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网 > 资讯报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血腥的盛宴:晋朝皇族内乱八王之乱差点灭族

news.xixik.com   2020-2-25 19:38:37 资讯来源:嘻嘻网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核心提示:西晋是一个统一的短命王朝,从晋武帝司马炎篡位自立到元帝定都江左不过50余年,而导致西晋灭亡的关键事件就是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时发生“八王之乱”,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导火索,也为后面几百年的乱世起了一个头儿。激起几百年乱世的起因是一个丑女人夺权?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中的一场罕见剧烈的皇族内战,其血腥和残忍程度旷古未闻,严重地动摇西晋王朝的统治基础。

西晋王朝是继东汉王朝以来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其结束了三国群雄割据的局面。

开国的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期间颇有作为,让西晋的疆土逐渐恢复到了两汉时期。

中国历史朝代表

西晋全盛时期疆域

然而,它只是维持了短暂的和平,一场旨在争夺最高中央权力的血腥战争,便摧毁了这个百废待兴的王朝。

西晋是一个统一的短命王朝,从晋武帝司马炎篡位自立到元帝定都江左不过50余年,而导致西晋灭亡的关键事件就是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时发生的“八王之乱”,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导火索,也为后面几百年的乱世起了一个头儿。

坐享其成的晋武帝,分封制埋下了祸根

司马氏由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不断的发展,手握军政大权,权倾朝野,到司马炎时候,轻而易举便夺得帝位。所以说,晋武帝夺得帝位有些“板上钉钉、坐享其成”的意味。不过晋武帝也不是一个没用的皇帝,在前期他也属于励精图治一类的皇帝,灭东吴一统天下便是出自他的手笔。但是人一旦成功了便容易安逸,他做了两件事,直接为后面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

第一件就是分封。实行“封诸王以郡为国”的王国制,将全国划为 19 个州,下辖郡、王国共173 个。 其中,王国占 57 个,与州、郡、县一道,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和统治机构,这个王国拥有的权利可不小,在封地里,藩王相当于一个小国君主,权力极大,相当于一个小国自治。

“文武官属,下至士卒,分租赋以给之,疾病死丧赐予之。 而时有水旱,国内百姓则加振贷,须丰年乃责,十减其二,国内赖之。 ”

财政、军事等等大权都在王国藩王自己的手里。

第二件事就是裁军。晋武帝沉浸在自己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当中不能自拔,感觉自己就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人,于是他颁布了一道诏书:

"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

他觉得天下早已到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天下承平时代了,还要这些部队浪费金钱干什么?还不如裁减军队削减军费多盖些宫殿享享福呢。

果然,安于享乐的晋武帝并没有享受多久,他的儿子,史上最愚蠢的皇帝-司马衷上位了。

愚夫妒妇,一个傻得可以、一个善妒霸道

愚夫,就是著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而妒妇则是他的丑媳妇-贾皇后贾南风。

司马衷有多傻相信大伙都有所了解,比较著名的就是“何不食肉糜”了:又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司马衷,但司马衷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肉粥呢?

这样的白痴当皇帝,帝国的灭亡一点也不奇怪,要是不灭亡,反倒是怪事一桩。

其实司马衷当皇帝还有一点曲折,还是因为他太蠢了,所以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大臣们都不认可他:

“时帝素知太子暗弱,恐后乱国,遣(荀)勖及和峤往观之。 ”

所以晋武帝想要出题考考他,可他看着考题,憋了半天也写不出半个字,这还是靠她的丑媳妇贾南风,帮助他作弊,找了“枪手”替他答题,而且她知道自己的老公是个弱智,为了不被发现,还特意将答案更加口语化,写的低浅一些,只解决问题就好,晋武帝看着他这个傻儿子歪七扭八的答案,竟然也糊里糊涂的认可了他。

司马衷可谓傻到了极致,他的媳妇贾南风也丑到了极致。

据史书记载,这个女人身材矮小,面目黑青,鼻孔朝天,嘴唇包地,眉后还有一大块胎记。以至于晋武帝一开始听说要选她作为太子妃的时候,特别不同意:

“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

但是,命运有的时候就是这么爱开玩笑,傻儿子最终做了皇帝,丑姑娘也变成了专权的贾皇后

贾后弄权,丑娘娘的“借刀杀人”和“过河拆桥”

这位丑娘娘别看她丑,但是心比天大,对于权力的欲望可与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有的一拼,同时嫁了一个白痴皇帝给了她争权夺利的更大便利,于是这位丑娘娘开始大显身手了。

晋武帝死后,西晋政治中存在着五股势力,即君主惠帝、以贾南风为首的后党群体、武帝钦定的以杨骏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分封的藩王以及广泛分布在中央和地方政权中的门阀世族的政治代表人物。

而这五股势力当中,最具权力的就是围绕在晋惠帝身边的,杨骏势力和贾皇后势力,心比天高的贾皇后,为了掌握大权,将杨骏外戚势力团队踢出去,所以秘密派人与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联络,要他们带兵进京,讨伐杨骏。这两位王爷带兵进京后杀了杨骏全家,同时,贾皇后将杨太后贬为平民,关了起来。朝政由司马亮和卫瓘把持。

但是贾皇后的目的是把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啊,所以她使了一招“借刀杀人”,诬陷这两个人想要废掉晋惠帝,借司马玮之手杀掉了司马亮,贾后不愧一位计谋高手,又使了一招过河拆桥,诬陷司马玮,将这个心头大患也除掉了,大权终于落到了这位丑娘娘手里。

“侍中贾模 ,后之族兄 ,右卫郭彰 ,后之从舅 ,并以才望居位,与楚王玮、东安公繇分掌朝政。 ”

动乱开始了,“八王之乱”上演:楚王司马玮、汝南王司马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

诸王并起,乱成一锅粥的西晋王朝

公元 299 年冬天,贾南风设计诬陷太子,先废太子之位,软禁在许昌,然后派太监杀死了太子,引爆了家族的怨恨,各怀野心的诸侯王乘机发作,京城洛阳转瞬成了争霸的战场。于是,各路藩王全都乱了起来,这八王是哪几位呢?分别是司马乂、司马越、司马颖、司马伦、司马颙、司马冏,还有已经被贾皇后用计杀死的司马玮和司马亮,一共八位藩王。

“八王之乱”旷日持久,但是真正开始大乱的关键人物是赵王司马伦。在贾皇后杀了太子之后,司马伦便准备起了废后的计划,他宣布自己接到了皇帝的诏书,发动政变直接将贾皇后和她的小弟们都杀了,一代妖后贾南风,死在了金屑酒下。

事成之后,司马伦自封相国,孙秀等人该封封,该赏赏。他觉得这样不过瘾,还不如直接把傻皇帝废了我自己坐坐那个位子,于是,司马伦称帝。

好家伙,这下乱套了,司马伦冒天下之大不韪,居然称帝了,我们都知道,皇帝要当得名正言顺才可以,自行称帝必然不被认可,所以天下诸王并起,各路藩王心想,你能当皇帝,那我也能当啊,于是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还有东海王司马越,全都卷了进来,各路藩王你杀我,我打你,整个西晋王朝乱成了一锅粥。

为了更加直观,给大伙用一张表来描述一下八王之乱的大概流程:

最终,在经历了多年的混乱之后,东海王司马越最终决赛圈胜出,另立了皇帝晋怀帝司马炽。八王之乱才算结束,不过这场西晋皇族的“大乱斗”也将王朝推向了灭亡。

结语:混乱的开端引发了更乱的乱世

历史上对于“八王之乱”的起因众说纷纭,有说是源于晋武帝的分封制度;有说是源于门阀士族与其他阶层的阶级斗争;有说是由于藩王的权利太大导致;还有的说是继承人晋惠帝的白痴和晋武帝托孤重臣的选择错误。

乱世起于矛盾,有压迫必然有斗争,利益的不均衡引发的矛盾是乱起来的内因,而白痴皇帝的羸弱和丑娘娘的独断专权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

“八王之乱”造成了晋王朝成了一个烂摊子,诸王权力之争,士族利益之争,最终断送了晋王朝,导致了近三百年的动乱,群雄并起,各个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历史进入了一个更乱的乱世。

先后卷入了这场长达16年之久的皇族内战。

八王之乱被后世认为是西晋灭亡,从而形成“礼乐崩坏,世风日下”东晋十六国的直接导火索。

天下初定的西晋王朝,为什么会爆发出如此尖锐,不可调和的内部危机?

八王之乱的爆发,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皇权被野心家随意地操控,给了司马诸王觊觎中央权力的绝好机会。

西晋武帝司马炎

起初,杨俊作为国戚,深受司马炎的赏识和重用。然而,朝廷中的豪门士族势力对此极为不满,但司马炎还是设法保住了杨骏的权臣地位,并让他成为托孤重臣。

可让司马炎意想不到的是,已经位极人臣的杨骏,对权力极其痴迷。

当司马炎弥留之际,杨骏篡改了他的遗诏,只因杨骏不能容忍另一个托孤重臣—汝南王司马亮的存在。

在杨骏看来,一山断然难容二虎,他便把司马亮的名字从遗诏中去掉,然后将他赶出京城。

▲曹魏时期,杨骏当官不被重视,在晋武帝的赏识下官位提升

杨骏达到了他的目的,得以大权独揽,在朝中大肆安插亲信,打击疏远藩王。

但他没有意识到是,自他篡改遗诏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将自己置身于烈焰之中。

原本司马亮在诸王中有着较强的威望,杨骏赶走了司马亮从而独断乾坤,势必会触犯到藩王们的利益。

那些藩王自然将杨骏视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他们很快开始组织力量反对杨骏。

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个女人抓住了这个机会,把帝国推入了万丈深渊,她是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

▲“丑后”贾南风

晋武帝之后,晋惠帝司马衷继位。而惠帝却是个傻子,基本是被杨骏的女儿—杨太后所控制。

武帝去世后,杨家独揽了大权,惠帝被“架空”。不过,皇后贾南风生性狡猾残忍,无时无刻都在想着要夺回对惠帝的控制权。

不服杨骏的诸藩王们成为了贾后扳倒杨家最得力的棋子,最终,她联合楚王司马玮诛杀了杨骏,废掉杨太后,杨家数千人皆受屠戮

不过杨家的覆灭没有让贾后如愿以偿,司马亮原本就有较高威望,朝政反倒是落到了司马亮等人的手中。

为了夺取政权,贾后又与司马玮合谋,二人假借晋惠帝的名义杀死司马亮。

▲“傻子”皇帝司马衷

楚王司马玮在贾后的两次政变中充当着急先锋的角色,原本他是想在政变中分得一杯羹,没想到,在杀掉司马亮后,他被贾后以矫诏的罪名处决。

权力使所有人丧失了理智,晋武帝所期望的外戚勋贵和藩王势力相平衡的局面,到了晋惠帝时期被彻底打破。

直到公元300年,贾后被赵王司马伦所杀晋惠帝失去了他所有法理上的监护人,导致中枢权力中心产生了真空地带,地方诸王终于可以毫无顾虑地控制皇帝争夺中央权力。

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称帝后吸取曹魏的教训,认为曹魏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王室力量过于衰弱所致。

所以,司马炎将自己的亲族分封到全国各个重镇,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尤其是三国结束不久,像吴蜀地方士族豪强依然势力强大,西晋急需建立对这些国土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相比较那些对皇权阳奉阴违的世家大族,毫无疑问,司马炎自己的宗室亲族是最值得他信任的。

▲八王分封

自此,藩王几乎获得了地方上所有军政大权,诸王在起初对于王朝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央朝廷的运转也总体通畅,藩王们的势力在中央政权可控范围内,很快便对地方形成有效的管辖。

如果单从这点来看司马炎的政策是成功的,其实不然。

藩王势力日益壮大或多或少的对中央权力形成挑战,如果君主是像司马炎一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藩王并不能对国家造成很严重的威胁。

可司马炎却因自己的私利,给帝国留下了一位近乎白痴的继承人(晋惠帝),惠帝不但根本无法驾驭诸王,相反很容易为藩王打着“辅政”的旗号染指中央权力埋下巨大隐患。

▲八位宗王与晋惠帝的关系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百姓苦不堪言,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自耕农为了躲避战乱和苛捐杂税,纷纷将自己的土地寄存在地方豪强世族门下,有的甚至抛弃土地沦为佃户或者是奴隶。

因此,封建国家的经济支柱—小农生产业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

到了魏晋年间,土地兼并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士家豪族的兼并已经成为了事实,西晋统治者不得不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便推出了占田制,既承认了世家大族已经兼并的土地。又同时鼓励农民对荒地的开垦。

但占田制因为触碰到豪族世家的利益,在地方上并没很好的实行下去,相反危机不断积累无限接近爆发。

地主对佃农的盘剥过重导致了生产人口的大量逃亡,丧失了土地的佃农没有其他的出路。

为了生存下来,流民只得大规模的集中在一起,这成为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形成流民起义大规模的袭击官府。如规模较大的李雄、李特流民起义,都对西晋王朝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流民

流民的规模化给叛乱者提供了大量可用军力和民力,那些流民为了不饿死,不得不提起刀刃去替野心家们大肆杀戮,如蝼蚁般惨死在自相残杀的战场上。

曹魏时期,因战事频繁便在地方上设立了持节都督或者刺史等职,拥有战时的生杀大权。此时,持节都督大都是朝廷任命的地方军事长官,在名义上是在代替皇帝行使军事权力。

而到了西晋,司马氏得国不正,害怕有人效仿去窃夺他们子孙们的江山,于是不仅将宗亲们个个封王赐爵,位居显要,更是要将军事权力抓在自己亲族手中。

之前的持节都督被细分为“假节”、“持节”、“使持节”、“假节钺”,其中“假节钺”拥有最高的权力,可以处置其他的节将。

▲假节钺

因此,西晋很多藩王获得了持节都督的称号,还有其他诸王皆被委以重任,或多或少拥有着自己的武装力量。

司马诸王作为宗亲镇守地方本来就有着显赫的地位,但司马炎却给了诸王节制军事的权力且不加以制衡,自然导致诸王势力的疯狂增长。

中央权力不稳之时,他们自认为拥有足够的实力,进可掌控朝廷退则足以自保,便挑起了一次次军事政变和血腥内战。

贪心不足蛇吞象,从楚王司马玮开始,到东海王司马越死亡结束,凡是参与八王之乱的诸王皆身首异处。

各国首都
GDP排名
世界各国人口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然而战乱后给华夏文明带来的创伤却是不可修复的,北方游牧民族趁着中原的空虚得以迅速南下,建立割据政权入驻中原。

晋王朝只剩下东南半壁,空留下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悲慨。

▲北方大乱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晋朝遗族南迁,史称东晋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投诉/举报
搜索 八王之乱 藩王 晋朝 在百度
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 二十四节气 泰坦尼克号 美国历任总统 美国50州 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各国首都 各国旗大全 中国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中国旅行证过期更换 美国护照免签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