就这样落幕了。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四个儿子究竟如何呢?

武则天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弘,英年早逝;次子李贤,后来被武则天给逼死了;三子李贤,两度为帝,最后死在了自己媳妇手里;四子李旦,同样是两度登基为帝,最后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

长子李弘:太子贤明,英年暴死

大唐皇宫,皇后武则天身体微胖,正在庭院的水池旁享受傍晚的凉意,月明星稀,正是恬景醉人。此时,一个宫女进来,偷偷说了几句话,武则天顿时脸色大变,把手中的绣扇扔进水池,急令太监召太子李弘来见。原来李弘今天偷偷去看望了两个姐姐。这两个已废的公主是武则天的对手萧淑妃的女儿,萧淑妃被处死后,两个女儿被圈禁在后宫,无人问津,李弘天生善良,竟然偷偷前去探望。武则天大失所望。

武则天遥想五年前,刚当上皇后不久的她又迎来喜讯,大唐第三位皇帝,唐高宗决定废除李忠,立皇后嫡子,即武则天的长子李弘为太子,那是多么遥远的事情了。

当年初登大宝的李治,派人从感业寺接回怀孕的武媚娘,回宫后生下李弘,李弘自幼聪明伶俐,天生仁孝,体恤民情疾苦,深得唐高宗李治喜爱。李弘长大后,武则天渐渐发现李弘离他预定的方向,愈行愈远。太子笃信儒学,和武则天推崇的佛教理念相悖,甚至在一些大事上,和武则天政见对立。今日探望两个已废公主,实属不该。没想到李弘来见武后,率先替两位姐姐求情,请求放她们出宫嫁人,武则天一肚子怒火,没有发作,他答应太子,可以让公主嫁人,但是嫁给谁,她说了算。最后两位金枝玉叶,嫁了两个普通的禁军。

对于武则天来说,从贞观年间进宫,到如今身为皇后,一路荆棘走来,无人能体会。太子李弘性格敦厚,仁孝亲善,很受拥戴。李弘是武则天的本钱,只要太子在,她就不会翻船。可惜那年太子24岁,意外病死,武则天心里只剩下一曲凉凉。

次子李贤:母子离心,巴州自杀

月华如水,月色旖旎,章怀太子李贤并没有心情欣赏月色,他内心恐惧,因为今天,他听到了一些不该听的话,他对自己的母亲武则天有了深深的畏惧。

作为太子,李贤不觉想起两年,前太子李弘意外暴死,武则天攒动李治立李贤为太子,李贤是武则天第二个儿子,论起才能,比李弘还要强。李贤文武双全,骑马射箭,读书作文,无所不能。很多大臣为了迎合武后,也都推举李贤为新太子,唐高宗于公元675年,立22岁的李贤为太子,李贤觉得自己的人生巅峰马上就要到来了。

由于武后在朝廷中树敌过多,很多朝臣反对后宫干政。于是有反对武后的大臣向太子李贤传递两个消息:1.前太子李弘(李贤的亲哥哥)因为不得武则天心意,被武则天派人狠心毒死了。2.太子李贤本人是武则天的姊姊所生,不是武后所生。李贤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惴惴不安。年幼时就听宫女说自己不是武后亲生,如今有人又说起此事。哥哥是母后所生,又能如何,自己还能强过哥哥李弘?

从此后,李贤一方面对武则天敬而远之,他不想重蹈李弘的覆辙,他尽量不出东宫,尽量不接触武则天。另一方面,私下联络很多反对武则天的朝臣,随之准备自卫。这样的举动,导致皇后和太子断了沟通,相互猜忌,隔阂不断。直到有一天,李贤写了一首打油诗,意思是母后不要再加害皇子,结果手稿被人拿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召太子进宫理论,结果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李贤回到太子府后,心中惧怕,他秘密派心腹准备了500多套兵器和甲胄,藏于后院马厩中,为防止万一。结果被御史举报,李贤贬为庶人,流放到蜀地巴州。

李贤到巴州后的第四年,武则天派金吾卫前去巴州了解李贤的近况,李贤听说武则天派将军金吾卫来,以为自己的死期到了,为了保留皇子尊严,他选择了自杀。

三子李显:二次登基,二次被废

公元683年,56岁的唐高宗李治在贞观殿过完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天,留有遗诏,遗诏上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说,高宗死后,由太子李显继位,希望群臣都能支持李显。第二层意思说,如果李显有军国大事不能决断时,可由武则天裁决。唐中宗李显初登大宝,得意忘形,只记得自己是皇帝,忘了还有个大权在握的皇太后。

李显继位后的首要大事,就是想让皇后韦氏的父亲韦玄贞做宰相,因为韦玄贞当时只是豫州刺史,让他做宰相的提议遭到了朝中大臣的集体反对,尤其是一个叫裴炎的御史,当面斥责唐中宗。唐中宗李显不可一世地怒道:我是皇帝,天下都是我的,我可以把全天下都给我的岳父,你一个御史算到了什么?

于是满朝沸腾,都扬言李显要把李唐江山拱手让给韦玄贞,武则天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废黜了李显,贬李显为庐陵王,可怜李贤继位还未2个月,就被逐出长安。

武则天晚年复传位于李显,李显二次登基后,武则天告诫李显处事不可过于莽撞,要把控全局。可惜李显最终还是导致唐隆政变,再次被废黜,帝位拱手让给李隆基父子。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四子李旦:睿宗两朝,禅于母子

唐睿宗李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禅位两次,而且第一次禅位与母亲,第二次禅位与儿子的皇帝

当年远在封地的豫王李旦,听说武则天要废黜李显,立自己为帝,他兴奋了半天,有个谋士告诉他,想想自己的三位哥哥的结局吧,他的心情瞬间凉了一半。唐睿宗李旦继位后,面对武则天唯唯诺诺,不敢发表政治意见,所有朝政,由母后一人独裁。最后他无意皇位,只求能保住李氏宗亲。武则天取代李旦登基后,李旦先被立为皇嗣,后来被贬出京,封为相王。

李旦的历史并未结束,26年后,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夺了李显的帝位,又复立李旦为唐睿宗皇帝。2年后,李旦觉得又回到了20年前,当年他凡事都听从于母后武则天,而今,朝廷之事都是儿子李隆基做主。于是决定禅位于唐玄宗李隆基,过上了太上皇的生活。

李弘生性敦厚,可惜英年早逝;李贤文武双全,无奈与生母有隙,巴州自杀;李显愚莽,两次为帝,都不能把握大唐江山;李旦生性懦弱,唯一得到善终。大唐国史,一笔难书,武则天功过后人已经多有论述。在她的无字碑下,是否存在他对四个儿子的评价呢?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搜索 武则天儿子 武则天 在百度
热门资讯»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