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8时许,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郑萼向各媒体介绍疫情及防控措施。本报记者蒲东峰摄
昨天上午,南湖中园小学大门紧闭,校内仍有部分疾控人员进行工作。本报记者朱嘉磊摄
京华时报7月2日报道 7月1日,北京市卫生局通报,本市朝阳区南湖中园小学发生一起学校聚集性发热疫情,在已追查到的16名发热学生中,共有7人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据了解,这是本市校园内首次出现新型流感病例的暴发,目前,感染源正在查找之中。
12名低年级学生同时发热
市卫生局通报,2009年6月30日12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朝阳区南湖中园小学6月29日有多名学生因发热未到校上课。市疾控中心立刻会同朝阳区疾控中心开展调查。南湖中园小学位于朝阳区南湖中园小区,全校共有33个班级,941名学生、78名教职工。经调查发现,该校6月29日有18名学生缺勤,其中12名学生发热。发热学生集中在二三年级的四个班,最多一个班有6例。
调查记录表明,6月29日,朝阳区疾控中心采集12名发热学生及1名单纯咽痛学生的咽拭子标本共13件,立即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6月30日晚,检测出9件标本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市疾控中心连夜对全部12名发热学生的咽拭子标本进行复检,结果显示7名学生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154名密接者集中医学观察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表示,接到疫情报告后,市、区疾控部门立刻成立联合流行病学调查组,对该校所有发热和因病缺课学生开展全面追访,查找传染来源。除对7名学生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外,卫生部门还将已查找到的93名学生、20名教师和41名家长共154人一代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同时,卫教部门还通过与相关人员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系,对校内的其他师生落实为期7天的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周边社区暂不受影响
市委市政府对该校聚集性发热疫情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立即追查传染来源,开展病例搜索,严格落实隔离等控制措施。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控工作措施的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强防控,严防疫情扩散。
方来英表示,根据卫生部门所掌握的情况,该校聚集性新型流感疫情的暴发并未对周边的幼儿园与居民区造成影响,因此在未确定传染源之前,不会对周边社区、商铺、托幼机构等采取任何隔离封闭措施。
校方致电家长解释疫情
据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郑萼介绍,针对需要接受集中医学观察的学生和家长,校方已全部单独致电每一位家长向其解释学校发生的情况,这项工作从6月30日晚一直持续到7月1日早上上课之前。截至昨晚,已经电话通知到800余名学生提前放假,只有40至50名家长仍未联系到。
19名教师进观察点照顾学生
郑萼告诉记者,目前在集中医学观察点的教师中,有一部分并不是密切接触者。市教委专门挑选了一些南湖中园小学的老师在集中医学观察点照顾那93名学生。
“我们考虑到学生一来到观察点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的老师,这对他们情绪上可以起到很大的安抚作用,另外,老师也可以帮忙做与家长的沟通工作”,郑萼表示,因集中进行医学观察的学生以二三年级为主,因此这19名教师将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照顾其日常起居。
记者:出现首次校园新型流感疫情的集中暴发事件后,本市是否会改变防控措施?
方来英(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北京作为一个国际交往频繁的大都市,自此次疫情全球暴发以来,才出现一起聚集性暴发事件,说明本市的防控措施是成功的,也得到预期的防控效果。
此外,本市不会因为此起疫情就对整体防控策略进行调整,而是会沿用一直以来的“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措施。
确诊学生无社会密接者
记者:此次疫情的传染源确定了么?现在7名患儿的情况怎样?
方来英:在疾控部门采集的13名学生的咽拭子标本中,目前只检测出9件标本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经复检确定,共有7名学生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因目前确诊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尚未出来,且6月30日发热的4人的咽拭子标本还在进行实验室检测,所以暂不能确定其传染源在哪里,因此也不能简单地将其性质定义为境内传染、境外传染或者社区流行等。
7名确诊学生现在情况良好,且因发病前并未外出,在社会上无密接者。
将为国庆营造祥和气氛
记者:香港等地已开始对甲流患者进行居家隔离治疗的措施,本市有无此计划?
方来英:以何种方式进行防控或者治疗,是根据一个地区卫生应急处理的整体承受能力而定的,目前,尽管本市的报告病例有155名,且不断增加,但我们的应急保障能力绝对跟得上,所以现阶段尚没有对确诊患者改变隔离治疗方式的打算。
记者:在60年大庆来临之际,我们具体有怎样的保障措施,防止甲流疫情的大规模扩散?
方来英:我们肯定会通过有效的工作来为祖国大庆营造祥和的气氛,至于国庆期间的疫情防控安排,将根据活动流程而定。
本市发生首起学校聚集性发热疫情。前天下午4点,朝阳区望京南湖中园小学全面封校,目前已确认该校学生中7人身患甲流,150余名密切接触者被送往如家快捷酒店奥运村分店。本报记者对事件过程进行了全程追访。
>>事发
凌晨百余疾控人员现身校园
前天下午4时许,朝阳区望京南湖中园小学校园开始出现异样气氛,并全面封校。
据校门口附近的商贩介绍,“当时我们觉得这么早关门很怪异”,“里面的人说有好多人感冒”。此后就陆续有学生家长来学校找孩子。
这名商贩的“怪异感觉”在8小时后得到证实。
昨天凌晨零点,数辆120急救车呼啸而至,包括车身带有“疾控中心”字样和“CDC”字样的车辆。闪烁的车灯下,全身包裹白色防护服的百余名疾控人员进入校园。
家住学校附近的居民老刚(化名)目睹了给师生做检查的过程。他说,当时教室外的走廊和空地聚集了不少学生和老师,疾控人员“就是扎针和化验”。据在场的一位120司机介绍,这个检查过程一直持续到当天凌晨四五点。
>>检查
凌晨行动为减少居民恐慌
据了解,南湖中园小学是朝阳区示范学校,为了给孩子良好的基础教育,周边南湖东园、望京西园、大西洋新城等小区的家长大多愿意将孩子送到南湖中园小学就读。
昨天,疾控中心人士透露,疾控人员现身南湖中园小学,是因为接到报告称该校有疑似甲流患者。
而之所以采取在凌晨行动,是因为担心引起周围居民的恐慌。昨天,记者就此事走访小学所在的南湖中园二区的居民时,大部分居民表示并不知情。
>>探访
学校附近烧烤店停业消毒
昨天上午9时,事发的南湖中园小学内一片安静,附近的小区也未见异常情况,居民生活一切如常。几名头戴白色钢盔的保安驻守门外。透过紧锁的大门,记者注意到,学校内所有教室和走廊都无人走动,仅有两三名学校的值班人员在门卫室休息。
该校一名值班老师称,目前学校已停课封校,具体复课时间需等待上级部门通知。他表示,该校的确有学生患甲流,但不便透露详情。
记者留意到,浓烈的消毒液味弥漫校门口外大片区域。而据知情人介绍,疾控部门已要求学校附近餐馆和商店暂停营业。记者昨天发现,由于小学位于小区内,周围多为居民楼,餐馆和商店并不多。小学正门外一家烧烤店因相隔不到100米,消毒处理后已暂停营业。
附近幼儿园仍正常上课
距南湖中园小学仅一墙之隔的西坝河第一幼儿园望京分园仍在正常上课。昨日上午11点,一名家长正在园外守候,准备接孩子回家,但并未解释原因。该家长说,幼儿园并没有停课,教学仍然继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情况选择是否将孩子带回家。
>>家长反馈
上周学校已有孩子发烧
昨天,记者还采访到多名家长,他们均表示,早在上周学校里就已经有孩子发烧。记者试图就此事询问校方相关负责人。记者拨打该校电话,但工作人员表示对此事不太了解,也不方便发表看法。记者昨天下午在如家酒店外见到了多名学校负责人,但他们均拒绝接受采访。
>>揭秘
征用酒店门前拉起警戒线
昨天下午,如家快捷酒店奥运村分店外,两名面戴口罩的保安表情严肃,坐在门口的椅子上。门口已经拉起了长长的警戒线,附近还停留着两辆警车。多名警察和保安人员在附近来回巡逻。
如家酒店附近居民证实,前天下午,如家酒店已经让在里面住店的人转走,“当时不知道怎么回事,还觉得奇怪”。直到昨天早晨,他们才发现酒店已全面封闭。
如家酒店员工也证实,目前有150余人在该酒店内住宿,都是来自南湖中园小学的学生和教职人员,但以小学生居多。而酒店相关负责人也称,他们是被相关部门征用,预计至少在一周以上。
酒店饭前饭后都留样检查
根据如家酒店大堂经理介绍,由于入住酒店的隔离人员大部分都是小学生。他们现在每天都是按照朝阳区卫生局设定的菜品来一日三餐给孩子们做饭。每次饭前都会做一些检查。饭后孩子吃过的东西也会留样检查。水果和水都是按照标准来给孩子们派发的。每天孩子们的起居时间也是由相关的负责人来监督管理。他表示,虽然孩子们现在被隔离了,但生活质量上绝对是没问题的。
>>最新进展
部分学生从酒店转送医院
昨天下午,南湖中园小学的多名老师开车来到酒店,给隔离的学生们送来了大量生活用品。
下午6时许,一辆面包车开到酒店门前。一名女老师告诉门口的保安和民警,她是学校的老师,特意给孩子们送来毛巾、牙膏牙刷、矿泉水等用品。酒店员工表示,这些东西酒店内有配备,但女老师表示,这是他们特意送来的。
随后,这名女老师电话通知了里面的同事。5分钟后,3名女士从大厅内走出,将她带来的物资搬走。这名女老师还曾要求入内看望自己的同事和学生,但被酒店方面拒绝。
下午6时15分左右,3辆120救护车相继开到酒店门口。全身被白色防护服包裹的急救人员走下车,此时,七八名小学生从酒店内走出,在门口签完字后,面戴口罩走出警戒线。随后,多名家长上前陪护着他们上了急救车。
据急救人员介绍,此举是为了将这些人转往其他的医疗机构,但是否治疗或者观察不能透露。
>>探因
疫情疑与外地家长探望有关
据南湖中园小学一位人士透露,南湖中园小学暴发流感与外地家长的探望有关。
该人士称,上周有一名外地孩子的家长来此探望小孩,在他结束探访不久后,即上周五前后,就发现这个小孩所在的班级里出现了类似甲流症状的患者。这些小孩多数有发烧、咳嗽的迹象,但一开始学校师生都以为是普通感冒,并未太过在意。但就在昨天,校内出现有明显甲流症状的小学生,学校了解后随即通知了学生家长及相关部门。
昨天,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长称,他是在前天下午接到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他们说是要封校,由于我孩子所在的班级出现疑似甲流的孩子,我的孩子也要被隔离”。当天下午他就赶到学校,但学校拒绝让他入内,“我在外面一直等到晚上12点钟才看到自己的孩子”,但疾控部门没有让他和孩子接触。
昨天下午,这名家长呆呆地站在隔离酒店外,凝视着没有人的窗户。他说,现在他们也无法进入宾馆里面,也没有办法和孩子联系。“我们特着急,只知道孩子目前没被查出有症状,也见不到孩子,不知道他生活习不习惯”。
阅读延伸:
卫生部确认珠三角社区暴发甲流,内地极可能现死亡病例
新京报6月30日报道 卫生部昨日在通报中确认,珠三角地区已经有几起学校出现甲流局部暴发,该地区已进入甲流局部暴发阶段,中国内地未来极可能出现甲流死亡病例。这是卫生部首次使用“极可能”来定义内地发生甲流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概率。
感染者多为青壮年
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称,目前,甲流确诊病例以每两日增加百人的速度递增,病例多为青壮年,其中30岁以下占70%以上,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较轻,以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为主,没有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
但是,梁万年称,未来一段时间,甲流的局部暴发已难以避免,会波及高危人群和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者和孕妇等,内地极有可能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今年秋冬季出现甲流流行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另据梁万年称,目前病原没有发现明显变异,截至6月25日,中国共分离出85株病毒,均与美国分离病毒高度同源。国家流感实验室主任舒跃龙说,所谓无明显变异是指甲流病毒在传播性和毒性上都没有增强。
珠三角暴发校内传播
昨日,广东省新增报告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深圳6例、江门1例。至此,广东全省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40例。
梁万年说,学校甲流的局部暴发有不同的情况,有的是输入性的,有的是感染来源不明的,有的可能是在学校内出现了传播。目前卫生部门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了不同范围的停课。
广东省卫生厅表示,珠三角进入甲流社区爆发期后,卫生部门将实行病例的分类管理,按不同类型地区、不同类型病例和病情轻重采取不同的隔离、治疗方案,重点加强重症病例救治,尽力避免死亡病例发生。
■ 释疑
1 为何出现甲流死亡病例可能性增加?
甲流确诊病例增加迅速
卫生部甲流专家组副组长徐小元对本报说,作出“极有可能”的判断主要是基于目前迅速增加的确诊病例。
目前,我国内地共报告766例甲流确诊病例,徐小元说,甲流目前的病死率约为0.4%,按这一比例计算,随着疫情的增加,出现死亡病例的几率也在增加。
他解释说,虽然甲流临床表现轻微,但是该病毒容易引起某些慢性疾病病人的死亡,而谁也无法判断我国会在何时会有慢性病人感染这一病毒。
2 为何首先在珠三角发生社区暴发?
珠三角居民社交频繁
徐小元说,专家也已注意到这一特点,正在寻求答案。
他说,我国的SARS、禽流感等呼吸系统传染病都首先发现自珠三角地区,而甲型H1N1流感又最先在这一地区进入社区暴发,这一情况或许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以及生活习惯有关,但是专家组目前并没有结论。
但是他说,唯一肯定的是,珠三角地区居民的社会交往交流要比其他地区强,也是导致疫情迅速发展的一个原因。
■ 防控
轻症患者有望居家治疗
卫生部专家称新版甲流诊疗方案正在拟定
在出现社区暴发后,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昨日称,根据甲流疫情变化,卫生部会及时组织专家讨论是否调整内地疫情防控方案。卫生部专家称轻症患者居家治疗、中药治疗有望进入新版甲流诊疗方案中。
面对我国会不会调低防控策略的疑问,梁万年称,目前我国各省和地区的疫情表现和特点并不一样的,目前,在全国层面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围堵和内防扩散的策略。
对于广东江门市对轻症患者实行“居家隔离治疗”的措施,卫生部官员开了“绿灯”。梁万年解释说,经过这几个月的防控,大家认为一些轻症病人不需治疗就可治愈,“我想广东这种做法不免是对今后疾病管理、分类治疗的一种尝试”。
而卫生部正在密切关注江门市的具体做法和最终结果,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指导和追踪。梁万年称,江门的居家治疗并不意味着放任,在治疗的同时,实行了严格的隔离和相应管理政策。
昨日,卫生部有关专家向记者透露,新一版的诊疗方案正在拟定中,对轻症患者采用居家治疗、中药治疗等方式,有望写进方案。
国家将储备1300万剂甲流疫苗
按全国人口1%比例储备,用于应对甲流大面积暴发
我国将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启动国家储备,昨日,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称,在10月1日前,我国将按人口的1/100的比例来储备疫苗,约为1300万剂。
随着媒体报道称,首批甲流疫苗已经在某企业下线,有公众认为甲流疫苗即将面世。昨日,梁万年对此做出回应,现在疫苗生产厂家都处于研制阶段,投入使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目前我们的战略是在10月1日前,储备我国人口的1/100的疫苗,这是作为应对甲流大面积暴发流行的战略储备疫苗。目前我们是不上市的。”梁万年说。
之前有报道称,6月中旬,北京与内地首家获准生产甲流疫苗的企业签订了预购协议,购买500万份疫苗。对此,梁万年称不了解,但他强调,这1300万份的疫苗都属于国家储备。
“并不是所有人都接种。”梁万年表示,疫苗的使用要强调免疫策略。梁万年透露,专家正在研究疫苗最终的接种策略,“可能要列出重点人群、高危人群,以及在什么状况下用什么样的顺序进行接种”。
■ 释疑
为何按1%的比例储备疫苗?
“1%”综合考虑我国现状
为什么国家要将甲流疫苗的储备量锁定在人口量的“1%”?昨日,梁万年在会后对记者表示,这是专家根据疫情进行研判后的综合考虑。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副组长徐小元对本报说,美国对甲流疫苗的储备在10%以内,但是美国对甲流已不再做任何的隔离措施,而综合考虑我国目前的防控策略,以及易感人群和疫苗厂商的生产能力,专家组最后给出了1%的建议。(记者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