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题写的“中国银行”
孙中山先生题写的这块行牌,位于上海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
民国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即着手开展将刚接管的大清户部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的工作。1912年2月5日,经民国政府重新组织、改股后正式成立中国银行,并且是作为民国政府的中央银行。
▲孙中山先生题写的“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的行牌也由孙中山先生亲自题写,总部位于上海。这个行牌现在还能看到,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也就是原中国银行总行。
▲1914年中国银行苏州分行成立时的门头
▲1937年中国银行(上海中山东一路23号)
▲郭沫若题写的“中国银行”
1955年,中国银行伦敦分行由于业务发展需要,在当地又购置了一座新的办公大楼,在新办公大楼启用前,伦敦分行希望总行管理处能够在国内请人题写新的行牌,以一种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中国银行的对外形象。于是,总行派人请北京的几位书法家书写了几种字体,请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南汉宸最后核定。
▲郭沫若题写的“中国银行”
南汉宸看后觉得都不太满意,于是提出请郭沫若为中国银行题写行名。不久,郭沫若送来了写好的题字。1980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外汇兑换券上首次使用了郭沫若题写的"中国银行",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银行"四个字。
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是谁写的?是什么字体
解放后我国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6个字是由当时主持中央财政经济工作的董必武题写的。董老自幼对柳体情有独钟。他以楷书题写的“中国人民银行”6个字刚健俊洁、笔势精悍、骨力遒劲、结构严谨而开张有度,深受书法界好评。
第二套及以后的第三、第四套人民币的“中国人民银行”6个字是由当时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的马文蔚用隶书所写。马文蔚的“中国人民银行”6个字力足丰润,为汉隶和魏碑的变体,典雅和谐,刚柔并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