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在众议院发表国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是一场“政治嘉年华”,美国总统代表联邦政府向监督他的国会发表年度国家情况汇报,回顾过去一年展望未来。国会山几乎云集了美国政坛所有最有权势的人:包括副总统、国会议员、内阁部长、最高法院法官、军队负责人等全都出席“捧场”,然而仔细观察每当这一时刻,总有名内阁成员缺席。这名故意安排的一名内阁成员缺席,被称为“指定幸存者”(Designated survivor),此时他被隐蔽到华盛顿国会山的一个安全地点,由美国特勤局保护。此举是为了确保在总统、副总统、国会领袖及内阁成员全体丧生之后仍有一名部长级官员能够依照1792年的《总统继任法案》成为美国总统,以避免极端情况下导致群龙无首的情况。
1947年7月18日, 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总统继任法》。根据此法,美国总统一旦因故缺位,将由副总统兼参议院议长、众议院议长、参议院临时议长及内阁成员依次递补。
众议院议长
参议院临时议长
美国财政部长
美国国防部长
美国司法部长
美国内政部长
美国农业部长
美国商务部长
美国劳工部长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
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长
美国交通部长
美国能源部长
美国教育部长
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长
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
根据《总统继任法案》,如总统发生意外,继任总统的顺序为副总统、众议院议长、参议院议长,然后是内阁部长。内阁部长中的顺序按照各部成立的时间,第一个是国务卿,最后一个是国土安全部长。如果内阁是归化成为公民的,不具备美国总统竞选资格则跳过。
据美国国家宪法中心的说法,由于冷战时期对核攻击的恐惧,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指定幸存者的传统,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联邦政府直到1981年才公开“指定幸存者”的名字。
据CNN统计数据显示,内政部长和农业部长并列受任“指定幸存者”次数最多的职位,各有7次。
坐在美国总统背后是两位女性:副总统哈里斯,众议长佩洛西。
2022年3月1日,是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的第一次发表国情咨文。在长达1个小时演讲中谈及俄乌冲突、中美竞争、通货膨胀和新冠疫情等议题。拜登承诺重振美国制造业、强化供应链、稳定物价,推行10年基建计划。
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女)是拜登国情咨文演讲的指定“幸存者”,在拜登发表讲话期间,她在远离国会大厦的一个秘密地点。她表示轮到她作为“指定幸存者”时“非常平静”,“像其他任何一天一样做我的工作”。雷蒙多是罗德岛州前州长,2021年3月成为商务部长。雷蒙多在总统继任者中排名第10。
2023年2月7日,拜登发表第二次国情咨文,“指定幸存者”是美国劳工部长马蒂·沃尔什(Marty Walsh)。
2022年的美国总统继任顺序是:
副总统贺锦丽
众议长南希·佩洛西
参议院临时主席帕特里克·莱希
国务卿布林肯
财政部长耶伦
国防部长奥斯汀
司法部长加兰
内政部长德布·哈兰德
农业部长汤姆·维尔萨克
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
劳工部长马蒂·沃尔什
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泽维尔·贝塞拉
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玛西娅·福吉
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
教育部长米格尔·卡多纳
退伍军人事务部部长丹尼斯·麦克唐纳
注:由于国土安全部部长亚历杭德罗·马约卡斯出生于古巴,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尔姆出生于加拿大。两人都是归化为美国公民的,所以他们没有资格担任总统,因此不能成为指定的幸存者。
2021年拜登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没有指定幸存者,由于疫情原因,阁员没有现场观看讲话。
也有人问那国土安全部部长也死了怎么办?可这个概率太小了,死在任上的总统少之又少;不过如果连国土安全部长都死了,那说明在美国发生了大灾难,那时候美国的武装力量就会找身边政治权力最大的,比如国会议员,特别是身为党鞭的议员,在影片《2012》里面美国总统、议长、内阁部长都死了剩个议员,他就是最大的了。
从2005年开始,国会议员也有资格成为指定幸存者。如果参众两院只剩该名指定幸存者,该名幸存的参议员或者众议员会立刻升为参议院临时议长或众议院议长成为仅次于副总统的总统继承人。
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当时美苏冷战进入了高峰期,美国政府担心可能发生的核攻击会将聚集在一起的美国政要全部杀死,想在遭袭后顺利逃脱,完全是痴人说梦。因此决定每次活动都要将一位高官赋予“指定幸存者”任务,远离这些重要活动的场合,到可以承受核打击的安全掩体内待命。直到活动结束,政要们分散后,这位高官才可以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内阁成员之一将在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演讲中被暂时隐藏起来,这是一种鲜为人知但很重要的仪式。
美国宪法没有直接要求指定一名幸存者。《宪法》第2条第1款都规定了总统的继承权,后来经第20条修正案修正和澄清,《总统继承法》对此作了详细规定。但两者都不要求将官员隔离作为一种惯例。
1792年的《总统继任法案》概述了总统的继任路线,该法案在杜鲁门政府时期的1947年《总统继任法案》中得到了更新。根据2003年美国国会“政府连续性委员会”(continuity of government commission)执行主任约翰-福捷(John Fortier)的证词,尽管目前有3个内阁职位是代理秘书,但他们有资格获得继任资格,因为他们已经获得参议院批准担任其他职位。
1996年有幸成为克林顿总统的“指定幸存者”的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唐娜·沙拉拉,在克林顿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时,还有幸尝试了一下椭圆办公室的总统宝座。
在每年的国情咨文当日,这些被“指定”的幸运儿,可以享受一天带薪假期,他们有的跑去加勒比海度假,有的在国安局特工簇拥下搬家,有的静静的坐在房里看电视上直播美国总统讲话。
9.11恐怖袭击后,“指定幸存者”制度被加强,这些“替补总统”在国情咨文演讲当天享受与正牌总统同等水平的安保。
2001年后的“指定幸存者”都被要求接受安全培训,并且必须在当天离开华盛顿,乃至远离美国本土。
大部分的“指定幸存者”都是通过电话或助手得知自己“中选”的消息,出于安全考虑,他们总是在最后时刻才得知消息。人选方面,多数情况下由白宫幕僚长决定,总统甚至不会在意自己的“替身”是谁。
令人称奇的是,“指定幸存者”多数是内阁中排名靠后的部长,他们的日常工作与国家安全通常没有半点交集。即便在美国,许多人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至于为什么会被选中,也很难推论的出,但是对于这些突然间有机会成为世上最有权势的人的这种心跳体验真是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啊!
在内阁成员之中,35岁以上,自然出生在美国(Nature Born Citizen),并在美国生活14年以上的美国公民,才可以成为“指定幸存者”。一般情况下,“指定幸存者”是由总统继任顺位表上的17人名单中选出。作为总统的“备份”,“指定幸存者”也享受了总统级别的安全保护,并乘坐保密森严的专用飞机和车辆工具。他(她)在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的前后三小时里会被安置在一个秘密安全的地方,享受现任总统的警卫待遇。
这位“指定幸存者”并非无足轻重,他在安全掩体里待命时,身边会有一位携带着美国核武器发射命令手提箱的军官,一旦发生政要们被“团灭”的事件,他很可能要通过这一手提箱,向全世界的美军发出实施核报复打击的命令,可以过把短暂的总统瘾。这是一个决定全球人类命运的决定。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曾经距离华裔总统最近
假如在核战后,“指定幸存者”生存下来,那么他很可能就是下一任的总统,负责指挥美国未来的全国事务。当然,前提是总统继任顺位表更靠前的政要已经无法履行总统职务。曾经有过一次华人就任美国总统的机会,能源部长朱棣文在2013年奥巴马国情咨文演讲时作为指定幸存者,缺席,此时如果某大神经错乱心血来潮发射东风洲际导弹把国会山整个炸了,作为总统职位的第12顺位继承人的朱棣文就将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 这是华人距离美国总统最近的距离。
需要指出的是在2010年奥巴马总统发表国情咨文期间,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正在伦敦参加一场会议并未出席,但是仍指定了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肖恩·多诺万成为指定幸存者,但是如果与会高层都丧生,希拉里·克林顿才是美国继任总统,而非肖恩·多诺万继任美国代理总统,因为希拉里·克林顿的继承顺位要高于肖恩·多诺万。
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期间安排一名内阁成员为“指定幸存者”的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规定一名符合总统资格的内阁成员,即出生于美国且年满35岁者,在国情咨文演说及就职典礼期间留守于华盛顿以外的安全地点,维安层级比照总统规格,同时伴随俗称“核子足球”(nuclear football)的重要装置“核按纽”手提箱。而率先公布“指定幸存者”的姓名始于尼克松政府时期。此举是为了防止总统在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期间国会山遭遇突发性灾难事件,导致总统、副总统、国会领袖及内阁成员全体丧生,导致政权陷入瘫痪,因此必须有一名部长级官员缺席以在发生不测时,接掌国家领导职务。
“指定幸存者”制度曾秘而不宣,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公众了解。1984年,“指定幸存者”制度进入了严密规划的时期。里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托马斯 · 里德。作为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他的工作就是为各种最糟糕的情况制订应急方案。在冷战时期,美苏把武器瞄准了对方的重要目标,确保相互摧毁并在相互摧毁的前提下保证了和平。美国首都华盛顿当然是苏联最重要的打击目标,有超过300枚苏联核弹瞄准了华盛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托马斯·里德发明了总统在发表国情咨文演讲前要“指定幸存者”这样一个应急机制。
这里,第一继承人副总统因为是参议院长不能去,众议院议长也不能去,俩人要坐在总统后面听报告。一般讲国务卿、财长、国防部长也不能去,因为报告中关于他们的内容比较多。
1984年1月25日罗纳德·里根在做“国情咨文”时,时任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塞缪尔·皮尔斯成为第一位与目前定义相同的“指定幸存者”。
冷战结束后,美苏之间的核战争威胁明显降低。“指定幸存者”机制变得无关紧要,毕竟政府全军覆没的机率太低了。但911恐怖袭击震惊了美国,重新激起了美国对“指定幸存者”机制的重视。911之后,“指定幸存者”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且必须在总统发表国情咨文演讲那天离开华盛顿,送到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保护起来。
有意思的是,“指定幸存者”多数是内阁中排名靠后的部长,他们的日常工作与国家安全通常没有半点交集。即便在美国,许多人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一些担任过“指定幸存者”、仍然健在的人说,他们会被塞入飞机,送到秘密地点。飞行过程中,他们会接受“培训”,但特工只负责提问,答案要他们自己思考,如“你是否会在总统死后立刻宣誓就职?”“你会对苏联发射导弹吗?”“你会暂时停火吗?”
也有人对国情咨文会议充满向往,却意外地被赶出会场。担任过克林顿政府的住房部长科莫,曾两次担任“指定幸存者”。他说,被特工、装甲车、电台和军事装备包围时,他很难不去想象最糟的结果。科莫始终不知道自己被选中的原因。第一回,他在纽约的餐馆吃饭;第二次,他在弗吉尼亚家中和3个女儿待在一起。科莫很希望在国情咨文演讲的现场露脸,但一直没去成。
1990年,白宫指责当年的“指定幸存者”德文斯坦,认为他不该告诉别人自己曾有这样的经历。他非常气愤地说:“那我该怎么办?撒谎?说我在看棒球比赛?或者说我去探望生病的阿姨了?”
曾经在前总统小布什(George W. Bush)2006年国情咨文演说时担任“指定幸存者”的前退伍军人事务部长尼柯森(Jim Nicholson)说:“某一方面来看,这似乎很不切实际,但又存在一定的现实面,因此你必须严正看待这件事。”
美国前农业部长葛里克曼(Dan Glickman)为1997年的“指定幸存者”,当时他待在女儿位于曼哈顿的公寓里,身旁还有犹如小型军队的特勤人员维护安全。不过葛里克曼说,当总统演说一结束,维安人员随即离开,他因为少了接送车队,外出用餐时困在暴风雪中。他说:“3小时前,我可能会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3小时后,我连台计程车都叫不到。”“指定幸存者”的待遇真有冰雪两重天的感觉。
事实上,多数“幸存者”都是通过电话或助手得知自己“中选”的消息,根本没机会接受总统的耳提面命。出于安全考虑,他们总是在最后时刻才被公开。
在此过程中,他们被称为“总统”,能过一把总统的瘾。在国会演讲结束前,他身边还跟着一名携带“核手提箱”的武官,以备不时之需。电视直播结束,他们随即被告知“任务终止”。
这就是美国人的政治思维方式之一,总是把万一想得很重。
其实一个人也要有这种思维方式,最起码要想到会有万一,虽然有时会感觉有点不吉利。
近10年来缺席国情咨文的“指定幸存者”名单:
2023年02月08日:劳工部长马蒂·沃尔什(Marty Walsh)
2022年3月01日: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
2020年2月05日:内政部长戴维·伯恩哈特(David Bernhardt)
2019年2月05日:能源部长里克·佩里(Rick Perry)
2018年1月30日:农业部长普度(Sonny Perdue)
2016年1月12日:国土安全部部长约翰逊(Jeh Johnson)
2015年1月20日:运输局长福克斯(Anthony Foxx)
2014年1月28日:能源部长厄尼斯·莫尼兹(Ernest Moniz)
2013年2月12日:能源部长朱棣文(Steven Chu)
2012年1月24日:农业部长威尔萨克(Tom Vilsack)
2011年1月25日:内政部长肯萨拉萨尔(Ken Salazar)
2010年1月27日:住房与发展部部长肖恩·多诺万(Shaun Donovan)
2008年1月28日:内政部长坎培松(Dirk Kempthorne)
2007年1月23日:总检察长冈萨雷斯(Alberto Gonzales)
部分指定幸存者列表(并不一定在国情咨文演讲上)
1981年总统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演讲 :泰雷尔·贝尔, 教育部长
1982年国情咨文: 未知
1983年国情咨文:未知
1984年国情咨文: 塞缪尔·皮尔斯, 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
1985年总统就职典礼:玛格理特·海克勒, 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
1985年国情咨文: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商务部长
1986年国情咨文:约翰·布洛克, 农业部长
1987年国情咨文:理查德·希瑟, 农业部长
1988年国情咨文:唐纳德·保罗·霍戴尔, 内政部长
1989年总统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演讲: 劳罗·卡瓦佐斯, 教育部长
1990年国情咨文:爱德华·德文斯基, 退伍军人事务部长
1990年总统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演讲 (Gulf War Speech: 9/11/1990):未知
1991年国情咨文: 纽曼尔·鲁加, 内政部长
1992年国情咨文: 爱德华·麦迪根, 农业部长
1993年总统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演讲: 布鲁斯·爱德华·巴比特, 内政部长
1994年国情咨文: 麦克·艾斯比, 农业部长
1995年国情咨文: 费德里科·佩纳, 运输部长
1996年国情咨文: 当娜·夏拉拉, 卫生及公共服务部长
1997年国情咨文: 丹·格里克曼, 农业部长
1998年国情咨文: 威廉·戴利, 商务部长
1999年国情咨文: 安德鲁·库默, 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
2000年国情咨文: 比尔·理查森, 能源部长
2001年总统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演讲:安东尼·普林奇皮, 退伍军人事务部长
2001年总统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演讲 (紧接着9·11事件):迪克·切尼,副总统、汤米·汤普森, 卫生及公共服务部长
2002年国情咨文: 盖尔·诺顿, 内政部长
2003年国情咨文: 约翰·阿什克罗夫特, 司法部长 和 诺曼·峰田, 运输部长
2004年国情咨文: 唐纳德·埃文斯, 商务部长
2005年总统就职典礼: 盖尔·诺顿,内政部长
2005年国情咨文: 唐纳德·埃文斯,商务部长
参议员 特德·史蒂文斯 (R-AK), 参议院临时议长
参议员 肯特·康拉德 (D-ND), 众议员 约翰·杜立特 (R-CA), 众议员 乔治·米勒 (D-CA)
2006年国情咨文: 吉姆·尼科尔森, 退伍军人事务部长
参议员 特德·史蒂文斯 (R-AK),参议院临时议长
2007年国情咨文: 阿尔韦托·冈萨雷斯, 司法部长
参议员 罗伯特·伯德 (D-WV), 参议院临时议长
2008年国情咨文: 德克·肯普索恩, 内政部长
2009年美国总统就职典礼: 罗伯特·盖茨, 国防部长
2009年2月总统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演讲:埃里克·霍尔德,司法部长
2009年9月总统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演讲:朱棣文, 能源部长
2010年国情咨文: 肖恩·多诺万,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
2011年国情咨文: 肯·萨拉查, 内政部长
2012年国情咨文: 汤姆·维尔萨克, 农业部长
2013年总统就职典礼: 艾力·新关, 退伍军人事务部长
2013年国情咨文: 朱棣文, 能源部长
2014年国情咨文:厄尼斯·莫尼兹, 能源部长
① 当地时间2018年8月29日,特朗普通过美国社交平台推特发布了一条视频,视频显示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当任期间,谷歌每年都会在其首页上宣传奥巴马的国情咨文演讲,却没有在2017年和2018年一样宣传特朗普的演讲,特朗普为这条推特加上了#停止偏见#的标签,继续指责谷歌的反保守主义倾向;
② 谷歌对此回应称,特朗普在2017年的就职演说理论上不算是国情咨文演讲,同样,谷歌也没有在2009年宣传过奥巴马的就职演讲。
花絮:尴尬!国情咨文邀请函出错招群嘲
特朗普总统在拼写方面常常出错是出了名的,不过这次不是他的错。
2018年1月,特朗普第一次国情咨文发布前夕,在发给议员的演讲邀请函上,国情咨文英文名称“State of the Union”中的“Union”一词错印成了“Uniom”。
邀请函的打印和发送由国会众议院警卫官负责监督。警卫官办公室一名发言人承认“打印错误”,称“已立即予以更正,并将重新发送邀请函”。
尽管如此,错误还是立马遭到群嘲。佛罗里达州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马尔科·鲁比奥在“推特”上晒出邀请函并讽刺说,对这场演讲“很期待”。
马尔科·鲁比奥晒邀请函
特朗普没有参与国情咨文门票的印制工作。但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也受到过与语言有关的批评,比如在Twitter上发布如“unpresidented”(应为unprecidented)、“honered”(应为honored)、“hearby”(应为hereby)等拼写错误的词语,当然了,还有著名的“covfefe”。不可否认,自从摊上个Low逼的总统,塞入一群物以类聚的货色的美国白宫也开始变得Low了。
特朗普的傻逼:不给他鼓掌就是不爱国
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总有两类人不会起立鼓掌,一是军人,军人不干政;另一类是法官,代表司法公正。这种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的独立态度很有个性啊。
然而……特朗普2018年2月5日在美国俄亥俄州一家工厂参观时发表讲话,批评上周在国情咨文中“不鼓掌”还全程冷漠脸的民主党人,称他们是不爱国、“违背美国精神”,甚至是“叛国”。“他们见不得特朗普为国家好,他们宁可国家发展得很差。这真的非常自私,这样的精神不可取”,特朗普如此说道。他还说,当共和党议员们热情鼓掌时,民主党人就如同“死了一般”,“我们可以称这是叛国吗?有何不可!我的意思是,他们的确并不怎么爱国……..”
在演讲中,特朗普还将怒火对准了民主党众议院少数党领袖佩洛西,讽刺她是一个“住在又大又美房子里的有钱女人”。佩洛西当日就在推特上写道:“每一个美国人都应该警惕特朗普是如何努力使我们对他的忠诚等同于我们对国家的忠诚,这并非民主的运作方式。”特朗普在讲话中还表示,他已经等不及看美国选民在2018年中期选举中以选票“教训”这群民主党人了。我们期待美国选民的“教训”。
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是否要鼓掌完全是个人自由,脑子有病才会把他跟爱国联系在一起。
不过大厅里有一群永远不鼓掌、不起立的人。他们是穿着制服的军人——军人不干政,除了有关军队之外的事务,不鼓掌;还有大法官们,他们是不会鼓掌的,因为他们代表国家权力的另一端:司法公正。
在奥巴马发表2015年国情咨文时,还有一位女大法官因为前晚多喝了杯而打瞌睡了。
2015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发表了国情咨文,再次充分展示了他的个人魅力——在七十分钟的演说中,他共获得八十次掌声,其中大部分还包括听众的起立致敬。不过,本文的重点不是掌声,而是大厅里一群永远不鼓掌、不起立的人:
让我们放大一点看
穿着制服的很好认:军人。他们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军人不干政,除了有关军队之外的事务,不鼓掌。然后是奥巴马讲席下最正中位置,坐着一群老头老太太。他们是谁?
他们是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按照惯例,大法官们不就演说中的任何内容鼓掌的。因为他们代表国家权力的另一端:司法公正。掌声和起立致敬是国情咨文演讲的传统风景。通常而言,有三类情况会获得掌声:一是总统所提到的政策与某些议员的主张一致,则他们就会起立鼓掌。作为民主党员的奥巴马,自然更能得到民主党的青睐。在谈到医疗改革、环保、允许同性恋参军等主张的时候,他轻松地获得了民主党人的热烈掌声。二是能够代表某种普世价值观,可以获得听众高度认可的妙语。三是能够凝聚美国精神、体现人格魅力的语言,也容易获得全场的掌声。但是军队和法官永远也不会为总统的精彩演说而鼓掌。
影视剧里的指定幸存者
在美剧《末日孤舰》的故事中,美国遭遇生物武器袭击,所有政要都死了。一艘在南极执行任务的驱逐舰得以幸存并肩负起了恢复国家的任务。幸存的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长就是在军舰上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电影《指定幸存者》:当炸弹炸飞全部美国高官之后
《指定幸存者(Designated survivor)》讲述了在一场成功谋杀了美国总统及全体内阁成员的国会爆炸恐怖袭击中,一名低权限阁员Tom Kirkman由此一跃成为美国总统,他不得不在一夜之间担起重任,在国民、军队、白宫以及自己的家庭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指定幸存者是在美国总统和国家其他高级领导人聚集在同一处时故意安排的一名缺席内阁成员,此举是为了确保在总统、副总统、国会领袖及内阁成员全体丧生之后仍有一名部长级官员能够依照《总统继任法案》成为美利坚合众国代理总统。
事实上男主的角色设定“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虽然被称作“低权限”,但事实上,在从副总统开始的一共17个次序中,他仍排在第12位,并不算最低。2010年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时候的指定幸存者就是当时的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肖恩·多诺万。
据Forbes所述,《指定幸存者》首日收视率为2.3(18-49岁观众),观看人数达到一千万左右,为ABC四年来最佳首日收视率以及五年来最佳首日观影人数。
更不用说似乎一段时间未见的Maggie Q也借此重回电视荧幕,以心思细腻、身手矫健的FBI女探员形象出现在观众眼前。
而对于本身喜欢政治题材的观众而言,《指定幸存者》倒可能令人有些纠结。看着这样一个老好人男主一朝开启白宫模式,似乎像是看到一个《白宫风云》角色被强行塞入《纸牌屋》剧组——那么,《指定幸存者》最终会偏向哪边? 又或是谁都不偏的塑造自己?
且正所谓“愿望虽好,但现实却总是残酷”。首播尚属顺利的《指定幸存者》从第二集后便收视缓降,实在令人有些沮丧。
单从剧集而论,剧情本身设定便已经颇具噱头。第一集开篇节奏紧凑,编剧在稍做铺垫之后便干净利落的炸掉国会,然后在骤变剧情之中,主要演员们都贡献出了水准在线的演技。
灾难突来虽然忧心颇多,但男主的妻子 Alex Kirkman(Natascha McElhone 饰)在得知自己一跃成为第一夫人时,一抹窃喜笑意瞬间浮现:
第二集虽然收视下跌,但其实剧情从本集开始才真正大范围展开:白宫暗斗支线,家庭争执支线,FBI探案支线,三线并进,势头稳健。
即使重要官员基本死绝,但白宫的斗争从不止息。
也因此,虽然收视略降,但《指定幸存者》的口碑却一直很稳,IMDb评分8.2,豆瓣评分也维持在差不多的8.1。
可以说是虽然看得人不多,但看过的人都觉得还不错。
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经过开口爆炸式的“指定幸存者”桥段后,后面的剧情不免重新陷入政治剧情的俗套,因此收视下降实在预料之内。而男主的品格高尚、性情温和人设也与近来广大观众老爷对于政治剧的预设有所距离。
不过这也许正是观剧乐趣所在:傻白甜男主究竟会渐渐黑化惊天反转,还是会一白到底坚守到最后呢?
如果是前者,不免令人担心流之于俗套;如果是后者……天哪!难道我们是在观看一部美国白宫主旋律式剧集吗?!
想要知道结果,恐怕这22集的漫漫长剧要坚持追一追才行了。